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7115发布日期:2022-08-17 10:1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办公桌及智能终端外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群体对智能硬件个性化需求的增长,透明显示交互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和产品研发方向。透明显示交互是一种在透明玻璃或者其他透明的材质表面进行显示和触摸交互的技术,这在很多科幻类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够见到,例如一块透明玻璃,不用的时候是透明状态,需要使用时就成了具备显示和触摸功能的透明屏幕。
3.要实现透明显示交互,就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在透明的基材上进行显示,一个是如何让透明的基材具备感应交互的能力。除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之外,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元器件中不透明的部分进行恰到好处的隐藏,使产品的外观整体上达到透明显示交互的效果。
4.办公和学习通常都是在桌面进行的,发明人想到,如果将透明显示交互应用于办公桌的桌面,同时将透明办公桌面作为其他智能终端的交互输入输出设备,再辅以当下比较热门的桌腿电动升降方案,则可以研发出一种极具科技感的全新品类交互产品,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该办公桌具有无边框透明且可触摸交互的桌面、可电动升降的桌腿、隐藏在桌腿中的可升降插座及无线充电模块、以及全触控操作的按键控制系统,并且所有不透明的电子元器件都隐藏在了桌腿支撑当中。整个办公桌设计简约感非常强,且有着很酷的外观效果和很强的科幻感。
6.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包括可升降桌腿、透明桌面,电容式透明触摸膜、处理控制模块、存储模块、通讯模块、供电模块,所述可升降桌腿用于支撑所述透明桌面,并可使所述透明桌面的高度实现升降;所述可升降桌腿包括桌腿固定部、桌腿升降部、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可驱动所述桌腿升降部进行升高或降低,从而实现所述透明桌面的升高或降低;所述透明桌面采用透明无边框设计,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设置在透明桌面上,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源。
8.所述透明桌面的材质优选为透明钢化玻璃,由于透明钢化玻璃具有高硬度、高透光率的特点,使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划痕和损伤,因此采用透明玻璃可以增强所述桌面使用的耐久性,还易于清洁。另外玻璃这种材质美观漂亮,用在交互产品中还有着很强的设计
感和科幻感。
9.由于现有的电动升降桌很少使用透明桌面,其桌面通常都是木板或其他不透明板材,在正常的使用场景下,桌面下的结构是不可见的,因此很多这类电动升降桌都在紧贴桌面下表面的位置处设置有主横梁,用于驱动升降的电机和减速箱都横置安装在该主横梁内,这种电机和减速箱横置而推杆竖置的升降驱动结构由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对电机和减速箱的尺寸没有要求,因此应用比较广泛,这类电动升降桌由于桌面不透明,正常的使用场景下,主横梁的存在并不会影响整个升降桌的外观。但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而言,其桌面是透明的,如果设置该主横梁会导致由桌面透明带来的视觉效果大打折扣,且外观会变得很不美观。因此,本实用新型没有采用这种主横梁内横置安装升降电机和减速箱的设计,优选的,所述桌腿升降部包括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为桌腿升降部上的竖直柱状部分,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推杆,所述减速电机的主轴和所述推杆同轴,这样一来,包括所述减速电机和推杆在内的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就可以全部竖置安装在可升降桌腿的升降立柱内部,而不需要设置主横梁来安装电机和减速箱,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外观视觉效果和设计简洁程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投影模块、透明反射膜,所述可升降桌腿还包括桌腿横梁,所述桌腿横梁固定在所述桌腿升降部上,所述投影模块设置在所述桌腿横梁上,可跟随所述桌腿升降部的升降进行同步升降,所述投影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其投影方向朝向所述透明桌面,所述透明反射膜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上,所述投影模块可将多媒体画面投影在所述透明桌面的透明反射膜上。借助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投影模块、以及透明反射膜,所述透明桌面就成为了既具备触摸交互能力、又具备画面显示功能的类似于触摸屏的面板。如果所述投影模块投影的多媒体画面源是可交互操作的画面,那么通过定义投影成像区域的触摸交互逻辑,在投影成像区域还可以实现与被投影画面的触摸交互操作,类似于操作触摸手机、触摸平板电脑、以及带触屏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11.优选的,所述桌腿升降部包括升降立柱、上部支撑梁,所述升降立柱为桌腿升降部上的竖直柱状部分,所述上部支撑梁垂直于所述升降立柱,并采用可拆卸式的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所述透明桌面固定在所述上部支撑梁的上表面。上部支撑梁是用来支撑固定所述透明桌面的主要结构,同时上部支撑梁的内部也会是诸多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的走线也会经过上部支撑梁的内部,因此所述上部支撑梁和所述透明桌面在生产出厂后应当是一体的零部件,不能二次拆装,不然很容易损坏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的走线。也正因为如此,所述上部支撑梁应当采用可拆卸式的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这样是为了使整个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是可拆卸的,方便包装和运输,这种可拆卸式设计带来的体积减小还可以降低包装和运输的成本。
12.优选的,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贴在所述透明桌面的下表面,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包括触摸膜本体、触摸膜甩尾,所述触摸膜甩尾从所述透明桌面与所述可升降桌腿接触的位置进入所述可升降桌腿内部,从而使得所述触摸膜甩尾不可见,在视觉上实现触摸膜甩尾的隐藏效果。根据现有技术,目前的电容式透明触摸膜通常还会搭配触摸控制卡使用,而不是直接与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常用的电容式透明触摸膜技术方案主要有纳米铜线
方案、纳米银线方案、ito氧化铟锡方案,其膜材一般都采用触摸膜本体加触摸膜甩尾的布局方式,触摸膜本体用于布设触摸感应电路,触摸膜甩尾用于连接触摸感应电路和触摸控制卡,触摸膜甩尾上通常需要布置fpc柔性电路板和金手指触点以便使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能够与触摸控制卡连接,而fpc柔性电路板和金手指触点都不透明,由于本实用新型需要达到桌面透明且设计简洁美观的要求,所以需要对触摸膜甩尾进行隐藏。
13.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透明显示模块,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包括透明显示面板和显示控制模块,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上,可用于显示画面,所述显示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前文中采用投影模块和透明反射膜实现在透明桌面进行画面显示是本实用新型实现透明桌面显示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也是目前比较经济的一种透明显示方案,其成本相对较低,但与真正的屏幕显示相比效果还是要逊色一些,其分辨率、亮度、色彩准确度、色彩饱和度均难以与高质量的显示屏媲美。显示效果更优的方案就是直接采用透明显示面板,当前透明显示面板方案主要是oled透明显示屏, oled透明显示屏既可以做成硬的透明显示屏,也可以做成柔性透明显示屏。当然,目前采用透明显示面板的成本非常高,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和进步,其成本也会逐渐降低,成为本实用新型可选择的一种透明桌面显示方案。
14.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升降插座模组,所述上部支撑梁包括升降插座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升降立柱有若干根,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与其中一根升降立柱同轴,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包括插座本体、插座升降驱动模块,插座升降控制模块,所述插座本体由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控制插座升降驱动模块实现升降,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插座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充电插孔,所述透明桌面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的上方开有插座通过孔,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状态包括升起状态和未升起状态,在所述未升起状态下,所述升降插座模组隐藏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的内部,其上表面与所述透明桌面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可穿过所述插座通过孔实现上升,上升至所述升起状态时,所述升降插座模组侧面的充电插孔全部露出,可用于为其他设备充电。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完美实现了对充电插座的隐藏,不需要用插座的时候,可以将其隐藏在上部支撑梁的升降插座安装孔的内部,需要使用插座进行充电时只需要升起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即可,这种设计非常巧妙的利用了所述上部支撑梁的内部空间来对升降插座模组进行隐藏,且由于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与所述升降立柱同轴,使得整个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设计非常简洁美观且具备一体感,同时又兼具了实用性。
15.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无线充电输出模块,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模块设置在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上端,无论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处于未升起状态还是升起状态,都可以为其上方放置的需要无线充电的其他设备充电。在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上端设置无线充电输出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实用性和科技感。
16.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键盘图案,所述键盘图案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上,并位于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能够感应触摸电容信号的区域内。所述键盘图案用于使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能够通过蓝牙通讯或其他通讯方式对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按键输入。所述键盘图案可以是在透明桌面上印制、粘贴或蚀刻的永久性图案,也可以是通过投影模块投影在透明桌面上的静态或动态图案,还可以是通过所述透明显示
模块显示在透明桌面上的静态或动态图案。
17.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电容按键组,所述电容按键组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梁上,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容按键组包括若干个电容按键,可透过所述透明桌面对每一个电容按键实现按键触摸操作。传统的电动升降桌主要采用一个独立的升降控制器进行控制,通常需要将该升降控制器安装在电动升降桌下表面靠近使用者的位置处,这类升降控制器通常本身有独立的外壳和控制面板,如果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上会非常违和且不美观,也会影响整体的桌面透明效果。按照本实用新型透明、简洁、简约的设计理念,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摒弃了传统电动升降桌的升降控制器,将所有的控制按键均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上,且不采用可按压的物理按键,而是采用能够穿透所述透明桌面的电容按键,这样既可以不用破坏所述透明桌面的一体性,也可以实现按键控制功能。优选的,所述电容按键组包括键盘输入使能按键、触摸手势输入使能按键、蓝牙重置按键、上升控制按键,下降控制按键。
18.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桌腿小屏,优选的,所述可升降桌腿为左右双腿对称的升降结构,所述上部支撑梁包括左支撑梁和右支撑梁,所述右支撑梁包括右方柱,所述桌腿小屏设置在右方柱的上端,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用户可透过所述透明桌面看到所述桌腿小屏上显示的内容,所述桌腿小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系统状态信息,所述系统状态信息包括升降高度信息、升降过程提示信息、各个功能模块的开闭状态信息、键盘指示灯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当前通讯连接状态信息。
19.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智能音箱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智能音箱模块包括扬声器、麦克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麦克风均安装在所述可升降桌腿上。所述智能音箱模块优选采用蓝牙通讯方式,其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普通的蓝牙音箱使用,另一个功能就是用于对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其他模块进行语音控制,例如控制可升降桌腿的升降、升降插座模组的升降、以及其他功能模块的开闭等,具体语音控制功能和指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综合上述独特的设计和创新,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具有无边框透明且可触摸显示交互的桌面、可电动升降的桌腿、隐藏在桌腿中的可升降插座及无线充电模块、以及全触控操作的按键控制系统,并且所有不透明的电子元器件都隐藏在了桌腿支撑当中,所以整块桌面都是透明且无边框的。总的来说,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设计简约感非常强,且可以在无边框透明的桌面上进行交互操作和显示,同时支持桌腿电动升降、支持插座及无线充电模块的电动升降,还支持语音控制,因此有着很酷的外观效果和很强的科幻感。
2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创新点和功能模块较多,要在此一一列举出各项细节的有益效果会显得比较繁冗,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局限于上述描述,可结合具体技术方案对有益效果进行理解,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和后文的实施方式中也穿插有对于某个具体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和有益效果的描述。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三维示意图,图中所述升降插
座模组处于升起状态,图中右上角的方向标记指定了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所有方向,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顶部”、“顶端”,其中的“顶”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底部”、“底端”,其中的“底”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下”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竖直”,则“竖直”方向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下”方向为同一含义。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三维示意图,图中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处于未升起状态,图中右上角的方向标记指定了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所有方向,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顶部”、“顶端”,其中的“顶”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底部”、“底端”,其中的“底”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下”是同一方向。如果出现“竖直”,则“竖直”方向与该方向标记中的“上下”方向为同一含义。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透明桌面及上部支撑梁隐藏后的桌腿部分示意图,图中还展示了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的示意结构。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的结构细节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上部支撑梁的左支撑梁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上部支撑梁的左支撑梁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上部支撑梁的左支撑梁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该视角用于展示其底部的结构细节。
31.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透明桌面的贴膜分层结构爆炸示意图,图中展示了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透明反射膜的形状及两者与所述透明桌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的结构及形状细节示意图。
33.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的触摸膜甩尾折叠安装在所述上部支撑梁内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6.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用于实现透明桌面18的电动升降和升降插座模组的电动升降,以及在所述透明桌面18上实现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触摸显示交
互,所述智能终端既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投影仪、带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等独立的外部智能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内部的有交互操作需求的智能设备。
37.〈可升降桌腿实施方式〉
38.可升降桌腿用于改变所述透明桌面18的高度,近年来由于大家对办公环境及人机工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可升降办公桌越来越受欢迎。可升降办公桌的好处有很多,由于桌面高度可以升降,既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也能适应不同高矮的椅子,同时还可以让使用者用不同姿势进行办公,例如坐久了可以把桌面升高然后站起来办公,这样能够有效改善和缓解因为长期久坐办公对身体带来的各种危害。
39.市面上的可升降办公桌的升降驱动方式主要分为手动升降和自动升降两种,自动升降主要又分为电动升降和气动升降。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由于主打智能设计,同时又因为电动升降比较适合用来实现智能控制,所以本实用新型选择的升降驱动方式为电动升降。
40.优选的,所述可升降桌腿包括桌腿固定部、桌腿升降部、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可驱动所述桌腿升降部进行升高或降低,从而实现所述透明桌面18的升高或降低。
41.如图1-3所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桌腿采用左右双腿对称的升降结构,包括左腿和右腿,由于结构和升降行程的要求,选择了三段式升降结构。所述左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左底板1、第一左分段3、第二左分段5、第三左分段7、左支撑梁9;所述右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右底板2、第一右分段4、第二右分段34、第三右分段8、右支撑梁10。其中第一左分段3、第二左分段5、第三左分段7均为中空的管材,且第一左分段3嵌套在第二左分段5之中,第二左分段5嵌套在第三左分段7之中。所述第一左分段3固定在所述左底板1上,左底板1下表面与地面接触。所述左支撑梁9安装在所述第三左分段7的上端。所述透明桌面18由所述左支撑梁9和所述右支撑梁10的上表面支撑。
42.由于所述右腿和所述左腿对称,因此右腿的各对应部件的安装固定关系和各分段的嵌套关系与所述左腿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43.所述第三左分段7和所述第三右分段8的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所述桌腿横梁11,桌腿横梁11内部是中空的,桌腿横梁11既可以起到连接固定第三左分段7和第三右分段8的作用,其内部的中空还可用于布设连接左右双腿各电子部件的供电和信号线路,同时所述投影模块12也可以安装在所述桌腿横梁11上。
44.由于所述投影模块12安装在所述桌腿横梁11上,而投影模块12的投影画面大小是会随着投影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的,升降过程中如果投影画面的尺寸发生改变会极大影响使用体验,而且画面尺寸的改变相当于画幅和分辨率发生了变化,这会使得触摸指令与显示内容之间不匹配甚至出现混乱。而要确保投影模块12在所述透明桌面18上投影的画面尺寸不变,就必须要维持投影模块12与透明桌面18之间的距离不变,因此投影模块12必须和透明桌面18保持同步升降,正是因为如此,所述桌腿横梁11的最优实施方式是安装在第三左分段7和第三右分段8的下端之间,这样既可以确保投影模块12距离透明桌面18的投影距离不至于太近导致投影画面尺寸很小,又能使投影模块12和透明桌面18保持同步升降。优选的,所述桌腿横梁11的左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三左分段7下端的左凸耳702上,右侧通
过螺钉固定在第三右分段8下端的右凸耳上。所述右凸耳在说明书附图中未展示,其结构及位置与所述左凸耳702完全对称。
45.由于需要在左右双腿的内部和桌腿横梁11内部之间布设供电和信号线路,再加上桌腿升降过程中左右双腿各分段之间是相互嵌套活动的,因此需要在左右双腿各分段管材上的对应位置开设走线槽,以确保桌腿升降过程中所述供电和信号线路的线材不会与左右双腿的各分段发生干涉。其中第一左分段3上开设有第一左线槽301,第二左分段5上开设有第二左线槽501,第三左分段7上开设有第三左线槽701。所述右腿和所述左腿对称,其各分段上开设的走线槽也与所述左腿对称,在此不再赘述。
46.如果按照桌腿固定部和桌腿升降部来划分所述可升降桌腿的结构,所述桌腿固定部包括左底板1、第一左分段3、右底板2、第一右分段4,所述桌腿升降部包括第二左分段5、第三左分段7、左支撑梁9、第二右分段34、第三右分段8、右支撑梁10。其中第二左分段5和第三左分段7共同组成一根左侧的升降立柱,第二右分段34、第三右分段8共同组成一根右侧的升降立柱;左支撑梁9、右支撑梁10共同组成所述上部支撑梁。
47.〈上部支撑梁实施方式〉
48.所述上部支撑梁垂直于所述升降立柱,并采用可拆卸式的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所述透明桌面18固定在所述上部支撑梁的上表面。上部支撑梁是支撑固定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主要支撑结构,同时上部支撑梁的内部也会是诸多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的走线也会经过上部支撑梁的内部,因此所述上部支撑梁和所述透明桌面18在生产出厂后应当是一体的零部件,不能二次拆装,不然很容易损坏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的走线。也正因为如此,所述上部支撑梁应当采用可拆卸式的固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这样可以使整个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是可拆卸的,方便包装和运输,另外这种可拆卸式设计带来的体积减小还可以降低包装和运输的成本。
49.如图1-2、图5-11所示,所述上部支撑梁由左支撑梁9、右支撑梁10共同组成。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梁9和右支撑梁10的外形保持一致,均为两头呈长条形扁盒状、中间为竖直方向上的方形柱状,所述长条形扁盒状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最扁的厚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所述方形柱状其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三左分段7以及第三右分段8的横截面积基本保持一致,可以算是第三左分段7和第三右分段8在竖直方向上的延伸。
50.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梁9包括左支撑梁前端904、左支撑梁后端903,即上述的两头呈长条形扁盒状的部分,还包括左方柱9013,即上述中间的方形柱状部分。所述左方柱9013的中间是掏空的,该掏空部分为安装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升降插座安装孔907。在升降插座安装孔907的底部还设有竖直方向上的插座电机安装孔909、导杆孔9011、主走线孔908,前后方向上的前走线孔9010、后走线孔9012。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梁前端904和左支撑梁后端903的内部为中空的空腔,左支撑梁前端904的空腔为前内腔9015,左支撑梁后端903的空腔为后内腔9014。优选的,所述后内腔9014的下部可敞开。所述前走线孔9010可连通所述主走线孔908和所述前内腔9015,所述后走线孔9012可连通所述主走线孔908和所述后内腔9014。
51.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梁9还包括竖直方向上的方形柱状凸起905,所述方形柱状凸起905位于左支撑梁9的左方柱9013的下端,用于将左支撑梁9安装在所述第三左分段7上时实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所述方形柱状凸起905的四个柱面上设有若干螺钉孔906,在所述
第三左分段7上也设有对应的螺钉通孔,所述螺钉孔906和所述螺钉通孔用于将所述左支撑梁9安装在所述第三左分段7上。
52.优选的,在所述左支撑梁后端903的右边缘位置上设有甩尾槽901,所述甩尾槽901的形状为窄长条形,其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所述触摸膜甩尾3201能够通过所述甩尾槽901进入所述后内腔9014。
53.优选的,在所述左支撑梁后端903上还设有扬声孔阵列902,用于作为所述智能音箱模块的扬声器出音孔。
54.优选的,在所述左支撑梁前端904的最前方还设有主电源线通过孔9016。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主电源20的电源线穿过主电源线通过孔9016进入所述前内腔9015。主电源线通过孔9016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梁9上的原因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插座模组位于左支撑梁9上,而升降插座模组的交流电插孔的电压应当与家用交流电一致,将主电源线通过孔9016设置在左支撑梁9上可以使主电源20离升降插座模组较近,减少主电源线的走线距离。而把主电源线通过孔9016设置在左支撑梁前端904的最前方则可以使得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更美观。
55.所述右支撑梁10与所述左支撑梁9的基本外形是保持一致的,右支撑梁10包括与所述左方柱9013相对称的右方柱10013、与所述左支撑梁前端904相对称的右支撑梁前端1004、与所述左支撑梁后端903相对称的右支撑梁后端1003。
56.〈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实施方式〉
57.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推杆,所述减速电机的主轴和所述推杆同轴。由于采用了双腿结构,因此所述减速电机包括左减速电机、右减速电机,所述推杆包括左推杆、右推杆。
58.优选的,当所述可升降桌腿选用上述三段式升降结构时,为了匹配该三段式升降结构,所述推杆选用双丝杠嵌套结构。以所述左腿的升降驱动装置为例,如图1-4所示,所述左推杆包括第一左丝杠26、第二左丝杠27、第一左螺母24、第二左螺母25。所述左减速电机包括左电机21、左减速箱22、左电机固定部23。所述左电机21和左减速箱22采用一体式结构,共同通过左电机固定部23固定在所述第三左分段7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左丝杠26的上端与所述左减速箱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左丝杠26与所述第二左丝杠27采用双丝杠同轴嵌套设计,第一左丝杠26嵌套在第二左丝杠27中,这种双丝杠嵌套设计的好处在于,由于两根丝杠同时驱动升降,总升降行程是两根丝杠升降行程的叠加,因此相对于简单的单丝杠结构,可以在可升降桌腿最矮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升降行程,也就是可以实现所述透明桌面18的最矮状态足够矮,最高状态足够高,提高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升降高度范围。
59.所述第一左螺母24与所述第一左丝杠26组成一组丝杠螺母运动副,第一左螺母24的固定部分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左分段5的上端。所述第二左螺母25与所述第二左丝杠27组成一组丝杠螺母运动副,第二左螺母25的固定部分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左分段3的上端。
60.所述左减速箱22将左电机21输出的高转速低扭矩转换为低转速高扭矩后输出给所述第一左丝杠26,所述第一左丝杠26既带动嵌套于其上的第二左丝杠27一起转动,同时又使第二左丝杠27相对于第一左丝杠26发生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第一左丝杠26的转动会使得第一左螺母24相对于第一左丝杠26发生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第二左丝杠27的转动也会使
得第二左螺母25相对于第二左丝杠27发生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由于第一左螺母24固定在第二左分段5的上端,第二左螺母25固定在第一左分段3的上端,左电机固定部23固定在第三左分段7的内壁上,而第一左分段3是固定在左底板1上的,左底板1放置在地面上无法发生上下移动,因此上述所有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所导致的结果是,当左电机21按驱动所述透明桌面18上升的指令方向转动时,会使得第二左分段5相对于第一左分段3向上移动,同时第三左分段7也会相对于第二左分段5向上移动,实现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上升;当左电机21按驱动所述透明桌面18下降的指令方向转动时,会使得第二左分段5相对第一左分段3向下移动,同时第三左分段7也会相对于第二左分段5向下移动,实现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下降。
61.仍以左腿为例,为了方便在可升降桌腿的左腿和右腿内部走线,以及防止升降过程中第一左分段3、第二左分段5、第三左分段7之间相对运动时各分段对所述供电和信号线路的线材产生干涉和摩擦,在所述左电机固定部23上开设有第四左线槽2301,在所述第一左螺母24上开设有第五左线槽2401、在所述第二左螺母25上开设有第六左线槽2501。优选的,第四左线槽2301、第五左线槽2401、第六左线槽2501在俯视图上位于同一位置,这样一来所述供电和信号线路的线材可以在不发生弯曲的情况下笔直依次通过所述第四左线槽2301、第五左线槽2401、第六左线槽2501。由于所述右腿和所述左腿对称,右腿内部的走线槽也与所述左腿对称,在此不再赘述。
62.优选的,所述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也可以不直接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而是通过一种专门适配的桌腿升降控制卡再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桌腿升降控制卡通常是桌腿电动升降驱动装置的厂家专门适配的,用于控制所述左减速电机和右减速电机的转动,同时保障两者驱动升降的同步性。
63.〈透明桌面实施方式〉
64.所述透明桌面18的材质为透明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透明材料不需要严格意义上透明,也不限定其颜色,只要材质具备透光能力,都可以算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明材料。例如轻磨砂透明玻璃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透明材料,但是因为其同样具备透光能力,也可以算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明材料。当然,透光率越高、越接近无色透明的材质,越适合用于制作所述透明桌面18。生活中常见的透明玻璃、透明树脂、透明塑料及其他常用的天然透明材料、人造透明材料都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明材料。如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简单改变所述透明材料的种类,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65.所述透明桌面18的材质优选为透明玻璃。常见的透明材料中,玻璃具有高硬度、高透光率的特点,使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划痕和损伤,因此采用透明玻璃可以增强透明桌面18使用的耐久性,还易于清洁。为了增强所述透明桌面18的机械性能,透明桌面18还可以采用钢化透明玻璃,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强韧性和强度,还可以采用夹胶透明钢化玻璃。如果对手指在透明桌面18上进行滑动操作的顺滑程度、不易沾指纹、方便清洁等方面有需求,还可以在透明玻璃的表面涂覆疏油层、镀膜或进行其他表面处理。
66.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透明桌面18固定在所述上部支撑梁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固定方式为胶接。当所述透明桌面18为透明玻璃、所述上部支撑梁的上表面为金属时,优选的,所述胶接采用的胶水为uv无影胶,uv无影胶又称光敏胶、紫外光固化胶,是一种需要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胶粘剂,特别适合用于玻璃与金属之间的粘接,胶体本身透明,粘接力大且牢固稳定。
67.〈电容式透明触摸膜实施方式〉
68.如图9、图10所示,优选的,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贴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包括触摸膜本体3203、触摸膜甩尾3201、触摸感应区3204,所述触摸感应区3204是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上能够感应到触摸电容信号的区域。优选的,所述触摸膜甩尾3201从所述透明桌面18与所述左支撑梁9接触的位置穿过所述甩尾槽901进入所述左支撑梁9的后内腔9014,从而使得所述触摸膜甩尾3201不可见,在视觉上实现触摸膜甩尾3201的隐藏效果。
69.由于触摸膜甩尾3201需要与触摸控制卡35连接才能实现触摸功能,优选的,所述后内腔9014为可敞开的结构,当所述后内腔9014敞开时,所述触摸控制卡35可以在与所述触摸膜甩尾3201连接后安装在所述后内腔9014内,从而也实现了触摸控制卡35的隐藏效果。优选的,所述触摸控制卡35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70.根据现有技术,目前的电容式透明触摸膜常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有纳米铜线方案、纳米银线方案、ito氧化铟锡方案,即在透明的膜材表面或内部采用特殊的线路印刷或布线工艺制作出整体视觉效果透明且支持多点触摸的纳米触摸感应电路,该纳米触摸感应电路通过触摸膜甩尾与触摸控制卡进行连接,触摸膜甩尾上通常需要布置fpc柔性电路板和金手指触点以便使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能够与触摸控制卡连接,而fpc和金手指触点都不透明,由于本实用新型需要达到桌面透明且设计简洁美观的要求,所以需要对触摸膜甩尾进行隐藏。同样的,触摸控制卡也是不透明的,因此也需要隐藏。
71.根据fpc柔性电路板的性质,触摸膜甩尾都是比较脆弱的,不能大曲率弯折。市面上现有的触摸膜甩尾都是标准品,其长度通常比较长,如果要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触摸膜甩尾如何完美隐藏在上部支撑梁中,同时还不会导致触摸膜甩尾发生大曲率弯折。由于左支撑梁9和右支撑梁10是对称的,以将触摸膜甩尾隐藏在左支撑梁9内部为例,左支撑梁9内部能够容纳触摸膜甩尾3201的可选位置有两个,即后内腔9014或前内腔9015,后内腔9014和前内腔9015的尺寸大小是一样的,但由于前内腔9015内需要布设主电源20的电源线,优选的,触摸膜甩尾3201隐藏在后内腔9014内比较合适。所述后内腔9014左右方向上的尺寸非常有限、上下方向上尺寸也有限,当触摸膜甩尾3201的长度较长时,如果要隐藏在后内腔9014内,触摸膜甩尾3201必须发生弯折,同时又要确保弯折的曲率不能太大,否则会把触摸膜甩尾3201的内部电路折断,因此触摸膜甩尾3201优选的隐藏方法如下:
72.所述后内腔9014的下方是可敞开的,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贴在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触摸膜甩尾3201由于没有胶所以是可弯曲活动的,将触摸膜甩尾3201穿过左支撑梁9上的甩尾槽901进入所述后内腔9014,然后接着使其穿过后内腔9014下方敞开的开口,接着将触摸膜甩尾3201上的金手指触点通过触摸控制卡35上的卡扣固定在触摸控制卡35上,然后按照如图11所示的弯曲方法折叠所述触摸膜甩尾3201,这种“s”形弯曲方法可以使得触摸膜甩尾3201的每一个弯曲处32011都有一个不至于过小的弯曲半径,且过渡平滑圆润,可以较好的保护触摸膜甩尾3201的内部电路。当通过上述方法将所述触摸膜甩尾3201和触摸控制卡35都放置进后内腔9014之后,还可以把后内腔9014下方敞开的开口封住,以保护内部元器件,同时提高结构和外观的整体性。
7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除了可以设置在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也
可以设置在透明桌面18的上表面,甚至当所述透明桌面18是双层透明材料时,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双层透明材料的夹层之中。在不付出其他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简单改变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式或工艺,均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74.〈投影模块及透明反射膜实施方式〉
75.由于常见透明材质的高透光性和低漫反射性,要在透明桌面18上实现画面的投影,存在的问题就是投射在透明桌面18上的光大部分都会直接穿过透明桌面18而很难在透明桌面18上成像,导致投影的效果很差,画面不清楚。
76.如图1、图2、图9所示,为了在透明桌面18上实现良好的投影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投影模块12、透明反射膜33,所述投影模块12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下方,所述透明反射膜33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18上,所述投影模块12可将多媒体画面投影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所述透明反射膜33上。优选的,所述投影模块12安装在所述桌腿横梁11上,其投影方向朝向所述透明桌面18下表面所在的区域。优选的,所述投影模块12为投影仪。
77.所述透明反射膜33可以采用市面上现有的透明投影膜,也叫全息投影膜,这种透明投影膜本身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具备良好的反射特性。以透明桌面18的材质是普通玻璃为例,当采用投影设备例如投影仪将画面投影到贴有透明反射膜的玻璃上时,画面会比直接投影在普通玻璃上清楚明亮很多,比较接近屏幕显示的效果。
78.所述透明反射膜33既可以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透明反射膜33的设置方式可以是贴膜或者直接采用镀膜工艺镀在所述透明桌面18上。
79.〈透明显示模块实施方式〉
80.所述透明显示模块包括透明显示面板和显示控制模块,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18上,可用于显示画面,所述显示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前文中采用投影模块和透明反射膜33实现在透明桌面18进行画面显示是本实用新型实现透明显示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也是目前比较经济的一种透明显示方案,其成本相对较低,但与真正的屏幕显示相比效果还是要逊色一些,其分辨率、亮度、色彩准确度、色彩饱和度均难以与高质量的显示屏媲美。显示效果更优的方案就是直接采用透明显示面板,当前透明显示面板方案主要是oled透明显示屏,目前的oled透明显示方案可以做成硬的透明显示屏,也可以做成柔性透明显示屏。当然,目前采用透明显示面板的成本非常高,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和进步,其成本也会逐渐降低,成为本实用新型可选择的一种桌面透明显示方案。
81.优选的,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可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当所述透明桌面18为双层透明材料时,也可以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嵌在所述双层透明材料的夹层内。在不付出其他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简单改变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式或工艺,均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82.〈电容式透明触摸膜、透明反射膜的膜材形状及贴膜实施方式〉
83.如图1、图2、图9、图10所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贴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所述透明反射膜33贴在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的下表面。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明桌面18与所述上部支撑梁的上表面之间的固定方式为胶接,为了保证所述透明桌面18能够直接与所述上部支撑梁的上表面接触,在透明桌面18与所述上
部支撑梁接触的位置处,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开设有触摸膜挖槽3202,所述透明反射膜33开设有反射膜挖槽3301。
84.为了方便纳米触摸感应电路的走线,以及节约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的生产成本,同时出于美观的考虑,应当让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的膜材形状尽可能与所述透明桌面18的形状相同,因此需要对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的形状和其内部触摸感应电路的走线区域进行特别设计。由于触摸膜挖槽3202的存在,优选的,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上的纳米触摸感应电路的走线区域优选为图10中示意的触摸感应区3204所在的区域。由于触摸膜甩尾3201的存在,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的左侧部分无法与右侧对称,优选的,当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在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贴好后,触摸膜左侧边缘3206刚好紧贴所述左支撑梁9上表面的右侧边,另外在触摸膜左侧边缘3206的中间位置还开设有左方柱通过槽3205,用于保障左方柱9013的上表面能够穿过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并与所述透明桌面18直接接触。
85.由于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的左侧部分无法与右侧对称,因此贴好后可能会影响美观,优选的,可以用与电容式透明触摸膜32的基材相同的膜材补全左侧不对称的部分,拼接好贴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以达到视觉上的美观和协调。
86.〈升降插座模组实施方式〉
87.如图1、图2、图5、图6、图7所示,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包括插座本体13、插座升降驱动模块,插座升降控制模块。以所述升降插座模组位于左腿上端为例,所述左支撑梁9上设有升降插座安装孔907,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与所述第三左分段7同轴,所述插座本体13安装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内。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88.所述插座本体13由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模块控制插座升降驱动模块实现升降,所述插座本体13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充电插孔。优选的,所述若干充电插孔分布在所述插座本体13的四个侧面,包括若干家用交流电插孔1301、若干usb充电输出口1302、若干typec充电输出口1303。
89.优选的,所述插座升降驱动模块采用电动升降驱动的方式,包括插座电机30、插座电机减速箱29、插座升降丝杠28、插座升降螺母31,所述插座升降螺母31固定在所述插座本体13下端的插座升降螺母安装孔1304中,所述插座电机30固定在左支撑梁9的插座电机安装孔909内,所述插座电机减速箱29将插座电机30的高转速低扭矩转换为低转速高扭矩后输出给所述插座升降丝杠28,插座升降丝杠28的转动可以使所述插座升降螺母31发生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所述插座本体13升降。
90.为了使插座本体13的升降更为顺滑,可利用导杆1306为所述插座本体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优选的,导杆1306位于插座本体13上,在左支撑梁9内设有与之对应的导杆孔9011,所述导杆1306与所述导杆孔9011之间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为了使导杆1306在导杆孔9011内的上下移动更为顺滑,还可在导杆1306和导杆孔9011之间增加润滑,例如使用润滑油或润滑脂。
91.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状态包括升起状态和未升起状态,在所述未升起状态下,所述升降插座模组隐藏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的内部,所述透明桌面18在所述升降插座安装孔907的上方开有插座通过孔1801,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可穿过所述插座通过孔1801实现上升,上升至所述升起状态时,所述升降插座模组侧面的若干充电插孔全部露出,可用于
为其他设备充电。
92.优选的,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升降采用电容触摸控制。优选的,在升降插座模组的上表面下方设置有升降插座电容控制按键,当在升降插座模组的上表面进行双击轻触操作时,可以使升降插座模组由未升起状态上升变为升起状态,或由升起状态下降变为未升起状态。优选的,所述升降插座电容控制按键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93.〈键盘图案实施方式〉
9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键盘图案19设置在透明桌面18上,其位置位于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能有效感应的区域内。从键盘图案19的设置位置来看,所述键盘图案19既可以设置在透明桌面18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在透明桌面18的下表面,还可以在生产环节嵌在透明桌面18的内部。从键盘图案19的设置工艺和方法来看,所述键盘图案19可以是在透明桌面18上印制、粘贴或蚀刻的永久性图案,也可以是通过投影模块12投影在透明桌面18上的静态或动态图案,还可以是通过所述透明显示模块显示在透明桌面18上的静态或动态图案。
95.〈无线充电输出模块实施方式〉
96.如图1、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设置在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上端,无论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处于未升起状态还是升起状态,都可以为其上方放置的需要无线充电的其他设备充电。优选的,在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玻璃盖板,当所述升降插座模组处于未升起状态时,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上的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明桌面18的上表面齐平,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升降插座模组以及所述无线充电输出模块14与所述透明桌面18在视觉效果上融为一体,提高外观的整体性和简洁性。
97.〈电容按键组实施方式〉
98.如图1、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电容按键组15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梁10上表面靠近办公桌使用者的一端,包括若干个电容按键,使用者可透过所述透明桌面18对每一个电容按键实现按键触摸操作。优选的,所述电容按键组包括键盘输入使能按键、触摸手势输入使能按键、蓝牙重置按键、上升控制按键,下降控制按键,投影仪开关按键,还可以包括插座升降控制按键。所述键盘输入使能按键用于开闭透明桌面18上键盘图案19的键盘输入功能,所述触摸手势输入使能按键用于开闭透明桌面18上的触摸手势输入功能,所述蓝牙重置按键用于使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系统蓝牙重新广播并与其他智能设备配对,所述上升控制按键和下降控制按键用于控制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透明桌面18的高度,所述投影开关按键用于开闭所述投影模块12的投影功能,所述插座升降控制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插座模组的升降。
99.优选的,为了兼顾防误触和使用方便的特性,所述键盘输入使能按键、触摸手势输入使能按键、蓝牙重置按键、投影仪开关按键、插座升降控制按键的触发方式均为轻触两下触发,所述上升控制按键、下降控制按键的触发方式均为轻触两下后不松开时触发。
100.优选的,所述电容按键组15的所有电容按键都设置有背光,背光的作用一方面是提高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是在环境光线不好时方便使用。
101.优选的,所述电容按键组15设置在一个长条形的pcb电路板上,称之为电容按键小板。优选的,所述电容按键小板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102.〈实体按键组实施方式〉
103.如图1、图2所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实体按键组16,所述实体按键组16包括若干个实体按键,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梁10的右侧面。所述实体按键组16主要用于作为电容按键组15的备份,其数量、功能、排列顺序均与所述电容按键组15相同,以满足不习惯或不喜欢电容按键操作的用户的需要。优选的,所述实体按键组16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104.〈桌腿小屏实施方式〉
105.优选的,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还包括桌腿小屏17。优选的,所述桌腿小屏17设置在所述右方柱10013的上端,可透过所述透明桌面18看到所述桌腿小屏17上显示的内容,所述桌腿小屏17用于显示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系统状态信息,所述系统状态信息包括升降高度信息、升降过程提示信息、各个功能模块的开闭状态信息、键盘指示灯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当前通讯连接状态信息等。
106.优选的,所述键盘指示灯信息包括大写锁定指示灯caps lock、数字小键盘指示灯num lock、滚动锁定指示灯scroll lock。当在键盘图案19中点击相应的指示灯开启按键后,桌腿小屏17上即显示与之对应的指示灯信息。
107.优选的,所述桌腿小屏17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108.〈智能音箱模块实施方式〉
109.所述智能音箱模块包括扬声器、麦克风。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麦克风均安装在所述可升降桌腿上。优选的,所述扬声器有两个,组成立体声双扬声器,包括左扬声器和右扬声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扬声器安装在所述后内腔9014内靠近所述扬声孔阵列902的位置,且其发出的声音传播方向朝向所述扬声孔阵列902。所述麦克风用于作为语音输入控制的拾音设备。所述语音输入控制包括对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的其他模块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可升降桌腿的升降、升降插座模组的升降、以及键盘输入使能、触摸手势输入使能、投影功能模块的开闭等。优选的,所述智能音箱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110.〈处理控制模块实施方式〉
111.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应当至少具有数据分析处理和控制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实现与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可以是通用芯片,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cu等,也可以是专用的处理控制芯片。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主板,所述处理控制模块位于所述主板上。本实用新型不限定所述处理控制模块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简单改变所述处理控制模块的类型,均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12.〈存储模块实施方式〉
113.所述存储模块可以是rom(只读存储器),也可以是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是诸如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所述存储模块可以是独立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之外的存储器,也可以和所述处理控制模块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本实用新型不限定所述存储模块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简单改变所述存储模块的类型、封装方式、集成方式,均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14.〈通讯模块实施方式〉
115.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使所述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能够与其他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交互通讯。所述通讯模块可以是无线通讯模块,例如蓝牙、wifi等模块,也可以是有线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以是独立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之外的独
立模块,也可以和所述处理控制模块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本实用新型不限定所述通讯模块的具体类型和所述通讯模块采用的通讯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简单改变所述通讯模块的类型和所采用的通讯技术,均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16.〈供电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供电方案实施方式〉
117.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源。以主电源20连接的是家用交流电为例,主电源20的电源线从所述左支撑梁前端904最前方的主电源线通过孔9016进入左支撑梁9的前内腔9015,在前内腔9015内设置有电源适配装置,可以将主电源20所接的家用交流电转换输出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透明交互办公桌各个模块所需要的电压及功率,例如输出给用于桌腿升降驱动的左右减速电机需要24v的dc直流电。除了左右减速电机外,所述投影模块12、插座电机30、智能音箱模块、无线充电输出模块、usb充电输出口1302、typec充电输出口1303也需要通过所述电源适配装置供电,另外所述主板、桌腿升降控制卡也需要通过所述电源适配装置供电。
118.由于升降插座模组的家用交流电插孔1301需要的电源是ac家用交流电,因此此部分的供电可以不经过所述电源适配装置,而是直接通过主电源20供电。
119.所述触摸控制卡35、电容按键小板、桌腿小屏17由于所需功率不高,因此这三者可以直接通过所述主板供电。
120.〈键盘输入交互实施方式〉
121.将所述键盘图案19上的每个按键图案对应的位置区域进行坐标编码并与每个按键的按键指令进行一一映射后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所述处理控制模块持续监测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感应到的触摸电容信号。
122.用户进行键盘输入操作时,手指点击透明桌面18的键盘图案19上的某个按键图案,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感应到该按键图案所在位置出现触摸电容信号,所述处理控制模块通过坐标编码匹配,确定该触摸电容信号出现在所述键盘图案19的该按键图案上,且该触摸电容信号在其出现后小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的时间范围内消失,视为触发了该按键图案对应的按键指令,所述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将该按键指令传送给所述智能终端,即实现了一次键盘输入交互。
1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是根据实际需求的按键输入反馈速度和灵敏度选定和调整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优选的,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100毫秒。
124.〈鼠标及触摸手势交互实施方式〉
125.在所述透明桌面18上进行鼠标及触摸手势交互操作,操作逻辑可以参考笔记本触摸板的手势操作。常见的触摸手势,也就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触摸操作事件,根据参与触摸操作的手指数量、点击的次数、是否滑动、是否长触摸来分类的话主要包括四类:点击事件、点击滑动事件、滑动触摸事件、长触摸事件;
126.其中,所述点击事件包括:单指单次点击、双指单次点击、三指单次点击、四指单次点击;单指连续两次点击、双指连续两次点击、三指连续两次点击、四指连续两次点击;单指连续三次点击、双指连续三次点击、三指连续三次点击、四指连续三次点击;每个点击事件除了包括参与点击的手指数量信息和连续点击的次数信息外,还包括每个手指每次点击的位置及时序信息;
127.所述点击滑动事件包括:单指连续两次点击后滑动、双指连续两次点击后滑动、三
指连续两次点击后滑动、四指连续两次点击后滑动;每个点击滑动事件除了包括参与点击滑动的手指数量信息和连续点击的次数信息外,还包括每个手指每次点击的位置及时序信息、每个手指滑动的起始位置、位移及时序信息;
128.所述滑动触摸事件包括:单指滑动、双指同向滑动、双指相向滑动、双指反向滑动、三指同向滑动、四指同向滑动;每个滑动触摸事件除了包括参与滑动触摸的手指数量信息外,还包括每个手指滑动的起始位置、方向、位移及时序信息;
129.所述长触摸事件包括:单指长触摸、双指长触摸、三指长触摸、四指长触摸;每个长触摸事件除了包括参与长触摸的手指数量信息外,还包括每个手指长触摸的位置及时序信息。
130.常见的鼠标及触摸手势控制指令包括:单击、双击、右键、拖动、光标移动、页面向上滚动、页面向下滚动、中键按压、中键拖动、画面放大、画面缩小、切换至上一页、切换至下一页、切换至多任务视图、切换至桌面视图、切换至上一个应用、切换至下一个应用、调高音量、调低音量、切换至上一曲目、切换至下一曲目、播放进度条前进、播放进度条后退、快捷呼出搜索框、快捷截屏、全屏翻译。
131.将在透明桌面18上进行的触摸操作事件进行逻辑定义,得到各种触摸操作事件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集合,该对应关系集合称之为预设操作逻辑指令集。将所述预设操作逻辑指令集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
132.在透明桌面18上进行的不同触摸操作动作对应着不同的触摸电容信号状态信息,触摸电容信号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触点的数量及对应的时序数据、每个触点的位置及对应的时序数据,将所述触摸电容信号的状态信息与在透明桌面18上进行的触摸操作动作进行对应预设,得到由所述触摸电容信号的状态信息映射的触摸操作事件集合,该触摸操作事件集合及映射关系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
133.当用户在透明桌面18上进行鼠标或触摸手势交互操作时,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通过连续采样,可以采集到单指或多指在所述透明桌面18的触摸感应区3204内产生的单个或多个触摸电容信号及这些触摸电容信号的移动数据,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对这些触摸电容信号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触摸操作事件与所述触摸电容信号的状态信息的映射关系,判定正在进行的触摸操作属于哪一种触摸操作事件,并根据所述预设操作逻辑指令集确定该触摸操作事件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将该控制指令传送给被控制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进行相应的响应,即实现了鼠标或触摸手势输入交互。
134.〈投影画面交互实施方式〉
135.借助所述投影模块12和透明反射膜,所述透明桌面18就成为了既具备触摸交互能力、又具备画面显示功能的类似于触摸屏的面板。如果所述投影模块12投影的多媒体画面源是可交互操作的画面,那么通过定义投影成像区域内的触摸交互逻辑,在投影成像区域内还可以实现与被投影画面的触摸交互操作,类似于操作触摸手机、触摸平板电脑、以及带触屏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具体如下:
136.对在投影成像区域内进行的触摸操作事件进行定义,得到在投影成像区域内发生的触摸操作事件与对被投影的多媒体画面的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集合,该对应关系集合称之为预设投影交互逻辑指令集;所述电容式透明触摸膜通过监测投影成像区域内的触摸电
容信号,经过所述处理控制模块的分析,监测到发生在所述投影成像区域内的触摸操作事件,与所述预设投影交互逻辑指令集中的控制指令进行匹配,得到当前触摸操作事件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通讯模块将该控制指令传输给提供多媒体画面的智能终端,实现投影交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