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副锁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125阅读:2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门副锁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副锁附件,该附件包括锁舌、拐臂、下拉板、上拉板及拉手部件。
随着防盗门的逐渐普及,防盗门锁的种类不断增多。由于公安系统关于技术防范方面的规定,在大连地区防盗门锁一般由514B型为代表的主锁813型为代表的副锁组成。514B型锁锁芯防钻,用钥匙旋转带动防盗门上下锁紧拉杆实现开锁和反锁的目的。但该锁不能在随手关门时自动锁紧,也不能从防盗门内侧反锁。813型锁具有碰锁和反锁功能,但不能带动防盗门的锁紧拉杆,且安装在防盗门内侧门板表面,其安全性和美观性受到一定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在随手关门时能自动带动防盗门上下锁紧拉杆,实现自动锁紧和能从防盗门内侧反锁的防盗门副锁附件。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案如下仍采用514B型锁作为防盗门的主锁,采用514B型锁作为副锁基本锁1、此锁内部组装应调整为,钥匙退出锁孔22时其上拉杆21和下拉杆15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自由伸缩。基本锁与防盗门副锁附件一起构成防盗门副锁,取代其他型号的副锁。该附件由锁舌、拐臂、下拉板、上拉板和拉手部件组成,锁舌部件由锁舌支架10、主锁舌7、主锁舌弹簧11、主锁舌拉板12、副锁舌6、副锁舌弹簧8和副锁舌拉板9组成。锁舌支架10固定在防盗门肋板2上,并使主锁舌7和副锁舌6能够自由进出防盗门外沿板3上的锁舌孔,且在门框4上只有与主锁舌7相对应的锁扣孔5,该孔用来容纳主锁舌7,以实现锁紧和控制防盗门上下锁紧拉杆19和18的功能。拐臂部件由“L”形拐臂13和三个起联接作用的销轴14组成。其中拐臂13一端与主锁舌拉板12联接,拐臂13拐角处一端与副锁舌拉板9联接,下拉板17一端固定在基本锁下拉杆15上,另一端与防盗门下锁紧拉杆18联接,下拉板17上还有一个“-”形滑动槽孔16,拐臂13另一端上的销轴14可以在该孔中滑动。拉手部件由拉手25、扭力弹簧24、拉手固定板28和拉手拐臂29组成。拉手固定板28上还有限位挡杆27和钢球定位孔26。拉手拐臂29上还有销杆30和销柱23,销柱中有钢球和钢球弹簧。拉手25手柄在防盗门内侧,通过拉手25轴杆与拉手拐臂29的联接使其固定在拉手固定板28上。拉手25可以带动拉手拐臂29摆动,通过销柱23中的钢球及钢球弹簧与拉手固定板28上的钢球定位孔26的配合,使拉手摆动时有手感。扭力弹簧24套在拉手25的轴杆,其两端被限位挡杆27限制在固定的角度内,当销柱23进入该范围内,扭力弹簧24一端与销柱23相互作用提供弹力。上拉板20一端固定在基本锁上拉杆21上,另一端与防盗门上锁紧拉杆19联接。上拉板20上还有一个扇形孔32,该孔有一个延伸定位槽孔31,拉手拐臂29上的销杆30可以在扇形孔32及延伸定位槽孔31中摆动。拉手固定板28和基本锁1也固定在防盗门内的肋板2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半部分中锁舌部件与下拉板及拐臂部件在开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半部分中拉手部件与上拉板在反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
参照
图1、此时为开锁状态。在随手关门时,副锁舌6及主锁舌7在门框4的阻挡推动下分别压缩副锁舌弹簧8和主锁舌弹簧11、通过副锁舌拉板9和主锁舌拉板12带动拐臂13,使其另一端上的销轴14在下拉板17的“一”形滑动槽孔16中向左滑动,当门关严时,主锁舌7在主锁舌弹簧11的作用下进入门框4上与之相对应的锁扣孔5中,而副锁舌6由于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锁扣孔仍处于被门框4阻挡压缩状态。此时以副锁舌拉板9与拐臂13联接处的销轴为杠杆的支点,在主锁舌弹簧11的推动下主锁舌拉板12带动拐臂13与之相联接的一端向右移动,于是拐臂13与下拉板17相联接的另一端带动下拉板17向下移动,继而带动防盗门下锁紧拉杆18向下移动,再参照图2,由于基本锁1的上拉杆21与下拉杆15通过其内部联接,下拉板17向下移动带动基本锁下拉杆15也向下移动的同时,基本锁上拉杆21及其所带动的上拉板20和防盗门上锁紧拉杆19向上移动,从而实现锁紧目的。
参照图2,此时为反锁状态。拉手拐臂29上的销杆30处于上拉板20上扇形孔32左边的延伸定位槽孔31中,若此时通过钥匙开锁,销杆30会阻挡上拉板20带动防盗门上锁紧拉杆19向下移动,从而阻止从防盗门外侧用钥匙开锁。若退出反锁状态则旋转拉手25手柄,带动拉手拐臂29使销杆30退出延伸定位槽孔31而进入扇形孔32中即可,此时状态为准备状态,即可以从门内侧通过拉手开锁也可以从门外侧用钥匙开锁。若通过拉手开锁,则旋转拉手25手柄,带动拉手拐臂29上锁杆30顺时针推动上拉板20向下移动,带动防盗门上锁紧拉杆19向下移动,并且带动基本锁上拉杆21向下移动,再参照
图1,通过基本锁1内部联接,基本锁下拉杆15带动下拉板17向上移动,并且带动防盗门下锁紧拉杆18向上移动,此时仍以拐臂13与副锁舌拉板9联接处为支点,下拉板17带动拐臂13使主锁舌7向左移动压缩主锁舌弹簧11后退出门框4上的锁扣孔5,从而开锁。当松开拉手25时,拉手25与拉手拐臂29在扭力弹簧24作用下恢复准备状态。由于拉手拐臂29上锁柱23中的钢球和钢球弹簧与拉手固定板28上的钢球定位孔26的相互作用,在反锁状态与准备状态以及开锁状态的转换过程中具有手感。若在准备状态从门外侧用钥匙开锁,旋转钥匙时,基本锁上拉杆21带动上拉板20及防盗门上锁紧拉杆19向下移动,此时拉手拐臂29上的销杆30处于上拉板20上的扇形孔32内,不会阻档上拉板20向下移动,而基本锁下拉杆15带动下拉板17及防盗门下锁紧拉杆18向上移动,此时仍以拐臂13与副锁舌拉板9联接处为支点,下拉板17带动拐臂13使主锁舌7向左移动压缩主锁舌弹11后退出门框4上的锁扣孔5,从而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具有自动锁紧和从防盗门内侧反锁的功能,提高其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除弹簧采用机械加工、拉手采用铸造外其余部件均可采用冲压工艺。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副锁附件,该附件在与主锁型号相同的基本锁基础之上,由锁舌、拐臂、上拉板、下拉板及拉手共同组成防盗门副锁,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利用该附件主副锁舌伸缩带动拐臂的杠杆原理,该附件的主副锁舌平行排列在锁舌支架上,主副锁舌拉板与“L”形拐臂以销轴联接,主副锁舌弹簧使锁舌可以自由伸缩,且在门框上只有与主锁舌相对应的锁扣孔,该附件的下拉板一端固定在防盗门基本锁的下拉杆上,另一端与防盗门下锁紧拉杆联接,该附件下拉板上还有一个“一”形滑动槽孔,“L”形拐臂另一端上的销轴可以在该孔中滑动,该附件的拉手在防盗门内侧,通过与拉手拐臂的联接固定在拉手固定板上,拉手可以带动拉手拐臂摆动,拉手拐臂上有扭力弹簧、销杆和销柱,销柱中有钢球和钢球弹簧,与拉手固定板上的钢球定位孔配合,使拉手摆动时有手感,该附件的上拉板一端固定在防盗门基本锁的上拉杆上,另一端与防盗门上锁紧拉杆联接,该附件上拉板上还有一个扇形的孔,该孔有一延伸定位槽孔,拉手拐臂上的销杆在拉手带动下可以在该孔及延伸定位槽孔中摆动,该附件的锁舌支架和拉手固定板与防盗门基本锁一起固定在防盗门内的肋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副锁附件,该附件在与主锁型号相同的基本锁基础之上,由锁舌、拐臂、上拉板、下拉板及拉手共同组成防盗门副锁。利用该附件主副锁舌伸缩带动拐臂的杠杆原理,在随手关门时能自动带动防盗门上下锁紧拉杆,实现自动锁紧和从防盗门内侧反锁的功能。
文档编号E05B15/00GK2214485SQ9424900
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7日
发明者赵晓东 申请人:大连华港装饰安全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