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炒菜机中搅拌炒锅内食材的搅拌叶组件及炒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7642发布日期:2021-02-18 21:3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用于炒菜机中搅拌炒锅内食材的搅拌叶组件及炒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炒菜机中搅拌炒锅内食材的搅拌叶组件及炒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烹饪设备中的炒锅在烹饪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食材进行翻炒搅拌。
[0003]
现有技术中的炒锅搅拌叶在翻炒食材过程中,因炒锅加工过程中无法保证炒锅在深度方向的拉伸工艺,使炒锅成型后与设定尺寸存在偏差,使炒锅与搅拌叶之间贴合过紧,导致搅拌叶无法相对炒锅自由旋转对炒锅内的食材进行搅拌,或者炒锅与搅拌叶之间存在间隙,搅拌叶无法对紧贴炒锅内壁的细小食材或调味料进行翻炒,导致炒锅内壁出现食材粘锅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黏贴在炒锅内壁上的调料或食材从内壁上剥离下来且与炒锅内壁以滑动摩擦方式作相对旋转运动的用于炒菜机中搅拌炒锅内食材的搅拌叶组件及带有该搅拌叶组件的炒锅装置。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炒菜机中搅拌炒锅内食材的搅拌叶组件,包括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在炒锅未被加热的情况下与炒锅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搅拌叶上弧形拐点处的内侧固接有热膨胀系数大于搅拌叶的间隙调节片,在搅拌叶和间隙调节片受热状态下,搅拌叶的外侧面与炒锅内壁之间以滑动摩擦方式作相对旋转运动。
[0006]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为垂直断面呈弧线形的片状结构,在搅拌叶的弧形拐点的内侧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带圆孔的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对应的,所述间隙调节片为长条片状,长条片状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上。
[0007]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为l形的片状结构,间隙调节片的一端固接在l形的竖直边上,另一端固接在l形的水平边上。
[0008]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材质为铁,所述间隙调节片的材质为铜。
[0009]
优选的,在所述搅拌叶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搅拌叶的呈圆柱形的连接头。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叶上安装热膨胀系数大于搅拌叶的间隙调节片,使搅拌叶在炒锅加热过程中可自动调节与炒锅内壁之间的间隙,可实现对黏贴在炒锅内壁上的调味料或食材进行翻炒的同时不会导致搅拌叶与炒锅内壁产生过大摩擦而影响翻炒,进而达到更优的翻炒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炒锅装置,包括炒锅和搅拌叶组件,所述搅拌叶组件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炒菜机中搅拌炒锅内食材的搅拌叶组件。
[0012]
优选的,在炒锅底部固接有与炒锅同轴线设置的带有轴向通道的转动轴,在所述轴向通道内固接有立式电机,该立式电机的驱动转轴的上端部穿过设置在炒锅底部的中心孔置于炒锅内,并与所述搅拌叶的连接头固接。
[0013]
优选的,驱动炒锅旋转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转动轴插入所述空心轴内以快速拆装连接结构与该输出轴固接,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上套接有导电滑环,所述立式电机的控制线从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口穿出并与导电滑环的转子部件电连接,导电滑环的定子部件与炒菜机的控制器电连接。
[0014]
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装置结合上述搅拌叶组件,实现对炒锅内壁上的调味料或食材进行刮铲翻炒,同时实现炒锅与搅拌叶的双向搅拌,实现自动翻炒的同时使翻炒更均匀,避免粘锅现象,提升炒锅的搅拌性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叶为弧形片状结构时的搅拌叶组件的俯视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叶为弧形片状结构时的搅拌叶组件的剖面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叶为l形片状结构时的搅拌叶组件的俯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叶为l形片状结构的搅拌叶组件的剖面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叶为l形片状结构的搅拌叶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炒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炒锅装置的分解图;
[0022]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炒锅装置的截面图;
[0023]
图中,搅拌叶1;连接头11;间隙调节片12;炒锅2;转动轴 21;直驱电机3;壳体31;动力部件32;输出轴33;导电滑环4;定子部件41;转子部件42;行星减速电机5;直驱轴51;固定架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炒菜机中搅拌炒锅2内食材的搅拌叶组件 (以下简称搅拌叶组件)。
[0025]
该搅拌叶组件在未受热的情况下,搅拌叶1与炒锅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搅拌叶组件在受热状态下可使搅拌叶1的外侧面与炒锅2内壁之间以滑动摩擦方式作相对旋转运动,以将黏贴在炒锅2内壁上的调料或食材从内壁上剥离下来,从而避免炒锅2出现粘锅现象,同时,还可对原本黏贴在炒锅2内壁上的食材进行翻炒。
[0026]
所述搅拌叶组件由搅拌叶1和固接在搅拌叶1弧形拐点处的内侧且热膨胀系数大于搅拌叶1的间隙调节片12组成(以图2中搅拌叶组件所在的纸面为参考方向,指向左边方向为外,指向右边方向为内,指向上方为上,指向下方为下,下同)。
[0027]
当搅拌叶1和间隙调节片12受热时,因间隙调节片12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搅拌叶1的热膨胀系数,间隙调节片12产生的形变会大于搅拌叶1的形变,则在间隙调节片12的形变作用下,迫使搅拌叶1 向炒锅2内壁方向贴近,最终搅拌叶1的外侧面与炒锅2内壁之间以滑动摩擦方式作相对运动。
[0028]
1、搅拌叶1和间隙调节片12的结构及安装关系有以下几种:
[0029]
1)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叶1为垂直断面呈弧线形的片状结构,在搅拌叶1的弧形拐点的内侧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带圆孔的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对应的,所述间隙调节片
12为长条片状,长条片状的两端部分别焊接或通过螺钉固接在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上,所述长条片状的一长边的形状与搅拌叶1弧形拐点处内侧的弧面形状相同,且所述长边与搅拌叶1弧形拐点处的内侧贴合。
[0030]
2)如图3和图4所示,搅拌叶1为l形的片状结构,所述间隙调节片12为两端设有折弯边的片状结构,间隙调节片12的宽度与搅拌叶1宽度相同,两个所述折弯边分别与l形的竖直边和l形的水平边贴合,其间可通过焊接或螺钉固接将间隙调节片12以斜梁方式安装在搅拌叶1上,优选的,间隙调节片12的两端固接在搅拌叶1上的位置距离l形的拐点的距离均小于水平边长度的一半。
[0031]
3)如图5所示,搅拌叶1为l形的片状结构时,间隙调节片12 也可以是与所述l形片状结构相同形状的l形片状结构,间隙调节片 12的外侧面与搅拌叶1的内侧面贴合,其间通过将贴合面焊接在一起或在间隙调节片12两端通过螺钉固接。
[0032]
2、搅拌叶1和间隙调节片12的材质
[0033]
优选的,搅拌叶1与间隙调节片12的材质组合有以下几种情况:
[0034]
1)所述搅拌叶1的材质为铁,所述间隙调节片12的材质为铜。
[0035]
2)所述搅拌叶1的材质为铜,所述间隙调节片12的材质为铝合金。
[0036]
3)所述搅拌叶1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间隙调节片12的材质为铜。
[0037]
通过在搅拌叶1上安装热膨胀系数大于搅拌叶1的间隙调节片 12,使搅拌叶1在炒锅2加热过程中可自动调节与炒锅2内壁之间的间隙,可实现对黏贴在炒锅2内壁上的调味料或食材进行翻炒的同时不会导致搅拌叶1与炒锅2内壁产生过大摩擦而影响翻炒,进而达到更优的翻炒效果。
[0038]
优选的,在所述搅拌叶1的下端设有呈柱形的连接头11,该连接头11可与搅拌叶1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头11内部开设有容置腔。
[0039]
所述连接头11起固定安装搅拌叶1的作用,所述搅拌叶1用于搅拌炒锅2内食材。
[0040]
二、炒锅装置
[0041]
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装置是在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组件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8所示,该炒锅装置由所述搅拌叶组件、炒锅2、立式电机、驱动炒锅2旋转的驱动电机及导电滑环4组成。
[0042]
1、炒锅2
[0043]
该炒锅2为内表面未喷涂有涂层的金属材质的锅(该金属材质锅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或等于搅拌叶1的热膨胀系数),炒锅2的材质优选为铁或铸铁。
[0044]
炒锅2的形状与所述搅拌叶1的形状相适配,如图2、图7和图 8所示,当搅拌叶1为垂直断面呈弧线形的片状结构时,炒锅2上半部为圆筒形,下半部垂直断面为弧线形,底部为平面,且炒锅2下半部内表面垂直断面形状的一半呈现的弧线形状与搅拌叶1垂直断面呈现的弧线形相同。
[0045]
如图4所示,当搅拌叶1为l形片状结构时,对应的,所述炒锅 2为圆桶形结构,所述l形与炒锅2内表面垂直断面形状的一半呈现的l形相同。
[0046]
在所述炒锅2底部的外表面固接有与炒锅2同轴线的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带有轴向通道,炒锅2底部开设有与所述轴向通道同轴线的中心孔,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小于轴向通道的内径。
[0047]
2、立式电机
[0048]
立式电机通过驱动转轴连接搅拌叶1以驱动所述搅拌叶1相对炒锅2进行旋转,以使搅拌叶1对炒锅2锅体内食材进行搅拌,优选的,所述立式电机为行星减速电机5。
[0049]
如图8所示,所述行星减速电机5通过螺钉和固定架52固接在所述转动轴21的轴向通道内,行星减速电机5的直驱轴51的上端部穿过设置在炒锅2底部的中心孔置于炒锅2内并嵌入所述搅拌叶1的连接头11的容置腔内,其间通过螺钉、胶粘或者卡销等方式固接。
[0050]
通过行星减速电机5将搅拌叶1支撑设置于炒锅2内。
[0051]
3、驱动电机
[0052]
为使搅拌更均匀及搅拌效果更好,在炒锅2下方设置有驱动炒锅 2旋转的驱动电机,炒锅2与搅拌叶1的旋转方向可以同向,也可以反向,其速度在两者反向旋转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两者同向旋转时,其速度不相同。
[0053]
所述驱动电机为直驱电机3,如图8所示,该直驱电机3包括壳体31、动力部件32和输出轴33,所述动部件容置于壳体31内,输出轴33贯穿所述壳体3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于动力部件32传动连接,通过动力部件32驱动输出轴33旋转,所述输出轴33为空心轴,所述转动轴21插入并穿过所述空心轴内以快速拆装连接结构与该输出轴33固接。
[0054]
所述输出轴33带动转动轴21进行同轴线旋转,进而驱动炒锅2 旋转。
[0055]
5、导电滑环4
[0056]
在所述输出轴33的外壁上套接有导电滑环4,导电滑环4用于将炒菜机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输给安装在所述转动轴21中且与该转动轴21同步旋转的行星减速电机5,控制行星减速电机5驱动锅体内的搅拌叶1与炒锅2进行不同方向旋转。
[0057]
如图8所示,所述导电滑环4由定子部件41和转子部件42组成,转子部件42固接于所述输出轴33上定子部件41的上端固接在所述直驱电机3的底壳的底部外表面,所述行星减速的控制线从所述转动轴21的下端穿出并与所述转子部件42电连接,定子部件41与炒菜机的控制器电连接(图中未示出),通过定子部件41与转子部件42 之间的导电部件实现电信号导通,从而实现将行星减速电机5与炒菜机控制器之间的电信号传输。
[0058]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组件,实现对炒锅2内壁上的调味料或食材进行刮铲翻炒,同时实现炒锅2与搅拌叶1的双向搅拌,实现自动翻炒的同时使翻炒更均匀,避免粘锅现象,提升炒锅2的搅拌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