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升平移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9985发布日期:2021-12-24 23:2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升平移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升平移窗。


背景技术:

2.水平移动窗由平移窗和固定窗组成,平移窗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从而实现水平移动窗整体的开启、关闭。水平移动窗在打开时不占用室内或室外空间,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并且整体较为美观。当前的水平移动窗通常是在窗体框架内设有水平轨道,然后设置平移窗在轨道中滑动,该种水平移动窗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上述水平移动窗的平移窗的轨道较长,导致水平移动窗的整体占用面积很大;并且必须设置固定窗或者两个平移窗,也就是说,现有的水平移动窗无法完全打开,至少有一半的面积是封闭的,显然,这样的缺陷限制了上述水平移动窗的应用。另外,由于平移窗在轨道中的长期滑动,导致轨道和滑轮等结构磨损严重,最终可能导致平移窗滑动阻力大、下雨漏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升平移窗,所述上升平移窗包括窗扇、窗框、基座、驱动结构和连杆结构;所述窗框和窗扇非固定连接,所述窗框和驱动结构设于基座上;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和窗扇铰接式连接,另一端连接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下,第一连杆绕其与驱动结构的连接点转动。
4.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设有两个,分别连接驱动结构的两对侧位置,以及分别连接窗扇的两侧位置。
5.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为弯曲连杆,在第一连杆的旋转运动方向上的窗框和基座位于其弯曲的内侧。
6.可选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基座和窗扇铰接式连接。
7.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杆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基座和窗扇的两对侧位置
8.可选的,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杆与窗扇的连接点设于第二连杆与窗扇的连接点和第一连杆的旋转中心点之间。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装置、涡轮组合和传动轴;所述驱动装置设于两个第一连杆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涡轮组合转动,所述涡轮组合与传动轴同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固定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窗扇和窗框在其接触位置设有密封条。
11.可选的,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丝杆、限位块、限位杆以及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所述第一齿轮与传动轴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丝杆同轴传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有限位块,丝杆转动,所述限位块在丝杆上轴向运动,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块的阻挡位,窗扇运行到开启和关闭的极限位置时,限位块运行到限位杆的阻挡位。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升平移窗,所述上升平移窗包括窗扇、窗框、基座、驱动结构和连杆结构。其中,所述窗扇与窗框为分离式设计,所述连杆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窗扇铰接式连接,另外一端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驱使第一连杆绕连接点旋转,第一连杆旋转使得窗扇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窗扇的开启。通过上述设置,本技术所述上升平移窗可以将窗扇几乎完全打开,相比现有平移窗具备更大的开启面积,并且其未设置导轨,也就不存在滑动磨损,因此其更加耐用不易损坏,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所述上升平移窗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所述上升平移窗设有一个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所述上升平移窗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所述上升平移窗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所述上升平移窗设有两个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所述上升平移窗的第二种驱动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所述上升平移窗的第三种驱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说明:
[0021]1‑
窗扇、2

窗框、3

基座、4

连杆结构、41

驱动结构、411

电机、412

涡轮组合、413

第二齿轮、414

第一齿轮、415

限位块、416

丝杆、417

传动轴、418

涡轮箱、419

丝杆、42

第一连杆、421

第一铰链座、43

第二连杆、431

第二铰链座、432

第三铰链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升平移窗,所述上升平移窗包括窗扇1、窗框2、基座3、驱动结构41和连杆结构4;所述窗框2和窗扇1非固定连接。所述窗框2和驱动结构41设于基座3上。所述连杆结构4包括第一连杆42,所述第一连杆42一端和窗扇1铰接式连接,另一端连接驱动结构41。驱动结构41驱动下,第一连杆42绕其与驱动结构41的连接点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驱动结构41包括了动力产生的装置以及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
[0024]
其中,窗扇1、窗框2和基座3均为现有平移窗体的常规设置,一般来说,窗框2设于基座3之上,窗扇1设于窗框2之上,且窗扇1与窗框2面积大小相同。
[0025]
本技术所述上升平移窗要实现的是,窗扇1可以相对窗框2和基座3做上升和平移的动作,从而实现窗扇1的开启,当然,窗扇1也可以相对窗框2和基座3做下降和平移的动作,从而实现窗扇1的关闭。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我们设置窗框2和窗扇1非固定连接,另外还设置了驱动结构41和连杆结构4,所述驱动结构41设于基座3上,所述驱动结构41驱使连杆结构4转动,连杆结构4另一端推送窗扇1移动,从而实现窗扇1的上升平移动作,即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0026]
本技术所述上升平移窗,其采用窗扇1上升和平移动作实现窗扇的开启,无需另外设置轨道,因此无需另外占用额外的使用面积。也就是说,本技术所述的上升平移窗可以完全移动打开,因此更加具有实用性。另外,所述上升平移窗不需要在窗体轨道中滑动,因此
可以有效减少窗扇1与窗框2的磨损,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品质。
[0027]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上升平移窗做出进一步说明。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升平移窗,所述上升平移窗包括窗扇1、窗框2、基座3、驱动结构41和连杆结构42。
[0030]
所述窗框2设于窗扇1和基座3之间,为实现窗扇1的上升平移移动,所述窗扇1与窗框2为非固定连接。所述窗框2固定于基座3之上,其主要作用在于,窗扇1关闭时,窗框2对窗扇1提供支撑并保持密封。
[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结构4包括两个第一连杆42,两个第一连杆42一端与窗扇1铰接式连接,其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铰链座421。两个第一连杆42的另外一端分别与驱动结构41的两端连接,驱动结构41驱使两个第一连杆42绕其与驱动结构41的连接点转动。第一连杆42转动,使得窗扇1相对窗框2上升并移动。
[0032]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在窗扇1移动时,窗扇1和第一连杆42与窗框2和基座3发生碰撞,本实施例中,我们设置第一连杆42为弯曲连杆,在第一连杆42的旋转运动方向上的窗框2和基座3位于其弯曲的内侧。也就是说,第一连杆42在其旋转时,若其为直线型,在旋转过程中,则可能使第一连杆42和窗扇1与某一侧位置的窗框2和基座3碰撞,我们设置,第一连杆42向该侧弯曲,以避免发生碰撞。
[003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驱动结构驱动第一连杆42转动的具体结构设置。所述驱动结构41包括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涡轮组合412和传动轴417。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机411作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311设于两个第一连杆42之间。所述电机411带动涡轮组合412转动。所述涡轮组合412与传动轴417同轴传动连接,所述涡轮组合412带动传动轴417转动。所述传动轴417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42固定连接。
[0034]
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方式,电机411做功,最终使传动轴417两端的第一连杆42同步转动。第一连杆42转动,使得窗扇1上升并平移。由于第一连杆42的弯曲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窗扇1可以几乎完全从窗框2上移开,从而达到最大的开启面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说,同样的开启面积,本实施例所述上升平移窗本身占用的面积更小。
[0035]
实现关闭窗扇1的方式也很简单,只需使电机411反转即可。为了避免窗扇1合在窗框2上时产生较大冲击,我们设置窗扇1和窗框2在其接触位置设有密封条。参考窗扇1的运动方式,显然,窗扇1合上和离开窗框2时对密封条基本不造成磨损,因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设置密封条还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入窗缝中。
[0036]
实施例2
[0037]
实施例1提供而一种上升平移窗,其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窗扇1可以几乎完全开启,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品质。但是在其窗扇1的运动过程中,窗扇1与第一连杆42的连接方式使得窗扇1容易沿第一铰链座421转动,可能导致窗扇1转动与第一连杆42、窗框2或基座3发生碰撞。
[003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上升平移窗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上升平移窗,所述上升平移窗包括窗扇1、窗框2、基座3、驱动结构41和连杆结构42。
[0039]
所述窗框2设于窗扇1和基座3之间,为实现窗扇1的上升平移移动,所述窗扇1与窗框2为非固定连接。所述窗框2固定于基座3之上。
[0040]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结构4包括两个第一连杆42和两个第二连杆43,两个第一连杆42一端与窗扇1铰接式连接,其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铰链座421。两个第一连杆42的另外一端分别与驱动结构41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二连杆42一端与窗扇1的对侧位置分别铰接式连接,其连接位置设有第二铰链座431;两个第二连杆4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铰链座432与基座3连接,并且其连接位置位于基座3的对侧位置。驱动结构41驱使两个第一连杆42绕其与驱动结构41的连接点转动,使得窗扇1相对窗框2上升并移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杆43转动对窗扇1形成支撑或限制;在这个过程中,窗扇1可以更加稳定地上升和平移。为实现上述效果,我们设置第一连杆42与窗扇1的连接点设于第二连杆43与窗扇1的连接点和第一连杆42的旋转中心点之间,或者说,第二连杆43与窗扇1的连接点应当设于第一连杆42与窗扇1连接点位置的远离第一连杆42旋转中心点的另一侧。
[0041]
本实施例中,我们同样设置第一连杆42为弯曲连杆以避免发生碰撞。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42]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连杆43可以有效解决实施例1中,窗扇1在运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43]
本实施例其他未提及部分皆与实施例1相同。
[0044]
实施例3
[0045]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各提供了一种上升平移窗的实施方式。其可以解决现有平移窗占地面积过大且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但是,其还不能有效控制窗扇1的运动行程。
[0046]
如图7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提供了另外一种上升平移窗的实施方式。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于涡轮箱418中,所述限位装置设有包括丝杆416、限位块415、限位杆419以及相啮合的第一齿轮414和第二齿轮413。所述第一齿轮414与传动轴417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13与丝杆416同轴传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电机411带动传动轴417转动使窗扇1运动的同时,丝杆416也会同时转动。所述丝杆416上设有限位块415,丝杆416转动,所述限位块415在丝杆416上轴向运动,其中,轴向指的是丝杆416的轴线方向。所述限位杆419上设有限位块415的阻挡位,阻挡位指的是当限位块415运动到该位置时,被阻挡而无法继续前进,从而使得丝杆416停止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417停止转动,窗扇1运动停止。为了合理控制窗扇1的运动行程,我们设置窗扇1运行到开启和关闭的极限位置时,限位块415运行到限位杆419的阻挡位。显然,窗扇1开启极限位置指的是窗扇1处于最大化开启程度,此时,窗扇1或者第一连杆42即将与窗框2或者基座3发生碰撞;窗扇1的关闭极限位置指的是窗扇1完全合在窗框2之上的位置。
[0047]
通过上述方式,我们即可控制窗扇1的最大运动行程。
[0048]
本实施例其他未提及部分皆与实施例2相同。
[0049]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