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1017发布日期:2022-04-30 19:3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提高,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能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关键部位,门窗框与墙体结合部位的安装质量问题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3.附框作为实现门窗系统安装标准化和建筑节能一体化的新型产品,将会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有利于建筑外门窗的安装标准化、系统化和工业化进程。
4.附框组装需要相应的组角角码,目前市场上的附框组角角码一般采用独立角码,即一体化成型的角码,根据附框的型号来匹配相应型号的角码,这就需要开发什么型号的附框型材,配套设计对应的组角角码,角码使用的单一性,局限了组角角码的使用范围,也增加了角码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包括端部角码、第一端部插接柱、第二端部插接柱;
8.所述端部角码设置两个并且位于两个附框型的交接处;
9.所述第一端部插接柱、第二端部插接柱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端部角码的相邻的两侧面,用于与对应的附框型插接。
10.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端部角码相对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插接筒柱或者第一插接筒套。
11.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端部角码之间设置若干个中部连接套筒。
1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部连接套筒上两个与端部角码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第二插接筒柱、第二插接筒套,并且相邻的中部连接套筒通过第二插接筒柱、第二插接筒套相互连接,以及靠近端部角码的中部连接套筒通过第二插接筒柱或者第二插接筒套与端部角码的第一插接筒套或者第一插接筒柱对应连接。
1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端部插接柱、第二端部插接柱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并且工字型内部设置有钢板内衬结构。
14.上述方案中,所述端部角码和中部连接套筒均为六面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客户使用需求自由组合组角角码,实现常用60-110型号的组角角码,满足并覆盖现今市场上所有系列标准附框的组角需求,节省成本且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操作简便、连接牢靠,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一个端部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另一个端部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中部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组成60系列附框组角的配合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7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爆炸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7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配合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8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爆炸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8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配合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9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爆炸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9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10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爆炸图;
29.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10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配合示意图;
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中11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
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附框组角角码,如图1、2、3、4所示,包括端部角码1、第一端部插接柱2、第二端部插接柱3;
35.所述端部角码1设置两个并且位于两个附框型4的交接处;
36.所述第一端部插接柱2、第二端部插接柱3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端部角码1的相邻的两侧面,用于与对应的附框型4插接。
37.所述第一端部插接柱2水平设置并且垂直于端部角码1的侧面,所述第二端部插接柱3垂直设置并且垂直于端部角码1的顶面。
38.如图2、3所示,两个所述端部角码1中,其中一个端部角码1靠近另一个端部角码1的侧面设置第一插接筒套12,而另一个端部角码1靠近一个端部角码1的侧面设置第一插接筒柱11,这样,两个端部角码1通过第一插接筒柱11和第一插接筒套12进行拼接组合成一个整体。
39.如图5所示,拼接后的两个端部角码1的第一端部插接柱2分别插接在水平方向上的附框型4两侧的腔体内,第二端部插接柱3分别插接在垂直方向上的附框型4两侧的腔体内,并通过自攻螺钉或者螺栓固定连接,这样,组成6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
40.进一步地,为了匹配宽度更大的附框型4,两个所述端部角码1之间设置若干个中部连接套筒5。
41.所述端部角码1和中部连接套筒5均为六面体。
42.所述中部连接套筒5上两个与端部角码1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第二插接筒柱51、第二插接筒套52,并且相邻的中部连接套筒5通过第二插接筒柱51、第二插接筒套52相互连接,以及靠近端部角码1的中部连接套筒5通过第二插接筒柱51或者第二插接筒套52与端部角码1的第一插接筒套12或者第一插接筒柱11对应连接。
43.如图6、7所示,所述端部角码1、一个中部连接套筒5和端部角码1依次插接连接组成7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所述中部连接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接筒柱51和一个第二插接筒套52,一个中部连接套筒3的第二插筒柱51和第二插接筒套52分别和两个端部角码1配合设置。
44.如图8、9所示,所述端部角码1、两个中部连接套筒5和端部角码1依次插接连接组成8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所述中部连接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接筒柱51和一个第二插接筒套52,两个中部连接套筒3的第二插筒柱51和第二插接筒套52配合设置,首尾端的中部连接套筒3与对应的端部角码1配合设置。
45.如图10、11所示,所述端部角码1、三个中部连接套筒5和端部角码1依次插接连接组成6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所述中部连接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接筒柱51和
一个第二插接筒套52,三个中部连接套筒3的第二插筒柱51和第二插接筒套52配合设置,首尾端的中部连接套筒3与对应的端部角码1配合设置。
46.如图12、13所示,所述端部角码1、四个中部连接套筒5和端部角码1依次插接连接组成10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所述中部连接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接筒柱51和一个第二插接筒套52,四个中部连接套筒3的第二插筒柱51和第二插接筒套52配合设置,首尾端的中部连接套筒3与对应的端部角码1配合设置。
47.如图14所示,所述端部角码1、五个中部连接套筒5和端部角码1依次插接连接组成110系列附框组角角码,所述中部连接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接筒柱51和一个第二插接筒套52,五个中部连接套筒3的第二插筒柱51和第二插接筒套52配合设置,首尾端的中部连接套筒3与对应的端部角码1配合设置。
48.所述第一端部插接柱2、第二端部插接柱3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并且工字型内部设置有钢板内衬结构,钢衬在角码注塑之前预先固定在模具内,待浇注后即与角码融为一体,整体结构上提高了角码的结构强度,可保证角码与附框型材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