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2948发布日期:2023-01-25 10:5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炒锅,具体是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


背景技术:

2.现有中国专利号cn201720569396.0的中国专利《一种锅具》,包括锅身和锅盖,锅身的锅沿内圈设有由下而上向外扩大的起级台阶,锅盖的外缘与起级台阶上侧的锅身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锅盖的下侧设有与起级台阶贴合的密封面,密封面连接有与起级台阶下侧的锅身内壁配合的环形密封边,环形密封边与锅身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这种锅具在锅身与锅盖之间形成内外两侧双重水封的密封结构,保证锅具能兼具良好的密封微压性能和防溅水性能,从而减少蒸汽的外泄,避免食物营养的流失,但是这种锅具在焖煮时候沸水也会从锅盖与锅身的缝隙中溅出,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在焖锅状态下不会产生沸水溅出的锅具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把手隔热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沸水溢出的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锅体及锅盖,锅体的一侧安装有握把,锅盖的另外一侧安装有连接耳,连接耳外套装有隔热套;所述的锅体的锅沿呈正多边形设置,相对应地,锅盖的外缘设置成与该锅沿配合的正多边形,所述的锅盖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位于锅体内,限制锅盖与锅体之间的相对位移行程,使得锅盖覆盖在锅沿的上端面。
5.所述的连接耳通过底座固定在锅体上,连接耳的中部镂空形成散热区,散热区贯穿连接的前端面设置。
6.所述的连接耳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而成,其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固定螺丝穿过该安装孔与锅体螺接固定。
7.所述的隔热套整体套装覆盖在连接耳表面,其本体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
8.所述的隔热套的底部设置有螺接孔,固定螺丝穿过该螺接孔与连接耳螺接固定。
9.所述的锅沿呈正八边形设置,相对应地,锅盖的外缘同样设置成正八边形。
10.所述的锅盖的下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凝水台,凝水台突出锅盖的下端面设置。
11.所述凝水台呈星形凸起状设置。
12.所述的限位圈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呈竖向设置,并与锅盖本体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八角形的锅盖在于八角形的锅体错位摆放时,能在锅盖的八个边与锅体之间形成八个排气槽,能够使得锅内的蒸汽快速排出,避免沸水向外溅出,造成用户伤害;3、特殊的连接耳的中部镂空形成散热区设计,可减少连接耳与隔热套之间的接触面积,延缓热量向隔热套上传递,降低隔热套温度,避免用户被其烫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锅体处于对齐盖合状态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锅体处于错位盖合状态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锅体装配图。
18.图5、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耳与隔热套装配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锅体1及锅盖2,锅体1的一侧安装有握把3,锅盖2的另外一侧安装有连接耳4,连接耳4外套装有隔热套5;所述的锅体1的锅沿呈正多边形设置,相对应地,锅盖2的外缘设置成与该锅沿配合的正多边形,所述的锅盖2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圈6,限位圈6位于锅体1内,限制锅盖2与锅体1之间的相对位移行程,使得锅盖覆盖在锅沿的上端面,保持对锅体的密封性。
21.所述的连接耳4通过底座42固定在锅体1上,连接耳4的中部镂空形成散热区41,散热区41贯穿连接的前端面设置。
22.所述的连接耳4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而成,其底座42上设置有安装孔43,固定螺丝穿过该安装孔43与锅体1螺接固定。
23.所述的隔热套5整体套装覆盖在连接耳4表面,其本体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
24.所述的隔热套5的底部设置有螺接孔51,固定螺丝穿过该螺接孔51与连接耳4螺接固定。
25.所述的锅沿呈正八边形设置,相对应地,锅盖2的外缘同样设置成正八边形。
26.所述的锅盖2的下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凝水台21,凝水台21突出锅盖2的下端面设置。
27.所述的凝水台21呈星形凸起状设置。
28.所述的限位圈6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加强筋8,加强筋8呈竖向设置,并与锅盖本体连接。加强筋起到了对限位圈的强度支撑作用,并使其在注塑成型时不容易发生形变,保证产品的成品率。
29.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当用户需要完全扣合锅盖时,可将锅盖与锅体的侧边对齐,此时锅盖与锅体之间处于严密扣合状态,能够使得锅内具有一定的气密性,使得锅内食物能够快速升温,避免热量浪费的作用。如图2所示,当锅内食物温度达到需要温度,需要对其进行焖煮时,可将锅盖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锅盖的侧边中点位于锅体两侧边的交点处,使得锅盖与锅体间形成多个透气槽7 。如本案中采用正八边形的锅体及锅盖设置,当锅盖与锅体错位后,则在两者之间形成八个透气槽,多个透气槽的设置,能够使得锅内高温蒸汽从各个方向均匀向外排放,从而避免锅内气压过高而使得锅内汤水向外飞溅。同时多个透气槽全方位同步排气,可使得锅内的各处温度相对统一稳定,从而保证了食物的软熟程度一致,从而保证了口感的统一。
30.另外,为了避免锅盖扣合后与锅体发生较大位移量,而导致锅盖脱落,本案中在所
述的锅盖2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圈6,限位圈6位于锅体1内,且限位圈的直径小于锅盖的最大宽度,因此锅盖扣合后,限位圈延伸入锅内,与锅体的锅沿相互制约,限制锅盖2与锅体1之间的相对位移行程,从而避免了锅盖滑落。另外,该限位圈还能起到滴水线的作用,使得锅具在使用过程中,冷凝在锅盖内壁的水珠能够通过该限位圈滴落到锅内,从而避免从锅盖的盖沿向外流淌,保持了锅具的清洁卫生。
31.如图4、5所示,为了方便用户搬运本电炒锅,本案中锅体1的一侧安装有握把3,用户利用该握把可进行固定锅体,进行翻炒等操作。当用户烹调的食物过重时,用户即可双手操作,即一手握握把,另一手扣动连接耳。为了保证锅体的美观,通常连接耳的体积较小,且靠近锅体,在烹调过程中受热辐射导致连接耳温度较高,用户容易被烫伤。因此本案中在连接耳4外套装有隔热套5;该隔热套为隔热塑胶材质制作,具有较差的导热性,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其表面温度。为进一步降低其温度,本案中在连接耳4的中部镂空形成散热区41,散热区41贯穿连接的前端面设置。散热区的设置,可降低连接耳与隔热套5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导热面积,使得连接耳与隔热套之间导热性降低。同时,该散热区在连接耳与隔热套之间形成空腔,便于空气流动散热,在进一步降低隔热套温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连接耳的制造材料消耗,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故可广泛推广使用。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