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玻璃改装成的保温节能双玻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281阅读:16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由单玻璃改装成的保温节能双玻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在现有建筑房屋上使用的单层玻璃窗,改装成保温节能式的双层玻璃窗时的一种构造方式,其窗框可以是空心钢框,也可以是木制窗框。其技术领域可属于建筑保温节能技术领域。
由于现有建筑外墙上大量使用的单层玻璃窗;其构造型式完全是按单玻窗保温性能及构造特点进行设计的。直接改装成双玻保温窗具有较大的难度。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在现有单玻窗基础上直接改装成双玻窗保温窗的成熟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只能以现有的单玻窗为对比对象,主要是以普遍采用的空腹钢管式外墙单玻窗为现有技术。在新装的内层玻璃的固定方式上,以现有新式双玻窗的内层玻璃固定方法为对比对象,作为现有技术,如新式的“双玻密闭保温窗”内层玻璃采用木制压条固定,使玻璃和压条构成刚性接触,两者间造成的缝隙可使双层玻璃间的内腔空气同大气空气之间频繁流动,从而降低了这种双玻窗的保温性能、气密性能等,也使内腔玻璃表面容易洁露、积尘。清理擦洗时,必须拆除木条,卸玻璃极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以现有建筑外墙上已经大量使用单玻窗为基础,将其直接改造成为具有较好的保温节能效果的双玻窗。作到改装成本低、工艺简单,不影响作为外墙窗的使用的性能。此外在内层玻璃的固定方式上提供一种橡胶压条,使玻璃同压条间构成柔性的密闭接触,隔绝双玻窗内腔空气,提高保温节能效果,克服现有“双玻密闭保温窗”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分如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原有单玻窗的窗框及扇框的一侧,全部复盖上一层厚度为15mm至25mm其宽度和长度与原框外形尺寸相同的木条保温层,因此切断空腹钢窗的热桥,有效地增加了窗框部分的热阻性能。此外在有玻璃处框或扇上木条的一侧又加工出5.5×6mm的开口勾槽,供嵌入固定内层玻璃的橡胶密封压条之用。这种木条保温层与空腹钢管式窗框或扇框表面的联结方式采用了自攻螺栓螺结或防水胶结剂胶结。
第二部分是在已镶嵌上玻璃的死扇或活扇玻璃内侧四周围的框上固定上10mm至20mm厚的窄木条,木条的一侧贴紧已镶嵌好的外层玻璃上,另一侧贴紧后安装的内层玻璃上,这内层玻璃,从而构成了两层玻璃间的空气隔热层,有效地增大了采光玻璃的热阻性能。
第三部分在有玻璃处的框或扇上的木条上设有5.5×6.0mm的开口勾槽,在安装好内层玻璃使其紧贴周围圈木条以后,向开口勾槽内嵌入橡胶密封压条,其断面形式为矩形(或正方形)加上三角形(或四分之一园形)两者的合成。将其矩形断面部分嵌入沟槽内,三角形部分外露出来压紧内层玻璃的外表面四周圈,从而造成了使两层玻璃中间的空腔内的空气与大气层的空气完全隔绝,使空腔内的空气不全因大气的空气的温度、压力而任意进出。防止了尘埃进入空腔,减少了空气对流散热,有效增加双层玻璃的透明度及热阻性能,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隔声效果。此外采用橡胶密封压条这种构造方式,可使内层玻璃很方便拆卸及安装,从而使空腔中的玻璃清洗工作极为方便。
由以上三部分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空腹钢管框式单玻窗相比,在保温性能上节约能耗上具有显而易见的效果。在同样面积的整樘窗子的热阻性能上这种双玻窗比现有单玻璃窗高近2倍。从内层玻璃的固定方式来讲这种橡胶密封压条式的固定方式,具有阻止两层玻璃中间的内腔空气与大气层流动,外部尘埃进入以及可使玻璃很方便拆卸,便于清洗等优点使这种构造方式在气密性、隔热性、光透性以及易擦洗性都优于现有供新建房屋使用的“双玻密封保温窗”的构造方式优越。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积极效果远在于直接在已建的房屋门窗上由单玻窗改装成双玻窗,为北方地区的外墙门窗的节能保温提供了简单易行,效果明显、成本不高的技术改造措施。特别是改装后的窗框的室内表面 为木质表面有利于室内装修处理、美化室内生活环境。


图1表示了改装后双玻窗的死扇、活扇位置示意图。
图2表示带活扇部分双玻窗断面图A-A图3表示了带死扇部分双玻窗断面图B-B图2、3空腹钢管式的窗框(1)断面直接固定在外墙窗洞口上,木条保温层(10)通过自攻螺钉(9)螺结在窗框(1)之上。原单玻窗上的玻璃即外层玻璃(4)用油灰(3)固定在活扇框(2)上或死扇框(1)上。厚度为10mm至20mm的矩形木条(5)用胶粘结在活扇框(2)或死扇框(1)一侧两面分别与外层玻璃(4)及内层玻璃(6)紧密接触。内层玻璃(6)是由橡胶密封压条(7)外墙端来固定,并用以保持玻璃夹层空腔洁净和气密性。橡胶密封压条(7)的嵌入端嵌进在活扇框(2)上用自攻螺栓(9)螺接的木条保温层(8)的开口勾槽内在死扇框(1)上用自攻螺栓(9)螺接的木条保温层(10)上也有矩形勾槽,用以嵌入死扇框的橡胶密封压条(7)。
权利要求1.一种在现有建筑物外墙上安装的单层玻璃窗或在加工厂中生产单层玻璃窗,将其改装成保温节能双层玻璃窗,其特征在于A、在原有窗框及活扇框的一侧表面固定上厚度为15mm至25mm,其宽度及长度等于窗框条尺寸及活扇框条尺寸的一层木条,沿镶嵌玻璃的侧面开有固定橡胶密封条用的矩形断面道长沟槽;B、沿镶嵌玻璃的框条内侧四周固定上10mm至20mm厚窄木条,构成切断钢窗框热桥、增加窗框热阻性能的构造方式,木条的一侧贴紧已镶好的一层玻璃上,木条的另一侧贴紧后来安装的中另一层玻璃上,构成两层玻璃间的空气隔热层,增加采光玻璃热阻性能的构造方式;C、在开有固定橡胶密封条用的矩形断面道长开口沟槽的木条上,嵌入由矩形(正方形)及直角三角形(或1/4圆周形)两种形状合在一起的一个完整断面形式的橡胶密封条,其外露的三角形断面部分由其直角边压紧可装卸玻璃的外表面周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节能的双层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固定于窗框或活扇框上的木条与空腹钢管式框表面的联结采用自攻螺栓螺结或采用胶粘剂胶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节能双层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在原窗框或扇框上后来安装的一层玻璃是具有密封性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卸装的活动式玻璃安装构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把现有建筑外墙上使用的单玻窗改装成保温节能的双玻窗技术。其技术要领是在原有窗框及活扇框的一侧表面固定上具有一定厚度,其宽度及长度等于窗框条尺寸及活扇框条尺寸的一层木条。该木条在镶嵌玻璃的侧面处开有固定橡胶密封条用的矩形断面道长沟槽;沿镶嵌玻璃的框条内侧四周固定有窄木条,木条的一侧贴紧已镶好的一层玻璃上,木条的另一侧紧贴后来安装的另一层玻璃上,构成两层玻璃间的空气隔热层,提高其热阻性能。
文档编号E06B3/24GK2102354SQ9122463
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1日
发明者王清安 申请人:北京市建筑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