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钳式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436阅读:1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蟹钳式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盗门锁。
现有的双舌防盗门锁是由锁壳、内锁头、外锁头、一个斜舌、一个方舌或两条直柱等组成,其在开启或关闭时需旋转720度或1080度才能完成,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18116U)中公开了一种蟹钳式三舌防盗门锁,其在斜舌两侧增加双勾,减少了开启、关闭的圈数,但其存在的缺点就是只适用于内开门的情况下使用,达不到门锁斜舌部分可反装的通用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的蟹钳式防盗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它由锁壳(1)、锁扣壳(2)、斜舌(3)、斜舌棒(20)、斜舌拨板(22)、拉手(19)、勾舌(5)、方舌(6)、舌板(10)、滑块(12)、滑块弹簧(11)、滑块面板(14)、锁壳拨板(21)、内锁头(25)等组成;锁壳拨板(21)固接在内锁头(25)上,斜舌棒(20)的一端与斜舌(3)固接,另一端与拉手(19)固接;由滑块面板(14)、滑块(12)、舌板限位柱(13)、滑块弹簧(11)组成的带动舌板(10)前移或后移的装置安装在锁壳(1)相应的位置上;其特征就在于方舌(6)与舌板(10)连接,方舌(6)两侧开有平行导槽,两个开有槽口的勾舌(5)置于平行导槽内,并与方舌(6)铰接。
本实用新型蟹钳式防盗门锁,其通用性好,可用于内开门或外开门,且其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使用方便,具有室内、外双保险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为本蟹钳式防盗门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门锁呈锁闭状态。
附图2为附
图1结构状态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是由锁壳(1)、锁扣壳(2)、斜舌(3)、斜舌棒(20)、复位弹簧(27)、斜舌拨板(22)、拉手(19)、勾舌(5)、方舌(6)、舌板(10)、滑块(12)、滑块弹簧(11)、滑块面板(14)、锁壳拨板(21)、内锁头(25)等组成,各零件分别用适宜的金属材料制成;勾舌(5)开有槽口,其槽口的底面与勾舌(5)的底面之间的夹角α为20°~60°角,其最佳值为30°角,如附图所示结构;内锁头(25)铆紧在锁壳(1)的定位孔上,斜舌棒(20)的一端与斜舌(3)铆紧,另一端与拉手(19)通过拉手销钉(18)固定;斜舌(3)还设有一个复位弹簧(27),其安装在斜舌棒(20)的尾端,如附
图1所示状态,或直接套入斜舌棒(20)内;方舌(6)的尾端与舌板(10)的前端用铆钉(9)铆接,方舌(6)中部的两侧开设有平行导槽,其横截面的形状为"工"字形,两个开有槽口的勾舌(5)置于平行导槽内,并与方舌(6)铰接,铰接后的勾舌(5)必须能绕铰接轴转动;由勾舌弹簧(7)、勾舌顶柱(8)组成的勾舌弹顶限位装置安装在方舌(6)的尾端,并置于方舌(6)两平行导槽之间的通孔内,勾舌顶柱(8)与勾舌(5)的一端接触;由滑块面板(14)、滑块(12)、舌板限位柱(13)、滑块弹簧(11)组成的带动舌板(10)前移或后移的装置安装在锁壳(1)相应的位置上;斜舌拨板柱(23)铆接在舌板(10)上,斜舌拨板(22)的一端卡在斜舌拨板柱(23)上,另一端卡入斜舌棒(20)的沟槽内;保险锁头(24)铆接在锁壳(1)上,由保险板(15)、保险拨板(16)、保险钮弹簧(17)组成的斜舌保险锁定装置安装在拉手(19)下方的位置上。
在室外锁门时,先把斜舌(3)按常规与锁扣壳(2)锁扣,再用钥匙(26)插入内锁头(25),拨动锁壳拨板(21),通过传动,滑块(12)滑动,舌板(10)向前移动,方舌(6)向锁扣壳(2)伸出,当铰接在方舌(6)的勾舌(5)其尾端的双勾顶住锁壳(1)时,勾舌(5)绕铰接轴转动,并向两侧张开,形成蟹钳式四舌锁扣,张开的勾舌(5)的底面与平行导槽成20°~60°角,图示状态为30°角,勾舌(5)的槽口的底面与平行导槽平行,由勾舌弹簧(7)、勾舌顶柱(8)组成的勾舌弹顶限位装置起到限位作用。开启时,用钥匙(26)插入内锁头(25),拨动锁壳拨板(21),通过传动,滑块(12)滑动,舌板(10)向后移动,方舌(6)向锁壳(1)内收缩,勾舌弹簧(7)张开,通过勾舌顶柱(8)弹顶勾舌(5)的尾端,勾舌(5)绕铰接轴转动并逐渐收回到方舌(6)两侧的平行导槽内,如果勾舌(5)还未能完全收回到平行导槽内,则当勾舌(5)其前端的双勾碰到锁壳(1)时,即可被完全压入平行导槽内,此时继续用钥匙(26)拨动锁壳拨板(21),斜舌(3)通过斜舌棒(20)的移动而向锁壳(1)内收缩,门锁即被打开。
在室内,用钥匙插入外锁头(28),拨动锁壳拨板(21),除开、关门锁的动作和过程与在室外时一样之外,还可以单独使用斜舌(3),通过用手拨动拉手(19)可移动斜舌(3),关闭后,用钥匙插入保险锁头(24),拨动保险拨板(16),带动保险板(15)向上移动,保险板(15)的凸台卡住拉手销钉(18),斜舌棒(20)不能移动,即起保险作用;反方向拨动保险拨板(16),带动保险板(15)向下移动,斜舌棒(20)即能拉动。此外,本蟹钳式防盗门锁的斜舌部分可方便地进行反装,以适应不同的场合。
权利要求1. 一种蟹钳式防盗门锁,它由锁壳(1)、锁扣壳(2)、斜舌(3)、斜舌棒(20)、斜舌拨板(22)、拉手(19)、勾舌(5)、方舌(6)、舌板(10)、滑块(12)、滑块弹簧(11)、滑块面板(14)、锁壳拨板(21)、内锁头(25)组成,锁壳拨板(21)固接在内锁头(25)上,斜舌棒(20)的一端与斜舌(3)固接,另一端与拉手(19)固接,由滑块面板(14)、滑块(12)、舌板限位柱(13)、滑块弹簧(11)组成的带动舌板(10)前移或后移的装置安装在锁壳(1)相应的位置上,其特征就在于方舌(6)与舌板(10)连接,方舌(6)两侧开有平行导槽,两个开有槽口的勾舌(5)置于平行导槽内,并与方舌(6)铰接。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钳式防盗门锁,其特征就在于上述斜舌(3)还设有一个复位弹簧(27),其安装在斜舌棒(20)的尾端,或直接套入斜舌棒(20)内。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钳式防盗门锁,其特征就在于上述斜舌(3)还设有由保险板(15)、保险拨板(16)、保险钮弹簧(17)组成的斜舌保险锁定装置,其安装在拉手(19)的下方。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钳式防盗门锁,其特征就在于上述方舌(6)尾端的两平行导槽之间开有横向通孔,由勾舌弹簧(7)、勾舌顶柱(8)组成的勾舌弹顶限位装置安装在通孔内。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钳式防盗门锁,其特征就在于上述勾舌(5)的槽口的底面与勾舌(5)的底面之间的夹角α为20°~60°角。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蟹钳式防盗门锁,其特征就在于上述勾舌(5)的槽口的底面与勾舌(5)的底面之间的夹角α的最佳值为30°角。
专利摘要一种蟹钳式防盗门锁,它由锁壳、锁扣壳、斜舌、斜舌棒、斜舌拨板、拉手、钩舌、方舌、舌板、滑块、滑块弹簧、滑块面板、锁壳拨板、内锁头等组成,其方舌与舌板连接,方舌两侧开有平行导槽,两个开有槽口的钩舌置于平行导槽内,并与钩舌铰接。当舌板前移,方舌向锁扣壳伸出,钩舌绕铰接轴转动并向两侧张开,与斜舌、方舌形成蟹钳式四舌锁扣。本实用新型通用性较好,可用于内开门或外开门,且其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使用方便,具有室内、外双保险功能。
文档编号E05B63/14GK2218810SQ9520258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8日
发明者甘木 申请人:中山市小榄镇明华制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