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493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的控制和开动,是一种改进的弹簧门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带有斜面锁舌的弹簧门锁,包括锁扣1、锁舌2、弹簧3、锁体4、弹子锁头6以及偏心摇臂8和弹簧杆9。这种带有斜面锁舌的弹簧门锁,由于容易实现碰撞锁门,使用方便,颇受人们喜爱。但是,不法分子常常利用锁舌斜面进行作案。如


图1所示,用一种有弹性的硬薄物5,例如一段锯条片,从门缝对着锁舌位置用力(P)插入并与锁舌斜面接触,P力分解为P1、P2分力,P1将迫使锁舌2向右移动,P2使硬薄物5沿斜面向左滑动并继续压锁舌2向右移动直至锁舌2被完全推出锁扣1。这就是不法分子不用钥匙开锁的过程,这给许多居民带来财产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弹簧门锁,它既能实现碰撞锁门,又能有效地防止利用有弹性的硬薄物从门缝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锁舌2的斜面上加工有至少三条纵向沟槽11,一旦弹性硬薄物与斜面施力接触便滑进沟槽,使弹性硬薄物在斜面上既不产生斜向滑动也不产生横向推力,从而维持锁舌伸入锁扣内。在锁扣1框边与锁舌2斜面经常碰撞部位设置有圆滑曲面体10,使斜面上的沟槽顺利通过框边从而使锁舌进入锁扣内。
图1是现有弹簧门锁结构和锁舌斜面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弹簧门锁结构和锁舌斜面受力状况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2所示,在锁舌2的斜面上加工有三条纵向沟槽11,试验时,沟槽是用精细锉加工的,槽深和槽宽均为1.5毫米,槽边间距3毫米。工厂生产时,应一次成型。弹性硬薄物一旦落入沟槽将不能沿斜面滑动,从而不能产生横向推力,也就是说硬薄物落入沟槽后不能继续沿推力前进,从而不能使锁舌右移,即不能从门缝开锁,只能通过钥匙7开锁。
如图2所示,由于斜面上有沟槽,在关门时,锁舌斜面碰撞锁扣开口框时,可能被框边棱角阻挡,为此,在锁扣1开口框与锁舌2斜面经常碰撞部位设置有圆滑曲面体10。图示是在现有门锁上临时附加的,生产时并不需要,可一次成型为圆滑加厚框边。
选用本实用新型锁具,可以不用门框挡缝条,节省木材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选用本实用新型锁具,不但锁门方便,而且安全可靠,无须设置双保险机构,既可简化锁的结构,又可节省金属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弹簧门锁,包括锁体(4),与锁体固定在一起的弹子锁头(6),与锁头拨条接触的弹簧杆(9),弹簧杆左端的斜面锁舌(2),右端的偏心摇臂(8),其间套有弹簧(3),与锁舌配套的锁扣(1),其特征在于,在锁舌(2)的斜面上加工有至少三条纵向沟槽(11),在锁扣(1)框边与锁舌(2)斜面经常碰撞部位设置有圆滑曲面体(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弹簧门锁,其特征是在锁舌的斜面上加工有至少三条纵向沟槽,在锁扣框边设置有圆滑曲面体。当不法分子利用弹性硬薄物从门缝对着斜面施力时,硬薄物滑入沟槽不能推动锁舌,有效地防止锁被打开。选用本实用新型锁具后,门框边不用堵缝板,可节省木材,门锁无须双保险,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本锁具既可碰撞锁门,又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5B15/02GK2129316SQ92228048
公开日1993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9日
发明者程国跃 申请人:程国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