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57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门窗且具有开启暂时定位效能的铰链,尤指一种可以依照预先的安排设计,使门窗具有数个特定角度加以定位的铰链。
门、窗是建筑房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设计,用以满足进出、采光及通风等需要,有关门、窗具体的结构形态及效能,早已为大众公知,容不再赘述;其中,除了滑设式的门窗之外,大多数的门体及部份的窗户都是利用铰链结合枢设在门窗框体上,以达到开启或闭合的目的。
承前所述,门、窗于实际操作使用时,常常会有开启一段时间的需要,此时如果不将门窗暂时加以定位,门窗可能随时会因为风力的作用或倾微的碰触而产生任意晃动、发出噪音及猛力关回等等情形,甚至会有造成玻璃破裂、门窗损坏及人员受伤的可能,因此门窗开启时的暂时定位,实在有其必要性;其中,对于位置较高且不影响进出的窗户而言,其暂时定位可以利用数个连杆来达成,尚不致造成太大的困扰,但是对于讲求进出方便性的门体而言,除了传统利用挂钩或以物品抵压在门体加以暂时定位之外,便需在门体装设自动关门器等方式来达成,然而利用挂钩或物品抵压的方式,不仅操作麻烦,且只能提供单一的暂时定位角度,而装设自动关门器等装置的成本高且占空间,这些都不是妥善的设计,实有再加以研究改进的必要。
因此,本创作人即针对上述门体或窗户,开启时缺乏暂时定位效能,或者是定位方式的设计不佳等缺弊,加以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进之道,经长期的努力试验而开发设计出一种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可以直接利用铰链使门窗开启时,获得暂时定位效能,并且可以利用单一铰链同时使单门双用的主、副门体,在开启时分别获得暂时定位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包括二个以轴杆相对枢接的枢叶片,其中一枢叶片于侧边轴部伸设一轴杆,另一枢叶片以侧边管形轴部的轴孔套设该轴杆,配合固位栓的螺合相对枢接,其特征在于于具管形轴部的枢叶片轴孔内部设置一弹簧,二枢叶片形成抵压形态,并于二枢叶片轴部的抵靠面设有可相对卡制的数个凹卡槽与至少一个凸卡点,该凸卡点与该凹卡槽相卡制配合,以提供二枢叶片可以多个特定角度暂时定位。
前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二枢叶片的抵靠面形成可相对卡制的数个∪形凹卡槽与∪形片状凸卡点。
前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二枢叶片的抵靠面形成可相对卡制的数个半球窝状凹卡槽与半球状凸卡点。
前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下枢叶片的顶面周缘等距凹设六凹卡槽,且上枢叶片底面周缘凸设三相对应的凸卡点。
前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下枢叶片的顶面伸出一轴杆,且上枢叶片于管状轴部的轴孔内设有一弹簧,该弹簧底端固设于轴孔底段的内壁处,且顶端凸出轴部而抵压于固位栓底面,使得上枢叶片保持一向下压抵的弹力作用。
前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铰链以一枢叶片固定于门框,且另一枢叶片以定位框组接一连杆,该连杆另端是以卡钮卡设于固定在副门体的滑座处,而副门体是枢设于主门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在使用实施上,不仅结构精简、成本低廉,直接提供门体开启时的暂时定位作用,并且操作使用相当简便,有效解决传统门必需利用挂钩或以物品抵压或加装自动关门器的缺点,而为一深具实用效益与产业利用价值的设计。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形态及配置作用关系。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视图,用以加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配置形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实施使用状态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实施使用状态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该实施例的结构配置形态及作用关系。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该实施例的结构配置形态及作用关系。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该实施例的结构配置形态及作用关系。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面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实施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单门两用门体的立体外观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与主、副门体的组装配置形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单门两用门体的实施使用状态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与主、副门体的动作关系。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请参看各附图所示,该铰链10其中的上枢叶片12内部设置一弹簧14,使得上枢叶片12以轴部120套设于下枢叶片11于轴部110顶面伸出的轴杆13上时,利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二枢叶片11、12的接触面形成相对抵靠形态,配合相对设于二枢叶片11、12抵靠面的数个凹卡槽114与至少一个凸卡点126,让铰链10分别以二枢叶片12、11结合于门框及门体时,只要门体带动与其连结的枢叶片11进行偏转,利用不同凸卡点126与凹卡槽114的对应卡制配合,有效提供门体在开启时,获得多个特定角度的暂时定位效能。
为加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结构配置及实施形态,以下再举出本实用新型几个较佳的实施例加以说明请参看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铰链10主要包括一下枢叶片11、一上枢叶片12、一轴杆13、一弹簧14及一固位栓16等构造;其中,下枢叶片11在板面设有数个供螺固使用的穿孔112,并于其一侧圆柱状轴部110的顶面周缘等距凹设数个∪形片状的凹卡槽114,且轴部110顶面轴心处一体伸设一轴杆13,该轴杆13于顶面设有一螺孔132;承前所述,上枢叶片12的板面亦设有数个穿孔122,并于其一侧圆管状轴部120的轴孔124内设有一弹簧14,该弹簧14底端固设于轴孔124底段的内壁处,且顶端凸出轴部120形成自由端;又,配合凹卡槽114的位置,上枢叶片12于一侧圆管状轴部120的底面周缘间隔凸设数个∪形片状的凸卡点126,本实施例是三个凸卡点126与六个凹卡槽114相对配合的实施形态;如此,当上枢叶片12以轴孔124套设于轴杆13,再以一固位栓16穿经一垫片15而螺固于轴杆13的螺孔132处,利用弹簧14突出的顶端压抵于垫片15,使得上枢叶片12保持一向下压抵的弹力作用,让上枢叶片12的各个凸卡点126可以嵌卡于下枢叶片11相对应的凹卡槽114处,组构成如图2所示的新型铰链10的结构。
请参看图3、4所示,铰链10的上、下枢叶片12、11是分别固定于门框及门体〔图中未示〕的组装处,当门体带动下枢叶片11进行偏转时,可以利用压抵弹簧14的方式,使得凹卡槽114可以退出相对卡制的凸卡点126,并于偏转一定角度〔本实施例为60度〕后,凹卡槽114再与不同的凸卡点126形成卡制,使得门体获得暂时定位的效能;如此,利用弹簧14的弹力,以及不同凸卡点126与相对应凹卡槽114的卡制配合,有效提供门体于开启时,获得多个特定角度的暂时定位效能,不仅结构精简、成本低廉,并且操作使用相当便利,深具实用效益。
请参看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铰链10A,其结构形态与功能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容不赘述,该实施例主要的差别在下枢叶片11A的凹卡槽114A是呈半球窝状,而上枢叶片12A的凸卡点126A则为半球状的凸点形态,借以保持上、下枢叶片12A、11A抵靠面外形的平整美观。
请参看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铰链10B,其下枢叶片11B在一侧圆柱状轴部110顶面轴心处一体伸设一轴杆13,且轴杆13的顶面设有一螺孔132;又,上枢叶片12B一侧管状轴部120的轴孔124内设有一弹簧14B,该弹簧14B顶端固设于轴孔124顶段的内壁处,且底端凸出轴部120形成自由端,并于上枢叶片12B的轴部120顶面周缘等距凹设数个凹卡槽128,而配合凹卡槽128的位置,固位栓16B于螺栓头底面的周缘间隔凸设数个凸卡点162,本实施例是三个凸卡点162与六个凹卡槽128相对配合的实施形态;如此,当上枢叶片12B以轴孔124套设于轴杆13,再以固位栓16B穿设螺固于轴杆13顶面的螺孔132处,利用弹簧14B突出的底端压抵于下枢叶片11B顶面,使得上枢叶片12B保持一向上压抵的弹力作用,让上枢叶片12B的各个凹卡槽128可以嵌卡于固位栓16B相对应的凸卡点162处,组构成如图6所示的铰链10B结构;其动作形态及效能与前述实施雷同,容不赘述。
请参看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铰链10C,其下枢叶片11C于一侧圆柱状轴部110顶面轴心处一体伸设一轴杆13C,该轴杆13C的顶面设有一螺孔132,并于周缘等距形成数个朝外开口且呈四分的一球窝状的珠卡槽134;又,上枢叶片12C一侧管状轴部120的轴孔124内固设一弹簧14C,该弹簧14C底端突出轴孔124形成自由端,并配合前述珠卡槽134,于上枢叶片12C的轴部120顶面周缘,凹设数个朝内开口且呈四分的一球窝状的珠卡槽129;承前所述,配合珠卡槽129、134的位置,固位栓16C于螺栓头底面邻近周缘处,间隔凹设数个半球窝状的珠卡槽164,本实施例是三组珠卡槽134、164与六个珠卡槽129相对配合的实施形态;如此,上枢叶片12C以轴孔124套设于轴杆13,且将数个滚珠17置于相互对正的珠卡槽129、134中,再以珠卡槽164对正滚珠17的方式,将固位栓16C穿设螺固于轴杆13C顶面的螺孔132处,利用弹簧14C突出的底端压抵于下枢叶片11C顶面,使得上枢叶片12C保持一向上压抵的弹力作用,让滚珠17嵌置于相对应的珠卡槽129、134、164中,组构成如图8所示的铰链10C的结构;请参看图8、9所示,将铰链10C的上、下枢叶片12C、11C分别固定于门框及门体的组装处,当门体带动下枢叶片11进行偏转时,可以利用压抵弹簧14的方式,使得上枢叶片12C的珠卡槽129可以退出滚珠17的卡制,且上枢叶片12C偏转一定角度后,珠卡槽129会再与不同的滚珠17形成卡制,并且在动作时,滚珠17被占四分的三球窝的珠卡槽134、164卡置而不会脱出;如此,利用弹簧14C的弹力,以及不同珠卡槽129与相对应滚珠17的卡制配合,有效提供门体于开启时,获得多个特定角度的暂时定位效能。
最后请参看
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10结构可以配合单门双用的门体使用,有关单门双用门体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看台湾新型专利公告228879号『具两用门体功能的单门结构』所示,其有关铰链10的组合配置形态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容不再赘述;其下枢叶片11于相异轴部110的另侧形成一具方形插孔182的定位框18,可以配合螺栓的螺合,使得具适当长度的连杆12一端固设于定位框18的插孔182中,而连杆20另端则以卡钮22卡设于滑座30的滑槽34中;承前所述,滑座30是利用两侧的固定片,以水平形态螺固于副门体53的适当处,该滑座30具有一道水平长条形条孔32,以供卡钮22可由条孔32嵌入卡制于滑槽34中;组装使用时,铰链10的上枢叶片12是螺固于门框52适当处,而下枢叶片11则以连杆20连接于副门体53内侧的滑座30;如此,当主门体50以主门铰链51为枢点而开启时,因为设于主门体50的副门体53会同步被带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铰链10可以提供主门体50具有多数个特定角度的暂时定位效能;又,当仅利用副门铰链54开启副门体53时,可以连杆20带动下枢叶片11进行偏转,并能够利用连杆20于滑座30的滑移动作,调整改变连杆20的连接点,抵消副门体53以副门铰链54开启与本实用新型铰链10的偏转位差,有效利用单一铰链10提供副门体20具有多个特定角度的暂时定位作用,深具实用效益及灵活性。
权利要求1.一种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包括二个以轴杆相对枢接的枢叶片,其中一枢叶片于侧边轴部伸设一轴杆,另一枢叶片以侧边管形轴部的轴孔套设该轴杆,配合固位栓的螺合相对枢接,其特征在于于具管形轴部的枢叶片轴孔内部设置一弹簧,二枢叶片形成抵压形态,并于二枢叶片轴部的抵靠面设有可相对卡制的数个凹卡槽与至少一个凸卡点,该凸卡点与该凹卡槽相卡制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二枢叶片的抵靠面形成可相对卡制的数个∪形凹卡槽与∪形片状凸卡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二枢叶片的抵靠面形成可相对卡制的数个半球窝状凹卡槽与半球状凸卡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下枢叶片的顶面周缘等距凹设六个凹卡槽,且上枢叶片底面周缘凸设三个相对应的凸卡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下枢叶片的顶面伸出一轴杆,且上枢叶片于管状轴部的轴孔内设有一弹簧,该弹簧底端固设于轴孔底段的内壁处,且顶端凸出轴部而抵压于固位栓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开启暂时定位作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其铰链以一枢叶片固定于门框,且另一枢叶片以定位框组接一连杆,该连杆另端是以卡钮卡设于固定在副门体的滑座处,而副门体是枢设于主门体内部。
专利摘要一种可以供门窗开启时,具有数个特定角度暂时定位的铰链,包括二个以轴杆相对枢接的枢叶片,其中一枢叶片伸设一轴杆,另一枢叶片以管形轴部的轴孔套设该轴杆,于具管形轴部的枢叶片轴孔内部设置一弹簧,二枢叶片形成抵压形态,并于二枢叶片轴部的抵靠面设有可相对卡制的数个凹卡槽与至少一个凸卡点,利用凸卡点与不同凹卡槽的卡制配合,直接以铰链提供门体于开启时,可以获得多个特定角度的暂时定位效能。
文档编号E05D7/085GK2285352SQ9621390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8日
发明者杨镇国 申请人:杨镇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