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0194发布日期:2021-08-20 16:4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蔬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蔬清洗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碗机、果蔬清洗机等,是一种将冷水或热水喷射到碗碟、果蔬等以清除粘附在碗碟、果蔬上的脏物并且清洗碗碟、果蔬的装置,通常包括喷射洗涤水的泵和喷头。

常见的洗碗机一般均是通过水泵将水提起并喷向清洗空间中的果蔬从而达到清洗作用,或者驱动清洗筐旋转、并使水从上向下喷淋到清洗筐内,对清洗筐内的水果蔬菜实现淋洗。最近也出现了通过是水流湍动对浸泡在水的果蔬进行清洗的结构。

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714387.0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喷淋臂及应用有该喷淋臂的清洗机》即提供了一种能使水流湍动的结构。该洗碗机果蔬槽中的水流湍动主要由固定式喷淋臂的固定喷孔射流产生,在局部区域能产生很好的湍流效果,以提高清洗效果。

但是,由于在清洗时,喷淋臂是静止的,整个水体的湍流相对规律,导致部分果蔬一直在一个位置晃动,尤其是槽体四个角上,存在清洗死角;同时,集渣(沙砾,泥粒等)比较困难,清洗后依然会有很多残留在果蔬槽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使喷淋臂往复移动从而形成无规则湍流以消除清洗死角、提高集渣效果的果蔬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果蔬清洗机,包括箱体、喷淋臂及泵水组件,所述箱体具有洗涤腔,所述喷淋臂设于洗涤腔中,所述泵水组件用于将洗涤腔底部的水泵至喷淋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臂内部中空形成集水腔,所述喷淋臂的顶壁上开有喷水孔、底壁上开有扫射孔,所述喷淋臂底壁的中央部位开有进水口,所述泵水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喷淋臂在洗涤腔中水平往复移动的传动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泵水组件包括叶轮及电机,所述叶轮设于喷淋臂下侧且用于将洗涤腔底部的水泵至集水腔中,所述电机设于箱体底部且输出轴与叶轮相连接,所述传动结构设于输出轴顶部与喷淋臂的内顶壁之间。以便于利用原有动力机构驱动喷淋臂往复移动,而不另外增设动力机构,降低成本。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及齿轮,所述齿条设于喷淋臂的内顶壁上且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齿轮设于电机输出轴的顶部且与齿条相啮合传动。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利用泵水组件的动力输出轴驱动喷淋臂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支架,该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该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喷淋臂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相应的,所述喷淋臂的下壁面上设置有能与该滑槽导向配合的滑轨。以使喷淋臂往复移动稳定。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顶盖的中央部位开有过水口,所述叶轮具有穿过该过水口位于集水腔中的离心叶片及延伸至过水口下方的轴流叶片。

优选地,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凹的沥水区域,该沥水区域顶部覆盖有沥水板,该沥水板的中部开有对应顶盖下方布置的装配口,该装配口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与顶盖边缘相连接的环形套。该结构便于使沥水区域与其上方的洗涤腔相对分离,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

优选地,所述喷淋臂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呈腰形的限位环,该限位环沿喷淋臂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第一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齿条、在第二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齿轮仅在其外周壁的局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或第二齿条相啮合连接的齿。该结构便于实现喷淋臂往复移动过程中自动换向,当喷淋臂向其第一端移动时,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此时,第二齿条与齿轮上的齿分离;当齿轮转动其没有齿的外周壁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对应时,喷淋臂处于静止状态,当齿轮转动至齿与第二齿条啮合传动时,齿轮上的齿与第一齿条保持分离,喷淋臂向其第二端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水组件顶部设置用于驱动喷淋臂往复移动的传动结构,实现了喷淋臂在洗涤腔中的水平往复移动,从而形成无规则湍流,对洗涤腔各处都能提供较大的湍流,以消除清洗死角;喷淋臂底壁的扫射孔也随其移动,从而对箱体底部的各处进行冲刷,有利于提高集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果蔬清洗机包括箱体1、喷淋臂2及泵水组件3,箱体1具有洗涤腔11,箱体1底部设置有下凹的沥水区域12,该沥水区域12顶部覆盖有沥水板13。沥水区域12中,箱体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支架4,该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顶盖5,该顶盖5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喷淋臂2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51,喷淋臂2设于对能顶盖5上方,喷淋臂2的下壁面上设置有能与该滑槽51导向配合的滑轨25,从而使喷淋臂2能往复滑移地设于顶盖5上。泵水组件3设于箱体1底部,用于将洗涤腔11底部的水泵至喷淋臂2中。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臂2为长方形的扁平结构,喷淋臂2内部中空形成集水腔21,喷淋臂2的顶壁上开有多个喷水孔22、底壁上在靠近端部处开有1~4个扫射孔23,喷淋臂2底壁的中央部位开有进水口24,该进水口24的面积略大于顶盖5的面积。

本实施例泵水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喷淋臂2在洗涤腔11中水平往复移动的传动结构6。泵水组件3包括叶轮31及电机32,叶轮31设于喷淋臂2下侧且用于将沥水区域12的水泵至集水腔21中,电机32设于箱体1底部且输出轴321与叶轮31相连接,传动结构6设于输出轴321顶部与喷淋臂2的内顶壁之间。以便于利用原有动力机构驱动喷淋臂往复移动,而不另外增设动力机构,降低成本。

具体的,传动机构6包括齿条及齿轮61,齿条设于喷淋臂2的内顶壁上且沿长度方向延伸,齿轮61设于电机输出轴321的顶部且与齿条相啮合传动,喷淋臂2底部能往复滑移的约束在箱体底部。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利用泵水组件的动力输出轴驱动喷淋臂往复移动。喷淋臂2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呈腰形的限位环62,该限位环62沿喷淋臂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第一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齿条621、在第二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齿条622,齿轮61仅在其外周壁的局部设置有与第一齿条621或第二齿条622相啮合连接的齿611。该结构便于实现喷淋臂2往复移动过程中自动换向,当喷淋臂2向其第一端移动时,齿轮61与第一齿条621啮合传动,此时,第二齿条622与齿轮6上的齿611分离;当齿轮6转动其没有齿的外周壁与第一齿条621、第二齿条622对应时,喷淋臂2处于静止状态,当齿轮6转动至齿611与第二齿条621啮合传动时,齿轮6上的齿611与第一齿条621保持分离,喷淋臂2向其第二端移动。

本实施例顶盖5的中央部位开有过水口52,叶轮31具有穿过该过水口52位于集水腔21中的离心叶片311及延伸至过水口52下方的轴流叶片312。沥水板13的中部开有对应顶盖5下方布置的装配口131,该装配口131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与顶盖5边缘相连接的环形套132,该结构便于使沥水区域12与其上方的洗涤腔11相对分离,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在泵水组件3顶部设置用于驱动喷淋臂2往复移动的传动结构6,实现了喷淋臂2在洗涤腔11中的水平往复移动,从而形成无规则湍流,对洗涤腔11各处都能提供较大的湍流,以消除清洗死角;喷淋臂2底壁的扫射孔23也随其移动,从而对箱体1底部的各处进行冲刷,有利于提高集渣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