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段调整座椅角度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01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段调整座椅角度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折叠式儿童车,特别是一种无段调整座椅角度的婴儿车。
习用的可折叠式婴儿车,如


图1、图2所示,它由车架、后支撑架及座布组成。座布以不变的角度系在车架上。这种结构的可折叠式婴儿车,婴儿只能以直角乘坐,使婴儿乘坐时不易入睡,而且往往因乘坐不适而哭闹。为此,出现了如图3、图4所示的可调整座椅角度的折叠式婴儿车,这种婴儿车由车架、后支撑架、座布、椅架、椅背靠和调整杆组成,座布系在车架上,座布背经椅背靠安装在椅架上,椅架与调整杆连接,并随调整杆一起作调整移动,以调整座布背后仰角。这种结构的婴儿车虽因能调整座椅角度而使婴儿乘坐舒适及躺卧入睡,但其不仅结构复杂和为使椅背靠后仰角加大车架间距,致使生产成高、折叠后体积增大,而且调整座椅角度时须下蹲并双手按压调整杆分段调整,致使调整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乘坐舒适的无段调整座椅角度的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由车架、后支撑架、椅座结构和调整带组成,后支撑架呈夹钳状,它由左右对称并交叉枢接两根弯折支杆组成,弯折支杆上、下端枢接在车架上;椅座结构由座布及复数块夹板组成,座布底部系在车架上,其侧缘布材呈松驰状态,夹板纵向间隔排列在座布背部;调整带中段设有调节长度的扣件,其两端固定于车架上,调整带位于座布背部后方并托住座布背部及其上夹板。
由于实用新型由车架、后支撑架、椅座结构和调整带组成,后支撑架呈夹钳状,它由左右对称并交叉枢接两根弯折支杆组成,弯折支杆上、下端枢接在车架上;椅座结构由座布及复数块夹板组成,座布底部系在车架上,其侧缘布材呈松驰状态,夹板纵向间隔排列在座布背部;调整带中段设有调节长度的扣件,其两端固定于车架上,调整带位于座布背部后方并托住座布背部及其上夹板。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当要调整座椅角度时,只需调整扣件以调节调整带的长度,当要调大仰角时,调长调整带,使座布背部及其上夹板向后斜,以抵靠在调整带上;反之则调短调整带,使调整带向前托住座布背部及其上夹板以向前倾,调整方便、乘坐舒适,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简便式婴儿车结构示意立体图2为习用的简便式婴儿车折叠后示意图;图3为习用的可调式婴儿车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习用的简便式婴儿车折叠后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图5中A部分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车架1、后支撑架2、椅座结构3和调整带4组成,车架1的底部设有走行轮11;后支撑架2呈夹钳状,它由左右对称并交叉枢接在21处的两根弯折支杆22组成,弯折支杆22的上、下端枢装在车架1上;椅座结构3由一体裁剪的座布31及复数块夹板32组成,座布31的底部311系在车架1上,其侧缘布材312呈松驰状态;夹板32纵向间隔排列在座布31的背部313,并令各夹板32之间留有缝隙;在座布31的背部313上设有扣带314;调整带4中段设有调节长度的扣件41,扣件41可以是扣环,也可为粘扣件,调整带4两端穿过座布31背部313上的扣带314固定于车架1上,调整带4位于座布31背部313后方并托住座布31背部313及其上夹板32,调整带4最小长度不小于座布31背部313的宽度,并令此时仰角不小于一百十度。调整带41最大长度能令座布31背部313及其上夹板32抵靠在后支撑架2上,并令此时仰角不大于一百七十度。
权利要求1.一种无段调整座椅角度的婴儿车,它具有车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后支撑架和座椅结构;椅座结构和调整带;后支撑架呈夹钳状,它由左右对称并交叉枢接两根弯折支杆组成,弯折支杆上、下端枢接在车架上;椅座结构由座布及复数块夹板组成,座布底部系在车架上,其侧缘布材呈松驰状态,夹板纵向间隔排列在座布背部;调整带中段设有调节长度的扣件,其两端固定于车架上,调整带位于座布背部后方并托住座布背部及其上夹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段调整座椅角度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布背部设有扣带;调整带套穿在扣带内。
专利摘要一种无段调整座椅角度的婴儿车。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乘坐舒适的婴儿车,提出本实用新型,它由车架、后支撑架、椅座结构和调整带组成,后支撑架呈夹钳状,它由左右对称并交叉枢接两根弯折支杆组成,弯折支杆上、下端枢接在车架上;椅座结构由座布及复数块夹板组成,座布底部系在车架上,其侧缘布材呈松弛状态,夹板纵向间隔排列在座布背部;调整带中段设有调节长度的扣件,其两端固定于车架上,调整带位于座布背部后方并托住座布背部及其上夹板。
文档编号A47D13/00GK2242645SQ9620111
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6日
发明者林高贤 申请人:林高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