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9650发布日期:2022-07-23 07:4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电子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厨房电器设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饭锅由简单的煮饭功能向多功能化转变,出现了可以煮饭、煲粥、炖汤、做蛋糕等多功能电饭锅;还有的电饭锅还附带预约煮饭的功能,有的甚至实现了远程控制的功能。但是,目前的智能电饭锅在煮饭时,都需要进行取米、洗米、放水和下米煮饭等一系列的步骤。若需要预约煮饭,也必须事先将水和洗好的米放入锅内,但是米在锅内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会影响米饭的质量、营养和口感,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以自动洗米进米的电饭煲。为保证米饭的蒸煮效果,需要保证加热内胆的密封性,目前市面上存在一种自动进米洗米的装置是以升降进米口、进水口从而与进米口进水口下方的密封件贴合,而目前存在的升降装置中其导向作用存在的误差较大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导向装置容易出现晃动,易出现进米管管口或进水管管口与密封件没有准确贴合的情况,从而影响了米饭的蒸煮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升降装置中其导向作用存在的误差较大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导向装置容易出现晃动,易出现进米管管口或进水管管口与密封件没有准确贴合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包括上盖、浮动盖座,还包括定导柱、动导套、导柱限位螺钉、导柱弹簧,所述定导柱上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动导套下端与所述浮动盖座连接,所述定导柱中空且底端设置有导柱通孔,所述导柱限位螺钉穿过所述导柱通孔并且所述导柱限位螺钉下端与所述动导套连接,所述导柱限位螺钉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导柱弹簧套于所述导柱限位螺钉上,所述导柱弹簧上端与所述限位凸台下表面相抵且所述导柱弹簧下端与所述导柱通孔上表面相抵,所述定导柱外壁上涂覆有润滑油。
6.普通的导向装置往往由简单的导向柱构成,其导向作用存在的误差较大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导向装置容易出现晃动,易出现进米管管口或进水管管口与密封件没有准确贴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定导柱与动导套配合形成的导向结构,利用定导柱在动导套内的滑动来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动导套与定导柱接触的面更大,能更好的起到导向作用,并且不容易对定导柱产生磨损,使得导向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导柱限位螺钉与弹簧的配合为导向结构恢复原状提供了便利。另外,润滑油使得定导柱与动导套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并且减少了二者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二者因使用产生的损耗。
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所述动导套底端设置有导套通孔,所述导套通孔内镶嵌有固定螺母,所述导柱限位螺钉下段穿过所述导套通孔并且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8.固定螺母的设置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得润滑油不会从导套通孔内流出,保证了润滑油能起到更好的润滑作用,也保证了饭煲的洁净。
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所述定导柱上设置有定导柱润滑油槽。
10.导柱润滑油槽能吸附更多的润滑油,起到更好的润滑作用。
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所述定导柱包括导柱上端面,所述导柱上端面与所述上盖卡接,所述导柱上端面设置有上端面卡槽,所述上盖设置有上盖卡接部,所述上端面卡槽与所述上盖卡接部卡合。
12.上盖卡接部与上端面卡槽配合能将定导柱更好地固定在上盖上。
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所述动导套上端设置有导套倒角。
14.导套倒角的设置能减少定导柱与动导套之间因相互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所述定导柱下端设置有导柱倒角。
16.导柱倒角的设置能减少定导柱与动导套之间因相互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压缩状态下的剖面图一;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压缩状态下的剖面图二;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伸长状态下的剖面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包括上盖1、浮动盖座2,还包括定导柱3、动导套4、导柱限位螺钉5、导柱弹簧6,所述定导柱3上端与所述上盖1 连接,所述动导套4下端与所述浮动盖座2连接,所述定导柱3中空且底端设置有导柱通孔31,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穿过所述导柱通孔31并且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下端与所述动导套4连接,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1,所述导柱弹簧6套于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上,所述导柱弹簧6上端与所述限位凸台 51下表面相抵且所述导柱弹簧6下端与所述导柱通孔31上表面相抵,所述定导柱3外壁上涂覆有润滑油。
26.作为优选,所述动导套4底端设置有导套通孔41,所述导套通孔41内镶嵌有固定螺母42,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下段穿过所述导套通孔41并且与所述固定螺母42螺纹连接。
27.作为优选,所述定导柱3上设置有定导柱润滑油槽32。
28.作为优选,所述定导柱3包括导柱上端面33,所述导柱上端面33与所述上盖1卡接,
所述导柱上端面33设置有上端面卡槽331,所述上盖1设置有上盖卡接部11,所述上端面卡槽331与所述上盖卡接部11卡合。
29.作为优选,所述动导套4上端设置有导套倒角43。
30.作为优选,所述定导柱3下端设置有导柱倒角34。
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浮动盖座2沿着定导柱3向下推送,定导柱3与动导套4之间开始滑动,导柱限位螺钉5的尾部和定导柱3内侧底部共同将导柱弹簧 6压缩,当导柱限位螺钉5到达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此时运动停止。
3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包括上盖(1)、浮动盖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导柱(3)、动导套(4)、导柱限位螺钉(5)、导柱弹簧(6),所述定导柱(3)上端与所述上盖(1)连接,所述动导套(4)下端与所述浮动盖座(2)连接,所述定导柱(3)中空且底端设置有导柱通孔(31),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穿过所述导柱通孔(31)并且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下端与所述动导套(4)连接,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1),所述导柱弹簧(6)套于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上,所述导柱弹簧(6)上端与所述限位凸台(51)下表面相抵且所述导柱弹簧(6)下端与所述导柱通孔(31)上表面相抵,所述定导柱(3)外壁上涂覆有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套(4)底端设置有导套通孔(41),所述导套通孔(41)内镶嵌有固定螺母(42),所述导柱限位螺钉(5)下段穿过所述导套通孔(41)并且与所述固定螺母(4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导柱(3)上设置有定导柱润滑油槽(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导柱(3)包括导柱上端面(33),所述导柱上端面(33)与所述上盖(1)卡接,所述导柱上端面(33)设置有上端面卡槽(331),所述上盖(1)设置有上盖卡接部(11),所述上端面卡槽(331)与所述上盖卡接部(11)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套(4)上端设置有导套倒角(4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导柱(3)下端设置有导柱倒角(3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进米的浮动盖的导向结构,包括上盖、浮动盖座、定导柱、动导套、导柱限位螺钉、导柱弹簧,定导柱中空且底端设置有导柱通孔,导柱限位螺钉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本实用新型采用定导柱与动导套配合形成的导向结构,利用定导柱在动导套内的滑动来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动导套与定导柱接触的面更大,能更好的起到导向作用,并且不容易对定导柱产生磨损,使得导向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导柱限位螺钉与弹簧的配合为导向结构恢复原状提供了便利。另外,定导柱上涂覆有润滑油,这使得定导柱与动导套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并且减少了二者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了二者因使用产生的损耗。生的损耗。生的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勇 陈月华 何永社 宋亚龙 吴碧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