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洗手液机的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4999发布日期:2021-05-11 14:4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泡沫洗手液机的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洗手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洗手液机的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泡沫洗手液机是一种起泡设备,能将水气混合后输出泡沫,方便使用者使用。目前的泡沫洗手液机的结构大体为主机和储液瓶,储液瓶放置在主机下端并与主机可拆卸连接,主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底部的底座,外壳内的底座上设有泡沫泵。目前泡沫洗手液机上的进气需要有专门的部件将空气导入泡沫泵内,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沫洗手液机的进气结构,将主要进气结构集成到泡沫泵上,泡沫泵外部保留气管、进气口。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沫洗手液机的进气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进气口、设置在泡沫泵上的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下盖以及盖合在下盖上的上盖,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第一腔室,所述下盖上设有供伞形塑胶阀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外围所在的下盖上设有进气孔,所述伞形塑胶阀的阀瓣位于下盖的下端并覆盖在所述进气孔上;所述上盖的上端设有与第一腔室导通的导气柱,所述导气柱通过气管与底座上的进气口连接。上述上盖与下盖采用焊接密封的方式固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进气口位于底座的下端。这样进气口隐藏在泡沫洗手液机内,使其不影响整机的美观性。在外壳端设有缺口,该缺口位于外壳的下端边缘处,使其不影响整体美观。在底座与储液罐的连接处具有间隙,所述缺口、进气口均与底座、储液罐之间的间隙导通,外部空气通过缺口给进气口进行供气。

进一步来说,所述上盖上设有上盖内槽和上盖外槽,所述上盖外槽位于上盖内槽外侧;所述下盖上设有下盖内槽和下盖外槽,所述下盖外槽位于下盖内槽外侧;当上盖盖合在下盖上时,所述上盖内槽与下盖内槽上下对应,所述上盖外槽与下盖外槽上下对应;所述上盖内槽与下盖内槽合围形成内腔,所述上盖外槽与下盖外槽合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上盖内槽与下盖内槽之间设有密封件,将内腔、第一腔室隔离。将上盖、下盖合围形成的腔室用密封件分隔出内腔和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来进气使用,内腔可用于出气、出液使用,只需要在密封件上设有相应的止回阀即可。

进一步来说,所述下盖外槽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在下盖外槽上均用隔板隔离出独立的容腔,所述上盖外槽将隔板隔出的两个容腔导通。通过这样设计,每个第一通孔都有独立的容腔,整体结构清晰,利于操作使用。上述隔板与下盖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来说,每个第一通孔外围均设有三个进气孔。

进一步来说,背离上盖一侧的所述下盖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内陷槽。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通孔为上下垂直通道,并居中设置在所述内陷槽内。

进一步来说,所述伞形塑胶阀的阀杆插入至第一通孔内,所述伞形塑胶阀的阀瓣位于内陷槽内。

进一步来说,远离阀瓣一侧的所述阀杆上设有锥头,所述锥头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两者之间的差值介于0.5mm~1mm之间。

阀杆插设在第一通孔内,当伞形塑胶阀插入到位后,锥头裸露在第一通孔外部、阀瓣位于内陷槽内。当阀瓣受到向下力时,阀瓣与内陷槽之间形成间隙,供从进气孔进入的空气流通;当阀瓣受到向上力时,会挤压在内陷槽内将进气孔堵住,实现进气的打开或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伞形塑胶阀与进气孔的配合来控制进气的打开或关闭,整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上盖、下盖集成在泡沫泵上,减少整体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泡沫洗手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第一方位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第二方位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伞形塑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的立体图。

图中:

1-外壳;11-缺口;2-底座;21-进气口;3-泡沫泵;4-下盖;41-第一通孔;42-下盖内槽;43-下盖外槽;44-螺栓孔;45-进气孔;46-内陷槽;47-隔板;5-上盖;51-导气柱;52-上盖内槽;53-上盖外槽;54-螺栓安装孔位;6-伞形塑胶阀;61-阀瓣;62-阀杆;63-锥头;7-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泡沫洗手液机的进气结构,该泡沫洗手液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底部的底座2,外壳1内的底座上设有泡沫泵3,底座2与储液罐7可拆卸连接。其上的进气结构参见图2~图7,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进气口21、设置在泡沫泵3上的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下盖4以及盖合在下盖4上的上盖5。上盖5与下盖4之间设有第一腔室,所述下盖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腔室导通的第一通孔41,所述第一通孔41内设有伞形塑胶阀6,第一通孔41外围所在的下盖4上设有进气孔45,伞形塑胶阀6的阀瓣61位于下盖4的下端并覆盖所述进气孔45。所述上盖5的上端设有与第一腔室导通的导气柱51,所述导气柱51通过气管与底座上的进气口21连接。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21位于底座2的下端,隐藏设置在泡沫洗手液机内,使其不影响整机的美观性。如图8所示,在外壳1下端设有缺口11,该缺口11是位于外壳1的下端边缘处,使其不影响整体美观。在底座2与储液罐7的连接处具有间隙,所述缺口11、进气口21均与底座2、储液罐7之间的间隙导通,外部空气从缺口11进入进气口21内。

结合图4所示,上盖5上设有上盖内槽52和上盖外槽53,上盖外槽53位于上盖内槽52外侧。结合图5所示,下盖4上设有下盖内槽42和下盖外槽43,下盖外槽43位于下盖内槽42外侧。当上盖5盖合在下盖4上时,上盖内槽52与下盖内槽42上下对应,上盖外槽53与下盖外槽43上下对应。此时,上盖内槽52与下盖内槽42合围形成内腔,上盖外槽53与下盖外槽43合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内腔与第一腔室串气,上盖内槽52与下盖内槽42之间设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完全覆盖内腔,将内腔、第一腔室隔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内腔是用于出气、出液使用的,上盖内槽52作为气液混合腔室使用,此时会在密封件上设有相应的止回阀。

本实施例中,在上盖5上周向设置有螺栓安装孔位54、在下盖4上设有与螺栓安装孔位54对应的螺栓孔44,上盖5与下盖4之间通过焊接密封形成一个整体,并通过螺栓将上盖5、下盖4固定在泵体上。

本实施例中,下盖4外槽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41,每个所述第一通孔41在下盖外槽43上均用隔板47隔离出独立的容腔,上述隔板47与下盖4一体注塑成型。当上盖5盖合在下盖4上后,上盖外槽53与下盖4上的两个容腔导通,即将隔板44分开的两个容腔导通。在每个容腔内均设置有三个进气孔45,围绕在第一通孔41外围。通过这样设计,每个第一通孔41都有对应的容腔和进气孔45,整体结构清晰,利于操作使用。

结合图6所示,背离上盖5一侧的所述下盖4上设有与第一通孔41对应的内陷槽46,第一通孔41、进气孔45位于内陷槽46内,具体来说,第一通孔41为上下垂直通道,且其居中设置在所述内陷槽46内。第一通孔41用来放置伞形塑胶阀6。伞形塑胶阀6包括阀杆62,阀杆62的一端设有阀瓣61、另一端设有锥头63,所述锥头63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通孔41的内径,两者之间的差值介于0.5mm~1mm之间。

使用时,阀杆62插设在第一通孔41内,当伞形塑胶阀6插入到位后,锥头63裸露在第一通孔41外部、阀瓣61在内陷槽46内。当阀瓣61受到向下力时,阀瓣61与内陷槽46之间形成间隙,供从进气孔45进入的空气流通;当阀瓣61受到向上力时,会挤压在内陷槽46内将进气孔45堵住,实现伞形塑胶阀6来实现进气的打开或关闭。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