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6370发布日期:2022-08-31 15:5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冰沙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


背景技术:

2.在夏季中,人们总是热衷于冷饮,一杯带有冰沙的冷饮更是让人短暂的忘记了炎热,冰沙的可通过刨冰机将冰块研磨成碎小的冰沙,但是当没有已经冻好的冰块时则无法通过刨冰机制作冰沙。且刨冰机的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进行存储,另外,由于刨冰机的零部件较多,清洁起来也非常麻烦,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为双层杯体结构,可在外杯体内装有冷冻液,将冷冻后的冰沙杯的内芯中加入饮料,挤压杯体即可实现将内芯中的饮料进行快速冷却为冰沙,实现了快速制作冰沙,且相对刨冰机,结构较小,易于收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包括有内芯、套装于内芯的外部并与内芯相抵接的外杯体和套设于外杯体的外部并分别与所述内芯、所述外杯体可拆卸的卡接的密封连接套,所述密封连接套用于所述内芯与所述外杯体的密封连接;所述内芯包括有用于承装液体饮品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上方具有开口的杯体结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侧壁的表面上排布有若干条凸筋;所述主体部的外壁与所述外杯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用于承装冷冻液;所述内芯还包括有敞口部,所述敞口部凸出于所述主体部顶面的周缘并且向外延伸。
6.进一步地,所述敞口部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密封连接套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相匹配。
7.进一步地,所述凸筋包括有若干条网格凸筋,沿所述主体部的外侧柱面交错分布,所述网格凸筋用于增加所述内芯与冷冻液的接触面积。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敞口部的外侧底部连接端的若干个定位凸块;对应地,所述外杯体的杯口边沿处设置有与定位凸块数量、尺寸相匹配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凸块伸入所述定位通孔用于所述内芯与所述外杯体的相对位置的定位。
9.进一步地,所述外杯体的杯口边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轴向圆环槽,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第三轴向圆环槽相连通;对应地,所述密封连接套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第三轴向环状卡条和第四轴向圆环槽,所述外杯体的杯体外侧边沿与所述第四轴向圆环槽相互卡接,所述第三轴向环状卡条与所述第三轴向圆环槽相互卡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还包括有第一轴向圆环槽,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还包括有第一轴向环状卡条,所述第一轴向环状卡条与所述第一轴向圆环槽相配合密封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还包括有第一径向圆环槽,对应地,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还包括有第一径向环状卡条,所述第一径向环状卡条与所述第一径向圆环槽相配合密封
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还包括有第二径向环状卡条,对应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置有第二径向圆环槽,所述第二径向环状卡条与所述第二径向圆环槽相配合密封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凸筋还包括有周向排布并且轴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侧壁的若干条径向凸筋,和轴向排布并且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侧壁的若干条径向圆环凸筋所述径向凸筋与所述径向圆环凸筋垂直交错相连接,所述径向凸筋和所述径向圆环凸筋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网格凸筋的外部。
14.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径向圆环凸筋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豁口,每个所述豁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径向凸筋之间的所述径向圆环凸筋的凸筋段上。
15.进一步地,所述豁口的外形为三角形。
16.进一步地,所述敞口部凸出的高度占所述内芯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17.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网格凸筋可排布成菱形、正方形或者六边形。
18.进一步地,所述敞口部的内周侧壁为由下至上向外延伸的倾斜面,所述敞口部的内周侧壁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
1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杯体的倾斜度小于所述外杯体的杯体倾斜度。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凸筋的宽度由上至下的依次减小。
20.进一步地,所述敞口部的内周侧壁的倾斜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倾斜度。
21.分析可知,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具有外杯体和内芯,外杯体通过密封连接套密封连接在内芯外侧壁上,可拆卸清洗;双层冰沙杯结构,在内芯与外杯体之间的夹层放置冷冻液,内芯中放置液体饮品,通过内芯的主体部的外表面以及外表面设置的凸筋与冷冻液接触,将内芯内的液体快速导热达到冷却效果,通过冷能从冷冻液传递至内芯内的饮品,使饮品温度骤降至析出冰沙;冰沙杯的外杯体和内芯通过密封连接套相连接,在内芯的敞口部底端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在密封连接套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并且在外杯体的边沿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通孔和轴向凹槽,实现了内芯与外杯体的密封隔离,密封连接套多层密封,将冷冻液密封储存于夹层内,有效防止了饮料等液体与冷冻液的混合,并防止冷冻液的溢出;在内芯外侧设置网格凸筋、径向圆环凸筋和径向凸筋,不仅扩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还加固内芯的外壁强度。通过内芯的外表面的凸筋与冷冻液充分接触,实现将夹层冷冻液的冷能快速传导至内芯内的饮品,将饮品快速冷却出冰沙。
2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沙冰制作的操作难度,且结构支撑性较好,进行清洗的时间和工作强度都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24.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芯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密封连接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芯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内芯;11-主体部;12-敞口部;13-凸筋;131-网格凸筋;132-径向凸筋;133-径向圆环凸筋;134-豁口;14-第一密封结构;141-第一轴向圆环槽;142-第一径向圆环槽;143-第二径向环状卡条;144-定位凸块;
34.2-外杯体;21-定位通孔;22-第三轴向圆环槽;23-杯体外侧边沿;
35.3-密封连接套;31-第二密封结构;311-第一轴向环状卡条;312-第一径向环状卡条;313-第二径向圆环槽;314-第三轴向环状卡条;315-第四轴向圆环槽;
36.4-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9.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发明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40.实施例一
41.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包括有内芯1、外杯体2和将内芯1与外杯体2密封连接的密封连接套3。外杯体2套装与内芯1的外部,密封连接套3将外杯体2密封连接在内芯1杯口的外壁上。内芯1的材质为食品级的硅胶材料,内芯1包括有主体部11,主体部11为上方具有开口的杯体结构,用于承装液体饮品,主体部11的杯体的倾斜度小于外杯体2的杯体倾斜度,外杯体2的内壁与主体部11的外壁的上方会增大空间。主体部11的上方设置有敞口部12,敞口部12凸出于主体部11顶面的周缘并且向外延伸,敞口部12凸出的高度占内芯1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防止内芯1内的饮品在冰沙形成过程中体积膨胀外从而溢出杯口。敞口部12的内周侧壁为由下至上向外延伸的倾
斜面,敞口部12的内周侧壁的内径均大于主体部11的内径,敞口部12的内周侧壁的倾斜度大于主体部11的倾斜度。由于冰沙形成过程需要手工不断捏压,增加敞口部12的内周侧壁的内径有利于饮品水平位上移也不至于溢出,同时使得制冷剂所储藏的冷能在经过不断捏压将冷能传递到饮品,饮品在不断捏压后,温度逐渐降低,由液态转化成变成冰沙状,冰沙的体积不断增大,防止不断增加冰沙的体积过大也不会溢出杯外。
42.内芯1的主体部11放入到外杯体2的内部,主体部11的外径小于外杯体2的内径,在主体部11的外壁与外杯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夹层4,其中夹层4用于承装冷冻液。
43.为了便于内芯1与夹层4内的冷冻液充分接触并且快速热交换,内芯1主体部1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筋13,凸筋13包括有若干条网格凸筋131,在主体部11的外柱面交错分布,增大内芯1与冷冻液的接触面积,增加导热效率,另外凸筋13的设置还可以增加内芯1结构的支撑强度。
44.为了防止在制作冰沙过程中内芯1内的液体漏入外杯体2的夹层4内的冷冻液相互混合,内芯1的敞口部12的外径大于外杯体2的内径,并通过密封连接套3将外杯体2的杯口与敞口部12的下端密封连接。具体的密封方式为,在内芯1敞口部12外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14,在密封连接套3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密封结构14相匹配的第二密封结构31,密封连接套3底部的内径小于外杯体2杯口处的外径。密封连接套3从外杯体2的下方套入,并将外杯体2的杯口通过第一密封结构14与第二密封结构的配合密封连接在内芯1敞口部12的外侧壁上。
45.第一密封结构14包括有设置在敞口部12底端的四个定位凸块144,对应地,外杯体2的杯口边沿处设置有四个定位通孔21,定位通孔21的尺寸与定位凸块144的尺寸相匹配,当定位凸块144与定位通孔21对接配合时,实现外杯体2的杯口处与敞口部12底端的定位配合对接。
46.外杯体2杯口边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轴向圆环槽22,定位通孔21与第三轴向圆环槽22相连通,对应地,密封连接套3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第三轴向环状卡条314和第四轴向圆环槽315,外杯体2的杯体外侧边沿23卡接到第四轴向圆环槽315内,第三轴向环状卡条314卡接于第三轴向圆环槽22的内部,从而实现外杯体2的杯口处与密封连接套3的密封连接。
47.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结构14包括有第一轴向圆环槽141和第一径向圆环槽142,第一径向圆环槽142与第一轴向圆环槽141上下设置,对应地,第二密封结构31分别对应第一轴向圆环槽141、第一径向圆环槽142设置有第一轴向环状卡条311和第一径向环状卡条312;
48.此外,第一径向圆环槽142下方设置有第二径向环状卡条143,对应地,第一径向环状卡条3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径向圆环槽313,第二径向环状卡条143与第二径向圆环槽313相配合密封连接。通过第一轴向圆环槽141与第一轴向环状卡条311相配合卡接、第一径向圆环槽142与第一径向环状卡条312相配合卡接、第二径向环状卡条143与第二径向圆环槽313相配合卡接,从而实现密封连接套3分别与敞口部12下端、外杯体2的杯口外沿之间的密封连接。
49.实施例二
50.如图8所示,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内芯的凸筋结构,包括有在内芯1主体部11周向设置的网格凸筋131,设置于网格凸筋131外部且轴向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的外周侧壁的四
条径向凸筋132,四条径向凸筋132在主体部11的外周侧壁周向均匀排布,每条径向凸筋132的宽度由上至下的依次减小,便于将内芯1伸入到外杯体2的底部。径向凸筋132能够贴合到主体部11的外周侧壁,冷热交换更快,冷能导冷的效果优异。
51.凸筋结构还包括有周向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的外周侧壁的三条径向圆环凸筋133,三条径向圆环凸筋133沿主体部11的外周侧壁轴向分布,三条径向圆环凸筋133的间距相同,径向凸筋132与径向圆环凸筋133垂直交叉,增大了内芯与冷冻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强内芯1的整体支撑强度。
52.为了便于冷冻液在径向凸筋132与径向圆环凸筋133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流动顺畅,在每个径向圆环凸筋133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豁口134,其豁口134为三角形,每个豁口134分别位于两个径向凸筋132之间的径向圆环凸筋133的凸筋段上。在进行挤压制冰沙的过程中,冷冻液可通过豁口134上下流通,使得上下冷冻液的温度均匀,不会形成温差。
53.如图2中所示,网格凸筋131相互交叉呈菱形状,此外,为便于美观设计,还可以将网格凸筋131排布呈正方形或六边形,由于此处仅为图形形状的基本变换,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均相同,所以不再给出相应的图示。
54.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55.1.双层冰沙杯结构,在内芯1与外杯体2中放置冷冻液,内芯1中放置液体饮料等,通过内芯1的主体部的外表面以及外表面设置的凸筋
56.13与冷冻液接触,将内芯1内的液体快速导热达到冷却效果,实现冰沙的制作。
57.2.双层冰沙杯结构通过密封连接套3相连接,在内芯1的敞口部12底端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在密封连接套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结
58.构,并且在外杯体的边沿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通孔21和第三轴向圆环槽22,实现了内芯1与外杯体2的密封隔离,并且实现了外杯体2的杯口处的密封,有效防止了饮料等液体与冷冻液的混合,并防止冷冻液的溢出。
59.3.在内芯外侧设置网格凸筋131、径向圆环凸筋133和径向凸筋132,增大了内芯1与冷冻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强了内芯1结构的支撑强度。
60.4.内芯1与外杯体2可拆卸,方便清洗。
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快速热交换的冰沙杯密封性更好,更耐用,易清洗,更方便、实用。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