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旅游组合台、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33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旅游组合台、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台、凳的改进。
专利号为88300415.1的折叠台。张开为台,折叠后外形象箱子,里面可放四张凳子,这种折叠台尚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由于支脚斜置定位杆过短故两只半箱体张开组成的台面接缝处会有少许下陷,造成台面不平整,不美观;二是为使台脚能折叠,脚的定位杆由两段组成,用铆钉铰链状连接,用久了,铆钉变松时,脚的稳定性就差,使用时台会摇晃不定;三是所配套的凳由两个长方形框架,对应长边在中心处铰链状连接,两个顶边用坐布连接而成,因没靠背,久坐使人劳累、不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面平整、台的稳定性好,并配套可折叠椅子的便携式旋游组合台、椅。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列方式来达到目的的加长支脚的两条定位杆,一条做成整体,一端固定在支脚顶部,另一端部为轴套,套在台面板边缘上的轴上,斜置的定位杆支承在台的中心处,使台面中间接缝不会下陷,另一条定位杆由一短一长两支杆组成。这两支杆处于直线时,有一段重合段,用两点定位,即一点为铰链点,另一点为弹簧片或弹簧线,象雨伞张合开关,使两段组成的定位杆。保持其直线性,不会曲折。给上述凳子增设U形靠背,U形靠背下端颈部与凳子的一个大的长方形框架侧边顶端对应铰链状连接,U形靠背上半部连接上靠背布。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一是台面平整、美观;二是台使用时,稳定性好;三是凳子加上靠背变成椅子,结构简单,久坐不劳累,舒适。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实施例


图1为本组合台主视图(左半边缘剖开)。
图2为本组合台侧视图(左半边缘剖开)。
图3为
图1在A处放大图。
图4为
图1在A处俯视图。
图5为本组合椅主视图。
图6为本组合椅侧视图。
图7为本组合椅叠合后正视图。
参照
图1~7,本组合台、椅由折合台和折合椅组成。
折合台由两个半箱体组成的台面板1、支脚2、定位杆3、4、5,定位杆3端部有长孔7,定位杆4中部安有可伸缩的弹簧片或弹簧线6,定位杆4端部用铆钉8铰链状地连接在定位杆3中部,使用状态时,定位杆3、4成直线,前半部重合,弹簧片或弹簧线6伸出长孔7,定位杆5下端部固定在支脚颈部上,上端部为轴套9,轴套9套装在台面板中间边缘上的轴上。
折合椅由框形支脚10、11、靠背13、坐布12、靠背布14组成。靠背13由U形支架和靠背布14组成。U形支架颈部与支脚11顶部对应铰链状连接,折叠后框形支脚10、11和靠背13在一个平面上,支脚10在内,11在中间,靠背13在外。
权利要求一种便携式旅游组合台、椅,由折合台和折合椅组成,折合台由两个半箱体组成的台面板1、支脚2、定位杆3、4、5组成,折合椅由框形支脚10、11、靠背13、坐布12、靠背布14组成,其特征在于折合台定位杆3端部有长孔7,定位杆4中部安有可伸缩的弹簧片或弹簧线6,定位杆4端部用铆钉8铰链状地连接在定位杆3中部,使用状态时,定位杆3、4成直线,前半部重合,弹簧片或弹簧线6伸出长孔7,定位杆5下端部固定在支脚颈部上,上端部为轴套9,轴套9套装在台面板中间边缘上的轴上,折合椅靠背13由U形支架和靠背布14组成,U形支架颈部与支脚11顶部对应铰链状连接,折叠后框形支脚10、11和靠背13在一个平面上,支脚10在内,11在中间,靠背13在外。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旅游组合台、椅、由折合台和折合椅组成,折合椅由两个半箱体组成的台面板、支脚、定位杆组成。定位杆一支为整体式,一支为两段组合式,前半段重合,由两点定直线,折合椅由支脚和靠背组成,折叠后支脚和靠背在一个平面上。其优点一是台面平整、美观;二是台在使用时稳定性好;三是凳子加靠背变成椅子,结构简单,久坐不劳累,舒适。
文档编号A47C4/04GK2161160SQ9323385
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刚, 朱忠良 申请人:广东省粤北工业开发区乐意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