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41427发布日期:2023-02-03 20:2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与流程

1.本发明总地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该烹饪方法用于判定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


背景技术:

2.烹饪器具加热装置控制失效,是指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并未遵从控制装置的指令而工作,例如当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时,加热装置却继续加热。这一现象会导致烹饪器具发生不期望的产热而造成各种问题。
3.当加热电路工作期间发生控制失效时,烹饪器具通常采用熔断体来实施加热电路控制失效保护。而这无法快速提醒用户发生异常,以使用户可以及时采用有效的人工干预来减少损失,例如造成锅内食物的黑焦而导致的食材浪费,同时也无法做到尽可能的避免熔断体熔断。
4.因此,需要一种烹饪控制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6.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设置在所述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加热控制装置,所述烹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在所述烹饪器具启动并进入预定烹饪阶段后,检测所述锅体的底部温度;
8.当所述底部温度达到当前烹饪阶段对应的最高保护温度t0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不工作;
9.其后若所述底部温度等于或大于报警温度ta,则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其中,ta=t0+tc,所述tc为预设升温阈值。
10.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可以在烹饪程序的各个阶段及时发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以便采取适宜措施。
11.可选地,所述烹饪阶段具有适宜下限温度和适宜上限温度,当所述底部温度低于所述适宜下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当所述底部温度高于所述适宜上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不工作,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为所述适宜上限温度。
12.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在各个烹饪阶段采用间歇加热的方法给食物加热,当最高保护温度t0与适宜上限温度合二为一时,可以在加热的间隙检测是否存在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将加热工作与故障检测工作合并处理,既可以保证烹饪流程不受影响,又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工作效率。
13.可选地,所述烹饪阶段为吸水阶段、维持沸腾阶段和焖饭阶段中的一个或多个。
14.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在多个烹饪阶段中,可以将最高保护温度t0与适宜上限温度合二为一,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工作效率。
15.可选地,所述烹饪阶段具有防干烧温度,当所述底部温度高于所述防干烧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不工作,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为所述防干烧温度。
16.进一步,所述烹饪阶段为快速升温阶段。
17.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在快速升温阶段设置防干烧温度以使烹饪器具更加安全,并且快速升温阶段的防干烧温度与最高保护温度t0合二为一,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工作效率。
18.可选地,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多个烹饪阶段,在不同的所述烹饪阶段,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不同。
19.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根据不同的烹饪阶段设置最高保护温度,可以更加有效地及时发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
20.可选地,所述多个烹饪阶段包括吸水阶段,在所述吸水阶段,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所述预设值范围为[65,75]℃;并且/或者
[0021]
所述多个烹饪阶段包括快速升温阶段,在所述快速升温阶段,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所述预设值范围为[110,120]℃。
[0022]
可选地,在所述烹饪器具启动之前,还包括选择烹饪模式的步骤,所述烹饪模式包括煮饭烹饪模式;
[0023]
所述多个烹饪阶段包括维持沸腾阶段,在所述煮饭烹饪模式下,在所述维持沸腾阶段,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所述预设值范围为[125,135]℃,并且/或者
[0024]
所述多个烹饪阶段包括焖饭阶段,在所述煮饭烹饪模式下,在所述焖饭阶段,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所述预设值范围为[125,135]℃。
[0025]
可选地,在所述烹饪器具启动之前,还包括选择烹饪模式的步骤,所述烹饪模式包括煲汤或煮粥烹饪模式;
[0026]
所述多个烹饪阶段包括维持沸腾阶段;
[0027]
在所述煲汤或煮粥烹饪模式下,在所述维持沸腾阶段,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所述预设值范围为[110,120]℃。
[0028]
可选地,所述多个烹饪阶段包括保温阶段,在所述保温阶段,
[0029]
当所述底部温度未降至第一预设温度以下时,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所述预设值为所述烹饪器具进入所述保温阶段时最初的所述底部温度;
[0030]
当所述底部温度已降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以下后,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所述预设值范围为[75,85]℃。
[0031]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75,85]℃。
[0032]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根据不同的烹饪阶段的烹饪功能和各烹饪阶段的典型加热温度确定最高保护温度,设置合理,可以更加有效地及时发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
[0033]
可选地,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小于或等于135℃,并且/或者
[0034]
所述预设升温阈值tc满足:6℃≤tc≤10℃。
[0035]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食物被加热至焦黑。
[0036]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合理设置预设升温阈值,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加热装置控
制失效。
[0037]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0038]
锅体,所述锅体用于盛放被烹饪的食物;
[0039]
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锅体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锅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0040]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用于为所述锅体加热;
[0041]
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锅体的底部温度;
[0042]
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锅体或所述盖体,用于发出报警信号;和
[0043]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电联链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或不工作,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接收所述测温装置检测的所述底部温度,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的烹饪方法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加热装置控制失效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0044]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可以在烹饪程序的各个阶段及时发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并报警,从而可以及时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小损失。
[0045]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烹饪器具的总电源开关电联接,当所述底部温度高出所述最高保护温度t0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切断所述总电源开关。
[0046]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25,35]℃。
[0047]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当发生加热装置控制失效时,能够在用户未及时干预的情况下采取自动断电措施以实现安全保护。
[0048]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0049]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烹饪器具。
附图说明
[0050]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051]
附图中:
[0052]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0053]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54]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在保温阶段的烹饪方法的工作流程图;以及
[0055]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将间隙加热控制与热装置控制失效保护控制相结合的烹饪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56]
附图标记说明:
[0057]
10:锅体
[0058]
11:内锅
[0059]
20:盖体
[0060]
21:可拆盖
[0061]
22:上盖
[0062]
30:报警装置
[0063]
100:烹饪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65]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介绍详细的过程。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0066]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方法,用于判定烹饪器具100的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方法可用于多种烹饪器具100中,例如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0067]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锅体10和盖体20。通常,锅体10包括内锅11,锅体10可以具有圆筒形状(或其他形状)的收纳部,内锅11可以自由地放入收纳部或者从收纳部中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1的清洗。内锅11由金属材料制成,并构造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内锅11的容量通常在6l以下,例如内锅11的容量可以为2l或4l等。
[0068]
盖体20可以包括可拆盖21和上盖22,可拆盖21可拆卸地连接至上盖22。盖体20可以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锅体10,用于盖合锅体10。当盖体20盖合锅体10时,可拆盖21和内锅1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0069]
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控制装置(未示出),用于实现对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控制。该控制装置例如可以为微处理单元(micro control unit,简称mcu)。
[0070]
此外,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具有加热装置(未示出)和测温装置(未示出)。加热装置(例如发热盘、电磁加热部件等)通常设置在锅体10的底部,加热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对内锅11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烹饪功能。测温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通常也设置在锅体10的底部,用于感测锅体10(或内锅11)的底部温度。测温装置连接至烹饪器具100的控制装置,以将感测到的底部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从而控制装置能够基于温度信息对例如加热装置等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0071]
应注意,尽管此时示意性地描述了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但是这些列举仅是示例性地,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限定。
[0072]
如在背景技术中介绍的,烹饪器具加热装置控制失效的表现为,当控制装置设置为不加热,即控制装置意图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或控制加热装置处于非加热状态,但由于控制开关或控制电路损坏等多种因素导致非加热期间加热装置一直通电加热,控制软件无法对加热装置电源进行有效的切断而导致非本意的加热,造成加热装置并未停止工作、内锅中的温度(例如底部温度)仍持续上升。此时应该及时报警,即通过有效手段告知用户加热装置控制失效,以使用户可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例如切断电源并将烹饪器具送维修网点维修等),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0073]
基于此,本发明的用于判断烹饪器具100的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的方法的总体
思路为:在烹饪程序执行期间(即启动烹饪功能之后),设置一个最高保护温度t0,当底部温度达到t0后,mcu则切断加热装置的电源、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然后测温装置测量内锅11底部或烹饪器具100其他相关地方的温度;正常情况下,因为加热装置已停止加热,测温装置感测到的温度不应出现持续上升的情况,例如温度下降低于t0或维持在t0附近;如果检测到温度继续上升,并高于t0至一定程度,例如高于t0达6℃以上(优选10℃),则说明加热装置并未停止加热,mcu无法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因此可以确定加热装置控制失效。
[0074]
通常,烹饪器具100有多种烹饪模式,不同的烹饪模式对应不同的烹饪任务,例如煮饭模式、煮粥模式、煲汤模式等。用户在启动烹饪器具100加热之前需要先选择烹饪模式。同一烹饪模式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又包含多个烹饪阶段。
[0075]
具体地,煮饭模式通常包括吸水阶段、快速升温阶段、维持沸腾阶段、焖饭阶段和保温阶段。这些不同的烹饪阶段依据烹饪过程中的具体烹饪功能和阶段效果顺序设置,并且各个烹饪阶段有适宜的烹饪温度以实现该阶段预期的烹饪效果。
[0076]
吸水阶段的功能是使食物在被高温加热前充分吸水,从而可以保证食物的烹饪效果更均匀、口感更佳。通常,吸水阶段具有目标加热温度,其目标加热温度为65-75℃,例如,可以是75℃,受米种、加热装置或者内锅材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烹饪其吸水阶段的目标加热温度可能不同。
[0077]
快速升温阶段的功能是快速给内锅11加热,使水快速达到沸腾温度。快速升温阶段具有防干烧加热温度,其通常为100-110℃,例如可以是110℃,即当检测到底部温度超过110℃,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受加热装置或者内锅材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烹饪其快速升温的防干烧加热温度可能不同。结合这种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基于烹饪阶段的防干烧温度设置对应于该烹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优选地,对应于烹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可以设置为等于该烹饪阶段的防干烧温度,即,在特定的烹饪阶段中,当烹饪空间的底部温度达到t0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如果之后底部温度继续升高预设升温阈值tc并达到报警温度ta(ta=t0+tc),则可判定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其中,因最高保护温度t0等于防干烧温度,因此可以保证内锅11温度能够达到该阶段所需要的温度,不会影响烹饪效果。报警温度ta也随烹饪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优选地,预设升温阈值tc的取值范围为6-10℃,即报警温度ta与最高保护温度t0的值满足6℃《=ta-t0《=10℃。
[0078]
维持沸腾阶段的功能是维持内锅11中的水处于沸腾状态,以使得食材(例如米)能够被煮熟。维持沸腾阶段具有目标加热温度,其目标加热温度通常为110-120℃,例如,可以是120℃,受米种、加热装置或者内锅材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烹饪其维持沸腾阶段的目标加热温度可能不同。
[0079]
焖饭阶段是烹饪过程后期的一个阶段,其继维持沸腾阶段之后继续保持内锅11处于相对高的温度,以保证食材被充分烹饪且被煮熟。焖饭阶段的目标加热温度通常为115-125℃,例如可以是125℃,受米种、加热装置或者内锅材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烹饪其目标加热温度可能不同。
[0080]
焖饭阶段结束后,实质性的烹饪工作即结束。但由于用户有时并不是立即进餐,因此烹饪程序还设置了保温阶段以维持已煮熟的食物的温度,使用户在需要进餐时能享受到热的食物。保温阶段的目标加热温度通常控制在75-85℃,例如可以是85℃,受米种、加热装置或者内锅材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烹饪其目标加热温度可能不同。
[0081]
类似的,在煮粥或煲汤烹饪模式中,通常会包括吸水阶段、快速升温阶段、维持沸腾阶段和保温阶段。其中,每一个烹饪阶段被控制具有一个目标加热温度,以执行相应的功能、实现相应的效果。
[0082]
因此,在本发明的用于判断烹饪器具100的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的方法中,优选地对应不同烹饪模式的不同烹饪阶段设置最高保护温度t0,以在实际烹饪过程中能够并及时发现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
[0083]
简单来说,烹饪器具100通常采用间歇加热的方式控制一些烹饪阶段处于适宜的加热温度。比如一些烹饪阶段具有其目标加热温度,为了使加热温度接近并处于该目标加热温度,通常设置有一个适宜的上限温度t2和一个适宜的下限温度t1,其适宜上限温度t2一般为该烹饪阶段所对应的目标加热温度,其适宜下限温度t1一般低于目标加热温度预设值,比如低于目标加热温度2℃。当烹饪空间中的温度(例如底部温度)低于该烹饪阶段的适宜下限温度t1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产热,以使烹饪温度升高。当烹饪温度升高到适宜上限温度t2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产热,从而阻止烹饪温度继续升高。由于缺少了热量供应,烹饪空间的温度又会逐渐下降。当烹饪温度下降到适宜下限温度t1时,控制装置再重新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产热。例如,前述的吸水阶段,其目标加热温度为75℃,则适宜上限温度t2为75℃,适宜下限温度t1为73℃。这种间歇加热的工作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控制每一烹饪阶段的加热温度。
[0084]
结合这种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基于烹饪阶段的适宜上限温度t2设置对应于该烹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优选地,每一烹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可以设置为等于该烹饪阶段的适宜上限温度t2。在特定的烹饪阶段中,当烹饪空间的底部温度达到t0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如果之后底部温度继续升高预设升温阈值tc并达到报警温度ta(ta=t0+tc),则可判定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其中,因最高保护温度t0等于适宜上限温度t2,因此可以保证内锅11温度能够达到该阶段所需要的温度,不会影响烹饪效果。报警温度ta也随烹饪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优选地,预设升温阈值tc的取值范围为6-10℃,即报警温度ta与最高保护温度t0的值满足6℃《=ta-t0《=10℃。
[0085]
同时,为了兼顾保护熔断器,既能提前保护熔断器,又能不使食物焦黄,优选地,最高保护温度t0不超过135℃。
[0086]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判断烹饪器具100的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的方法中,在煮饭烹饪模式中,各个烹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范围设置为:吸水阶段为65-75℃;快速升温阶段为110-120℃;维持沸腾阶段为125-135℃;焖饭阶段为125-135℃。
[0087]
在保温阶段,伴随时间的延长,食物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下降到低于适宜下限温度t1时,加热装置工作以使食物温度保持在适宜下限温度t1和适宜上限温度t2之间。保温功能一般使食物的温度维持在70℃-85℃左右,即目标加热温度为70℃-85℃。例如,相对于70℃的目标加热温度,最高保护温度t0可设置为80℃。但是,当烹饪进程刚进入保温状态时,即烹饪阶段刚刚由焖饭阶段切换至保温阶段时,食物的温度在100℃附近、超过80℃,并且可以理解地将在一段时间之内持续高于80℃。这时,最高保护温度t0设置为80℃则不合理,因其会将正常的食物温度判定为控制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烹饪程序进入保温阶段的初期一段时间内,最高保护温度t0应设置为更加接近焖饭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优选地,在保温阶段,当内锅11底部温度未降至第一预设温度(例如80℃)以下时(即大于80℃
时),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为烹饪器具100最初进入保温阶段时的底部温度;当底部温度降至第一预设温度(例如80℃)以下后(小于或等于80℃),最高保护温度t0为80℃。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为70-85℃。
[0088]
可以理解地,为使在保温阶段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结合内锅11温度下降的情况(具体地,结合内锅11温度下降的范围)设置了多个判定区间,在每一个判定区间设置了不同的最高保护温度t0。例如,在这一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烹饪方法结合内锅11温度下降的范围设置了三个判定区间:当内锅11底部温度未降至90℃以下时(即大于90℃时),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为烹饪器具100最初进入保温阶段时的底部温度;当底部温度降至90℃以下后(小于或等于90℃)、但未降至80℃以下时(大于80℃),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范围为85-95℃;当底部温度降至80℃以下后(小于或等于80℃),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范围为75-85℃。因此,优选实施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结合内锅11温度下降的情况设置了两个判定区间。
[0089]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保温阶段,当内锅11底部温度未降至90℃以下时(即大于90℃时),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为焖饭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
[0090]
与煮饭模式类似,在煲汤或煮粥烹饪模式中也可以依据上述原理设置各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范围。可以理解的,因为汤粥类食物比米饭、杂粮饭等食物含有更多的水分,因此在其维持沸腾阶段内锅11底部温度通常达不到煮饭模式下的维持沸腾阶段时内锅11的底部温度。也即,在煮粥或煲汤烹饪模式中,其维持沸腾阶段的适宜加热温度通常略低于煮饭模式下的维持沸腾阶段时的适宜加热温度。优选地,在煮粥或煲汤烹饪模式中,各个烹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范围设置为:吸水阶段为65-75℃;快速升温阶段为110-120℃;维持沸腾阶段为110-120℃;在保温阶段,当内锅11底部温度未降至第一预设温度(例如80℃)以下时(大于80℃时),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为烹饪器具100最初进入保温阶段时的底部温度;在保温阶段,当底部温度已降至第一预设温度(例如80℃)以下后(小于或等于80℃),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范围为75-85℃。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为75-85℃。
[0091]
根据本发明的判断烹饪器具加热装置是否控制失效的方法,可以在烹饪程序的各个阶段及时发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从而可以及时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小损失。
[0092]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0093]
如图1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00包括盖体20、锅体10、控制装置(未示出)、报警装置30、位于锅体10底部的加热装置(未示出)和可检测锅体10底部温度的测温装置(未示出)。锅体10可以包括用于烹饪的内锅11。报警装置30可以设置在盖体20,也可以设置在锅体10。其中,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和报警装置30电链接。控制装置接收测温装置检测的锅体10底部温度,并根据该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0094]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0具有多种烹饪模式,例如煮饭模式、煮粥模式和煲汤模式。用户首先通过交互装置(未示出)选择烹饪模式,然后启动相应的烹饪功能。交互装置可以设置在盖体20,也可以设置在锅体10。煮饭程序依次包括吸水阶段、快速升温阶段、维持沸腾阶段、焖饭阶段和保温阶段。煮粥和煲汤程序依次包括吸水阶段、快速升温阶段、维持沸腾阶段和保温阶段。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的判定烹饪器具加热装置控制失效的方法判断烹饪器具100是否出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的情况。当控制装置判定烹饪器具100加热装置控制
失效时,控制装置控制报警装置30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
[0095]
优选地,报警装置30包括显示装置,当控制装置判定烹饪器具100加热装置控制失效时,报警装置30显示报警信号。例如,显示装置可以为信号灯或显示屏,显示屏可以显示故障代码、提示文字等信息。报警装置30还可以包括发声装置,当控制装置判定烹饪器具100加热装置控制失效时,报警装置30发出报警音。例如,发生装置可以为扬声器,报警音可以例如蜂鸣音、提示语音等。
[0096]
若用户未感受到报警装置30发出的声光报警信号,或者用户并未及时处理烹饪故障,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0还设置有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优选地,控制装置还可以与烹饪器具100的总电源开关(未示出)电联接。当测温装置测得的锅体10底部温度高出最高保护温度t0达第二预设温度(例如25-35℃,优选30℃)时,可以说明无人干预烹饪进程,则控制装置自动切断总电源开关,使加热装置彻底失去能量来源,从而实现安全保护。
[0097]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0执行加热装置控制失效保护的优选流程包括如图2所示的如下步骤:
[0098]
s100、控制装置获取当前烹饪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的预设值,然后执行步骤s110;
[0099]
s11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120;
[0100]
s12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大于或等于t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30,如果不是返回步骤s110继续监测底部温度tb;
[0101]
s130、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然后执行步骤s140;
[0102]
s14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150;
[0103]
s15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大于或等于t0+tc的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60,如果不是返回步骤s140继续监测底部温度tb,其中tc为预设升温阈值;
[0104]
s160、控制装置控制报警装置30报警,然后执行步骤s170;
[0105]
s17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180;
[0106]
s18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大于或等于t0+第二预设温度的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90,如果不是返回步骤s170继续监测底部温度tb;
[0107]
s190、控制装置控制切断总电源。
[0108]
其中,在保温阶段,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0执行加热装置控制失效保护的优选流程包括如图3所示的如下步骤:
[0109]
s200、控制装置控制烹饪程序进入保温阶段,然后执行步骤s210;
[0110]
s21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此时的底部温度td和保温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t0,然后执行步骤s220;
[0111]
s220、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然后执行步骤s230;
[0112]
s23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240;
[0113]
s24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达到(等于或高于)第一预设温度(例如8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50,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260;
[0114]
s25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大于或等于td+tc的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80,如果不是返回步骤s230继续监测底部温度tb,其中tc为预设升温阈值;
[0115]
s26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大于或等于t0+tc的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80,如果
不是执行步骤s270,其中tc为预设升温阈值;
[0116]
s27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260;
[0117]
s280、控制装置控制报警装置30报警。
[0118]
可以理解地,在步骤s280之后可以执行类似步骤s170、s180和s190中所述的切断总电源的安全保护程序。
[0119]
在进入保温阶段后,控制装置首先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以使食物降温。当食物温度下降到低于保温阶段的适宜下限温度t1时,控制装置会重新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以间歇加热的方式将食物温度保持在适宜下限温度t1与适宜上限温度t2之间。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0执行加热装置控制失效保护的优选流程包括如图4所示的如下步骤:
[0120]
s31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320;
[0121]
s32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小于t1,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30,如果不是返回步骤s310继续监测底部温度tb,其中t1为保温阶段的适宜下限温度;
[0122]
s330、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然后执行步骤s340;
[0123]
s34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350;
[0124]
s35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大于或等于t2、或者tb是否大于或等于t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60,如果不是返回步骤s340继续监测底部温度tb,其中t2为保温阶段的适宜上限温度,t0为保温阶段的最高保护温度;
[0125]
s360、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不工作,然后执行步骤s370;
[0126]
s370、控制装置获取烹饪器具100当前的底部温度tb,然后执行步骤s380和步骤s320;
[0127]
s380、控制装置比较tb是否大于或等于t0+tc的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90,如果不是返回步骤s340继续监测底部温度tb,其中tc为预设升温阈值;
[0128]
s390、控制装置控制报警装置30报警。
[0129]
可以理解地,在步骤s390之后可以执行类似步骤s170、s180和s190中所述的切断总电源的安全保护程序。
[0130]
在上述步骤s350中,适宜上限温度t2与最高保护温度t0实质上已合二为一,即t2与t0均可以同时作为保温阶段的适宜上限温度和最高保护温度,换句话说,t2与t0可以设置为同一个值。可以理解地,在吸水阶段、维持沸腾阶段和焖饭阶段,由于控制装置也均需要采用间歇加热的方法维持每一阶段的适宜温度,因此,在这些烹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适宜上限温度t2与最高保护温度t0也可以合二为一,这些烹饪阶段也可以类似地采用上述步骤s310~s390中的方法实施间歇加热和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安全保护。也即,步骤s310~s390中的保温阶段的适宜下限温度t1、适宜上限温度t2和最高保护温度t0也可以理解为吸水阶段、维持沸腾阶段和焖饭阶段中的相应的温度参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歇加热控制与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安全保护控制可以相互结合,从而可以不影响正常烹饪程序的执行。
[0131]
可以理解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每一次间歇加热的非加热控制期间都执行加热装置控制失效检测程序,也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非加热控制期间执行加热装置控制失效检测程序。
[0132]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可以在烹饪程序的各个阶段及时发现加热装置控制失效并报警,从而可以及时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小损失,并且能够在用户未及时干预时采取自动断电措施以实现安全保护。
[013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0134]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