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保温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0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塑保温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隔热器皿,尤其是一种日用保温桶。
目前国内外保温桶的外壳均由上、下两壳体采用螺纹、化学粘接、热压及螺钉固定等方法组装而成。因此,存在着装配复杂、经济效益低、且易影响产品外观光洁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连接牢固、方便、且保证产品质量和外观光洁的保温桶。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上壳体连接端的内侧设有一根以上的环型凸筋,在下壳体连接端的外侧对应处设置相应的与环型凸筋相配合的环型凹槽。环型凸筋的前端面最好设计成前倾的斜面。另外,下方的环型凹槽和相对应的环型凸筋其结构尺寸宽度最好比上方的宽一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环型凹凸镶嵌的连接结构,因此,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牢固,在不破坏塑件的情况下难以使其分离,而且连接部位易保证产品外观的光洁、平滑和无玷污等。
图1——带局部剖面的全塑保温桶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的全塑保温桶(1),其包括上壳体(2)、下壳体(3)、保温层(4)和内胆(6)等。在所述上壳体(2)的连接端内侧,设有二根环型凸筋(8a、8b),其前端面最好设计成倾斜面(9),且下方的环型凸筋(8b)的筋宽宽于上方的环型凸筋(8a)的筋宽,以避在下压过程中一挡挡地卡入,使之更易一次“卡锁”成型;在所述下壳体(3)的连接端外侧设有与上壳体(2)的环型凸筋(8a、8b)相配合的环型凹槽(7a、7b),即下方的环型凹槽(7b)的槽宽宽于上方的环型凹槽(7a)的槽宽。其中环型凸筋(8a、8b)与上壳体(2)用PZ材料一起注塑成型;环型凹槽(7a、7b)与下壳体(3)用PZ材料一起中空吹塑成型。在装配时,依靠塑料壳体本身存在的弹性及结构尺寸的合理配合,只需平准稍用力下压上壳体(2),即可使其环型凸筋(8a、8b)经过弹性伸缩后,一齐“卡锁”在下壳体(3)的相应环型凹槽(7a、7b)里,从而达到了简便牢固的足以支撑保温桶整体重量的连接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结构,同样适用于其它塑料装配件间的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日用保温桶,含有上壳体、下壳体、保温层、外盖及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的连接端内侧设有一根以上的环型凸筋(8a、8b);在所述下壳体(3)的连接端外侧对应处设有相应的与环型凸筋(8a、8b)相配合的环型凹槽(7a、7b)。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型凸筋(8a、8b)的前端面为前倾的斜面(9)。
3.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下方的环型凹槽(7b)和相对应的环型凸筋(8b)其结构尺寸宽度分别宽于上方的环型凹槽(7a)和环型凸筋(8a)。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保温桶,其特征在于保温桶各部件采用全塑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日用保温桶,其特征在于保温桶的上、下壳体采用环形凹凸镶嵌的“卡锁”结构连接,从而达到两壳体间的简便、牢固,且保证产品质量和外观光洁的连接目的。
文档编号B65D81/38GK86205787SQ86205787
公开日1987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14日
发明者吕金虎, 邹建华, 俞重 申请人:浙江省兰溪市塑料总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