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42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锁。
现有的自行车锁的结构是短拉簧拉转卡锁住锁环,开锁是转动弹子锁芯带动转卡从锁环槽内滑出,长拉簧拉回锁环,锁就打开了,由于整个机构仅装在通过铝铆钉铆接的底板和盖板之间,所以很容易被窃贼利用工具撬开盖板,拨开转卡而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盗自行车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偏心原理,将弹子锁芯〔6〕直接锁住锁环〔4〕,锁环〔4〕在弹子锁芯〔6〕的上方,铆钉〔7〕贴靠在锁环〔4〕的下方,起支承锁环〔4〕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好的优点,适合于各类自行车上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见附
图1、2、3,本实用新型由盖板〔1〕、拉簧〔2〕、底板〔3〕、锁环〔4〕、锁体〔5〕、弹子锁芯〔6〕、铆钉〔7〕、把手〔8〕、园柱弹子〔9〕、弹簧〔10〕、锡封〔11〕组成,弹子锁芯〔6〕置于锁体〔5〕的孔中,并可在锁体〔5〕的孔中转动,锁环〔4〕一端与拉簧〔2〕连接,另一端与把手〔8〕连接,弹子锁芯〔6〕顶端有一台阶,在锁环〔4〕的园周方向有一缺口,锁体〔5〕上有一园弧槽,锁环〔4〕的园周方向上的缺口与弹子锁芯〔6〕顶端的台阶均在锁体〔5〕的园弧槽内,园柱弹子〔9〕置入与弹子锁芯〔6〕上的孔相对应的锁体〔5〕的弹子孔中,园柱弹子〔9〕一端装有弹簧〔10〕,锁体〔5〕的弹子孔外端通过锡封〔11〕封死,锁环〔4〕在弹子锁芯〔6〕的上方,铆钉〔7〕贴靠在锁环〔4〕的下方,起支承锁环〔4〕的作用,盖板〔1〕与底板〔3〕通过铆钉〔7〕固定为一整体,拉簧〔2〕、锁环〔4〕、锁体〔5〕、弹子锁芯〔6〕固定在盖板〔1〕与底板〔3〕之间。
开锁时。钥匙抬起园柱弹子〔9〕,转动弹子锁芯〔6〕,使其顶端的台阶与锁环〔4〕园周方向上的缺口两者相对应,则锁环〔4〕在拉簧〔2〕的作用下被拉开;当按下把手〔8〕,转动弹子锁芯〔6〕,园柱弹子〔9〕在弹簧〔10〕的作用下,进入弹子锁芯〔6〕的孔中,弹子锁芯〔6〕顶端的台阶边缘直接顶在锁环〔4〕的园周方向上的缺口,弹子锁芯〔6〕如偏心轮一般,直接锁住锁环〔4〕,且越拉越紧,达到闭锁的目的。
权利要求1.防盗自行车锁,包括有盖板[1]、拉簧[2]、底板[3]、锁环[4]、锁体[5]、弹子锁芯[6]、铆钉[7]、把手[8]、园柱弹子[9]、弹簧[10]、锡封[11],弹子锁芯[6]置于锁体[5]的孔中,并可在锁体[5]的孔中转动,锁环[4]一端与拉簧[2]连接,另一端与把手[8]连接,园柱弹子[9]置入与弹子锁芯[6]上的孔相对应的锁体[5]的弹子孔中,园柱弹子[9]一端装有弹簧[10],锁体[5]的弹子孔外端通过锡封[11]封死,盖板[1]与底板[3]通过铆钉[7]固定为一整体,拉簧[2]、锁环[4]、锁体[5]、弹子锁芯[6]固定在盖板[1]与底板[3]之间,其特征在于弹子锁芯[6]顶端有一台阶,在锁环[4]园周方向有一缺口,锁体[5]上有一园弧槽,锁环[4]通过锁体[5]的园弧槽,锁环[4]的园周方向上的缺口与弹子锁芯[6]顶端的台阶均在锁体[5]的园弧槽内,锁环[4]在弹子锁芯[6]的上方,铆钉[7]贴靠在锁环[4]的下方。
专利摘要防盗自行车锁,涉及一种自行车锁,本实用新型利用偏心原理,将弹子锁芯直接锁住锁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好的优点,适合于各类自行车上的使用。
文档编号E05B71/00GK2030241SQ8821811
公开日1989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2日
发明者娄恬 申请人:娄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