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9931发布日期:2022-11-30 01:5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家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


背景技术:

2.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梦乡里度过的,睡眠是人体休息的最主要方式。所以人们总是想尽办法使自己睡得更舒服一些,于是市场上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枕头。但是这些枕头有的承托力太差,头一枕上去就塌陷下来,毫无支撑的感觉;有的承托力又太强,回弹压力过大使得人一觉醒来颈椎僵硬,无法转头。
3.合适的睡枕高度应该是使睡在上面的使用者的头部、颈椎及脊椎在一条直线上。同一个人仰睡和侧睡时所需的睡枕高度是不一样的。好的睡枕 应该能够配合不同的睡姿适当调节高度。
4.也有可以调节高度的枕头,但这种枕头往往只能单纯调节枕头的整体高度, 对于不同睡姿、不同身体结构的用户来说往往效果差强人意。另外还有一种记忆棉类枕头,该种枕头的透气性及其硬度对于某些用户来说其材质往往难以适应,尤其是夏天,记忆棉类枕头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都缺乏良好的散热透气性,且清洗后容易影响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无回弹力且支撑性能好,使用方便,填充料装入和取出都十分容易,填充料取出后,整个立体枕芯套便于清洗,还具有抗菌、透气性好的特点。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包括外枕面、侧立体边、外枕背、内衬枕芯袋以及填充料,所述外枕面与外枕背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直接缝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枕面与外枕背宽度方向的边缘处通过侧立体边缝合连接在一起,通过外枕面、外枕背和侧立体边连接形成具有腔体的立体枕芯套,所述外枕背的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外拉链拉合在一起,所述内衬枕芯袋位于立体枕芯套内并与外枕面通过若干条弧形绗缝线固定缝合在一起,若干条所述弧形绗缝线将外枕面和内衬枕芯袋划分为多个调节区,该调节区包括左侧调节区、右侧调节区、上侧调节区、下侧调节区和中心调节区,所述上侧调节区、下侧调节区、左侧调节区和右侧调节区分别围绕设置在中心调节区的上下左右,所述内衬枕芯袋上的左侧调节区、右侧调节区、上侧调节区和中心调节区均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倒灌袋,所述倒灌袋的外端口均通过内拉链拉合在一起,所述填充料分别通过倒灌袋填充至内衬枕芯袋上的左侧调节区、右侧调节区、上侧调节区和中心调节区内。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侧调节区内填充有化纤料。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料包括pe管或者荞麦壳或者碎乳胶。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枕面和侧立体边均采用三层结构。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枕背采用单层结构。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还包括第一高度调整垫片,所述第一高度调整垫片设置在立体枕芯套的腔体内并覆盖住内衬枕芯袋。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度调整垫片采用两片网布四周内缝的整片聚氨酯泡棉,其形状与外枕面的轮廓形状相对应。
1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还包括第二高度调整垫片,所述第二高度调整垫片设置在立体枕芯套的腔体内并位于内衬枕芯袋和第一高度调整垫片之间。
14.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度调整垫片包括套壳和海绵片,所述套壳上设置有与内衬枕芯袋相应的左侧调节区、右侧调节区、上侧调节区、下侧调节区和中心调节区,每个调节区背面上均设置有开口位,多块所述的海绵片分别通过开口位塞入套壳的五个调节区内。
1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多块所述海绵片均采用两片网布四周内缝的聚氨酯泡棉,其形状分别与左侧调节区、右侧调节区、上侧调节区、下侧调节区和中心调节区的形状相对应。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枕芯的高度可通过填充料来进行调节,将枕芯划分为上下左右和中心多个调节区,且每个调节区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来调节高度,以满足不同睡姿的需要,无回弹力且支撑性能好,同时配合外部的侧立体边形成立体可调节结构,使用方便,填充料装入和取出都十分容易,填充料取出后,整个立体枕芯套便于清洗,清洗后再装入填充料,不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同时还具有抗菌、透气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外拉链打开后内衬枕芯袋的后视图;图4是第一高度调整垫片的正视图或后视图;图5是第二高度调整垫片的后视图;图6是图5的正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枕面,2、侧立体边,3、外枕背,4、内衬枕芯袋,5、开口,6、外拉链,7、倒灌袋,8、内拉链,9、第一高度调整垫片,10、第二高度调整垫片,11、左侧调节区;12、右侧调节区;13、上侧调节区;14、下侧调节区;15、中心调节区,16、开口位。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包括外枕面1、侧立体边2、外枕背3、内衬枕芯袋4以及填充料(图未视),所述外枕面1与外枕背2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直接缝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枕面1与外枕背3宽度方向的边缘处通过侧立体边2缝合连接在一起,通过外枕面1、外枕
背3和侧立体边2连接形成具有腔体的立体枕芯套。其中,所述外枕背3的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开口5,所述开口5通过外拉链6拉合在一起。
20.上述中,所述内衬枕芯袋4位于立体枕芯套内并与外枕面1通过若干条弧形绗缝线固定缝合在一起,若干条所述弧形绗缝线将外枕面1和内衬枕芯袋4划分为多个调节区,该调节区包括左侧调节区11、右侧调节区12、上侧调节区13、下侧调节区14和中心调节区15,所述上侧调节区13、下侧调节区14、左侧调节区11和右侧调节区12分别围绕设置在中心调节区15的上下左右,所述内衬枕芯袋4上的左侧调节11区、右侧调节区12、上侧调节区13和中心调节区15均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倒灌袋7,所述倒灌袋7的外端口均通过内拉链8拉合在一起,所述填充料分别通过倒灌袋7填充至内衬枕芯袋4上的左侧调节区11、右侧调节区12、上侧调节区13和中心调节区15内。
21.具体的,所述下侧调节区14内填充有化纤料。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料包括pe管或者荞麦壳或者碎乳胶,有一定的弹性但没有回弹力,可降解性,使用卫生方便,填充后具有可支撑性,还具有抗菌和透气性后的特点。
22.填充方案:1、下侧调节区14内化纤料70g,其他部分填充荞麦壳共1110g,具体为:左侧调节区11和右侧调节区12内均435g,上侧调节区13内140g,中心调节区15内100g;2、下侧调节区14内化纤料70g,其他部分填充pe管共870g,具体为:左侧调节区11和右侧调节区12内均325g,上侧调节区13内120g,中心调节区15内100g;3、下侧调节区14内化纤料70g,其他部分填充碎乳胶共690g,具体为:左侧调节区11和右侧调节区12内均270g,上侧调节区13内85g,中心调节区15内65g。
23.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自身身体特点进行单独调整每个调节区高度,使枕头能够更加贴合人体曲线,以满足不同睡姿的需要,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不同填充料。
24.填充料通过倒灌袋7装入内衬枕芯袋4内,再通过设置内拉链8将倒灌袋7进行封口,可以有效防止填充料漏出,同时需要将填充料取出时,只要拉开内拉链8,填充料就可以从倒灌袋7中取出,装卸十分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填充料。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枕面1和侧立体边2均采用三层结构,所述外枕背3采用单层结构。本实施例中,外枕面1从上到下顺序:空气层+直立棉+180t衬料;侧立体边2从上到下顺序:拉毛布+直立棉+180t衬料,外枕背采用拉毛布。侧立体边2与外枕面1和外枕背3内缝滚边后拷边,其形状:两头尖枕芯宽度居中,两头延伸至长度方向,上下左右对称。
26.其中,外拉链6一根,内拉链8共四根,外拉链6的长度大于内拉链8的长度。外拉链6和内拉链8均采用0.3压脚装拉链,双眼皮做法,外拉链6和内拉链8拉合后只露出拉链头,隐蔽性好,外形美观。
27.在另一实施中,如图4所示,所述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还包括第一高度调整垫片9,所述第一高度调整垫片9设置在立体枕芯套的腔体内并覆盖住内衬枕芯袋4,其厚度大约为2cm左右。
28.其中,所述第一高度调整垫片9采用两片网布四周内缝的整片聚氨酯泡棉,正反两面一样,其形状与外枕面1的轮廓形状相对应。
29.通过增加第一高度调节垫片9来进一步增加枕芯的高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填充料漏出,增加枕芯背面的弹性,增加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
30.在另一实施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还包括第二高度调整垫片10,所述第二高度调整垫片10设置在立体枕芯套的腔体内并位于内衬枕芯袋4和第一高度调整垫片9之间,其厚度大约为1cm左右。第二高度调整垫片10与第一高度调整垫片9形状大小一致。
31.所述第二高度调整垫片10包括套壳和海绵片(图未视),所述套壳的背面上设置有与内衬枕芯袋4相应的左侧调节区、右侧调节区、上侧调节区、下侧调节区和中心调节区,每个调节区背面上均设置有开口位16,多块所述的海绵片分别通过开口位16塞入套壳的五个调节区内。
32.其中,多块所述海绵片均采用两片网布四周内缝的聚氨酯泡棉,第二高度调整垫片10由五块海绵片组成,其形状分别与左侧调节区11、右侧调节区12、上侧调节区13、下侧调节区14和中心调节区15的形状相对应。
33.通过增加第二高度调节垫片10来再进一步增加枕芯的高度,使得枕芯背面的弹性效果更佳,达到了更好的立体效果,进一步增加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
34.本发明提供的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为:1、若干条所述弧形绗缝线将外枕面和内衬枕芯袋划分为多个调节区,包括上下左右和中心多个调节区,调节区内可以放入填充料,通过填充料来调节枕芯的高低,且每个调节区可以根据需要放入填充料的量单独来调节高度,以满足不同睡姿的需要;2、调节区上设置倒灌袋,填充料通过倒灌袋装入内衬枕芯袋内,再通过设置内拉链将倒灌袋进行封口,可以有效防止填充料漏出,同时需要将填充料取出时,只要拉开内拉链,填充料就可以从倒灌袋中取出,装卸十分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填充料;3、填充料取出后,整个立体枕芯套便于清洗,清洗后再装入填充料,不会影响其使用性;4、填充料采用pe管或者荞麦壳或者碎乳胶,有一定的弹性但没有回弹力,可降解性,使用卫生方便,填充后具有可支撑性,还具有抗菌和透气性好的特点;5、通过增加第一高度调节垫片来进一步增加枕芯的高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填充料漏出,增加枕芯背面的弹性,增加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6、通过增加第二高度调节垫片来再进一步增加枕芯的高度,使得枕芯背面的弹性效果更佳,达到了更好的立体效果,进一步增加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7、通过外枕面、外枕背和侧立体边连接形成具有腔体的立体枕芯套,放入填充料和高度调节垫片后,立体效果更好,外形美观,且支撑性能好,满足睡眠的需要。
3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多层灌装式立体调节枕,枕芯的高度可通过填充料来进行调节,将枕芯划分为上下左右和中心多个调节区,且每个调节区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来调节高度,以满足不同睡姿的需要,无回弹力且支撑性能好,同时配合外部的侧立体边形成立体可调节结构,使用方便,填充料装入和取出都十分容易,填充料取出后,整个立体枕芯套便于清洗,清洗后再装入填充料,不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同时还具有抗菌、透气性好的特点。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