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附件和具有该簸箕附件的真空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3290发布日期:2023-02-24 19:0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簸箕附件和具有该簸箕附件的真空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簸箕附件和具有该簸箕附件的真空清洁器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1年5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3/183,305 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真空清洁器的辅助工具以及具有该辅助工具的真空清洁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簸箕附件和具有该簸箕附件的真空清洁器。


背景技术:

4.真空器通常包括叶轮单元,这些叶轮单元产生进入分离器的抽吸流体流,该分离器将抽吸碎屑与气流分离。真空器包括与叶轮单元处于流体连通的脏流体入口,以从工作表面引导脏流体且到分离器中。偶尔,脏流体入口由联接到分离器的软管提供。抽吸嘴附件或其他辅助工具经由软管可移除地附接到分离器,以延伸抽吸的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5.在一方面,本披露内容提供了一种真空清洁器,该真空清洁器包括:本体,该本体可在待清洁表面之上移动;抽吸源,该抽吸源定位在本体中;以及抽吸端口,该抽吸端口与抽吸源处于流体连通。本体包括多个支脚。簸箕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本体。簸箕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凹部和真空端口,该真空端口流体地联接到抽吸端口;以及一对凸缘,该一对凸缘从壳体延伸。每个凸缘可移除地联接到多个支脚中的相应支脚。当一对凸缘中的每个凸缘联接到多个支脚中的相应支脚时,凹部与表面配合以形成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具有抽吸入口,该抽吸入口形成在壳体的前部中且向前敞开,其中,抽吸入口与抽吸端口处于流体连通。
6.在另一独立方面,本披露内容提供了一种与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的簸箕附件,该真空清洁器被配置为对表面进行清洁。真空清洁器包括本体、抽吸端口、和抽吸源,该抽吸源安置在本体中、用于产生通过抽吸端口的气流。簸箕附件包括壳体、延伸穿过壳体的真空端口、和限定在壳体内的凹部。真空端口被配置为流体地联接到抽吸端口。壳体包括顶壁和从顶壁延伸到底部边缘的多个壁。底部边缘被配置为与表面接触。当底部边缘接触表面时,凹部被配置为与表面配合以形成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具有抽吸入口,该抽吸入口与真空端口连通并且形成在壳体的前部中且向前敞开。一对凸缘从壳体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可移除地联接到本体。
7.在另一独立方面,本披露内容提供了一种将簸箕附件与真空清洁器一起使用以对表面进行清洁的方法。真空清洁器包括本体、定位在本体内的抽吸源、以及与抽吸源处于流体连通的抽吸端口。该方法包括将簸箕附件上的一对附接特征连接到真空清洁器的一对安装特征,由此将簸箕附件定位在表面附近并且在该簸箕附件的前部处形成抽吸入口。然后,将抽吸端口与簸箕附件的真空端口连接。然后,操作抽吸源以将空气通过抽吸入口抽吸到
本体中。
8.通过考虑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9.图1展示了可移除地联接到真空清洁器的辅助工具。
10.图2展示了图1的辅助工具的立体图。
11.图3展示了图1的辅助工具的底部立体图。
12.图4展示了图1的辅助工具的前视图。
13.图5展示了图1的辅助工具的截面视图。
14.图6展示了与真空清洁器和清扫器具一起使用的图1的辅助工具。
15.在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例之前,将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应用方面不限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或在附图中展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细节。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践或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16.图1展示了真空清洁器10,该真空清洁器联接到辅助工具200。真空清洁器10包括本体12,该本体可在表面s之上移动。本体12包括基部 14和盖子18,该盖子可选择性地从基部14移除。真空清洁器10包括真空清洁器入口22、分离器26和清洁空气出口。真空清洁器入口22设置在基部14上。分离器26与真空清洁器入口22处于流体连通,并被配置为从清洁空气中分离碎屑(例如,固体碎屑和/或液体工作流体)。真空清洁器入口22可以充当真空清洁器10的抽吸端口。清洁空气出口与真空清洁器入口22相对地与分离器26处于流体连通,使得穿过分离器26的清洁空气通过清洁空气出口排放到真空清洁器10的周围。所展示的基部14用作碎屑收集器以接收由分离器26分离的固体碎屑和/或液体工作流体。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所展示的真空清洁器10是罐式湿式/干式真空清洁器,该真空清洁器可操作以清洁固体碎屑和/或液体工作流体。可选地,在基部 14与盖子18之间提供密封件。真空清洁器10的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比如直立式提取器、杆式或柱式真空器、或手持式真空器。
17.真空清洁器10包括安置在本体12中的马达42。马达42被配置为用于产生抽吸以通过真空清洁器入口22抽吸流体的抽吸源。马达42由电源 50供电。电源50可以是电池包,该电池包选择性地联接到真空清洁器10 的盖子18。电源50的其他布置或位置是可能的。例如,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将真空清洁器10连接到主电网以用于接收交流电的电力线。
18.基部14支撑在包括至少一个轮子70的底架54上。操作真空清洁器 10的用户可以抓握真空清洁器10的一部分,以将真空清洁器10沿着表面 s朝向表面s需要清洁的部分平移。用户也可以使用联接到盖子18的手柄 58将真空清洁器10从表面s提升,以将真空清洁器10移动到表面s需要清洁的部分。
19.所展示的实施例包括多个轮子70。轮子70包括脚轮式轮子,这些脚轮式轮子允许真空清洁器10沿着表面s在任何方向上滑动。底架54包括多个支脚62,该多个支脚从基部14径向向外延伸。多个支脚62中的每个支脚支撑多个轮子70中在支脚62下方的一个轮子。多个支脚62中的每个支脚包括定位在支脚62上方的辅助连接器74。辅助连接器74被配置为将真空清洁器10的辅助件机械地固定到真空清洁器10。辅助件可以是抽吸嘴、延伸管、柔性软
管90、辅助工具(比如簸箕附件200)等。辅助连接器74包括环形凹部66。辅助件可以包括装配在环形凹部66内的圆柱形端。辅助连接器74可以在使用期间将辅助件固定到真空清洁器10,或者在辅助件不在使用中时将辅助件存放在真空清洁器10上。所展示的实施例在底架54上包括多个辅助连接器74。真空清洁器10可以在盖子18上包括附加的辅助件存放处。附加的辅助件存放处可以使用与辅助连接器74 类似的辅助连接器,或可以使用不同的安装方法来保持辅助件。
20.参考图1,真空清洁器10可以与比如柔性软管90等辅助件一起使用以延伸真空清洁器10的入口。柔性软管90包括第一端90a(可移除地联接到真空清洁器入口22)以及与第一端90a相反的第二端90b(其可以充当真空清洁器10的抽吸端口)。第二端90b可以可移除地固定到辅助工具之一。
21.图2至图6更详细地展示了形成为簸箕附件200的辅助工具200。辅助工具200可以与其他类型的真空清洁器(比如直立式清洁器、湿式/干式真空器、提取器等等)一起使用。
22.如图2和图3中所示,簸箕附件200包括壳体204。壳体204包括顶壁208和从顶壁208延伸到底部边缘224的多个壁212。多个壁212和顶壁208在壳体204中限定凹部228,该凹部被底部边缘224围绕。底部边缘224可以抵靠表面s定位。底部边缘224包括凹槽232,该凹槽用于接收密封元件236或密封构件236。密封元件236可以包括弹性密封材料。例如,密封元件236可以形成为橡胶垫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密封材料。密封元件236在底部边缘224抵靠表面s放置时与表面s配合,以防止底部边缘224下方的流体流动。
23.壳体204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表面240,该一个或多个安装表面可以将辅助工具200联接到真空清洁器10。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安装表面 240包括一对凸缘244,该一对凸缘定位在壳体204的两侧并且从底部边缘224向后且向上延伸。每个凸缘244包括环形凸出部246,该环形凸出部从凸缘244的下表面延伸。环形凸出部246的直径的大小可以被设置为与辅助连接器74的环形凹部66的直径相对应。辅助工具200可以通过将每个环形凸出部246装配到环形凹部66中的每一个环形凹部中而安装在真空清洁器10上。因此,环形凸出部246用作簸箕附件200上的一对附接特征,环形凹部66用作真空清洁器10上的一对安装特征。当辅助工具 200安装到真空清洁器10时,底部边缘224可以与表面s接触而得到支撑,以防止空气在底部边缘224下面流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底部边缘224可以在表面s附近得到支撑,以使底部边缘224下面的流动最小化。
24.参照图2和图4,壳体204还包括前开口248。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前唇缘252从顶壁208的前边缘256延伸。前开口248定位在前唇缘252 下方,并且在底部边缘224抵靠表面s定位时形成抽吸入口260。前开口 248向前敞开,并且沿着壳体204的几乎整个宽度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开口248的宽度w在6英寸与至20英寸之间。更具体地,宽度w可以与标准清扫器具(比如扫帚b(图6))的头部的宽度相对应。抽吸入口 260在壳体204的邻近抽吸入口260一端的第一端261与壳体204的邻近抽吸入口260相对端的第二端262之间延伸。底部边缘224还围绕凹部228 在第一端261与第二端262之间延伸。底部边缘224包括在壳体204的第一端261与壳体204的第二端262之间连续的弹性密封材料。抽吸入口260 沿着第一轴线a1(图5)延伸到壳体204中。当底部边缘224抵靠表面s 定位时,第一轴线a1大致是水平的。抽吸入口260具有垂直于第一轴线 a1测量的截面面积c1(或第一面积c1)。抽吸入口260大致是矩形形状的。
25.如图2中最佳所示,簸箕附件200进一步包括真空端口264。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真空端口264联接至壳体204的顶壁208。在其他实施例中,真空端口264可以从多个壁212中的任何一个延伸,或者可以延伸穿过或跨越多个壁,包括顶壁208或多个壁212。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真空端口264包括从顶壁208延伸的连接器268。连接器268包括限定通道 276的外壁272,该通道沿第二轴线a2延伸穿过壳体204并且连接到凹部 228。当底部边缘224抵靠表面s定位时,第二轴线a2大致竖直地延伸。真空端口264具有大致圆形形状和垂直于第二轴线a2测量的截面面积c2 (或第二面积c2)。真空端口264的截面面积c2在尺寸上大致等于抽吸入口260的截面面积c1。
26.如图4和图5中所示,当底部边缘224抵靠表面s定位时,凹部228 与表面s配合以产生抽吸通道280。密封元件236有助于围绕底部边缘224 密封抽吸通道280。抽吸通道280在抽吸入口260与真空端口264之间延伸。抽吸通道280在宽度方向上会聚,使得空气朝真空端口264汇集。真空端口264可以可移除地联接到柔性软管90。这样有效地将真空清洁器 10的入口转变到簸箕附件200的抽吸入口260。这样,真空清洁器入口22 与抽吸入口260处于流体连通。当柔性软管90固定到真空清洁器入口22 和簸箕附件200时,流体流动路径从簸箕附件200的抽吸入口260延伸,穿过柔性软管90,并且进入真空清洁器入口22。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 244可以从辅助连接器74移除,并且辅助工具200可以在通过柔性软管 90连接到真空清洁器入口22时可沿着表面s移动到与本体12间隔开的位置。这样提供辅助工具200相对于基部14和盖子18移动的运动范围。
27.如图5和图6中所示,当连接到真空清洁器10并且底部边缘224定位在表面s上时,抽吸区284(也称为抽吸区域284)可以邻近抽吸入口 260产生。在使用中,可以为真空清洁器10供电,使得马达42产生通过真空清洁器10到达抽吸区284的抽吸流。操作者可以使用清扫器具(比如扫帚b)将表面s上的碎屑移动到抽吸区284中。进入抽吸区284的碎屑通过抽吸入口260被抽吸到簸箕附件200中。碎屑然后被传送通过抽吸通道280、真空端口264的通道276、柔性软管90、真空清洁器入口22,并且到达分离器26。然后,碎屑被收集在基部14中,并且清洁空气通过清洁空气出口排放。一旦已经清洁表面s,真空清洁器10就可以断电。簸箕附件200可以从柔性软管90移除。柔性软管90可以从真空清洁器入口 22移除,或可以联接到不同的辅助工具。簸箕附件200可以保持联接到辅助连接器74,或可以被移除并存放在其他地方。可以清空收集在基部14 中的碎屑。真空清洁器10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和存放。
28.在以下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不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