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7416发布日期:2021-04-02 09:2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的散热风道都是通过门板从外界吸风,然后将气流经过风机的作用通过顶部的风道吹出到门板的正前方,这种散热方式的结构设计在食物烹饪过程中会不断的向前方喷出高温气体。由于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一般设于门板与控盒之间,从而存在对用户造成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散热风道的出气气流存在对用户造成烫伤风险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上方式实现的: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腔体;

门板,所述门板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腔体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箱体;

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设于所述箱体和所述腔体之间;

拉手,所述拉手设于所述门板的上方并凸出所述门板设置,所述拉手的顶部和/或底部设有与所述散热风道相连通的开口。

根据本申请中的烹饪器具,通过将拉手设于门板的上方并凸出门板设置,并在拉手的顶部和/或底部设置与散热风道相连通的开口,当散热风道通过拉手上的开口进气时,冷却气流通过拉手进入至散热风道内,并对箱体与腔体间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并最终受热后形成高温气流排出箱体,由于门板顶部的通道已被进气气流占据,从而避免了受热后的高温气流通过门板的上方进行排出,有效地减小或避免了高温气流直接作用于用户的面部,防止烫伤现象的发生;当散热风道通过拉手上的开口排气时,由于开口设于拉手的顶部和/或底部,从而避免了排出的高温气流直接向前喷出,有效地减小或避免了高温气流直接作用于用户的面部,防止烫伤现象的发生。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烹饪器具,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盒组件,所述控盒组件的前面板与所述门板为一体化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手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门板贴合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门板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手为条形结构,所述拉手与所述门板贴合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的顶部和所述腔体的底部分别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用于连通所述腔体和所述散热风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道内设有第一冷却风机,所述第一冷却风机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进气口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道内还设有第二冷却风机,所述第二冷却风机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排气口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风道内还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罩设于所述腔体的上方,所述导风罩用于将所述散热风道分隔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门板的上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道的排气口设于所述门板的下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一中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门板与拉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拉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二中门板与拉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拉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三中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00:烹饪器具;

10:箱体、11:腔体;

20:门板;

30:散热风道、31:进气口、32:排气口、33:第一风道、34:第二风道;

40:拉手、41:开口、42:主体部、43:连接部;

50:控盒组件;

61:第一冷却风机、62:第二冷却风机;

70:导风罩、71:磁控管;

80:转盘电机;

90:热风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实施方式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0包括但不限于电烤箱、微波炉等食品加热设备,其中烹饪器具100包括箱体10、门板20、散热风道30和拉手40。箱体10的内部设有腔体11,腔体11的后部(即图1中所示位置腔体11的右侧)设有热风电机90,热风电机90工作时产生的热气流作用于腔体11内的食物,从而对食物进行加热。门板20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箱体10的底部,从而打开或关闭腔体11。应当理解的是,门板20与箱体10的连接结构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门板20也可以转动地连接于箱体10的侧方。散热风道30设于箱体10和腔体11之间,散热风道30内设有第一冷却风机61,第一冷却风机61能够通过散热风道30的进气口31进行吸气并形成冷却气流,图1中箱体10内部的箭头所示方向即为冷却气流的流动方向。冷却气流用于对箱体10和腔体11间的各种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各种电子元器件包括磁控管71、转盘电机80和热风电机90等,冷却气流对各种电子元器件冷却后形成高温气流,高温气流最终通过散热风道30的排气口32进行排出。拉手40设于门板20的上方并凸出门板20设置,拉手40的底部设有与散热风道30相连通的开口41。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热风道30的进气口31设于门板20的上方,散热风道30的排气口32设于门板20的下方。

根据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0,通过将拉手40设于门板20的上方并凸出门板20设置,并在拉手40底部设置与散热风道30相连通的开口41,当散热风道30通过拉手40上的开口41进气时,冷却气流通过拉手40进入至散热风道30内,并对箱体10与腔体11间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并最终受热后形成高温气流排出箱体10,由于门板20上方的通道已被进气气流占据,高温气流通过门板20下方进行排出,从而避免了受热后的高温气流通过门板20的上方进行排出,有效地减小或避免了高温气流直接作用于用户的面部,防止烫伤现象的发生。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改变散热风道30的气流方向,同样能够防止烫伤现象的发生。通过调整第一冷却风机61的转动方向,使门板20底部的开口成为散热风道30的进气口,门板20顶部的开口成为散热风道30的排气口,并最终通过拉手40上的开口41进行排气。由于开口41设于拉手40的底部,从而避免了排出的高温气流直接向前喷出,有效地减小或避免了高温气流直接作用于用户的面部,防止烫伤现象的发生。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拉手40的开口41设置于拉手40的顶部,同样能够有效地减小或避免高温气流直接作用于用户的面部,防止烫伤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方式中,门板40的上方还设有控盒组件50,控盒组件50能够调节设置烹饪器具100的工作过程和状态。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将拉手40设于门板20的顶部,并在拉手40上设置与散热风道30相连通的开口41,无需在门板20的前端面设置与散热风道30相连通的通气孔,从而使门板20的前端面与控盒组件50的前面板之间无缝连接,改善烹饪器具100的整体外观,增强用户体验感。同时,由于门板20的前端面与控盒组件50的前面板之间无缝连接,可以将控盒组件50与门板20一体化设计,从而实现烹饪器具100的正面的门控一体,实现正面面板的一体化,进一步地增强用户体验感。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控盒组件50置于门板20的底部,并将散热风道30的出气口置于门板20的下方,或将散热风道30的出气口与拉手40的顶部或底部的开口41相连通,同样能够使烹饪器具100的正面达到门控一体的效果。同时,有效地防止烫伤现象的发生。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拉手40包括主体部42和设于主体部42两端的连接部43,连接部43与门板20贴合连接,主体部42与门板20间隔设置。其中,主体部42和连接部43的底面均可以设置开口41,或者仅在主体部42的底部设置开口41,均能够满足散热风道30的进气量要求。其中,连接部43的内部形成开口41与散热风道30间的连通通道。通过使主体部42与门板20间隔设置,便于用户在操作拉手40时将手插入主体部42与门板20间的间隙中,从而便于操作。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功率较小,因此在烹饪器具100工作时箱体10内部产生的热量较小,仅在散热风道30内部靠近进气口31的位置设置一个第一冷却电机61即可。通过第一冷却风机61的转动,气流通过进气口31进入至散热风道30内,并依次通过腔体11的顶部、后部和底部对箱体11内各种电子元器件进行冷却,并最终通过排气口32排出。

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0在腔体11的顶部和腔体11的底部还分别设有尺寸较小的透气孔(由于透气孔尺寸较小,图中未示出),透气孔用于连通腔体11和散热风道30。烹饪器具100在对食物进行加热时,腔体11内的高温气流会使食物蒸发掉一部分水分,蒸发后的水分在腔体11内的高温作用下形成水蒸气,从而影响从外部观察腔体11内的食物加热程度。通过透气孔的设置,散热风道30在进行吸气时会有一部分冷却气流透过腔体11的顶部的透气孔进入到腔体11内,从而对腔体11内的水蒸气进行冷却,并通过腔体11的底部的透气孔排入腔体11底部的散热风道30内,最终通过排气口32排出箱体10。水蒸气在冷却气流的作用下形成冷凝水并通过设置于腔体11底部的透气孔排出或保留在腔体11内,从而便于从外部观察腔体11内的食物加热程度。本实施方式中的腔体11顶部的透气孔设于腔体11的前方,腔体11底部的透气孔设于腔体11的后方,从而最大限度的延长冷却气流在腔体11内的冷却路径,提高对腔体11内水蒸气的冷却效果。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与实施方式一中烹饪器具100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0的门板20与拉手40的连接结构不同。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拉手40为条形结构,拉手40的背面与门板20的前端面贴合连接,拉手40的底面和/或顶面设有与散热风道30相连通的开口41。由于本实施方式中拉手40的背面与门板20的前端面贴合连接,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开口41与散热风道30间的流通面积,增大进气量,提高冷却效果。其中,拉手40与门板20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或采用连接的方式相对固定。

实施方式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热风道30内还设有第二冷却风机62,第二冷却风机62设于散热风道30内靠近散热风道30的排气口32的位置。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箱体10内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功率消耗较大,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多,因此为了提高散热风道30的散热效果,增设了第二冷却风机62,提高气流流动速度,加快冷却。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冷却气流均匀散布,使散热风道30内各处均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散热风道30内还设有导风罩70,导风罩70罩设于腔体11的上方,导风罩70用于将散热风道30分隔成第一风道33和第二风道34。第一风道33用于对功率较大的磁控管71进行散热,第二风道34用于对转盘电机80和热风电机90进行散热。第一风道33内的冷却气流对磁控管71进行散热后,通过腔体11将冷却气流输送至第二风道34内,并最终随第二风道34内的冷却气流共同排出箱体1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