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洗机的辅助烘干装置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8662发布日期:2023-01-13 22:3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辅助烘干装置及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清洗机的辅助烘干装置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2.清洗机是一种将冷水或热水喷射到盘碟以清除粘附在盘碟或者果蔬上的脏物并且清洗盘碟或果蔬的装置,洗碗机是常见的清洗机之一,洗碗机的普及极大程度提升了餐具清洗的便捷性。现有嵌入式洗碗机热风烘干模块基本位于内胆侧壁,排气位置位于另一端内胆侧壁或内门门体上,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循环,带走腔内的高湿度空气。但是,随着洗净程序的结束,餐具、碗篮、水流系统的残余水会逐渐汇聚至内腔底部,形成一定程度的“积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干燥进程,甚至干燥结束都无法使得底部各零部件内部、之间间隙完全烘干,造成餐具存储时的“返潮”现象(一旦热风组件停止工作,墙体底部存水便会逐渐扩散,使得腔内湿度逐渐增大至90%以上)。烘干阶段的热风很难高效循环至底部空间,加上过滤网板的阻隔,深层干燥效果较差。即使某些机型新增“餐具保管、存储”等模式,定期能往腔内吹热风,但也只能在短期内阻止餐具表面冷凝出水,一旦保管结束,或停机断电等,腔体底部“顽固”的藏水便会慢慢释放,将湿度值扩大至90%以上,增加了返潮、细菌滋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对清洗机底部空间进行辅助烘干的用于清洗机的辅助烘干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通过辅助烘干模块进行深层烘干的清洗机。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清洗机的辅助烘干装置,包括设于清洗机腔体底部的水杯本体、壳体和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安装在水杯本体上,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与清洗机腔体底部空间相连通,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与壳体的进风口相连通,壳体的出风口与水杯本体的进风口相连通。
6.为了能够打开或关闭壳体的出风口,所述壳体上具有与壳体的出风口相对设置的阀组件安装口,在所述阀组件安装口安装有阀组件,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具有密封接头,所述阀组件的驱动输出端能相对密封接头移动而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壳体的出风口。
7.驱动输出端与密封接头之间可以有多种密封配合结构,优选地,所述驱动输出端为可伸缩的波纹套结构,波纹套结构能向前伸出至与所述密封接头端面密封而关闭壳体的出风口,波纹套结构能向后缩回至与密封接头相脱离而打开壳体的出风口。
8.壳体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部呈四通结构,所述壳体的出风口构成四通结构的第一端口,所述阀组件安装口构成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位于顶部并安装有密
封端盖,第四端口位于底部,四通结构的底部设有与第四端口相连通的横向进风通道,所述横向进风通道的入口即为所述壳体的进风口。
9.为了使壳体能够存储冷凝水,所述横向进风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于所述第四端口的正下方。
10.为了使壳体能够可拆卸连接在水杯本体上,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安装有用来与水杯本体相连接的卡扣结构。
11.风机组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有风机安装板、风机罩体、风机外壳和风扇,所述风机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水杯本体上并与风机罩体连接固定,所述风机罩体的底部开有风机组件的进风口,所述风机外壳与风机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安装在风机外壳内部。
12.为了避免水汽和热气在壳体与水杯本体的连接处发生泄漏,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与水杯本体的进风口通过密封圈相密封。
1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清洗机,包括有腔体和设于腔体正面的内门体,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热风组件,在所述内门体上安装有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所述的辅助烘干装置,在所述辅助烘干装置的水杯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盘和水泵电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邻近所述加热盘和/或水泵电机组件。
14.为了使被风机组件吸入壳体内的热风能够顺利流入腔体内部,在所述腔体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设于所述水杯本体的上方,过滤网板与水杯本体之间的夹层形成热风通道,所述水杯本体的进风口构成热风通道的热风入口,在过滤网板上开有出风孔,该出风孔构成所述热风通道的热风出口。
15.进一步优选,在所述腔体内部安装有在水泵电机组件作用下转动的喷淋臂组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清洗机在底部新增独立的辅助烘干模块,在水杯本体上独立开口,新增循环风道,在过滤网板下方较为“独立”的空间内形成热风循环,自下而上的热风模式符合热气升腾的物理学原理,扩散阻力较小,利于将底部湿气自然、顺利地带出,与上方的热风循环组件配合形成全腔的热风轨迹,有利于深层干燥;洗净结束后底部空间(包括底座)热量高度聚集(电机发热等引起),仅需通过辅助烘干模块的风机组件就能将这部分热风循环至腔内用于深层干燥,更为节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烘干装置去掉水杯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的辅助烘干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5所示清洗机的仰视图;
23.图7为图5所示清洗机去掉内门体和排气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清洗机的辅助烘干装置包括设于清洗机腔体100底部的水杯本体1、壳体2和风机组件3,其中,壳体2安装在水杯本体1上,风机组件3安装在壳体2上,风机组件3的进风口与腔体100底部空间相连通,风机组件3的出风口与壳体2的进风口相连通,壳体2的出风口与水杯本体1的进风口相连通,水杯本体1的出风口与腔体100内部相连通。
26.壳体2的上部呈四通结构。其中,四通结构的第一端口22朝向水杯本体1并构成壳体2的出风口,壳体2的出风口安装有密封接头20和卡扣结构28,壳体2通过卡扣结构28可拆卸连接在水杯本体1上,且卡扣结构28同时将密封接头20在壳体2出风口与水杯本体1的进风口之间。另外,密封接头20与水杯本体1之间还通过密封圈29进行密封,由此,使壳体2的出风口与水杯本体1的进风口之间能实现密封连接。四通结构的第二端口22与第一端口21相对设置,第二端口22构成阀组件安装口,在阀组件安装口安装有阀组件4,阀组件4的驱动输出端能相对密封接头20移动而能打开或关闭壳体2的出风口。本实施例中,驱动输出端为可伸缩的波纹套结构41,密封接头20朝向波纹套结构侧具有密封面。需要密封时,波纹套结构41能向前伸出至与密封接头20端面密封而关闭壳体2的出风口,水无法从水杯本体1流入壳体2内。在干燥阶段需要循环热风时,波纹套结构41向后缩回至与密封接头20相脱离而打开壳体2的出风口,从而打开热风通道进行烘干。
27.四通结构的第三端口23位于顶部并安装有密封端盖25。四通结构的第四端口24位于底部,四通结构的底部设有与第四端口24相连通的横向进风通道26,横向进风通道26的入口即为壳体2的进风口。另外,横向进风通道26的底部形成有容纳腔27,容纳腔27设于第四端口24的正下方。容纳腔27的作用可以存储部分冷凝水,且存储的冷凝水能随着底部的高温和烘干过程被顺利带走。
28.本实施例的风机组件3包括有风机安装板31、风机罩体32、风机外壳33和风扇34,风机安装板31安装在水杯本体1上并与风机罩体3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风机罩体32的底部开有风机组件3的进风口,风机外壳33与风机罩体32可通过卡扣拆卸连接,风扇34安装在风机外壳33内部。风机外壳33的出口端与机壳2的横向进风通道26的入口插接配合,增强稳定性,但此处对密封性要求相对较低。
29.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有腔体100和设于腔体正面的内门体101,在腔体100的侧壁上安装有热风组件102,在内门体101上安装有排气组件103,热风组件102和排气组件103构成清洗机主要的热风烘干系统,其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见现有清洗机,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30.在腔体100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板106,过滤网板106设于水杯本体1的上方,过滤网板106与水杯本体1之间的夹层形成热风通道,水杯本体1的进风口构成热风通道的热风入口,在过滤网板106上开有出风孔107,该出风孔107便构成热风通道的热风出口。
31.本实施例的辅助烘干装置安装在清洗机腔体100底部,水杯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盘104、水泵电机组件105、分水阀组件109和阀泵排水模块110等组件,在腔体100内部安装有在水泵电机组件105作用下转动的喷淋臂组件108。其中,加热盘104、水泵电机组件105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在加热盘104、水泵电机组件105的高强度发热效应下,腔体100底部空间内持续温度高达60℃以上。本实施例的辅助烘干装置的风机组件3邻近加热盘104设置,便于高温低湿的热风循环至腔内,达到节能、良好的深层烘干效果。
32.辅助烘干装置工作时,在风机组件3的风扇34作用下,周围空间形成负压,热风被持续大量吸入。在加热盘104、水泵电机组件105等发热源的加热作用下,该区域空气被持续加热,辅助烘干风扇自然形成一个类似ptc加热的热风循环系统,源源不断地将热风循环至腔内水杯空间即热风通道之中,对深度藏水的空间进行深层烘干,将过滤网板106下方空间的湿气“蒸腾”逼出。并且,热风从水杯本体1的进风口进入热风通道,正对渣篮组件及水流系统中心轴附近(含喷淋臂卡扣、蜗壳、水泵电机安装板及其密封圈、后过滤网板等大量藏水结构及间隙),热风能高效地对其进行干燥。最后,热风从过滤网板106的出风孔107流出后向上方扩散,与腔体100内部主要的热风烘干系统汇聚,最终通过排气组件103排出,大大提升了整体干燥效率,实现了对腔体100底部的深层烘干,有效降低了腔体存储模式下的“返潮”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