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风道装置、风道组件及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2442发布日期:2022-11-02 18: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通道(10),所述气流通道(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进风口(11)以及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出风口(12)分别用于限制所述气流通道(10)的进风方向以及出风方向;所述气流通道(10)内,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出风口(12)之间设置有多级分流组件(20),各级所述分流组件(20)将所述气流通道(10)分隔成若干分流通道(22),由每一级所述分流组件(20)分隔形成的所述分流通道(22)相通;所述分流组件(20)包括至少一个分流体(21),每一所述分流体(21)将所述气流通道(10)分隔出至少两条所述分流通道(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两相邻的所述分流组件(20)中,在后一级所述分流组件(20)的所述分流体(21)设置在由前一级所述分流组件(20)的所述分流体(21)分隔出的其中一所述分流通道(22)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体(21)包括:迎风部(211),设置于所述分流体(21)靠近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所述迎风部(211)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10)分隔成至少两道相间的所述分流通道(22);至少两导风部(212),设置于所述分流体(21)的侧部,分别形成与其对应的各所述分流通道(22)的侧壁,所述导风部(212)用于导向与其对应的所述分流通道(22)内的气流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两相邻的所述导风部(212)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迎风部(2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部(21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分流面(2111)与第二分流面(2112),所述第一分流面(2111)与所述第二分流面(2112)用于分隔所述气流通道(10)以形成所述分流通道(22);所述导风部(212)包括导风面(2121),所述导风面(2121)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流面(2111)或所述第二分流面(2112)相连,所述导风面(2121)的另一端沿与其对应的所述分流通道(22)的气流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分流体(21)上,各所述导风面(2121)的间距由靠近所述迎风部(211)的一端往远离所述迎风部(211)的一端逐渐扩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体(21)的周部形状为水滴形、圆形、菱形、矩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项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10)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施有多级分流区,每一所述分流区内均设有所述分流组件(20);沿气流方向上,任意两相邻的所述分流区分隔出的所述分流通道(22)数量逐级增加或减少。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10)内形成有相连的第一通道(13)与第二通道(14),所述进风口(11)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3),所述出风口(12)与所述第二通道(14)对应连通;所述分流组件(20)的数量大于2;所述第一通道(13)沿气流方向上,各级所述分流组件(20)的所述分流体(21)数量逐级
递增;所述第二通道(14)沿气流方向上,各级所述分流组件(20)的所述分流体(21)数量逐级递减。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风道装置还包括:风道壳体(30),其内部中空形成所述气流通道(10),所述进风口(11)及所述出风口(12)均开设于所述风道壳体(3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10)内设置有吸音材料(40)。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体(21)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风道壳体(30)的分流本体和套设于所述分流本体的周部的吸音材料(40)。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40)环绕设置于所述风道壳体(30)的内侧壁。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风口(11)一侧的所述吸音材料(40),其预设吸能频段高于靠近所述出风口(12)一侧的所述吸音材料(40)的预设吸能频段。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10)的两端设置有进风流道(321)与出风流道(311),所述进风流道(321)与所述出风流道(311)之间通过所述气流通道(10)相连通,所述进风口(11)对应连通所述进风流道(321),所述出风口(12)与所述出风流道(311)对应连通;所述进风流道(321)至少部分与所述出风流道(311)相错设置,以在所述气流通道(10)内形成至少一个迎风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流道(321)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出风流道(311)的截面面积。17.根据权利要求1、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11)面积。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至少部分相互错开设置。19.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风道装置;风机(50),具有排风管(52),所述排风管(52)通过所述进风口(11)与所述气流通道(10)相连通。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52)与所述消声风道装置之间设置有减震软管(53)。2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风道组件;吸尘部,所述吸尘部一侧连通所述清洁机器人外部环境,所述风机(50)还具有与所述排风管(52)连通的抽风管(51),所述吸尘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抽风管(51)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消声风道装置、风道组件及清洁机器人,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消声风道装置内的气流通道,通过将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设置成至少部分相互错开设置,改变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降低气流流速。气流通道内,由靠近进风口的一端往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多级分流组件,分流组件中的每一分流体将气流通道分隔出至少两条分流通道,延长气流通道内的路径长度,每一级的分流组件均能够对气流作进一步分流,变相增加了空气与各分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气流路径长度,让声波能够更充分地在气流通道内被吸能消音,也能够避免气流在气流通道内选择最短路径排出的情况,确保气流通道内风阻参数满足清洁设备的工作需求,同时提高消噪效果。提高消噪效果。提高消噪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