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在线教育用教师端授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3466发布日期:2022-06-10 21: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在线教育用教师端授课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线教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在线教育用教师端授课桌。


背景技术:

2.在线教育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当今的在线教育实施通常会配备一些专门的硬件设施,比如投影仪、话筒和在线教育用教室端授课桌,而现有的在线教育用教室端授课桌的空间面积不是很大,使得老师的一些教学用具或教学课本没有足够的地方用来摆放,在摆放的时候,容易对授课桌进行占用,不能很好的对电脑进行操作,给老师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且对于在线教育授课桌的电脑部分,通常没有防护的措施,使得电脑表面经常会落入灰尘或者受到一定的损害,减少了授课桌的使用寿命,使得授课桌得不到一定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在线教育用教师端授课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在线教育用教室端授课桌的空间面积不是很大,使得老师的一些教学用具或教学课本没有足够的地方用来摆放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在线教育用教师端授课桌,包括授课桌本体,所述授课桌本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摆放机构,所述第一摆放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授课桌本体的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插板,且第一插板的后端皆插设在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支撑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授课桌本体的一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铰接子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前端套设有第一螺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插设在第一螺孔内部,所述授课桌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授课桌本体的顶端固定有两组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内部皆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授课桌本体的后端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授课桌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插设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的后端开设有第六凹槽,所述授课桌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的内部插设有第三螺杆,且第三螺杆的右端插设在第六凹槽内部,所述第三螺杆的右端插设在第二螺孔内部,所述授课桌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休息机构,所述授课桌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水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休息机构包括第一滑槽,所述授课桌本体的正面开设置第一滑槽,所述授课桌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第一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内部插设有第二仓体,所述第二仓体的底端固定有第三连接块,且第三连接块的中部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的内部插设有第四螺杆,且第四螺杆的底端贯穿第二仓体底端延伸至第一仓体内部,所述第四螺杆的底端与第一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仓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转把,且第一转把的后端与第一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把的后端贯穿第一仓体的外侧延伸至第一仓体内部,所述第一转把的后端通过锥形齿轮与第四螺杆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仓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滚套,所述第二仓体的顶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块,且第四连接块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滚套,所述第一滚套的内部嵌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的顶端嵌设在第二滚套内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授课桌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第五连接块,所述授课桌本体的顶端固定有第五连接块,所述第五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的内部固定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块的内部插设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九凹槽,所述第四连接杆插设在第九凹槽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底座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插设在第一滑槽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螺杆后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螺杆的表面相贴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与第四连接块的表面相贴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转把的正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与第一转把的表面相贴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授课桌本体的底端铰接有凸块,且凸块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右端。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底座的底端安装有四组万向轮,且万向轮均匀分布在第一底座底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授课桌本体顶端摆放空间,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的方便,且通过对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的拆卸,使得用户对于第一连接板空间的收放得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灵活,避免了授课桌本体顶端的电脑屏幕受到划伤或者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积累一定的灰尘,对授课桌本体的顶端进行了充分的防护,避免了授课桌本体顶端插线处由于用户的疏忽使得水杯的水溅入到插线处,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防水,使得用户的教学效果更佳,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感,方便了用户的休息;
15.1、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插板,在用户对授课桌本体进行使用的时候,当老师的一些教学用具或者教学资料需要进行摆放时,用户可以把教学用户摆放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然后用户通过对第一凹槽内部分别插设第一插板对第一连接板顶端的空间进行一定的分离,使得用户得以把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资料放置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增大了授课桌本体顶端摆放空间,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的方便,且通过对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的拆
卸,使得用户对于第一连接板空间的收放得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灵活;
16.2、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与第一休息机构和第一防水机构,用户在对授课桌本体使用结束后,用户通过拿起第二插板插设到第四凹槽内部,接着,用户拿起第三螺杆插入到第七凹槽内部,插入到第六凹槽内部,通过转动第三螺杆使得第三螺杆的右端插设到第二螺孔内部,从而使得第二插板对授课桌本体顶端的电脑屏幕上方进行固定防护,避免了授课桌本体顶端的电脑屏幕受到划伤或者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积累一定的灰尘,对授课桌本体的顶端进行了充分的防护,通过对授课桌本体顶端插线处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用户在不充电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连接板对授课桌本体顶端的插线处进行一定的覆盖,避免了授课桌本体顶端插线处由于用户的疏忽使得水杯的水溅入到插线处,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防水,通过授课桌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休息机构,使得用户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休息的地方,使得用户的教学效果更佳,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感,方便了用户的休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第一休息机构的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图6中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图6中d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图9中e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中:100、授课桌本体;200、第一摆放机构;210、第一连接板;211、第一凹槽;212、第一插板;213、第一连接杆;214、第二凹槽;215、第三凹槽;216、第一连接块;217、第一螺杆;218、第一螺套;219、第二连接杆;220、第三连接杆;221、第一螺孔;222、第二螺杆;300、第一防护机构;310、第二连接块;311、第四凹槽;312、第五凹槽;313、第二螺孔;314、第二插板;315、第六凹槽;316、第七凹槽;317、第三螺杆;400、第一休息机构;410、第一滑槽;411、第一底座;412、第一滑块;413、第一仓体;414、第二仓体;415、第三连接块;416、第三螺孔;417、第四螺杆;418、第一转把;419、第一滚套;420、第四连接块;421、第二滚套;422、第一滚珠;500、第一防水机构;510、第五连接块;511、第八凹槽;512、第四连接杆;513、第二连接板;514、第九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9.一种基于在线教育用教师端授课桌,包括授课桌本体100,授课桌本体100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摆放机构200,第一摆放机构200包括第一连接板210,授课桌本体100的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板210,第一连接板210的后端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211,第一连接板210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第一插板212,且第一插板212的后端皆插设在第一凹槽211内部,第一连接板
210的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213,第一连接板210的后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14,第一连接板210的后端开设有第三凹槽215,第二凹槽21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连接块216,第三凹槽215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杆217,且第一螺杆217的前端套设有第一螺套218,第一连接块216的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219,且第二连接杆219的顶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20,第三连接杆220与第二连接杆219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三连接杆22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孔221,第一连接杆21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螺杆222,第二螺杆222与第一连接杆21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二螺杆222的底端插设在第一螺孔221内部,授课桌本体10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300,第一防护机构300包括第二连接块310,授课桌本体100的顶端固定有两组第二连接块310,且第二连接块310的内部皆开设有第四凹槽311,授课桌本体100的后端开设有第五凹槽312,授课桌本体100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孔313,第四凹槽311的内部插设有第二插板314,第二插板314的后端开设有第六凹槽315,授课桌本体100的内部开设有第七凹槽316,第七凹槽316的内部插设有第三螺杆317,且第三螺杆317的右端插设在第六凹槽315内部,第三螺杆317的右端插设在第二螺孔313内部,授课桌本体100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休息机构400,授课桌本体10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防水机构500;
30.进一步的,第一休息机构400包括第一滑槽410,授课桌本体100的正面开设置第一滑槽410,授课桌本体100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底座411,第一底座411的顶端固定有第一仓体413,第一仓体413的内部插设有第二仓体414,第二仓体414的底端固定有第三连接块415,且第三连接块415的中部开设有第三螺孔416,第三螺孔416的内部插设有第四螺杆417,且第四螺杆417的底端贯穿第二仓体414底端延伸至第一仓体413内部,第四螺杆417的底端与第一仓体413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一仓体413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转把418,且第一转把418的后端与第一仓体413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一转把418的后端贯穿第一仓体413的外侧延伸至第一仓体413内部,第一转把418的后端通过锥形齿轮与第四螺杆417的底端传动连接,第二仓体414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滚套419,第二仓体414的顶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块420,且第四连接块420的底端开设有第二滚套421,第一滚套419的内部嵌设有第一滚珠422,第一滚珠422的顶端嵌设在第二滚套421内部,使得用户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一定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去教学,使得用户的休息更加的方便;
31.进一步的,授课桌本体100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防水机构500,第一防水机构500包括第五连接块510,授课桌本体100的顶端固定有第五连接块510,第五连接块510的内部开设有第八凹槽511,第八凹槽511的内部固定有第四连接杆512,第五连接块510的内部插设有第二连接板513,且第二连接板513的顶端开设有第九凹槽514,第四连接杆512插设在第九凹槽514内部,对授课桌本体100的插线处进行了很好的防水,避免了水倾洒到授课桌本体100的插线处,保护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32.进一步的,第一底座411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滑块412,且第一滑块412插设在第一滑槽410内部,使得第一休息机构400与授课桌本体100之间能够进行一定的连接,方便用户对第一休息机构400的存放;
33.进一步的,第一螺杆217后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螺杆217的表面相贴合,增大了用户手部与第一螺杆217表面的摩擦力,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用力;
34.进一步的,第四连接块420的底端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与第四连接块420的表
面相贴合,使得用户坐在第四连接块420的表面时更加舒服;
35.进一步的,第一转把418的正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与第一转把418的表面相贴合,增大了用户手部与第一转把418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用户的用力更加的方便;
36.进一步的,授课桌本体100的底端铰接有凸块,且凸块位于第二连接板513的右端,使得用户对于第二连接板513的固定更加的方便;
37.进一步的,第一底座411的底端安装有四组万向轮,且万向轮均匀分布在第一底座411底端,使得用户对于第一休息机构400的移动更加的方便。
38.本技术文件公开的一种基于在线教育用教师端授课桌在使用时首先,当用户需对授课桌本体100的顶端面积进行增大时,用户通过把第一连接块216插设到第二凹槽214内部,接着,用户把第一螺杆217插设到第三凹槽215内部,对第一螺杆217的一端套设上第一螺套218,使得第一螺杆217牢固的与授课桌本体10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螺杆217对第一连接块216进行一定的抵触,使得第一连接块216不会向下滑落,然后用户通过转动第三连接杆220,由于第三连接杆22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孔221,且第一螺孔221与第二螺杆22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使得用户转动第三连接杆220,得以把第三连接杆220与第二螺杆222之间的距离进行一定的延长,使得第一连接杆213更好的对第一连接板210底端进行支撑,调整第一连接板210的水平位置,使得第一连接板210的顶端与授课桌本体100的顶端水平一致,方便用户把教学用具放入到第一连接板210的顶端,用户在拿起第一插板212分别插设到第一凹槽211内部,对第一连接板210顶端的空间进行一定的分配,使得用户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更高;
39.然后,当用户对授课桌本体100使用结束后,用户通过拿起第二插板314,把第二插板314插设到第四凹槽311内部,把第二插板314的后端插设到第五凹槽312内部,接着,用户在拿起第三螺杆317,使得第三螺杆317插设到第七凹槽316内部,使得第三螺杆317的右端插设到第六凹槽315内部,用户通过转动第三螺杆317,使得第三螺杆317插设到第二螺孔313内部,使得第二插板314对授课桌本体100顶端电脑屏幕处的防护更加的牢固;
40.接着,在用户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休息时,由于课堂上没有专门的座椅供老师进行休息,所以对授课桌本体100的正面设置一组第一休息机构400供老师进行休息,用户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转把418,使得第一转把418的后端通过锥形齿轮与第四螺杆417的底端相啮合,从而带动第四螺杆417进行转动,第四螺杆417与第三螺孔416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使得第四螺杆417转动时得以带动第二仓体414向上移动,用户通过适当的转动,使得第二仓体414的高度升高到合适的位置,使得用户坐在第四连接块420的表面时更加的舒服,更好的进行教学,通过第四连接块420底端嵌有第一滚珠422,使得用户坐在第四连接块420表面得以进行一定的转动,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的灵活;
41.最后,通过对授课桌本体100顶端的插线处进行设置有第五连接块510,对第五连接块510的内部插设有第二连接板513,用户通过转动第二连接板513得以对授课桌本体100顶端的插线出进行一定的遮盖,避免了用户的杯子倾倒时把水溅入到插线处对授课桌本体100的运行造成一定的损坏,且保护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