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陪护床的自动刹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5458发布日期:2022-10-04 21:3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折叠陪护床的自动刹停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陪护床,特别是一种折叠陪护床的自动刹停结构。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号201821861755.0于2019年10月11日公开一种共享陪护椅,包括陪护椅主体,陪护椅主体包括依次活动相连的第一椅背、第二椅背和椅垫,椅垫的底部设有可滑动的支撑件,第二椅背上设有开关件,且陪护椅主体包括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当陪护椅主体为第一运动状态时,开关件与第一椅背相连,使得第一椅背与第二椅背折叠合并设置,且支撑件收容于陪护椅主体的底部,供用户当陪护椅使用;当陪护椅主体为第二运动状态时,开关件与第一椅背分离,使得第一椅背、第二椅背和椅垫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支撑件用于与地面接触并支撑所述椅垫,供用户当陪护床使用。该结构陪护椅主体可以展开为陪护床使用,其扶手部位(主支撑架)底部没有脚轮,其目的在于方便陪护椅主体停定,但是不方便陪护椅的整体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收纳状态自动解除刹停、并方便移动,展开状态自动刹停的折叠陪护床的自动刹停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折叠陪护床的自动刹停结构,所述折叠陪护床包括移动架和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多块垫板,至少两块垫板折叠配合、并且至少一块垫板上具有升降部,升降部随其所在垫板收纳状态与其打开状态升降或降低,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上设有上下活动的刹停脚,刹停脚通过牵引件与所述升降部连接;当升降部所在垫板收纳状态时,刹停脚离开折叠陪护床的承放面,当升降部所在垫板打开状态时刹停脚停放在折叠陪护床的承放面上。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7.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刹停脚包括脚杯、拉杆和弹簧,拉杆与所述移动架上下活动配合,脚杯连接在拉杆的下端,弹簧设置在脚杯与移动架之间、并使脚杯具有向下运动的势能;拉杆的上端通过所述牵引件与所述升降部连接。
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架对应所述拉杆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套孔,拉杆穿过套孔,所述弹簧套设在拉杆外、并压接在移动架与所述脚杯之间。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外螺纹连接有弹力调节螺母,弹力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脚杯之间。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所述牵引件连接,拉杆外对应连接孔与所述套孔之间设有限位螺母。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件为拉绳或链条。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架包括主移动架和副移动架,所述多块垫板分别为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和第三垫板,第一垫板的一端通过角边连杆与主移动架的一端铰接,第
一垫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垫板的一端铰接,第二垫板的另一端通过翻转连杆与第三垫板的一端或副移动架的一端铰接,第三垫板设置在副移动架上;主移动架设有用于收纳副移动架的避让区,避让区内设有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分别用于承托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升降部为第一垫板与角边连杆连接处外端方向的部位;所述刹停脚设置在主移动架上。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移动架的底部设有第一定向脚轮,所述副移动架的底部设有第二定向脚轮,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定向脚轮为带刹车定向脚轮;所述副移动架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三垫板的另一端铰接有尾板,尾板与所述折叠陪护床的承放面或副移动架之间还设有收纳式承重支撑件。
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陪护床通过伸缩件与柜体连接,柜体对应收纳状态的折叠陪护床设有收纳腔。
1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腔内还设有电控锁,电控锁用于锁定所述移动架;所述柜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控锁的远程控制电路模块。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此款折叠陪护床的自动刹停结构的刹停脚在折叠陪护床收纳状态时,被某垫板的升降部通过牵引件往上提拉,使得刹停脚离开折叠陪护床的承放面,以便于移动收纳状态的折叠陪护床;当折叠陪护床打开为躺床或椅子等功能来使用时,升降部下降,牵引件得以放松使得刹停脚着陆或牵引件带动刹停脚着陆,实现自动刹停,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为躺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主移动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状态下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刹停脚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展开为椅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并放入柜体(柜体侧板取走)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与柜体配合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为主移动架、11为第一定向脚轮、12为角边连杆、13为套孔、14第一承托件、15为第二承托件、2为刹停脚、21为牵引件、22为脚杯、23为弹力调节螺母、24为弹簧、25为拉杆、251为连接孔、26为限位螺母、3为第一垫板、31为头枕、4为第二垫板、5为第三垫板、6为副移动架、61为带刹车定向脚轮、62为翻转连杆、63为限位轮、7为尾板、8为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1为滚轮、82为限位铰座、9为柜体、91为收纳腔、92为底板、93为折叠挂钩、94为抽屉、95为折叠门板、96为折叠提手、10为折叠陪护床、20为远程控制电路模块、30为电控锁、301为锁舌、40为唤醒开关、b为第一垫板与角边连杆连接处、c为升降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0.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折叠陪护床10的自动刹停结构,所述折叠陪护床10包括移动架和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多块垫板,至少两块垫板折叠配合、并且至少一块垫板上具有升降部c,升降部c随其所在垫板收纳状态与其打开状态升降或降低,所述移动架上设有上下活动的刹停脚2,刹停脚2通过牵引件21与所述升降部c连接;当升降部c所在垫板收纳状态时,刹停脚2离开折叠陪护床10的承放面,当升降部c所在垫板打开状态时刹停脚2停放在折叠陪护床10的承放面上。
31.所述移动架包括主移动架1和副移动架6,所述多块垫板分别为第一垫板3、第二垫板4和第三垫板5,第一垫板3的一端通过角边连杆12与主移动架1的一端铰接,第一垫板3的另一端与第二垫板4的一端铰接,第二垫板4的另一端通过翻转连杆62与第三垫板5的一端或副移动架6的一端铰接,第三垫板5设置在副移动架6上;主移动架1设有用于收纳副移动架6的避让区,避让区内设有第一承托件14和第二承托件15,第一承托件14和第二承托件15分别用于承托第一垫板3和第二垫板4;所述升降部c为第一垫板3与角边连杆12连接处外端方向的部位;所述刹停脚2设置在主移动架1上。所述第一垫板3的一端上还设有头枕31。所述副移动架6还设有第二垫板4承托部。所述副移动架6上设有限位轮63,第二承托件15呈楔块状;限位轮63的底端所在平面高于第一承托件14和第二承托件15的顶端所在平面。
32.所述刹停脚2包括脚杯22、拉杆25和弹簧24,拉杆25与所述主移动架1上下活动配合,脚杯22连接在拉杆25的下端,弹簧24设置在脚杯22与移动架之间、并使脚杯22具有向下运动的势能;拉杆25的上端通过所述牵引件21与所述升降部c连接。
33.所述主移动架1对应所述拉杆25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套孔13,拉杆25穿过套孔13,所述弹簧24套设在拉杆25外、并压接在主移动架1与所述脚杯22之间。
34.所述拉杆25外螺纹连接有弹力调节螺母23,弹力调节螺母23位于所述弹簧24与所述脚杯22之间。
35.所述拉杆25的上端设有连接孔251,连接孔251与所述牵引件21连接,拉杆25外对应连接孔251与所述套孔13之间设有限位螺母26。
36.所述牵引件21为拉绳或链条。
37.所述主移动架1的底部设有第一定向脚轮11,所述副移动架6的底部设有第二定向脚轮,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定向脚轮为带刹车定向脚轮61;所述副移动架6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三垫板5的另一端铰接有尾板7,尾板7与所述折叠陪护床10的承放面之间还设有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的上端通过销轴与限位铰座82连接,限位铰座82呈槽钢型,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的上端插入限位铰座82的槽内,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向外翻转打开大于90度时与限位铰座82的槽底相抵实现限位。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与限位铰座82之间设有扭簧,扭簧使得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具有向外翻转打开的势能,收纳式承重支撑件8的下端设有滚轮81。
38.结合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折叠陪护床10通过伸缩件与柜体9连接,柜体9对应收纳状态的折叠陪护床10设有收纳腔91,收纳腔91的底部设有底板92。
39.所述收纳腔91的正面敞开,收纳腔91的下部由所述尾板7遮盖,收纳腔91的上部由折叠门板95遮盖。柜体9的正面对应折叠门板95上部还设有抽屉94。所述柜体9的侧壁还设
有折叠挂钩93和折叠提手96。
40.所述收纳腔91内还设有电控锁30,电控锁30用于锁定所述主移动架1;所述柜体9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控锁30的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0以及用于唤醒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0远程通信功能的唤醒开关40。
41.上述刹停脚2刹停状态如图4、图8状态所示,刹停脚2解除刹停状态时如图7和图9状态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