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3268发布日期:2021-06-22 15:1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基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地刷的基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清洁设备来取代传动的清洁方法。清洁设备起主要清洁作用的的结构是清洁头,清洁头极易被污染,需要频繁清理,如果不及时清理,则影响清洁的洁净度。

为了方便用户对清洁头进行清洁,自清洁基座应运而生,现有的清洁基座,清洁板通常水平放置,使得清洁出来的污物,容易残留在清洁板上,清洁的效果不理想,需频繁清理清洁板,这违背给用户提供方便的初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基座,减少了污物在清洁基座的清洁板上的残留,提高了清洁板的清洁效果,降低了清洁板的清理频率。

一种清洁基座,所述清洁基座包括主体部及设于所述主体部内的收容空间,所述主体部包括水箱组件及面向所述收容空间的清洁板,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可与所述收容空间底部连通的集水口,所述集水口位于所述清洁板下方,所述清洁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排布,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清洁板的上侧;

或者,所述清洁板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排布,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清洁板并排竖直排布。

可选的,所述清洁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30°≤a≤90°。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包括面向所述收容空间设置的紧固部,所述紧固部与所述清洁板相向设置;所述紧固部包括引导部,以引导待清洁设备向收容空间内的装配。

可选的,所述清洁板设有复数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贯穿所述清洁板,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可与所述出水孔连通的输水组件。

可选的,所述清洁板外围配置挡水板,挡水板相对于所述清洁板的清洁表面向所述收容空间凸出设置。

可选的,所述清洁基座设置驱动组件,所述紧固部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清洁板做远离或接近运动。

可选的,所述清洁基座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紧固部之间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被配置为提供所述紧固部向所述清洁板运动的偏置力。

可选的,所述清洁基座包含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包括可供对接的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与所述清洁基座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的底壁设有回流部,所述回流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主体部的底壁上方设有承托结构,所述承托结构连接设有过滤网。

可选的,所述回流部为自所述主体部的底壁向下凹设的回流槽,所述集水口与所述回流槽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基座,配置的清洁板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角度在30°至90°之间,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残留在清洁板上,提高了清洁板对待清洁件的清洁效果,提高了清洁板使用时长,降低了清洁板的清理频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可能实施例的清洁基座外部组成部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可能实施例的清洁基座清洁板与水平夹角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可能实施例的清洁基座内部组成部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可能实施例的清洁基的水箱横式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可能实施例的清洁基的水箱竖式布局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可能实施例的清洁基的挡水板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可能实施例的清洁基的收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清洁基座外部组成部件如图1,清洁基座主体部内配置收容空间,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的底壁1,面向所述收容空间的清洁板2,清洁板2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排布,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清洁板并排竖直排布,面向所述收容空间设置的紧固部3,与清洁板2相向设置,紧固部3包括引导部31,以引导待清洁设备向收容空间内的装配。待清洁件需将待清洁面朝向清洁板2插入收容空间,如一种与清洁基座适配的地刷,将待清洁的抹布朝向清洁板2插入收容空间,以便插入后,抹布能与清洁板2贴合。

优化的,清洁板2表面可以是具有颗粒状的清洁触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清洁板2表面也可以是呈波浪状的凸肋,可以理解的是,清洁板2表面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结构,以用来增加清洁板2与待清洁面的摩擦,提高清洁效果。

为了增强待清洁件与清洁板的正压力,清洁基座在主体部与紧固部3之间配置弹性结构4,所述弹性结构4被配置为提供所述紧固部向所述清洁板运动的偏置力,此偏置力使得待清洁件与清洁板2的贴合更紧密,并提供更大的待清洁件向清洁板2施加的正压力,以增大待清洁件与清洁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清洁的效果。另外,紧固部3与待清洁件接触的表面覆盖柔性材料,避免待清洁件插入时,与紧固部发生硬碰撞,更好的保护待清洁件不被划伤。

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未图示),清洁基座在主体部与紧固部3之间配置驱动组件6,在驱动组件6的驱动下,紧固部3可在驱动组件6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清洁板2做远离或接近运动。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驱动装置6可在待清洁件装配到所述清洁基座内后,再行启动,以可以提供更大的收容空间便于待清洁件的取放。该驱动组件6可以包括设置在清洁基座上以便于用户操作的控制键,如脚踏板,或可以通过脚操作的按钮,用户通过脚踩脚踏板或按钮来操控紧固部3,使紧固部3相对清洁板移动,当待清洁件插入收容空间后,踩下控制紧固部3前进的脚踏板,紧固部3向前移动,带动待清洁件与清洁板2更好的贴合,以增强清洁效果,并起到紧固待清洁件的作用,以防待清洁件在清洁过程中,由于震动或其他原因从收容空间逃脱出,造成对用户的伤害,或造成待清洁件和清洁基座设备损伤,清洁结束后,踩下控制紧固部3后退脚踏板,紧固部3后退释放出更大的收容空间,使用户便于拿取。通过驱动组件对紧固部的移动,不仅起到对待清洁件紧固作用,而且使得收容空间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使得收容空间可适配不同大小型号的待清洁件,同时也增加了操作的便利性。

清洁基座在清洁时产生的污物最终由于重力作用会落在底壁面向收纳空间的面上,所以底壁1配置回流部,回流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以引导污水的流动方向。进一步,该主体部的底壁上方设有承托结构,所述承托结构连接设有过滤网。该承托结构配置为镂空的支托架,并设于前述回流部的上方,在待清洁件收纳到清洁基座时,该承托结构可以支撑待清洁件,并避免待清洁件与所述底壁或者所述回流部接触,避免对待清洁件的主体造成二次污染,并对较大污物进行收集,避免对清洁基座的污水回收系统的堵塞。

更进一步的,该回流部可以设置成回收槽5的形式以进行用于污物汇集,回流槽5设计为自底壁面向收纳空间的面向下凹陷,并带有倾斜角度,回收槽5内的污水等污物在倾斜角度的引导下,向回收槽低处聚集,以便后续更好的排空回收槽5。优选的,底壁面向收纳空间的面也可设置倾斜角度,倾斜面的低处与回收槽5衔接,以便落在面上的污物更容易流向回收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请参考图2所示,清洁板2除了垂直于水平面90°排布外,可替代地,清洁板与水平方向可倾斜设置,并且清洁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夹角可设置于在30°≤a<90°之间。

如图2,为了便于待清洁件的插入,将清洁板倾斜设置,角度a可以在30°≤a<90°之间,这样的优势在于,待清洁件插入收容空间后,利用待清洁件自身的重量就可稳定的将待清洁件放置在清洁板上,而清洁板垂直放置的实施例,由于垂直放置的不稳定,待清洁件一定需要固定板3的紧固才能立稳,所以倾斜放置稳定性更好。

优化的,可以将倾斜角度设置在大于或等于45°,从操作的便利性上,这样的角度更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操作顺手又省力,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可以有效减小整个清洁基座的水平尺寸。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清洁基座还包含水箱组件,该水箱组件可以配置为在清洁过程中提供向清洁板提供清水,并回收清洁产生的污水。可以参考图1-图5所示,水箱组件可以包括输出系统和回收系统。

具体地,输出系统包含输出管道7,输出管道7的出口与清洁板2连接,输出管道7的入口与水路系统的水泵8连接,水泵8与水箱组件中的清水箱9连通,当水泵工作时,将清水箱内的水被泵出至输出管道7,输出管道7的出口与清洁板连接,为清洁板提供清洁所需的清水。

水箱组件中的回收系统包含回收管道11,回收管道11的一端与回流部或回收槽5连通,回收管道7的另一端与水路系统的水泵8连接,水泵8与水路系统包含的污水箱10连通,当水泵工作时,回收槽5内的污水通过回收管道11被回收至污水箱10。

上述输出系统连接的清洁板2内部设有复数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贯穿所述清洁板2,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可与所述出水孔连通的输水组件,连接清洁板2和输出管道7。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清洁基座的水路系统包含清水箱9和污水箱10,水箱的布局可有不同形式。如图4,可两个水箱的布局可以是上下布局,底层放置清水箱9,在清水箱上层放置污水箱10,在两水箱之间配置一种过滤装置,使得在上层的污水箱10,通过过滤装置,从污水中过滤出清水并流入清水箱,提高污水利用率。

可选的,如图5,清洁基座的水路系统包含的清水箱和污水箱,可以并列布局,这样的有益效果是拿取方便,两个水箱可单独拿取,不受另一个水箱的限制。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清洁基座均提供相对本体部固定的清洁板,在待清洁件被收容到清洁基座后,通过对待清洁件的驱动,使得待清洁面相对清洁板旋转,一方面通过清洁板对待清洁面的刮擦来清理待清洁面,另一方面通过水箱组件从上述出水孔向待清洁面提供清水以打湿待清洁面,并在离心力的作用脏污伴随着水分一起甩出待清洁面,以增强对待清洁面的清洁效果。另一方面,前述出水孔可以密布所述清洁板设置,以保证待清洁件的每一部分都被清水打湿,不会有死角,还保证待清洁件被清水打湿的均匀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减少水被离心力甩出而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进一步,如图6,清洁基座的配置挡水板12。该挡水板设置在清洁板的外围,挡水板相对于所述清洁板的清洁表面向所述收容空间凸出设置。进一步挡水板上开设卡口,当待清洁件装配到收容空间时,为待清洁件的连接的连接杆或连接头提供让位。在实际清洁时,即便有水或污物被向清洁板的四周甩出时,会被挡水板或收容空间的腔壁挡住,不会将水或污物洒出清洁基座,被挡水板止挡的水或污物在重力作用下,落回清洁基座底部,流入基座底部的回收槽以被回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清洁板1配置为与水平方向30°至90°之间倾斜,可以有效避免水或污物在清洁板1表面附着,在重力影响下,水或污物会落回基座底部,相比已有的水平放置的清洁板,污物不断在清洁板的褶皱里堆积,影响清洁板对待清洁件的清理效果,增加了清洁板的清理频率。

在最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在配置垂直清洁板的清洁基座中,不仅可以更好的清洁待清洁件,还可以在完成清洁后用来做对待清洁件的收纳。由于清洁板上不易残留水和污物,使得清理干净的地刷不会再次被污染,另外,由于所有残留水渍都会被使得在收容期间,被收容的清洁干净的地刷不易发霉,抑制细菌滋生。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清洁基座配置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包括可供对接的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与所述清洁基座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以使所述清洁基座可对独立的旋转地刷进行供电,以对其进行清理。

供电端子可固定的安装在清洁基座上,例如地刷在插入收容空间后,地刷上的充电端子刚好与清洁基座的供电端子连接,则直接将地刷的充电端子与清洁基座的供电端子匹配,为地刷电机启动提供电源,使得地刷可以旋转以完成清洁任务。

可替代地,供电端子也可以活动的安装在清洁基座上,在需要时可从清洁基座拉出,用完以后又可被清洁基座收纳。例如地刷在插入收容空间后,受限于尺寸、空间等因数,地刷上的充电端子无法直接与清洁基座的供电端子连接,此时可将清洁基座的供电端子拉出,主动迎合地刷的充电端子以实现匹配,完成地刷充电端子与清洁基座供电端子的电性连接,为地刷电机启动提供电源,使得地刷可以旋转以完成清洁任务。

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基座可进一步优化:

清洁基座可清理不与清洁设备分离的地刷,即地刷插入清洁基座时,可包含清洁设备整机插入,此时只要通过清洁设备原有的电机启动方式启动电机,使待清洁件旋转以实现清洁。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基座,使得用户不在需要手动拆卸地刷,使清洁操作更简单化,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