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2968发布日期:2023-03-29 17:3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背景技术:

2.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过程中,为抬高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通常会在桌面放置一用于支撑笔记本电脑的支架。现有的笔记本电脑支架大多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来实现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如公开号为cn107327676a的一种便携式自适应笔记本电脑支架,其需要多种元器件组合连接才能实现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其大大提高了生产制造难度,且提高了用户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该支架包括下架体、设置于该下架体上的上架体,该下架体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由该第一支脚第一端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梁、由该第二支脚第一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梁、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梁顶端和第二支梁顶端的第一横梁,该上架体包括第三支脚、第四支脚、由该第三支脚第一端向下延伸的第三支梁、由该第四支脚第一端向下延伸的第四支梁、固定连接该第三支梁底端和第四支梁底端的第二横梁,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平板状,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平行设置。
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一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该第二横梁上与该第一连接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通过螺栓穿过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固定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通过转接件可转动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转接件包括固设于该第一横梁上的第一转接座、固设于该第二横梁上并位于该第一转接座第一侧的第二转接座、固设于该第二横梁上并位于该第一转接座第二侧的第三转接座,该第二转接座和第三转接座之间设有转动轴,该第一转接座上设有可供该转动轴穿过的第一轴孔,该第一轴孔和转动轴之间垫设有阻尼套。
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二转接座上设有可供该转动轴穿过的第二轴孔,该第三转接座上设有可供该转动轴插入的第三轴孔。
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二轴孔内设有限制该转动轴在该第二轴孔内转动的限位槽,该转动轴上与该限位槽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可插入至该限位槽内的限位条;
11.或,该第二轴孔为多边形轴孔,该转动轴上与该第二轴孔相对应位置处为可插入
至该第二轴孔内的多边形柱,该多边形柱和该多边形轴孔的形状及大小相同。
1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一支脚和第二支架底端均垫设有第一硅胶垫片,该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顶面均垫设有第二硅胶垫片,该第三支脚第二端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挡止件,该第四支脚第二端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挡止件。
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一支脚、第一支梁、第一横梁、第二支梁和第二支脚由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该第三支脚、第三支梁、第二横梁、第四支梁和第四支脚由另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
1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中,该第一横梁包括与该第一支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支梁固定连接的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第一侧设有凸出于该第一板体端部的第一卯块,该第二板体第二侧设有凸出于该第二板体端部的第二卯块,该第二横梁包括与该第三支梁固定连接的第三板体、与该第四支梁固定连接的第四板体,该第三板体第二侧设有凸出于该第三板体端部的第三卯块,该第四板体第一侧设有凸出于该第四板体端部的第四卯块,该第一卯块与该第四卯块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该第二卯块和第三卯块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15.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支架时,将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置于桌面上,将笔记本电脑放置于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上,即可实现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本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支架仅通过四个支脚、以及连接支脚的第一支梁、第二支梁、第三支梁、第四支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等结构,即可实现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且第一支脚、第一支梁、第一横梁、第二支梁和第二支脚由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该第三支脚、第三支梁、第二横梁、第四支梁和第四支脚由另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不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同时还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支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支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支架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支架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2.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支架第一实施例中,该支架1包括下架体2、设置于该下架体2上的上架体3,该下架体2包括第一支脚4、第二支脚5、由该第一支脚4第一端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梁6、由该第二支脚5第一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梁7、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梁6顶端和第二支梁7顶端的第一横梁8,该上架体3包括第三支脚9、第四支脚10、由该第三支脚9第一端向下延伸的第三支梁11、由该第四支脚10第一端向下延伸的第四支梁12、固定连接该第三支梁11底端和第四支梁12底端的第二横梁13,该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13相互连接。
2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支脚4、第一支梁6、第一横梁8、第二支梁7和第二支脚5由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该第三支脚9、第三支梁11、第二横梁13、第四支梁12和第四支脚10由另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优选的,该第一支脚4、第一支梁6、第一横梁8、第二支梁7和第二支脚5由一根铝合金条形板弯折形成,该第三支脚9、第三支梁11、第二横梁13、第四支梁12和第四支脚10由另一根铝合金条形板弯折形成。
2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支架1时,将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脚5置于桌面上,将笔记本电脑放置于第三支脚9和第四支脚10上,即可实现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本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支架1仅通过四个支脚、以及连接支脚的第一支梁6、第二支梁7、第三支梁11、第四支梁12、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13等结构,即可实现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撑,且第一支脚4、第一支梁6、第一横梁8、第二支梁7和第二支脚5由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该第三支脚9、第三支梁11、第二横梁13、第四支梁12和第四支脚10由另一根金属条弯折形成,不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同时还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25.具体的,该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13均为平板状,该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13相互平行设置。
26.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横梁8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该第二横梁13上与该第一连接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该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13通过螺栓14穿过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固定连接。
27.如图2、3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13通过转接件19可转动连接。
28.具体的,该转接件19包括固设于该第一横梁8上的第一转接座20、固设于该第二横梁13上并位于该第一转接座20第一侧的第二转接座21、固设于该第二横梁13上并位于该第一转接座20第二侧的第三转接座22,该第二转接座21和第三转接座22之间设有转动轴23,该第一转接座20上设有可供该转动轴23穿过的第一轴孔24,该第一轴孔24和转动轴23之间垫设有阻尼套25。
29.通过设置阻尼套25,在将笔记本电脑放置于第三支脚9和第四支脚10上时,可防止上架体3受力造成转动轴23在第一轴孔24内发生相对转动,可起到更好的支撑笔记本电脑的效果。
30.进一步的,为起到更好的防磨损效果,该第一转接座20和第二转接座21之间垫设有第一塑胶垫圈28,该第一塑胶垫圈28套设于该转动轴23上。
31.和/或,该第一转接座20和第三转接座22之间垫设有第二塑胶垫圈,该第二塑胶垫圈套设于该转动轴23上。
32.在第二转接座21和第三转接座22相对于第一转接座20转动时,第一塑胶垫圈28和第二塑胶垫圈可起到防磨损作用。
33.进一步的,该第二转接座21上设有可供该转动轴23穿过的第二轴孔26,该第三转接座22上设有可供该转动轴23插入的第三轴孔27。
34.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轴孔26内设有限制该转动轴23在该第二轴孔26内转动的限位槽30,该转动轴23上与该限位槽30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可插入至该限位槽30内的限位条29。
35.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轴孔26为多边形轴孔,该转动轴23上与该第二轴孔26
相对应位置处为可插入至该第二轴孔26内的多边形柱,该多边形柱和该多边形轴孔的形状及大小相同。
36.在第二转接座21转动时,转动轴23可随第二转接座21一起转动。
37.进一步的,该第一支脚4和第二支架1底端均垫设有第一硅胶垫片17,该第三支脚9和第四支脚10顶面均垫设有第二硅胶垫片18,该第三支脚9第二端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挡止件15,该第四支脚10第二端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挡止件16。
38.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横梁8包括与该第一支梁6固定连接的第一板体31、与该第二支梁7固定连接的第二板体32,该第一板体31第一侧设有凸出于该第一板体31端部的第一卯块35,该第二板体32第二侧设有凸出于该第二板体32端部的第二卯块36,该第二横梁13包括与该第三支梁11固定连接的第三板体33、与该第四支梁12固定连接的第四板体34,该第三板体33第二侧设有凸出于该第三板体33端部的第三卯块37,该第四板体34第一侧设有凸出于该第四板体34端部的第四卯块38,该第一卯块35与该第四卯块38通过第一螺钉39固定连接,该第二卯块36和第三卯块37通过第二螺钉40固定连接。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