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门窗自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807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拉门窗自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扣合的门窗锁,特别是铝合金门窗自动锁。
常规的铝合金门窗推拉锁,由固定勾、活动勾、固定座等三大主要部分构成,通过活动勾与固定勾的扣合或脱离实现门窗的闭、启,但由于活动勾与固定勾的相对运动方向跟门窗运动方向相垂直,要打开门窗时,先要将活动勾脱开;要关闭门窗时,要将活动勾与固定勾扣合,换言之,启、闭门窗要分两次、由两个不同的动作来完成,这在日常使用中不太方便、也不合理。另一方面,常规铝合金门窗锁容易产生“空扣”现象,即以为活动勾和固定勾已扣合,但实际上并未扣联,因此,人们往往在门窗扣合后,还须试推一下,看确否锁紧,十分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启、闭门窗只须一次性动作完成、使用方便、简单,扣联动作可靠的推拉门窗自动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推拉门窗自动锁,包括有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座,装于固定座上的活动勾、及固定在另一门窗上与活动勾扣联配合的固定勾,特别之处是固定座开有孔槽,活动勾穿过并铰接于孔槽下部,活动勾的作用端与装于孔槽内的按钮的楔形面接触;活动勾与按钮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参照
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固定勾1、固定座3分别装于一对相互对接的门窗上,与固定勾1扣联配合的活动勾2穿过固定座3的孔槽8,经轴7铰接固定座3的孔槽8下部,且活动勾2呈多段曲折状,一端为与固定勾1扣接的勾头,另一端是受力作用端;作用端与孔槽8内按钮5的楔形面6接触。本实施例中孔槽8内共装有两个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处于与按钮5之间;当关闭门窗时,推动门窗使固定勾1与活动勾2相碰撞,由于活动勾2的勾头有导向斜面,活动勾2受力绕轴7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4,当活动勾2与固定勾1扣合后,复位弹簧4恢复原状,使勾头上、下、左、右卡紧、实现自动闭锁;当开启门窗时,用手轻压按钮5,按钮5上的楔形面6随之下移,由于楔形面6与活动勾2的作用端接触,楔形面6的分力作用于活动勾2的作用端上,使活动勾2绕轴7反方向转动,使勾头从固定勾1中脱离出来,顺势推拉门窗,实现开锁、开门窗。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把闭门窗、闭锁或开锁、开门窗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在一次性动作下完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扣接牢固可靠,是一种新颖的按钮式自动门窗锁。
权利要求1.推拉门窗自动锁,包括有固定在门窗上的固定座(3)、装于固定座(3)上的活动勾(2)、及固定在另一端上与活动勾(2)扣联配合的固定勾(1),其特征在于固定座(3)开有孔槽(8),活动勾(2)穿过并铰接于孔槽(8)下部,活动勾(2)的作用端与装于孔槽(8)内的按钮(5)楔形面(6)接触活动勾(2)与按钮(5)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
专利摘要推拉门窗自动锁,包括有固定钩、固定座,活动钩等,固定座开有孔槽,活动钩穿过并铰接于孔槽下部,活动钩的作用端与装于孔槽内的按钮的楔形面接触;活动钩与按钮之间装有复位弹簧。这样的结构,把开锁,开门窗或关门窗,闭锁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在一次性动作下完成,具有操作、使用方便、扣联牢固可靠、美观大方等的优点。
文档编号E05C19/10GK2260868SQ96237770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5日
发明者吴巧兰 申请人:南海市九江镇东风五金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