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功能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7447发布日期:2023-10-22 07:5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功能床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功能床。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体卧床时更换姿势的需求,功能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功能床通常包括多个床板,相邻床板直接相互铰接,通过设置在床架内的电机等驱动机构驱动床板运动,以实现床板的位置变化。现有技术中,床体在变换姿势时的整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功能床。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功能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节功能床,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中央的中心板、设置在床架第一端并与中心板第一侧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和固定连接在床架第一端和中心板之间的支撑杆。其中,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杆枢转连接。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功能床腿部的位置,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床板运动,使得靠近床尾的内部空间露出,方便检修,且该空间可以作为小件物品的存储空间。通过将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通过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杆与第一支撑杆枢转连接,能够实现更为稳定的支撑和连接,减少床板在调节过程中的晃动。

5、可选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设置于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中部并连接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的第一横杆和伸缩端连接至第一横杆中部的第一线性驱动器,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与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杆枢转连接。

6、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实现床板与床架之间的开合角度,从而实现床板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第一横杆将多个第一转动杆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体驱动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第一床板在调节过程中的晃动。

7、可选的,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床板以及第二床板,第一床板与中心板第一侧枢转连接,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枢转连接,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床板转动连接。

8、通过设置枢转连接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能够实现较好的弯折角度,有利于跟腿部弯折形状进行配合,使使用者的躺姿更为舒适。

9、可选地,第一线性驱动器的固定端与床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床架第一端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边杆,第一线性驱动器的固定端与固定在第一边杆底部的第一固定杆转动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第一固定杆来连接第一线性驱动器,能够实现第一线性驱动器与床架之间的稳定连接,避免在调节过程中出现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

11、可选的,可调节功能床还包括设置在床架第二端的第二调节机构。进一步可选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与中心板第二侧枢转连接的第三床板,第二驱动组件与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连杆枢转连接。

12、第二调节机构可以供使用者头部枕靠。由于该结构的倾斜角度可以第二调节机构,因此可以使使用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枕靠,从而实现更舒服的躺姿。当需要对第二驱动组件进行检修时,转动第三床板,可以使靠墙一侧的床架结构露出,增加操作空间,方便检修。此外,转动第三床板使得床架内部结构露出,还能够将床架内部空间作为储藏空间,用来储藏大件物品。

13、可选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设置于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中部并连接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的第二横杆和伸缩端连接至第二横杆中部的第二线性驱动器,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与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第二连杆枢转连接。

14、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实现床板与床架之间的开合角度,从而实现头部床板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第二横杆将多个第二转动杆连接在一起,能够提高整体驱动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床板在调节过程中的晃动。

15、可选的,第二转动杆的第二端通过抵触轮与第三床板滚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带可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材质制成,减少抵触轮与滚动带之间的摩擦,使得床板的抬起和放下更加顺畅。

17、可选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床架的宽度。进一步可选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长度等于床架宽度的1/2-2/3。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横杆的长度过短会使得支撑力集中在某一较小的区域,无法给第一床板提供足够稳定的支撑。而第一横杆的长度过长会造成第一横杆端部距离第一线性驱动器过远,力臂过大,使得整体结构不稳定。因此第一横杆的长度优选为床架宽度的1/2-2/3。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第一床板与第一驱动组件为抵触连接,使得第一床板能够手动翻转并与第一驱动组件分离,露出床体内部空间,不仅为检修第一驱动组件提供足够大的空间,还能作为大件物品的存储空间。

21、2.将调节机构的驱动组件与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的连杆枢转连接,能够实现更为稳定的支撑和连接,减少床板在调节过程中的晃动。

22、3.通过利用固定设置在边杆底部的固定杆来连接线性驱动器,能够实现线性驱动器与床架之间的稳定连接,避免在调节过程中出现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功能床,包括床架(100)、设置在床架(100)中央的中心板(120)、设置在床架(100)第一端并与中心板(120)第一侧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200)、和设置在床架(100)第一端和中心板(120)之间的第一支撑杆(270),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200)的第一驱动组件(210)与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70)上的第一连杆(260)枢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组件(2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213)、设置于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213)中部并连接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213)的第一横杆(212)和伸缩端连接至第一横杆(212)中部的第一线性驱动器(211),其中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213)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杆(260)枢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200)还包括第一床板(220)以及第二床板(230),第一床板(220)与中心板(120)第一侧枢转连接,第二床板(230)与第一床板(220)枢转连接,至少两个第一转动杆(213)的第二端与第二床板(23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一线性驱动器(211)的固定端与床架(10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在床架(100)第一端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边杆(280),第一线性驱动器(211)的固定端与固定在第一边杆(280)底部的第一固定杆(240)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床架(100)第二端的第二调节机构(3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机构(300)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10)和与中心板(120)第二侧枢转连接的第三床板(320),第二驱动组件(310)与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70)上的第二连杆(360)枢转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组件(31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313)、设置于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313)中部并连接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313)的第二横杆(312)和伸缩端连接至第二横杆(312)中部的第二线性驱动器(311),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313)的第一端与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70)上的第二连杆(360)枢转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二转动杆(313)的第二端通过抵触轮(314)与第三床板(320)滚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杆(212)和第二横杆(31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床架(100)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调节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杆(212)和第二横杆(312)的长度等于床架(100)宽度的1/2-2/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家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功能床。其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中央的中心板、设置在床架第一端并与中心板第一侧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和设置在床架第一端和中心板之间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杆枢转连接。本申请具有床体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陶康明,贺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