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32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尤指一种在锁心装定在门板上时,可在锁心外侧套置一护套,该锁心护套上设有密码,在密码不对时锁心护套可将锁心之钥匙孔挡置住,无法插入钥匙开锁,在设定密码正确时,锁心护套可使锁心之钥匙孔打开,因而可插入钥匙开锁之双重功能,一般传统式之锁具皆设有钥匙孔,以便钥匙插入达到开锁之目的,因此窃贼要偷窃时大都是从锁具上下手,虽然市面有甚多的防盗锁、密码锁,但都无法完全防止阻挡窃贼破坏锁具,故窃案也因此而层出不穷。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系在一般锁具锁心之外侧又装设一具锁心护套,该锁心护套可以保护原锁具之钥匙孔,在设定密码错误时,锁心护套可以挡住锁具之钥匙孔,使钥匙无法插入锁心之钥匙孔内开锁,达到双重保障之功能。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其中二道防盗的设计,可以阻挡一般欲争取时间的窃贼,使偷窃案大幅降低,确保民众安全,维护治安。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使用者欲开启本实用新型第一道防盗装置时,只须用手指拉出设定号码[密码]之拉板便可为之,相当简易而又不麻烦,但防盗功效又极其显著。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其中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系由改装之锁心、锁心套筒及若干拉板等板件所组成,其构件简单又便于更换零件,颇富有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系包括前端具一钥匙孔之锁心、锁心套筒及若干拉板等构件,锁心之周缘上适当位置处系分别设有一外空槽、一外齿环、一内齿环、一内空槽及一嵌槽,锁心套筒系套设在锁心上,其上设有数之支杆,二相临支杆间系为一缺槽,每一支杆末端内缘系分别设有一凸块,锁心套筒在锁心上时,支杆之凸块恰可嵌置在锁心之嵌槽内,锁心套筒之圆盘端面上系设一钥匙孔与锁心之钥匙孔相对称,若干拉板可分别嵌置在锁心套筒之缺槽内,其中部份拉板之内缘适当位置处系设有上齿块,其余拉板之内缘则设有下齿块,上齿块系定位在锁心之外齿环或外空槽内,下齿块则定位在锁心之内齿环或内空槽内,藉拉板上之上、下齿块与锁心之外、内齿环及外、内空槽之配合,在闭锁时锁心套筒无法转动,锁心套筒之钥匙孔并未对齐锁心之钥匙孔,钥匙无法插入锁心之钥匙孔内开锁;当设定密码之拉板向外拉出,使锁心套筒可以转动时,只须对齐锁心套筒与锁心之钥匙孔,钥匙便可以插入锁心之钥匙孔开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在门板上之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剖面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剖面之实施例图。
请配合参阅各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系由锁心(1)、锁心套筒(2)及若干位板(3)等构件所组成;其中锁心(1)之内部结构系与一般锁具之锁心相同,同样于锁心(1)前端设有一钥匙孔(10),该锁心(1)之周缘上适当位置处系设有一外空槽(11)、一外齿环(12)、一内齿环(13)、一内空槽(14)及一嵌槽(15);而锁心套筒(2)系为一呈环爪状的套筒,该锁心套筒(2)系设有十组长条片状的支杆(21),支杆(21)环绕着圆周,每二相临的支杆(21)间系形成一条形缺槽(22),而每一支杆(21)的末端内缘系分别设有一凸块(211),该十组支杆(21)所围成之套筒口系稍微向内缩,因此当锁心套筒(2)套在锁心上时,支杆(21)之凸块(211)恰可嵌置在锁心1之嵌槽(15)内[参阅图3],使锁心套筒(2)与锁心(1)相结合,锁心套筒(2)则可在锁心(1)外围旋转,另锁心套筒(2)之圆盘端面上系设有一条状之钥匙孔(20)与锁心(1)之钥匙孔(10)相对称。
锁心套筒(2)套置在锁心(1)之后,于锁心套筒(2)之十组缺槽(22)内系可供十组外围之拉板(2)所嵌置[在组装时可以在缺槽(22)内涂上黄油,以使滑块(3)较易于定位在缺槽(22)内],其中拉板(3)内缘适当位置处系设有一上齿块(31)[或下齿块(32)],位于拉板(3)较上端的为上齿块(31)、位于拉板(3)较下端的为下齿块(32),其中上齿块(31)系在锁心(1)之外空槽(11)或外齿环(12)之间活动,下齿块(32)系在锁心(1)之内齿环(13)或内空槽(14)之间活动;拉板(3)之前端并设有一拉块(33),如
图1所示,具斜锥面之拉块(33)与锁心套筒(2)、锁心(1)一同嵌置在门板(4)上时,该拉块(33)系环绕在锁心套筒(2)之圆周面。
配合参阅图4所示,当某些拉板(3)之下齿环(32)置放在锁心(1)之内空槽(14)内,其余拉板(3)之上齿环(31)则卡掣在锁心(1)之外齿环(12)上时,由于上齿块(31)与外齿环(12)之啮合关系,拨动锁心套筒(2)并无法旋转,此时锁心套筒(2)之钥匙孔(20)并未对齐锁心(1)之钥匙孔(10),因此钥匙无法插入钥匙孔(10)内,达到开锁前的第一道防盗功能;使用者必须将该拉板(3)上齿块(31)卡掣在外齿环(12)上的啮合状态解除,即拉动拉板(3)向外[如图5所示],使上齿块(31)置于锁心套筒(2)之外空槽(11)内,如此拉板(3)之所有上、下齿块(31、32)则置于锁心(1)之外、内空槽(11、14)内,此时拨动锁心套筒(2)便可以旋转,便可以将锁心套筒(2)之钥匙孔(20)对齐锁心(1)之钥匙孔(10),钥匙便可以插入锁心(1)之钥匙孔(10)内开锁。

图1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之拉板(3)系设有0~9个号码等十组拉板,因此在设计时系可以设定0、1、4、9等四组开锁心护套密码,亦即0、1、4、9等号码之拉板(3),其中该拉板(3)上只设有上齿块(31),该上齿块(31)系卡掣在锁心(1)之外齿环(12)上;另2、3、5、6、7等号码之拉板(3)则只设有下齿块(32),该下齿块(32)系置于锁心(1)之内空槽(14)内,此时拉板(3)与锁心(1)系呈啮合状态[如图4],拨动锁心套筒(2)无法旋转,锁心套筒(2)之钥匙孔(20)无法与锁心(1)之钥匙孔(10)对齐,钥匙便无法插入锁心(1)之钥匙孔(10)内开锁。
使用者欲开锁时,必须用手指拉出拉块(33)将0、1、4、9四组号码之拉板(3)向外拉出,该四组拉板(3)之上齿块(31)系脱离啮合外齿环(12)之卡掣,而置于锁心(1)之外空槽(11)内[如图5],如此转动锁心套筒(2)便可以旋转,使锁心套筒之钥匙孔(20)对齐锁心(1)之钥匙孔(10),便可供钥匙插入锁心(1)之钥匙孔(10),以开锁者。倘若窃贼并不知本实用新型所设定之密码,而任意用手指拉出拉板3向外,如图6所示,该拉板(3)上之下齿块(32)系被卡掣在锁心(1)之内齿环(13)内,锁心套筒(2)便无法旋转,钥匙便无法插入锁心(1)之钥匙孔(10)内开锁,而无法达到偷窃之目的。
惟,以上所设定之密码0、1、4、9系便于说明,实际在使用上,可以随使用者之喜好而选择不同的拉板(3),以决定喜好之密码号码,另设定密码之数目亦可依使用者之需要而设定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其中门锁之防盗为一般第一道防盗功能,本实用新型在门锁之锁心外侧又加装一组锁心护套,可以设定锁心护套之密码,在密码不对时无法插入钥匙开锁,此为第二道防盗功能,确实具有有效保护锁具达到防盗之功用。
权利要求1.一种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系包括前端具一钥匙之锁心、锁心套筒及若干拉板等构件,其特征在于锁心之周缘上适当位置处系分别设有一外空槽、一外齿环、一内齿环、一内空槽及一嵌槽,锁心套筒系套设在锁心上,其上设有数之支杆,二相临支杆间系为一缺槽,每一支杆末端内缘系分别设有一凸块,锁心套筒在锁心上时,支杆之凸块恰可嵌置在锁心之嵌槽内,锁心套筒之圆盘端面上系设一钥匙孔与锁心之钥匙孔相对称,若干拉板可分别嵌置在锁心套筒之缺槽内,其中部份拉板之内缘适当位置处系设有上齿块,其余拉板之内缘则设有下齿块,上齿块系定位在锁心之外齿环或外空槽内,下齿块则定位在锁心之内齿环或内空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其特征在于拉板之前端系设有一拉块以便于拉出拉板,在锁心套筒嵌置在门板上时,该拉块系环绕锁心套筒圆周而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双重防盗功能之锁心护套。其主要特征为锁心之周缘上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外空槽、外齿环、内齿环、内空槽及嵌槽,锁心套筒套设在锁心上,其上设有数之支杆,二相临支杆间为一缺槽,每一支杆末端内缘分别设有一凸块,若干拉板分别嵌置在锁心套筒之缺槽内,其中部分拉板之内缘设有上齿块,其余拉板之内缘设有下齿块。该产品具有双重防盗保障之功能,防窃贼,且其构件简单又便于更换零件。
文档编号E05B63/00GK2294320SQ9620842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5日
发明者赵循纬 申请人:赵循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