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吸湿枕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0470发布日期:2022-11-11 18:1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吸湿枕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吸湿枕套。


背景技术:

2.棉布、棉涤和人造纤维都可以用来缝制枕套,但是最舒适的枕套材料是纯棉质地的布料,透气性和吸湿性好,并且不刺激皮肤。现代人还喜欢使用真丝枕套,也叫做蚕丝枕套,蚕丝是好东西,有纤维皇后、软黄金等诸多美誉。
3.目前枕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在睡眠时会散发体液,有的枕套抗菌性和吸湿性一般,也有的枕套为了增加枕套的吸湿性和抗菌性,会添加相应的面料,但是并不利于后期清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吸湿枕套。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吸湿枕套,通过设置吸湿面料层和抗菌面料层,来提升枕套的抗菌性和吸湿性,且整个内层面料层也便于拆卸清洗。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吸湿枕套,包括枕套主体和枕套主体外表面设置的拉链,所述枕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袋,所述放置袋的内部设置有内层面料层,内层面料层由吸湿面料层和抗菌面料层构成,所述放置袋的内壁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魔术贴,所述吸湿面料层靠近放置袋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魔术贴,且每个第二魔术贴与对应第一魔术贴粘接,所述吸湿面料层远离放置袋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魔术贴,所述抗菌面料层靠近吸湿面料层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四魔术贴,每个第四魔术贴与对应第三魔术贴粘接,所述吸湿面料层由多个横向连接条和多个纵向连接条呈十字形交叉分布形成。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袋顶部的两侧均通过缝合处理,形成两个缝合闭合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横向连接条均由竹炭纤维面料制成,多个纵向连接条均由亚麻纤维面料制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横向连接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每个所述纵向连接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菌面料层由银纤维面料制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面料层的外部轮廓和抗菌面料层的外部轮廓与放置袋的内部轮廓均相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湿面料层与抗菌面料层厚度之比为2:1。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利用竹炭纤维面料制成的横向连接条和亚麻纤维面料制成的纵向连接条配合而成吸湿面料层,利用竹炭纤维面料和亚麻纤维面料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可以使
得枕套主体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和透气能力,同时亚麻纤维和竹炭纤维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再配合银纤维制成的抗菌面料层,可以使得整个枕套主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该设计通过设置吸湿面料层和抗菌面料层,来提升枕套主体的抗菌性和吸湿性;
14.2、通过拉开拉链,将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分离,从而将内层面料层取出,随后再将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分离,从而将吸湿面料层和抗菌面料层分离,从而便于对吸湿面料层和抗菌面料层拆分清洗,该设计使得内层面料层便于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袋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湿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枕套主体;2、拉链;3、放置袋;4、吸湿面料层;5、抗菌面料层;6、第一魔术贴;7、第二魔术贴;8、第三魔术贴;9、第四魔术贴;10、横向连接条;11、纵向连接条;12、内层面料层;13、缝合闭合处;14、第一透气孔;15、第二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图5所示,一种抗菌吸湿枕套,包括枕套主体1和枕套主体1外表面设置的拉链2,枕套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袋3,放置袋3的内部设置有内层面料层12,内层面料层12由吸湿面料层4和抗菌面料层5构成,放置袋3的内壁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魔术贴6,吸湿面料层4靠近放置袋3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魔术贴7,且每个第二魔术贴7与对应第一魔术贴6粘接,吸湿面料层4远离放置袋3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魔术贴8,抗菌面料层5靠近吸湿面料层4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四魔术贴9,每个第四魔术贴9与对应第三魔术贴8粘接,吸湿面料层4由多个横向连接条10和多个纵向连接条11呈十字形交叉分布形成;抗菌面料层5由银纤维面料制成;多个横向连接条10均由竹炭纤维面料制成,多个纵向连接条11均由亚麻纤维面料制成;通过利用竹炭纤维面料制成的横向连接条10和亚麻纤维面料制成的纵向连接条11配合而成吸湿面料层4,利用竹炭纤维面料和亚麻纤维面料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可以使得枕套主体1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和透气能力,同时亚麻纤维和竹炭纤维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再配合银纤维制成的抗菌面料层5,可以使得整个枕套主体1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后期需要清洗吸湿面料层4和抗菌面料层5时,拉开拉链2,将第一魔术贴6与第二魔术贴7分离,从而将内层面料层12取出,随后再将第三魔术贴8和第四魔术贴9分离,从而将吸湿面料层4和抗菌面料层5分离,从而便于对吸湿面料层4和抗菌面料层5拆分清洗,该设计通过设置吸湿面料层4和抗菌面料层5,来提升枕套主体1的抗菌性和吸湿性,且整个内层面料层12也便于拆卸清洗。
22.放置袋3顶部的两侧均通过缝合处理,形成两个缝合闭合处13;通过设置缝合闭合处13,可以较好避免内层面料层12脱落。
23.每个横向连接条1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5,每个纵向连接条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4;通过设置第一透气孔14和第二透气孔15,从而便于横向
连接条10和纵向连接条11能够充分透气,以便于吸湿面料层4充分吸湿。
24.吸湿面料层4的外部轮廓和抗菌面料层5的外部轮廓与放置袋3的内部轮廓均相适配;方便吸湿面料层4和抗菌面料层5能够与放置袋3相贴合,也便于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第三魔术贴8和第四魔术贴9能够位于枕套主体1的端部,避免影响使用舒适感。
25.吸湿面料层4与抗菌面料层5厚度之比为2:1;方便吸湿面料层4能够有足够的吸湿能力。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