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1290发布日期:2023-01-13 23:2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水拖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水拖把。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具有喷水功能的拖把结构大致相似,包括拖把杆、与拖把杆活动连接的拖把盘,还包括设于可脱卸设于拖把杆上的水箱、设于拖把杆上的可与水箱连通的水泵,水泵还连接一用于向外喷水的喷嘴,水泵与用于操作其从水箱中吸水并最终将水从喷嘴中喷出的操作机构连接;操作机构可以扳手机构,即在拖把杆的头部设有扳手,扳手抵接一辅助压杆,辅助压杆抵接以穿入拖把杆的连杆,连杆的尾部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与泵塞可产生相互作用。通过操作扳手,从而操作挤压机构,带动泵塞运动,泵塞具有自动回位装置,通常为弹簧。初始状态下出水泵内无水,泵塞被下压后回升,水箱内的水即可通过进水泵被吸入出水泵内,泵塞再次下压,出水泵内的水即可通过喷嘴喷出。
3.如申请号为cn201720408144.x(公开号为cn2072207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具有喷水功能的自捋水拖把》,公开这样一种喷水拖把杆,拖把杆上设有喷水结构,喷水结构包括内管、水泵和喷嘴,所述喷嘴设于拖把杆的下部,所述内管设于拖把杆内,水泵设于拖把杆内并位于内管的下方,水泵与内管的出水端连通,且水泵与用于操作其从内管中吸水并最终将水经由喷嘴喷出的驱动结构连接。设于拖把杆内的内管可作为储水用,使得整个拖把杆内部都可储水,在不影响储水量的前提下,无需大体积的外挂水箱,在保证储水量的情况下整个拖把的体积小巧。但,该专利中托板为了保证内管储水不泄露,内管为整根的不锈钢管,整体长度较长,而内管又设于拖把杆内,为此拖把杆也为整根的管状部件。这就使得产品整体长度很长,不利于包装运输。额外增加的内管,增加了成本,且对装配要求更高。
4.为此,申请号为201921896716.9(授权公告号为:cn 21228125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捋水喷水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活动连接在拖把杆下端的拖把头,拖把杆上还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捋水部件,所述拖把头与捋水部件配合并且两者之间相对滑动实现捋水:所述拖把杆上设有喷水结构,喷水结构包括水泵、喷嘴及用以驱动水泵喷水的驱动结构:所述拖把杆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和下管之间相互插配并形成密封,上管和下管的内部直接形成供水通过的流道,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部件穿过上管,所述水泵及喷嘴设于下管上。故无需额外设置内管或在管件内设置软管,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因无内管,整个上管和下管的内部直接形成供水通过的流道,水容量增加10%左右。
5.上述专利中是将拖把杆分为可脱卸的两个管体部分,虽然方便了运输,但还具有一定的不足,该专利中的上管和下管通过接头组件连接在一起,其中,上管中设有第二驱动杆,在上下管拆卸后,上管内的第二驱动杆是由设置在管口位置的上接头进行限位,才不会从管口处脱落出来,由于在上下管的管口位置均需要装配对应的接头组件,所以,致使喷水拖把的整体的部件数量增加,材料成本、加工以及装配成本也不可避免地增加,故,现有的喷水拖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简化拖把杆装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喷水拖把。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水拖把,包括:
8.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和下管之间相互插配并形成密封,上管和下管的内部相通形成供水通过的流道;
9.水箱,具有用于与所述上管的上端口连接的连接管,该连接管与上管连通构成所述水箱的出水端;
10.第一驱动杆,能上下活动地设于所述上管内;
11.所述水箱的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上部之间还设有用来限制所述第一驱动杆从所述上管的下端口中脱出的限位结构。
12.为了简化限位结构,所述水箱的连接管的壁上开设有沿该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上部的外周壁上在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上下滑动地约束在所述限位槽中,从而共同构成了所述的限位结构。
13.为了方便上管与下管的安装及拆卸,所述限位凸部为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杆上、另一端能够相对第一驱动板作弹性伸缩的弹扣结构。
14.为了保证第一驱动杆上下滑移的稳定性,所述水箱的连接管上还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设有能对应插入所述导向槽中的导向筋。
15.为了保证上管与下管连接处的密封性,所述下管的上端部设有用来与所述上管进行连接的接头件,所述接头件的下端插设在下管内,且接头件的周缘与下管内孔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接头件的上端插设在所述上管的下端口内,且接头件的周缘与上管内孔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上管的下端套设所述下管上端并通过所述的接头件将两者扣接在一起。
16.为了实现上管与下管的快速插配连接,所述接头件上设有弹性卡脚,所述上管和下管上开有与所述弹性卡脚匹配的卡口,所述弹性卡脚同时卡扣在所述上管和下管上的卡口内。
17.为了实现对拖把头的清洁,还包括:
18.拖把头,活动连接在所述下管的下端;
19.捋水部件,以能相对拖把头上下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下管上,并与拖把头滑动配合实现捋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水箱的连接管与第一驱动杆的上部之间设置的限位结构,可以用来限制第一驱动杆从上管的下端口中脱出,由此,上下管拆分开后,无需在上管的下端口处也增设对应的接头组件,减少了喷水拖把的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过程,也降低了拖把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管与拖把头连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2中a部件省去上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部件沿长度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25.图6为图3中部件沿长度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杆的正视图;
27.图8为图4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31.参见图1-图9,一种喷水拖把包括水箱3、拖把杆1、拖把头2、捋水部件21以及喷水组件。
32.参见图2,拖把杆1包括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管11和下管12,其中,上管11和下管12之间相互插配并形成密封,上管11和下管12的内部相通形成供水通过的流道。
33.上管11与下管12之间通过一个接头件13连接在一起,其中,接头件13内部中空,可供喷水结构的驱动杆通过以及供水流通过。接头件13的第一端插设在下管12的上端口中,并且,接头件13的周缘与下管12内孔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41。接头件13插设在下管12中的状态下,接头件13的第二端外露,并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42,当上下管12插配连接时,第二密封圈142与上管11的内孔壁密封接触,由此保证上管11与下管12连接处的密封性。
34.参见图9,上管11的下端口是套设在接头件13以及下管12的上端部之外。其中,为了实现上、下管12的牢靠装配,接头件13上设有弹性卡脚130,弹性卡脚上具有至少两个外凸的凸起131,上管11和下管12上均开有与弹性卡脚130的凸起131匹配的卡口15。在上管11与下套插配到位后,上管11上的卡口15与下管12上的卡口15内外相对,弹性卡脚130的凸起131同时卡扣在上管11和下管12上的卡口15内。
35.拖把头2活动连接在拖把头2的下端。捋水部件21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拖把杆1的下管12上,从而能够与拖把头2滑动配合实现捋水。拖把头2及捋水部件21配合结构以及捋水过程均为现有技术,不赘述。
36.水箱3设于拖把杆1的上管11的顶部位置。具体地,水箱3的下部具有向下延伸的连接管31,上管11的上端口可以插配安装在连接管31之外实现连接。水箱3通过连接管31与上管11连通,从而向上管11内供水。
37.参见图5及图6,喷水结构包括水泵4、喷嘴以及驱动水泵4喷水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把手50、设于上管11内的第一驱动杆51以及设于下管12内的第二驱动杆513。第一驱动杆51的上端通过限位结构与水箱3的连接管31相连,第一驱动杆51的下端延伸至上管11的下端口位置。第二驱动杆513的下端与水泵4相连,上端延伸至该下管12的上端口处
(也即接头件13位置)。驱动把手50铰接在水箱3上,其内端并与第一驱动杆51的上端相抵。在上管11与下管12插配状态下,第一驱动杆51的下端穿过接头件13的内孔与第二驱动杆513的上端相抵接。
38.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杆51的下端基本处于悬空状态,而上端与水箱3的连接管31之间设置限位结构,以允许第一驱动杆51能够上下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而不会从上管11的下端口中脱出。
39.优选地,水箱3的连接管31的壁上开设有沿该连接管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311,第一驱动杆51的上部的外周壁上在与限位槽311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凸部511,限位凸部511为一端连接在第一驱动杆51上、另一端能够相对第一驱动板作弹性伸缩的弹扣结构,弹扣结构上下滑动地约束在限位槽311中。弹扣结构与限位槽311即共同构成了上述的限位结构。
40.为了保证第一驱动杆51上下滑移的稳定性,水箱3的连接管31上还设有下端具有缺口的导向槽312,该导向槽312的延伸方向与限位槽31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驱动杆51上设有能对应插入导向槽312中的导向筋512。其中,导向槽312与限位槽311位于水箱3的连接管31上相对的位置。
41.在将第一驱动杆51与水箱3的连接管31连接时,用户可按压弹扣结构,然后装入连接管31中,释放后弹扣接口复位限位在连接管31的限位槽311中,同时,第一驱动杆51的导向筋512插入连接管31的导向槽312中,保证了第一驱动杆51在周向上不会发生偏转以及在轴向上移动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