一种填充碳粉的双层式内胆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7425发布日期:2021-04-02 09:2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充碳粉的双层式内胆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填充碳粉的双层式内胆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锅主要包括锅底座、内胆和锅盖,底座主要用于加热内胆,就餐时为了方便拿取食物,通常会从底座内取出内胆,但内胆温度较高,容易烫伤手部。其次提起锅盖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向上涌出,而手与手臂的位置一般在锅盖的正上方进行手持,且与锅盖的位置相近,在向上提起时很容易被烫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部感应测温的锅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填充碳粉的双层式内胆锅,包括锅体、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分别向两侧延伸的连接片,连接片的内侧端通过一包覆块与锅盖的中部活动嵌合,所述连接片的外侧端开设有凹口,凹口的两侧设有限位件,所述锅体顶部的外缘铰接有手持块,手持块的内侧端连接有一延伸块,延伸块与凹口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延伸块的内侧端设有联动件,延伸块通过转动手持块至与水平面齐平时能够置入凹口中,并通过联动件能够与连接片固定。

优选的,所述包覆块呈环形,其环形的内口尺寸小于锅盖中部的凸起部的尺寸,包覆块上开设有切口,该切口将其断开产生不相连的首部与尾部,其中首部的端面连接有卡块,尾部的端面相应处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端部紧挨锅盖的外缘,其上表面连接有一呈弧形的拉片。

优选的,所述凹口的内壁处向外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包括压块、压杆,所述压块与压杆相连,压杆与通孔尺寸相适配并可相对通孔横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插杆、弹簧,所述延伸块内侧的两端开设有凹孔,所述弹簧位于凹孔内,其一端与凹孔的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插杆相连,所述插杆设有两个,其外端延伸至凹孔外,所述插杆的尺寸与通孔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手持块上开设有插孔,插孔能够供饭勺手柄置入。

优选的,所述锅体包括内锅与外锅,内锅与外锅之间形成一空腔,且两者的端部过度衔接,并通过激光焊接成一整体。

优选的,所述内锅的外表面具有经过等离子处理形成的微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木碳粉或碳纳米材料。

(三)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填充碳粉的双层式内胆锅,通过手持块的设置,能将锅体从锅壳体内提出,且手持块位于锅外侧并具有一定的距离,取出锅体时,锅体的蒸汽无法与手接触,避免使用者被蒸汽烫伤;且延伸块的设置,配合联动件和限位件,使得连接片的端部具有一支撑点,从而能够带动锅盖向一侧翻转,并且锅盖也能够被限位,便于放置锅盖,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锅体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与联动件处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覆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01内锅、02外锅、2锅盖、3连接片、4包覆块、5凹口、6限位件、61压块、62压杆、7手持块、8延伸块、9联动件、91插杆、92弹簧、10卡块、11卡槽、12拉片、13通孔、14凹孔、15插孔、1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填充碳粉的双层式内胆锅,包括锅体1、锅盖2,锅体1包括内锅01与外锅02,内锅01与外锅02之间形成一空腔16,且两者的端部过度衔接,并通过激光焊接成一整体。内锅01的外表面具有经过等离子处理形成的微孔,空腔16内放置有木碳粉或碳纳米材料。

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到空腔16内,使碳材料能够快速吸热,并迅速升温,同时发出远红外线,而红外线穿透能力强,保证加热时,内外一致,加热均匀,省电并缩短加热时间。红外线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杀灭有害细菌,清除废气,激活水分子等功效。

锅盖2上设有分别向两侧延伸的连接片3,连接片3的内侧端通过一包覆块4与锅盖2的中部活动嵌合,连接片3的外侧端开设有凹口5,凹口5的两侧设有限位件6,锅体1顶部的外缘铰接有手持块7,手持块7的内侧端连接有一延伸块8,延伸块8与凹口5的尺寸相适配,延伸块8的内侧端设有联动件9,延伸块8通过转动手持块7至与水平面齐平时能够置入凹口5中,并通过联动件9能够与连接片3固定。

包覆块4呈环形,其环形的内口尺寸小于锅盖2中部的凸起部的尺寸,包覆块4上开设有切口,该切口将其断开产生不相连的首部与尾部,其中首部的端面连接有卡块10,尾部的端面相应处开设有与卡块10相适配的卡槽11。

参见附图6,包覆块4需具有一定的柔性,这样可相对扭曲,使得首部与尾部的卡块10和卡槽11能够插接固定。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首部与尾部没有具体的方位要求,两者完全可进行位置调换,仅便于叙述而取名首、尾。

连接片3的端部紧挨锅盖2的外缘,其上表面连接有一呈弧形的拉片12。

拉片12、手持块7采用导热性较差的塑料材质,不易烫手。

常态下,手持块7呈水平状,下端部高于或者与锅体1支撑部(支撑部:顶部的一圈,用于支撑整个的锅体1)相齐平,避免与锅壳体(电饭锅外壳)相抵导致内胆底部无法通电。

在煮饭完成后,通过提拉手持块7将锅体1从锅壳体内提出,且手持块7位于锅外侧并具有一定的距离,取出锅体1时,锅体1的蒸汽无法与手接触,避免使用者被蒸汽烫伤。通过翻转其中一侧的拉片12,能够带动锅盖2向一侧翻转,使得手与手臂的位置不再处于锅盖2的正上方,这样能够避免提起时被烫伤。

参见附图1-2和4-5,凹口5的内壁处向外两侧开设有通孔13,限位件6包括压块61、压杆62,压块61与压杆62相连,压杆62与通孔13尺寸相适配并可相对通孔13横向移动。

需注意的是,压杆62容易向外侧脱离通孔13,因此需将通孔13的外端口径做小,使得压杆62被限位,而压块61的尺寸大于通孔13,因此不会向内脱离。

联动件9包括插杆91、弹簧92,延伸块8内侧的两端开设有凹孔14,弹簧92位于凹孔14内,其一端与凹孔14的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插杆91相连,插杆91设有两个,其外端延伸至凹孔14外,插杆91的尺寸与通孔13的尺寸相适配。

延伸块8的设置,配合联动件9和限位件6,使得连接片3的端部具有一支撑点,从而能够带动锅盖2向一侧翻转(将另一侧断开),并且锅盖2也能够被限位,便于放置锅盖2,使用方便。

连接片3与延伸块8断开的方式为,向内将压块61向内挤压,通过压杆62向内顶,使得插杆91配合弹簧92被挤出插孔15,即可取下锅盖2。而扣合时,只需将延伸块8转动并向连接片3端部的凹口5内扣,插杆91通过弹簧92向内挤压,即可插入凹口5两侧的通孔13实现连接片3与延伸块8的固定。

手持块7上开设有插孔15,插孔15能够供饭勺手柄置入。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使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