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0477发布日期:2023-12-14 05:0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碗。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常见的电热保温碗均采用陶器发热或者pi发热膜发热两种方式,由于陶器发热的方式的,且其热值高的问题需要更多配件来保证恒温,导致整个保温碗结构相对复杂,导致保温碗整体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而pi发热膜的方式,则结构简单,但是热值低,无法大功率加热,产品使用体验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热力高、功率大、能够快速均匀加热碗体的保温碗。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碗,包括底座、碗体以及发热组件,所述底座包括保护壳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在所述碗体的底部,所述碗体位于在所述保护壳内部并通过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3、所述碗体通过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4、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热板以及发热管,所述导热板固定在所述碗体的底部,所述发热管固定在所述导热板上。

5、所述导热板为铝板。

6、所述导热板上设置多个螺纹柱,所述固定架通过螺丝螺接在所述螺纹柱上与所述导热板固定。

7、所述发热管的形状为圆环状。

8、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以及保温碗外壳,所述保温碗的外壳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在一起。

9、所述保温碗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蓄电池、控制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碗体的底部接触,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下方,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热管电连接。

10、所述保温碗还包括碗盖,所述碗盖盖合在所述保护壳的顶部。

11、所述碗盖设置有排气阀。

12、所述保温碗外壳上还设置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与导热板的配合可以快速将发热管的热量导入至碗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配件较少、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功率大、热值高、组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碗体以及发热组件,所述底座包括保护壳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在所述碗体的底部,所述碗体位于在所述保护壳内部并通过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热板以及发热管,所述导热板固定在所述碗体的底部,所述发热管固定在所述导热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铝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上设置多个螺纹柱,所述固定架通过螺丝螺接在所述螺纹柱上与所述导热板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形状为圆环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以及保温碗外壳,所述保温碗外壳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碗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蓄电池、控制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碗体的底部接触,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下方,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热管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碗还包括碗盖,所述碗盖盖合在所述保护壳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盖设置有排气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碗外壳上还设置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碗,包括底座、碗体以及发热组件,所述底座包括保护壳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在所述碗体的底部,所述碗体位于在所述保护壳内部并通过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本技术的发热管与导热板的配合可以快速将发热管的热量导入至碗体内部,本技术具有配件较少、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功率大、热值高、组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贝蛙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