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1984发布日期:2023-08-10 03:0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座椅和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具,具体地涉及座椅,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家居陈设或接待陈设目的的软垫椅子,其能够在多个位置之间运动。


背景技术:

1、在寻找软垫座椅时,传统上为家居陈设提供了三种主要选择。第一种是固定式座椅。固定椅子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其设计风格各异,以满足主人的审美偏好。然而,当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固定式椅子常常不能满足更现代的舒适性要求。

2、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的软垫椅子,摆动式沙发椅和躺椅可以分别组合成运动座椅的类别,座椅设计成能够实现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可包括摇椅的摆动式沙发椅被设计成用于接收使用者,并且能够向前和向后摆动。通常,在摆动式沙发椅或摇椅式椅子中,座垫与靠垫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摇摆运动已经被证明可以提供一些身心健康益处,包括增加平衡,改善肌肉张力和疼痛管理/减轻。摇摆也是众所周知的可以帮助缓解婴儿腹痛。

3、另一方面,斜躺家具能够调节座垫和靠垫之间的角度,以允许使用者采取倾斜位置,通常借助于从躺椅式椅子下方延伸的搁脚板。斜躺减轻了脊柱和周围肌肉的负荷。这使得人能够休息,从而引起大致的身心放松。然而,躺椅通常不提供摆动式沙发椅可实现的摆动运动。此外,尽管带动力的躺椅通常可以提供倾斜角度的无级调节,但是当使用者在椅子中移动时,这些座椅不会自然地适应使用者。

4、需要提供一种座椅,特别是用于陈设家居或接待环境的软垫椅子,其可以在没有复杂的电机或致动器的情况下自然地适应使用者的位置,同时结合斜躺家具和摆动式沙发椅的益处。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座椅包括底架,座椅框架,座垫,靠背,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座垫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并且靠背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第一摆臂具有顶端和底端。顶端在第一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底架,并且底端在第一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第二摆臂具有顶端和底端。顶端在第二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底架,并且底端在第二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使得座椅框架能够相对于底架沿着座椅的前后方摆动运动。

2、在实施例中,第一摆臂位于第二摆臂的前方。第一固定枢轴接头和第一浮动枢轴接头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枢轴点和第二浮动枢轴接头之间的距离。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点之间的预定距离可以大于第一和第二浮动枢轴接头之间的预定距离。

3、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框架具有相对于底架的最前和最后位置。座椅框架可以朝向最前位置偏置。座椅可包括弹簧,该弹簧构造成将座椅框架偏置到最前位置。

4、在某些实施例中,座椅包括阻尼器,该阻尼器构造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限制座椅框架相对于底架的摆动运动。阻尼器可包括止挡件和缓冲件。缓冲件可以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具有凸形外壁的中空部分。凸形外壁可以构造成被止挡件反转,以使座椅框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减缓。缓冲件可以限定孔径,该孔径构造成接收螺栓以将缓冲件附接到底架。该孔径可以从缓冲件的中心线偏移。中心线可以与座椅的前后方向平行。缓冲件可以安装到底架上,使得其不与止挡件接触的外周壁能够变形以进一步吸收来自止挡件的能量。

5、在具体实施例中,靠背通过枢轴组件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枢轴组件可以被偏置朝向直立位置。

6、在实施例中,座椅包括弹性铰链,弹性铰链由弹性聚合物形成为单件体。座垫可通过弹性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弹性铰链可以具有中性位置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对邻接表面,第一对邻接表面被构造成控制相对于中性位置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弹性铰链可包括第二对邻接表面,第二对邻接表面被构造成控制相对于中性位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弹性铰链可以附接到座椅框架,使得第一方向是向后方向而第二方向是向前方向。相对于中性位置在向后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可以小于相对于中性位置在向前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7、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铰链可包括附接到座椅框架的上表面和附接到座垫的下表面。在中性位置,上表面可以与下表面形成在5度至15度之间的角度。

8、在特定实施例中,座椅包括底座,底架附接到该底座。底座可以配置成允许底架绕竖直轴线相对于底座旋转。座垫能够相对于座椅框架运动,靠背可以相对于座椅框架运动,和/或座椅框架能够相对于底架运动而无需马达。

9、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座椅包括底架,座椅框架,座垫,靠背和弹性铰链。座椅框架附接到底架,并且座垫和靠背各自附接到座椅框架。弹性铰链由弹性聚合物形成为单件体。座垫和/或靠背通过弹性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

10、在实施例中,座垫通过弹性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并且靠背通过另一弹性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铰链具有中性位置并且包括第一对和第二对邻接表面。第一对邻接表面可以配置成控制相对于中性位置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第二对邻接表面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相对于中性位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弹性铰链可以连接在座椅框架与座垫之间,使得第一方向是向后方向,第二方向是向前方向。相对于中性位置在向后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可以小于相对于中性位置在向前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12、在某些实施例中,座椅框架通过前接头和后接头连接到底架。前接头和后接头中的每一个可以选自包括摆臂,辊子和轨道组合组成的组。座椅框架可以能够相对于底架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进行摆动。前接头可包括前摆臂,后接头可包括后摆臂。前摆臂可具有在第一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底架的顶端和在第一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的底端。后摆臂可具有在第二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底架的顶端和在第二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的底端。

1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椅包括底架,座椅框架,座垫,靠背和阻尼器。座椅框架与底架接合并且能够相对于底架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进行摆动运动。座垫附接到座椅框架,靠背附接到座椅框架。阻尼器被构造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限制座椅框架相对于底架的摆动运动。阻尼器包括止挡件和缓冲件。缓冲件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具有凸形外壁的中空部分,该凸形外壁构造成通过止挡件反转以使座椅框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减缓。

14、在实施例中,缓冲件包括穿过其限定的孔径,该孔径被构造成接收螺栓以将缓冲件附接到底架。该孔径可以从缓冲件的中心线偏移。中心线可以与座椅的前后方向平行。缓冲件可以安装到底架上,使得其不与止挡件接触的外周壁能够变形以进一步吸收来自止挡件的能量。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框架具有相对于底架的最前位置和最后位置。座椅可包括弹簧,该弹簧将座椅框架朝向最前位置偏置。在最后位置,止挡件可以接合缓冲件。座椅可通过弹性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弹性铰链可以由弹性聚合物形成为单件体。

16、在某些实施例中,座椅框架通过前接头和后接头连接到底架,前接头和后接头被构造成便于摆动运动。前接头和后接头中的每一个可选自包括摆臂,辊子和轨道组件组成的组。座椅框架可以能够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相对于底架进行摆动运动。前接头可包括前摆臂,后接头可包括后摆臂。前摆臂可具有在第一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底架的顶端,以及在第一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的底端。后摆臂可以具有在第二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底架的顶端和在第二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框架的底端。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

18、底架;

19、座椅框架;

20、座垫,其可枢转地附接至所述座椅框架;

21、靠背,其可枢转地附接至所述座椅框架;

22、第一摆臂,其具有顶端和底端,该顶端在第一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底架,且该底端在第一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和

23、第二摆臂,其具有顶端和底端,该顶端在第二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底架,且该底端在第二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座椅框架,使得所述座椅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架沿着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摆动运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臂位于所述第二摆臂的前方,且,所述第一固定枢轴接头与所述第一浮动枢轴接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枢轴接头与所述第二浮动枢轴接头之间的距离。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接头之间的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浮动枢轴接头之间的预定距离。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框架具有相对于所述底架的最前和最后位置,所述座椅框架被朝向所述最前位置偏置。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构造成将所述座椅框架偏置到所述最前位置。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被构造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限制所述座椅框架相对于所述底架的摆动运动,所述阻尼器包括:止挡件;和缓冲件,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并包括具有凸形外壁的中空部分,该外壁被构造成被所述止挡件反转,以使座椅框架在该至少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减缓。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限定孔径,所述孔径被构造成接收螺栓以将所述缓冲件附接到所述底架,

30、其中所述孔径从所述缓冲件的中心线偏移,该中心线与座椅的前后方向平行。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被安装到所述底架,使得其不与所述止挡件接触的外周壁能够变形以进一步吸收来自所述止挡件的能量。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通过枢轴组件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其中所述枢轴组件朝向直立位置被偏置。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弹性铰链,所述弹性铰链由弹性聚合物形成为单件体,所述座垫通过所述弹性铰链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座椅框架。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铰链具有中性位置,其中所述弹性铰链包括第一对邻接表面,该第一对邻接表面构造成控制相对于所述中性位置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以及其中弹性铰链包括第二对邻接表面,该第二对邻接表面构造成控制相对于中性位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铰链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是向后方向而所述第二方向是向前方向,其中相对于所述中性位置在向后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小于相对于所述中性位置在向前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铰链包括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上表面和附接到所述座垫的下表面,其中在所述中性位置,上表面与下表面形成5度至15度之间的角度。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底座,所述底架附接到所述底座。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底架绕竖直轴线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垫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框架运动,所述靠背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框架运动,并且所述座椅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架运动,而无需马达。

4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

41、底架;

42、座椅框架,其附接至所述底架;

43、座垫,其附接至所述座椅框架;

44、靠背,其附接至所述座椅框架;和

45、弹性铰链,其由弹性聚合物形成为单件体,所述座垫或靠背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该弹性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铰链具有中性位置,

47、其中所述弹性铰链包括第一对邻接表面,该第一对邻接表面被构造成控制相对于所述中性位置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以及

48、其中弹性铰链包括第二对邻接表面,该第二对邻接表面被构造成控制相对于所述中性位置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铰链被附接在所述座椅框架和所述座垫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方向是向后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是向前方向,

50、其中,相对于所述中性位置在向后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小于相对于所述中性位置在向前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框架通过前接头和后接头连接到所述底架,

52、其中所述前接头和后接头中的每一个选自由摆臂,辊子和轨道组合组成的组,且

53、其中所述座椅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架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摆动运动。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接头包括前摆臂,且所述后接头包括后摆臂,

55、其中所述前摆臂具有在第一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底架的顶端和在第一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底端,并且后摆臂具有在第二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底架的顶端和在第二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底端。

5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

57、底架;

58、座椅框架,其与所述底架接合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底架摆动;

59、座垫,其附接至所述座椅框架;和

60、靠背,其附接至所述座椅框架;和

61、阻尼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限制座椅框架相对于底架的摆动运动,该阻尼器包括:

62、止挡件;和

63、缓冲件,其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具有凸形外壁的中空部分,该外壁被构造成被止挡件反转以使座椅框架在所述至少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减缓。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穿过其限定的孔径,所述孔径被构造成接收螺栓以将所述缓冲件附接到所述底架,

65、其中所述孔径从所述缓冲件的中心线偏移,所述中心线与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平行。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安装到所述底架,使得其不与所述止挡件接触的外周壁能够变形以进一步吸收来自所述止挡件的能量。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框架具有相对于所述底架的最前和最后位置,

68、其中弹簧将所述座椅框架朝向最前位置偏置,并且

69、其中在最后位置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缓冲件接合。

7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通过弹性铰链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所述弹性铰链由弹性聚合物形成为单件体。

7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框架通过前接头和后接头连接到所述底架,所述前接头和后被接头构造成便于摆动运动,

72、其中每个接头选自由摆臂、辊子和轨道组合组成的组,以及

73、其中所述座椅框架能够相对于底架沿着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摆动。

7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接头包括前摆臂,所述后接头包括后摆臂,

75、其中所述前摆臂具有在第一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底架的顶端和在第一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底端,并且后摆臂具有在第二固定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底架的顶端和在第二浮动枢轴接头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底端。

76、在结合附图考虑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只是说明性的,并不是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