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2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尤其是一种在锁后停放的自行车被撬、砸或搬动时发出报警信号的自行车防盗报警锁。
在CN87208486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防盗报警车锁”,这种车锁在现有的非链式车锁壳内增加了电池、开关和一些常开触点及报警电路,当撬锁动作发生时或锁被撬开后都会发出刺耳的报警声,在锁壳上有个检测孔,用于检验报警电路是否正常。不足之处是,对现有盗车贼多数采用先将自行车后轮抬起推到无人处,开始撬锁,无法防治这种情况下的丢车,另外,检验报警电路是否正常必须经过检测孔,这样比较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当停放锁后的自行车锁被撬、砸或搬动自行车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车主注意,同时具有自行车铃功能的自行车防盗报警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含有锁芯、锁杆、锁壳、弹簧的自行车锁,其特征是锁壳内安装有电源触点开关,触点开关是在锁杆上焊有金属触点和在锁壳内绝缘固定有金属触片组成,当车锁后,触点与触片相连接,电源接通,在锁壳内还装有报警器,报警器由震动传感器、定时器、超低频振荡器,功率振荡器、扬声器和电源组成。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报警器中的震动传感器由一个金属小碗内放置一个小金属球和在小碗上盖有一薄金属片组成,用金属片与小碗边的间隙调整震动传感器的灵敏度,碰到震动时,小球在碗能内滚动接触到盖片时,发出震动传感信号。
报警器中的定时器由并联的RC充放电路串联六反相器IC1和IC2组成,低频振荡器由六反相器IC3串联IC4、电阻、IC5组成,功率振荡器由三极管BG1联接BG2后与串联的R6、C4、R7电路并联组成。报警器电路连接关系是振动传感器与定时器连接,定时器通过D1D2组成的与门和低频振荡器连接,低频振荡器通过D2、D4与功率振荡器连接,功率振荡器与扬声器连接。
在报警器中功率振荡器的BG2e脚和电阻R6上接有按钮开关,通过按压开关,扬声器发出声音,可作为自行车铃和检查报警器工作是否正常。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锁报警器部分没有外露导线,锁壳上采用了双层错位的扬声器面板,并位于锁背面,可防破坏和雨淋。
2、该锁引出两条导线至车把上的按钮开关,当按下开关时,扬声器发出叫声,具有车铃和检查报警器电源是否有电的作用,既使该线被破坏,也不影响报警功能。
3、电路简单、零件少、灵敏度可调,可靠性好,便于生产安装。
4、该锁电池盒盖是靠固定螺丝锁闭,没有钥匙是不能取出电池的,任何破坏锁的行为均会触发震动传感器,安全性好。
5、报警器印刷线路板体积只有半个火柴盒大小,待报警时,耗电不超过1MA,整个报警锁的成本在10元左右。
本发明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


图1是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的方框图,(1)是自行车锁,(2)是触点开关,(3)是震动传感器,(4)是定时器,(5)是与门,(6)是超低频振荡器,(7)是功率振荡器,(8)是扬声器,(9)是电源,(10)是按钮开关。
附图2是自行车防盗报警锁的结构示意图,1-扬声器,2-固定夹,3-电池,4-印刷电路板,5-触发开关的触点,6-触发开关的触片,7-锁芯,8-锁杆,9-锁壳,10-弹簧,11-震动传感器。
图3是自行车防盗报警锁报警电路原理图,K1-震动传感器,K2-车铃按钮开关,K3-电源触点开关。
图4是自行车防盗报警锁正面示意图,12-是锁壳上盖,13-是铆钉,14-是标牌。
图5是自行车防盗报警锁背面示意图,15-是锁壳下盖,16-是插板。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2-5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在自行车锁没有锁闭时,附图2中的触点(5)与触片(6)脱离,没有接通电源,此时不会出现报警声。
在自行车锁锁闭时,附图2中的触点(5)与触片(6)接通,电源接通,报警器处于待报警状态,此时耗电不超过1MA,当车锁被撬、砸或遇到搬动,震动自行车时,震动传感器(11)触发报警电路,锁壳(9)内的扬声器(1)发出十五秒左右的警笛声,然后自动停止报警,并恢复原始状态,以监视第二次动锁或搬动自行车。
该实施例中自行车锁用获得国家新产品银奖的机械齿轮锁改装。
附图2中的锁壳(9)内上部固定有扬声器(1),扬声器(1)旁边装有固定夹(2),固定夹(2)内装有9V层叠电池(3),电池(3)旁边装有印刷板(4),印刷板(4)最上边固定有震动传感器(11),震动传感器(11)由一个小黄铜碗内放置一个小黄铜球和在小碗上盖有一薄黄铜片组成,用铜片盖板与小碗边的间隙调整震动传感器的灵敏度,碰到震动时,小球在碗内滚动接触到盖片时,发出震动传感信号。震动传感器(11)也可用其它金属材料制成,但表面需经过镀银处理,提高导电的可靠性。
附图3为电路图,K1是震动传感器(11),K2是车铃按钮开关(10),K3是触点开关(5、6)。IC六反相器的型号为5/6CD4069,由R1、R2、C1、IC1和IC2构成定时器,由IC3、IC4、IC5和R4、R5、C2、D3构成超低频振荡器,由D1和D2组成一个与门(以省去一块与门集成电路),由BG1、BG2、C3、C4、R6、R7构成功率振荡器并与扬声器连接。BG1选用3DG型,BG2选用3AX型,D1、D2、D3和D4任意选择。
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当车锁后,电路接通,在撬、砸自行车锁或搬动自行车时,震动传感器发出信号,定时器输出高电平,通过D1、D2达到超低频振荡器,功率振荡器依靠超低频振荡器在定时器给定时间内的信号,送出忽高忽低的电平信号,使扬声器发出忽高忽低的报警声,大约十五秒钟后,反相器翻转,输出低电平,电路无输出,停止报警。
按压按钮开关K2,触发功率振荡器,靠C2的充放电作用,发出奇怪的令人注意的声音,起到车铃的作用。按钮开关的引线即使完全断路,与报警器无关。
按钮开关的另一作用是随时检验报警工作是否正常。
附图2中的触片(6)是首先贴接在胶木板上,然后将胶木板贴接在锁壳(9)内,要求是触片(6)与锁壳(9)绝缘。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含有锁芯、锁杆、锁壳、弹簧的自行车锁,其特征是锁壳内安装有电源触点开关,触点开关是在锁杆上焊有金属触点和在锁壳内绝缘固定有金属触片组成,当车锁后,触点与触片相连接,电源接通,在锁壳内还装有报警器,报警器由震动传感器、定时器、超低频振荡器、功率振荡器;扬声器和电源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报警器中的震动传感器由一个金属小碗内放置一个小金属球和在小碗上盖有一薄金属片组成,用金属片与小碗边的间隙调整震动传感器的灵敏度,碰到震动时,小球在碗内给滚动接触到盖片时,发出震动传感信号。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报警器中的定时器由并联的RC充放电电路串联六反相器IC1和IC2组成,低频振荡器由六反相器IC3串联IC4、电阻、IC5组成,功率振荡器由三极管BG1联接BG2后与串联的R6、C4、R7电路并联组成,报警器电路连接关系是,振动传感器与定时器连接,定时器通过D1、D2组成的与门和低频振荡器连接,低频振荡器通过D2、D4与功率振荡器连接,功率振荡器与扬声器连接。
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其特征是在报警器中功率振荡器的BG2e脚和电阻R6上接一按钮开关,通过按压开关,扬声器发出声音。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防盗报警锁,含有锁芯、锁杆、锁壳、弹簧的自行车锁,当停放锁后的自行车锁被撬、砸或搬动自行车时,可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车主注意,同时具有车铃作用。其特征是锁壳内装有电源触点开关,当车锁后,触点与触片连接,电源接通,锁壳内还装有由震动传感器、定时器、超低频振荡器、功率振荡器、扬声器和电源组成的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报警灵敏度可调,可靠性好,每台成本10元左右,便于生产安装。
文档编号E05B45/00GK2069460SQ8922126
公开日1991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5日
发明者刘经仁 申请人:刘经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