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67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特别是一种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金属保温容器一般都为封闭类结构,为了保护金属保温容器的底部,保护金属保温容器底部的抽气尾管及隔热、防滑、等的需要,一般用塑料、金属做成外包覆底的形式,将覆底组件圈固在外层金属壳体之上,但这种结构影响美观,造成制造成本高,笨重等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主要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内胆、塑料覆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覆底设有一内圈和外圈,该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凹槽,金属外壳及其底部壳底的延伸段嵌入该凹槽内定位,塑料覆底内圈上部设有一凹槽,金属外壳底部的壳底内侧边缘设有一圆弧形的凸筋,该圆弧形的凸筋嵌入塑料覆底内圈上部的凹槽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塑料覆底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有效保护了金属保温容器底部的抽气尾管和金属外壳及其底部壳底延伸段的焊接部,外形美观,从外部看不到塑料覆底,塑料覆底使底部起到抗冲击、隔热、防滑、摆放平稳的作用,易清洗,制造成本低廉。


图1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结构示意图
1金属外壳、2金属内胆、3塑料覆底、4圆弧形凸筋、5凹槽、6抽气尾管、7金属外壳及其底部壳底的延伸段、8塑料覆底的外圈、9塑料覆底的内圈、10金属外壳底部壳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金属保温容器有金属外壳1与金属内胆2两部分,在其金属外壳1底部的内侧设有一金属底部壳底10,一塑料覆底3设有一内圈9和外圈8,该内圈9和外圈8之间形成凹槽,金属外壳1底边及其底部壳底10的边缘经焊接成一体并形成延伸段7,该延伸段7嵌入该内圈9和外圈8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定位,同时也起到保护焊接部的作用,塑料覆底3内圈9上部设有一凹槽5,金属外壳1底部的壳底10内侧边缘设有一圆弧形的凸筋4,该圆弧形的凸筋4嵌入塑料覆底3内圈9上部的凹槽5,利用塑料覆底的回弹包覆性能,使其在金属表层两面围合,把塑料覆底3卡扣在金属外壳1底部固定。塑料覆底3的内圈9比外圈8高,内圈9的顶部与金属外壳底部的壳底10相抵,塑料覆底3中间为空心结构塑料覆底3的凹槽5的内侧边比外侧边略高一点,内侧边的顶部与金属外壳1底部相抵,起衬托作用。塑料覆底3中间为空心结构,起保护金属保温容器底部的抽气尾管6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主要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内胆、塑料覆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覆底设有一内圈和外圈,该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凹槽,金属外壳及其底部壳底的延伸段嵌入该凹槽内定位,塑料覆底内圈上部设有一凹槽,金属外壳底部的壳底内侧边缘设有一圆弧形的凸筋,该圆弧形的凸筋嵌入塑料覆底内圈上部的凹槽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覆底的内圈比外圈高,内圈的顶部与金属外壳底部的壳底相抵,塑料覆底中间为空心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保温容器的塑料覆底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主要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内胆、塑料覆底,所述塑料覆底设有一内圈和外圈,该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凹槽,金属外壳及其底部壳底的延伸段嵌入该凹槽内定位,塑料覆底内圈上部设有一凹槽,金属外壳底部的壳底内侧边缘设有一圆弧形的凸筋,该凸筋嵌入该凹槽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塑料覆底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有效保护了金属保温容器底部的抽气尾管和焊接部,外形美观,从外部看不到塑料覆底,塑料覆底使底部起到抗冲击、隔热、防滑、摆放平稳的作用,易清洗,制造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47J41/02GK2759958SQ200420110649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日
发明者陈惠康 申请人:上海万盛保温容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