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锁锁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13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子锁锁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是锁。
锁的功用在于防盗,其可靠性特别重要。传统锁的锁闭机构大多数是由弹簧推着锁栓插入锁钩的缺口里,阻止锁钩的退出;也有些是由弹簧力拉紧或压紧一对钳形钩,钩住箭头形锁钩的两倒剌面,阻止其退出。它们的弱点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结构是常闭结构。要把锁锁上,就必须在插入锁钩的同时把锁栓或钳形钩推开,锁钩才能进入。因此必须有一方是带钭面或曲面,才能产生一横向分力推开锁栓或钳形钩。由于受尺寸的限制,锁钩与锁栓或锁钩与钳形钩这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移动行程都不能太长。为了照顾咬合面的大小,行程也不能太短。故钭面的倾角一般在45°左右。同理曲面的曲率半径也不能太小。因而横向分力就较小。因此上锁动作很费力。而且锁栓插入锁钩缺口或钳形钩钩住箭头形锁钩的有效部分很少;其纵剖面又是楔形面,因而强度不高。在稍大的外力冲击下,受剪切力作用,可能会剪断,失去防盗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它是靠弹力维持着锁栓或钳形钩的上锁功能,如有缝隙存在就有可能在缝隙插入异物把它顶开而失去防盗功能。事实上,这种缝隙的存在,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被免的。
另一种是由锁芯端部偏心凸台或侧部切口转进锁钩的缺口里,阻止锁钩退出。它虽然不是靠弹力维持上锁功能,但由于锁芯尺寸有限,其转角也有限,因而转入锁钩的部分很少,机械强度很低,在稍大的外力冲击下,同样很容易被剪切力剪断。失去防盗功能。
当然目前有双舌,三舌的锁,可靠性较高,但由于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故障率相对增高,且生产成本也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子锁锁闭机构,该机构能够提高锁闭的可靠性,操作方便、省力,结构简单,造价低。按照这一设想设计的本装置由锁壳、槽形支架、转钩、销轴、止动块、锁钩、止动块弹簧、转钩弹簧等零部件组成。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如下槽形支架为一带开口或不开口槽的支架,槽的一端可以是孔形。在槽的两侧面上有一对同轴线的孔,通过此孔用销轴把转钩安装在槽里。在此孔外一侧另有一个或一对同轴线的孔,作安装止动块用;或有一防脱轨导轨,止动块只能沿导轨方向滑动,不会脱出。止动块可绕孔的轴线转动或沿导轨滑动。各孔轴线的配置,或转钩销轴孔轴线与导轨走向的配置,使转钩与止动块有部分活动空间重合,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互相争夺共用空间。在槽内或槽外,可设有弹簧安装点,作安装转钩弹簧和止动块弹簧用。它本身在止动块与弹子锁控制机构拨杆相接的地方开有一孔,使本装置与配套的弹子锁控制机构配套安装时在此装上,或拨杆从此孔伸进,拨动止动块。它也可以和弹子锁控制机构的锁芯套合在一起整体加工成一个锁体;也可与锁壳做成一体。还可以本身具有一个以上的螺纹孔,圆孔或作铆钉用的突出点,通过螺钉固定或铆合的方法与锁壳相连及固定在工作点上。
转钩是能绕板面一通孔轴线转动的板(或空心板)。在与孔轴线一力臂距离处有一钩形缺口(或其轴线空间垂直于此孔轴线的有底环孔)。缺口一部分(或环孔)作钩着锁钩用,叫锁闭工作部;缺口另一部分(或环孔底板)作与锁钩碰触,并接受其推动力用,叫碰触部,此碰触部也可独自成为一个零件叫碰触件,控制转钩动作。在另一侧与孔轴线一力臂距离处有一顶着或挂着转钩弹簧用的安装点。在板的周边上有一相对于孔轴线的半径突变区,或是与止动块成铰链连接的关节点,使与止动块能起互相争夺共用空间,互相止动的作用。
止动块可以是绕轴线转动的圆柱体或板,或空心板或关节板,或能在一定横截面的防脱轨导轨里滑动的滑块。可设有伸出锁壳外的捏把。若是转动式的,在与转动轴线一力臂距离的三个地方,分别与转钩、弹子锁控制机构的拨杆及弹簧相接。其中与转钩是弹性接触或铰链连接,接点处是相对于轴线的半径突变区或铰链连接的关节点;若是不留钥匙,止动块与弹子锁控制机构的拨杆是弹性接触;若是留匙锁,则是双向接受力距的叉一偏心机构动配合连接。若使用滑块式的,则其一端或一侧设有一弹簧安装点,弹簧推着或拉着它与转钩保持弹性接触。在一侧设有一孔或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槽,弹子锁控制机构的拨杆成偏心体状伸进槽里或孔里,若是不留匙锁,偏心体与槽或孔一侧面弹性接触,该槽比偏心体宽,或孔比偏心体大,使拨杆在止动块弹簧力的方向可单独运动一定范围;若是留匙锁,偏芯体与槽两侧面是双向动配合连接。若弹子锁控制机构不设拨杆,则本身用螺钉固定或铆接于锁芯上。还可以把锁芯一侧部分圆柱面切去形成的偏心体作止动块用。
止动块弹簧和转钩弹簧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弹簧。
上述零部件所用材料均为金属或工程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与装配均采用通常的机械制造及装配方法进行。其装配关系和动作过程是首先用销轴把转钩装在槽形支架的槽里,并铆压销轴头,使转钩能在槽中绕销轴轴线转动一定的角度。再在安装止动块的孔中用销轴把止动块装在槽里,并铆压销轴头;若止动块是关节板式的,则把一端的关节点与转钩相应的关节点用销轴铆接;或直接将止动块装在槽中的孔里,再用定位销定位;使止动块能绕孔轴线转动一定的角度。或在安装止动块的导轨中装上止动块,使它能在导轨内运动一定的范围。然后在槽形支架与转钩及止动块的弹簧安装点装上弹簧。再把整个部分装进锁壳里,通过螺钉或铆压的方法固定,整个装置即装配完毕。这时若把配套的弹子锁控制机构及锁钩与本装置在工作地点装上,即构成一把完整的锁。
若止动块是装在锁芯上的,应在装好转钩后,把弹子锁控制机构装在槽形支架的相应孔中,通过螺钉或铆压的方法固定好。然后在锁芯的端部止动块安装点,用螺钉固定或铆压等方法,装上止动块。并且在各弹簧安装点装上转钩弹簧和止动块弹簧。把它们整体装进已装好锁钩的锁壳中,用铆钉或壳体卷边铆压固定。即成为整体的锁。
若止动块是在锁芯本身加工成的,必然是槽形支架与锁芯套整体加工成的锁体。在装好转钩后,再将配上钥匙和配好锁芯弹子的锁芯整个放进锁芯孔中,再装上定位销及锁芯套弹子,弹子压簧和锁芯弹簧,并封好各孔。采用这种形式的本装置,由于止动块是锁芯的一部分,锁芯弹簧即是止动块弹簧。锁芯进入槽形支架槽里的部分即为止动块。在锁芯部分装好后再在弹簧安装点装上转钩弹簧。当装上锁钩和锁壳后即为一完整的锁。
锁钩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与锁壳连成一体,也可以和其他零件分开,单独装在工作地点上。只在上锁时才与转钩钩着,完成上锁的功能。
由于本装置的转钩与止动块有一部分活动空间是共用的,这部分空间要么容纳止动块的一部分,要么容纳转钩的一部分。当在弹子锁控制机构的钥匙导沟插进钥匙,转动锁芯,通过拨杆拨动止动块,使其与转钩接触的部分最大限度偏离共用空间时,原来与止动块接触或铆接的转钩部分应能在转钩弹簧力的推动下,或止动块关节点的牵引下,自动转入止动块原来占有的空间。原来处于锁上状态的转钩锁闭工作部同时降至最低位置,或最大限度的退入槽里,或环孔对准锁钩运动路线;同时转钩的碰触部或碰触件处于锁钩运动路线上。由于转钩的一部分占有了止动块空出的共用空间,这时止动块就被转钩卡住,无法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至此锁被打开。当需要上锁时,锁钩与锁体沿上锁方向相对运动,使锁钩与转钩碰触。由于在开启状态时转钩的锁闭工作部是降至最低或退入槽里最彻底(或环孔对准锁钩运动路线),而转钩的碰触部或碰触件正好处于锁钩运动路线上。因而与锁钩相碰的只能是转钩的碰触部或碰触件。在锁钩的推动或触发下,转钩绕销轴旋转,使转钩的锁闭工作部转进锁钩的钩口里。当其进入到预定的深度时,原来卡着止动块的那部分即完全退出共用空间,止动块在本身弹簧的作用下或在转钩关节点的牵引下自动回转到限定的状态,占据共用空间。使转钩不能回转。从而被转钩卡进钩口里的锁钩即被有效地钩着,不能退出锁体,这时弹子锁控制机构各锁芯套弹子孔轴线正好与锁芯对应的弹子孔轴线同时重合,若是留匙锁,钥匙即可抽出。这时锁芯套的弹子即在弹子压簧的作用下不同程度的沿轴线方向进入锁芯弹子孔内,把锁芯卡住。由于弹子卡住锁芯,锁芯通过拨杆控制止动块,止动块卡住转钩,转钩卡住锁钩,这就完成上锁的过程。
当把钥匙插进弹子锁控制机构的钥匙导沟,拧动锁芯,通过拨杆拨动止动块或锁芯直接带动止动块转动。当转到完全离开占据的共用空间时,转钩在弹簧力推动下或在止动块的关节点牵引下,自动重新占据这共用空间,并同时退出锁钩的钩口,锁钩在弹簧力或外力作用下离开锁体。这时锁又回复到开启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形式的结构图。图中各代号零件的名称如下〔1〕-锁钩,〔2〕-转钩,〔3〕-转钩弹簧,〔4〕-槽形支架,〔5〕-止动块,〔6〕-锁壳,〔7〕-止动块弹簧,〔8〕-销轴,〔9〕-弹子锁控制机构拨杆。
本装置是由锁钩〔1〕,转钩〔2〕,转钩弹簧〔3〕,槽形支架〔4〕,止动块〔5〕,锁壳〔6〕,止动块弹簧〔7〕,销轴〔8〕等零部件组成。本装置所采用的材料及其各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与前述相同。本装置各零部件的具体特征如下〈1〉转钩〔2〕是外形像坦克的空心板。“坦克”的头部是锁闭工作部,作钩着锁钩〔1〕用。在“炮塔”处有一对同轴线的孔,通过销轴〔8〕将自身安装在槽形支架〔4〕的槽里。“大炮”部分是碰触部,作上锁时与锁钩〔1〕碰触并接受其推动力、使自身转动之用。“尾部”是与止动块〔5〕保持弹性接触、并与其争夺共用空间和互相止动之用。
〈2〉转钩弹簧〔3〕与止动块弹簧〔7〕为一扭簧。
〈3〉槽形支架〔4〕是铆合一倒扣槽在底板上所形成的支架。槽的左侧向上开口,槽壁上伸,在上伸的两槽壁上有一对同轴线的孔,作装转钩〔2〕之用。槽的右半部是矩形孔。上、下壁有一对装止动块〔5〕用的同轴线孔。空间垂直的这两组孔轴线的配置使转钩〔2〕与止动块〔5〕有部分活动空间重合。在槽外左侧底板上设有一孔,弹子锁控制机构的拨杆〔9〕通过此孔伸进支架内,操纵止动块〔5〕。在底板左面两边向上弯起两块带螺纹孔的侧板,作固定锁壳〔6〕之用。底板右面两边向上弯起两个钩,作钩着锁壳〔6〕右端之用。
〈4〉止动块〔5〕是在附图俯视方向像一左轮手枪形的空心板杠杆。在“扳机”的位置有一对同轴线的孔,通过销轴〔8〕将自身装在槽形支架〔4〕的槽里。在“枪把”处与“转钩”〔2〕保持弹性接触。右侧“枪管”处与弹子锁控制机构的拨杆〔9〕保持弹性接触,接受其操纵。“枪口”部分像扁形捏把伸出锁壳〔6〕外面,作手动开锁之用。
〈5〉锁钩〔1〕,锁壳〔6〕,销轴〔8〕等和现有的弹子门锁的相仿。
此装置由于采用了转钩结构,使上锁时锁钩不必用太大的力就能使转钩转动。且锁钩先进入上锁位置,然后转钩的锁闭工作部再转入锁钩的缺口内锁上,故用力省。且转钩与锁钩的咬合面比现有锁增加很多,因而强度高。全部上锁动作只需要轻推一下。可以实现安全可靠与方便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转钩结构,实现上锁的每一步聚按照一定程序,自动连锁进行。只要轻推锁钩碰触转钩或碰触件,就能推动或触发转钩转进锁钩里,自动完成上锁的过程。只要转动一下弹子锁控制机构的锁芯就能开启。操作简单。除锁芯能通过规定的钥匙转动外,整个上锁程序,自动连续进行。是不可逆的。且结构简单,紧凑,故障率可降低。由于与锁钩的咬合面大,强度高,转钩被刚性止动、且全部易拆卸部分密封。一经锁上,在防盗范围内、不用相当强的破坏手段是打不开的。从而达到方便、安全可靠与造价低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弹子锁锁闭机构,由锁钩[1]、锁壳[6]、销轴[8]、弹簧[3]、以及槽形支架[4]、转钩[2]、止动块[5]等零部件组成,锁钩[1]可连接在锁壳[6]或槽形支架[4]上,也可独立安装在工作地点上,通过销轴[8]、把转钩[2]及止动块[5]安装在槽形支架[4]里、并使它们能在支架上运动,转钩[2]与止动块[5]可关节式连接、也可借助弹簧力作用保持弹性接触,槽形支架[4]安装在锁壳[6]里,其特征是<1>槽形支架[4]为一带槽支架,设有安装转钩[2]及止动块[5]用的孔,孔与孔相互位置的配置、使转钩[2]与止动块[5]的部分活动空间重合,该支架上还可设有装弹簧用、弹子锁控制机构的锁芯套或拨杆用、连接锁壳用、或将本身固定于工作位置用的连接点,<2>转钩[2]为一绕销轴[8]转动的构件,设有不少于两个凸出部、分别作碰触锁钩的碰触部及卡住锁钩用的锁闭工作部,还有能被止动块[5]卡着的旋转半径变化区,该转钩[2]还可设有弹簧安装点,<3>止动块[5]为另一绕枢轴转动的构件,设有与转钩[2]保持弹性接触的舌状凸出部、亦可设有弹簧安装点,该止动块[5]可具有伸出锁壳[6]外面的捏把、还具有与弹子锁控制机构相连接、并受其控制的连接点,也可以本身就是该机构的一个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特征是槽形支架[4]与弹子锁控制机构的锁芯套做成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特征是槽形支架[4]与锁壳[6]做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特征是槽形支架[4]设有防脱轨导轨、转钩[2]能在导轨中定向运动,该导轨走向与止动块[5]枢轴孔的相互位置配置、使转钩[2]与止动块[5]的部分活动空间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特征是槽形支架[4]设有防脱轨导轨、止动块[5]能在导轨中定向运动、该导轨走向与转钩销轴孔的相互位置配置、使止动块[5]与转钩[2]的部分活动空间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特征是槽形支架[4]设有两条防脱轨导轨,转钩[2]与止动块[5]各在其中之一导轨定向运动,该两导轨相互位置的配置、使转钩[2]与止动块[5]的部分活动空间重合,两导轨环绕不同的中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进一步特征是所述的两导轨为互相垂直的直线防脱轨导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特征是转钩[2]的碰触部独立设置、成为碰触件,安装在槽形支架[4]上,能绕枢轴转动,与锁钩[1]碰触时能推动或触发转钩[2]其余部分执行对锁钩[1]的锁闭与释放。
9.如权利要求4)及8)所述的弹子锁锁闭机构,其特征是止动块[5]为一关节板,与转钩[2]连接,该止动块与权利要求8)所述的碰触件共同控制转钩[2]对锁钩[1]的锁闭与释放。
专利摘要一种弹子锁锁闭机构。它所属的技术领域是锁。本装置由锁壳,锁钩,槽形支架,转钩,止动块,转钩弹簧和止动块弹簧等零部件组成。锁钩可连接在锁壳或槽形支架上,槽形支架为一带槽支架,转钩为一绕销轴转动的构件。用此装置能实现上锁安全可靠,方便和造价低的要求。
文档编号E05B15/00GK2100440SQ91205110
公开日1992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30日
发明者陈锦华 申请人:陈锦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