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0918发布日期:2022-05-17 14:4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摇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摇椅。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婴幼儿用品的品质追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婴儿摇椅的高度一般都是出厂时已经制定好,没有具备升降调整的功能,这样对于照看儿童的人来说非常不便,因为身高的原因需要调整姿态去迎合摇椅的高度。
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曾提出公开号为cn2096444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方案公开一种升降摇椅,包括底座、座椅本体和升降架,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前后端相对中部呈翘起的弧形状,所述升降架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内管的上端连接所述座椅本体,所述内管的下端可上下活动地套设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和/或内管上由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外管内还安装有升降连接件,所述升降连接件上安装有可插入所述固定孔的固定块,所述底座或座椅本体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连接件,使所述固定块插入或脱离所述固定孔的开关,从而固定外管和内管的相对位置。
4.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申请人发现该方案存在升降连接件复位困难的问题,容易影响升降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一种多功能摇椅。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摇椅,包括底座、座椅本体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顶部连接座、外管、内管和垂直调节机构,所述顶部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外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内管的上端连接所述顶部连接座,所述内管的下端可上下活动地套设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垂直调节机构包括转把、转杆、连杆和挂钩,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若干不同高度位置的定位孔,所述转把和转杆分别铰接安装在所述顶部连接座上,所述挂钩铰接安装在所述内管内,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把,所述转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挂钩的一端,所述挂钩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内管的下端并可插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转把、转杆、连杆和挂钩组成摆杆机构,通过摆动所述转把,可驱动所述挂钩转动,从而使所述挂钩插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孔,实现升降架的锁定和释放。
7.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调节机构还包括有挂钩复位弹簧,所述挂钩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连接所述挂钩和所述内管,使所述定位部保持插入所述定位孔,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呈前、后两侧翘起的弧形,使其可以前后摇摆;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收纳盒和刹车支杆,所述收纳盒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所述刹车支杆的顶端铰接在所述收纳盒上,所述刹车支杆的底端可旋转伸出所述收纳盒之外并支撑和固定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使其不能前后摇晃。
9.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横梁、支撑杆、座板和两个连接座,所述座板包括前座板和后座板,所述前座板和后座板相互铰接;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板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连接座均包括有动连接座和静连接座,所述动连接座和静连接座相互铰接组成转动座;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静连接座,所述后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动连接座,所述前座板上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杆的前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支撑杆的后端连接所述横梁;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有档位调节机构,所述档位调节机构包括锁块和调节杆,所述动连接座或静连接座上设有调节槽,所述静连接座或动连接座上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锁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内,所述锁块的底端可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使所述动连接座与所述静连接座相对固定,即动连接座不能绕静连接座转动;所述锁块的顶端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伸出所述动连接座或静连接座以外,通过插拔所述调节杆,使所述锁块脱离或插入所述定位槽,从而调节和固定前座板和后座板之间的角度,当前、后座板在一个平面时,整体可以作摇床用,当前、后座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时,后座板可作背板支撑儿童后背,整体可以作摇椅使用,使用方便。
10.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有扣环,方便人们拿捏和插拔。
11.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档位调节机构还包括有档位复位弹簧,所述档位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连接所述调节槽与所述锁块,使得所述锁块保持插入所述定位槽里,一方面增加动连接座与静连接座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调节时仅需拉扯调节杆,松手调节杆即可自动复位,省时省力。
12.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连接座上设有凸起的限位块,所述静连接座上设有配合所述限位块的弧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只能在弧形的限位槽里滑动,限制动连接座与静连接座之间的转动角度,从而限制前座板和后座板之间可调节的角度。
13.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座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扶手块,方便调节时把持后座板,所述扶手块通过卡扣配合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后座板的底面。
14.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动连接座,所述后支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静连接座,调节后座板向上摆起时,前支架自然跟随动连接座向下摆动,这样在作为摇椅使用时,前支架不会遮挡前座板的前侧,影响使用。
15.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根据需要,本设计的一种多功能摇椅还可以配置有床垫、裙围、遮阳棚、蚊帐、玩具吊杆等等,所述床垫设置于所述座板上,所述裙围包裹在所述支架与所述座板周围,所述遮阳棚可安装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蚊帐可挂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玩具吊杆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静连接座,所述玩具吊杆的顶端可吊挂有玩具、饰品等,供儿童娱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采用转把、转杆、连杆和挂钩组成摆杆机构,通过摆动所述转把,可驱动所述挂钩转动,从而使所述挂钩插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孔,实现升降架的锁定和释放,方便调节并且结构稳定可靠,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座椅的高度以及座板和背板的角度,也可将座椅及护栏杆部分单独拆卸当睡床使用,满足目前儿童市场日新月异的需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架的结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的结构爆炸图;
21.图5a-图5c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板调节状态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代表性之具体实施例,其中所举例之特定方法、装置、条件、材质等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或对应之具体实施例。此为,图中各装置仅用于表达其相对位置且未按其实际比例绘述,合先叙明。其中,实施例中关于方位的描述,以图1作为参考标准。
24.一种多功能摇椅,如图1-图6所示,包括底座73、座椅本体和升降架,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有横梁31、支撑杆32、座板、支架、玩具吊杆43和两个连接座2等等,所述座板包括前座板11和后座板12,所述前座板11和后座板12相互铰接,所述后座板12上还设置有若干凸起的扶手块120,所述扶手块120通过卡扣配合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后座板12的底面。两个所述连接座2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板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连接座均包括有动连接座21、静连接座22和档位调节机构,所述动连接座21和静连接座22相互铰接组成转动座;所述横梁3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静连接座22,所述后座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动连接座21,所述前座板11上设有导向座110,所述导向座110上设有导向槽111,导向槽111与前座板11前端方向的夹角为5
°
~30
°
锐角;所述支撑杆32的前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向槽111内,所述支撑杆32的后端连接所述横梁31;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41和后支架42,所述前支架4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动连接座21,所述后支架4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静连接座22,所述玩具吊杆43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静连接座22,所述玩具吊杆43的顶端可吊挂玩具、饰品等,供儿童娱乐。
25.所述升降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座椅本体两侧的顶部连接座70、外管71、内管、垂直调节机构和底部连接座72,所述顶部连接座70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的所述连接座2下端,所述外管71的底端连接所述底部连接座72,所述底部连接座72安装在底座73的中部,所述底座73呈前后方向翘起的弧形,所述底座73的中部还安装有摇脚架横杆74,摇脚架横杆74起到加强底座73的作用;所述内管的上端连接所述顶部连接座70,所述内管的下端可上下活动地套设在所述外管71内,所述外管71上设置有若干不同高度位置的定位孔710;所述垂直调节机构包括转把80、转杆81、连杆82、挂钩83和挂钩复位弹簧84,所述转把80和转杆81分别铰接安装在所述支脚顶部连接座70上,所述挂钩83铰接安装在所述立柱管件上,所述转杆81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把80,所述转杆8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杆82连接所述挂钩83的一端,所述挂钩83的另一端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伸出所述内管的下端并可插入所述立柱定位孔710内,所述转把80、转杆81、连杆82和挂钩83组成摆杆机构,通过摆动所述转把80,可驱动所述挂钩83转动,从而使所述定位部插入或脱离所述立柱定位孔710,实现升降架的锁定和释放;所述挂钩复位弹簧84的两端分别抵触连接所述挂钩83和所述立柱管件,使所
述定位部保持插入所述立柱定位孔710。
26.所述底座73的底部呈前、后两侧翘起的弧形,使其可以前后摇摆,所述底座7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收纳盒75和刹车支杆76,所述收纳盒75安装在所述底座73的前、后两侧,所述刹车支杆76的顶端铰接在所述收纳盒75上,所述刹车支杆76的底端可旋转伸出所述收纳盒75之外并支撑和固定所述摇脚架73的前、后两侧,使其不能前后摇晃。本实施例考虑支撑的稳定性,每一所述收纳盒75上的刹车支杆76的数量设置为两根,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收纳盒75的两端处。
27.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2还包括有外盖220、内盖210和档位调节机构,所述动连接座21装配在内盖210上,所述静连接座22装配在外盖210上,所述动连接座21上设有安装前支架41的插孔210,所述静连接座22上设有安装后支架42的插孔220;所述档位调节机构包括锁块23、调节杆24和档位复位弹簧25,所述动连接座21上设有调节槽211,所述静连接座22上设有若干定位槽221,所述锁块23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节槽211内,所述复位弹簧25的两端分别抵触连接所述调节槽211与所述锁块23,使所述锁块23的底端保持插入所述定位槽221内,从而约束动连接座21和静连接座22旋转的自由度,使得所述动连接座21与所述静连接座22相对固定,即动连接座21不能绕静连接座22转动;所述锁块23的顶端连接所述调节杆24的底端,所述调节杆24的顶端伸出所述动连接座21和内盖210以外,并且所述调节杆24的顶端设有扣环,方便人们拿捏和插拔调节杆。本实施例中档位调节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情况而设置在连接座21和静连接座22上,另外,考虑到结构的对称和稳定性,本方案采取在两个连接座上均设置档位调节机构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想到依本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例如:仅在一个连接座上设置档位调节机构。
28.如图5a-图5c所示,通过插拔所述调节杆24,可使所述锁块23脱离或插入所述定位槽221,从而调节和固定前座板11和后座板12之间的角度,如图5a所示,当前、后座板在一个平面时,整体可以作摇床用;如图5b和5c所示,当前、后座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时,后座板12向上摆起,前支架41自然跟随动连接座21向下摆动,后座板12可作背板支撑儿童后背,整体可以作摇椅使用,作为摇椅使用时,前支架41不会遮挡前座板11的前侧,使用方便。其中,如图4和图5c所示,所述动连接座21上设有凸起的限位块212,所述静连接座22上设有配合所述限位块212的弧形的限位槽224,所述限位块212只能在弧形的限位槽224里滑动,限制了动连接座21与静连接座22之间的转动角度,从而限制前座板11和后座板12之间可调节的角度。
29.进一步的,所述静连接座22的下端设有定位插槽223,所述顶部连接座70的上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定位插槽223上;所述静连接座22上还安装有拆卸控制盘26,所述拆卸控制盘26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静连接座22上,所述拆卸控制盘26上设有两根锁杆,所述静连接座22和所述顶部连接座70上分别设有配合所述锁杆的弧形的锁槽222,静连接座22与顶部连接座70装配时,锁槽222呈同一圆心分布,旋拧所述拆卸控制盘26可使两根锁杆同时卡入或脱离锁槽222,从而实现支脚与摇篮的安装与拆卸。所述拆卸控制盘26上还可以设置有使其保持两根锁杆同时卡入锁槽的锁紧扭簧。
30.如图6所示,在实际实用中,还可以包括有床垫、裙围、遮阳棚和蚊帐等,所述床垫设置于所述座板上,所述裙围包裹在所述支架与所述座板周围,所述遮阳棚可安装在所述后支架42上,所述蚊帐可挂在所述支架上。
31.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