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号码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96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压式号码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一种按压式号码挂锁。
基于不同的使用环境,相关厂商开发出了各种不同型式的锁具,而对一般的行李箱或行李袋而言,除了较高级的行李箱在其箱体购置时便配备有锁具之外,一般使用者均仅能够依赖挂锁来锁合拉链的拉片,就使用者的习惯而言,大多数出门在外的人士均不愿意另行携带钥匙来开启锁具,因为在长途旅行中若不慎将钥匙遗失,则会造成相当大的困扰,故而大多数的使用者都会选择号码锁来锁合行李箱或行李袋。
以目前在市面上使用较普遍的号码挂锁型式来看,如台湾新型专利第二七二五五九号「方便变号的号码锁具」,其大致如图8所示,主要是于一锁体80一端一侧形成有弯勾状的挂钩81,又于另侧枢设有一开口杆82,该开口杆82由锁体80上设的号码转轮83及一推键84所控制,该开口杆82常态下与挂钩81接合而呈闭锁状(如图9所示),当号码转轮83旋转至设定开锁号码时,即可推移该推键84使开口杆82枢转而与挂钩81分离(如


图10所示),以供卡锁或开锁之用。
另有一种型式的号码挂锁,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二九一八八八号「锁结构改良」,其亦为雷同上述结构的设计,其是于锁体顶部设一挂钩,在另侧枢设有一开口杆,在开口杆上设有一体的按压块,该开口杆由锁体上设置的号码转轮所控制,该开口杆常态下与挂钩接合而呈闭锁状,当号码转轮旋转至设定开锁号码时,即可由锁体侧面将按压块压人锁体,使开口杆枢转而与挂钩分离,以供卡锁或开锁之用。
前述的号码挂锁造型设计已有多年的历史,同时亦由不同厂商开发出多种不同的结构,但其有一相同的潜在问题“在控制上不方便”。因为此类号码挂锁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使用,故而均将其体积设计得相当小(一般长度均在6厘米左右,宽度约为2厘米,厚度亦不到1厘米),使用者在开启时必须以手指操作设置在锁体边缘处表面积甚小的控制机构,其在操作上十分不易,尤其是在出入境通关而要检查行李时,更会因挂锁开启不易而手忙脚乱,亦曾见有女性使用者在开锁时不慎折断指甲而气急败坏,此显然是因为此类号码挂锁在结构设计上未尽完善所造成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按压式号码挂锁。
该按压式号码挂锁主要是一种以号码控制开启及锁合的挂锁,其是于锁体表面上设有一按钮,在号码转轮旋转至设定号码时,可按压设置在锁体表面上的按钮,而可使锁钩侧的开口杆产生枢转而向锁体表面方向开启,而让使用者在运用时更为得心应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式号码挂锁,该锁体是由前壳与后壳结合而成,其于锁体边缘设有号码转轮,同时在锁体一端设有挂钩,挂钩侧设有一开口杆,其特征在于在锁体表面上设有一按钮,当号码转轮旋转至设定开启号码时,可按压设置在锁体表面上的一按钮,而可使锁钩侧的开口杆产生枢转而向锁体表面方向枢转开启,而让使用者在运用时更为得心应手。
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在前壳适当位置设有结合柱,另在后壳上相对于前壳结合柱的位置设有结合孔;以此可在各构件组装完成后,让结合柱的自由端由结合孔处穿出后壳,并由外侧将结合柱铆合,即可将前、后壳结合成一体。
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前壳与挂钩呈一体,在前壳中央设有一供按钮露出的按钮孔,在前壳两侧缘则设有供号码转轮外露的转轮槽,同时在前壳内侧设有供号码转轮组装的转轮轴。
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开口杆的转轴容纳于锁体之中,在转轴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开设的控制槽,在转轴的中段径向延伸出一供按钮作用的压板;号码转轮与控制转轮及小弹簧相配合串设组装于锁体中,并让号码转轮的边缘外露于前壳转轮槽处,在该控制转轮一侧设有控制缺口;一控制板贴设于号码转轮侧,在该控制板上设有一容置控制转轮的椭圆孔及一弧形凹口,在椭圆孔及一弧形凹口中分别设有一控制转轮的控制缺口相配合的控制凸块,控制板的上缘可卡合于开口杆转轴的控制槽中;在锁体中组装有一弹簧杆,该弹簧杆的两端分别推顶在两控制板的上缘。
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前壳内侧按钮孔处组装有一按钮,在该按钮下端处设置有一体的枢轴,该枢轴可架设在设置于后壳中的轴座处,在按钮周围设有凸出的挡缘,在该按钮上端内侧设有圆弧形的按压块,该按压块用以推压开口杆的压板。
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后壳中央设有一纵向的弹片槽,在弹片槽中设有一弹片钮,又在后壳弹片槽中组装有一侧视呈<型的弹簧片,并在该弹簧片上设有一与后壳弹片钮相配合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特色在于将号码转轮旋转至设定的开启号码后,由锁体正面将按钮下压使开口杆被开启,其在开启时要比现有此类锁具由锁体侧缘来按压控制方便得多,同时更符合人体工学,不致如同现有结构般因为锁体侧面积太薄而造成控制不易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在按钮下压后,其开口杆是向锁体表面方向进行枢转,如此即可让使用者在将挂钩勾挂至拉链、扣环或其他位置上时更为顺手,让使用者在运用时更为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时的内部结构平面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号码转轮旋转至设定号码时,控制板发生移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Ⅴ-Ⅴ剖面示意图,其是号码转轮位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Ⅵ-Ⅵ剖面示意图,其是按钮位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按钮被压下时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8是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二七二五五九号「方便变号的号码锁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9是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二七二五五九号「方便变号的号码锁具」的开口杆与挂钩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二七二五五九号「方便变号的号码锁具」的开口杆与挂钩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所示,其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该锁体是由前壳10与后壳20结合而成,其整体略呈一水滴型片状,两侧缘分别设置有号码转轮40,上缘设有一挂孔,该挂孔上缘呈弯弧状的是挂钩11,而在挂孔一侧与该挂钩11相衔接的是一开口杆30,在前壳10的正面中央凸起一按钮70。
配合图2的元件分解示意图来看,可对本实用新型各个构件的结构有清晰的了解,其中前壳10与挂钩11为一体的结构,在前壳10中央为一按钮孔12,在两侧缘则设有转轮槽13,同时在前壳10内侧设有转轮轴14,并在适当位置设有结合柱15;后壳20的造型与前壳10相配合,在其中央为一纵向的弹片槽21,在弹片槽21中设有一弹片钮22,在弹片槽21两侧分别设有一轴座23,又在弹片槽21的近顶端处设有一夹片24,另在后壳20上相对于前壳10结合柱15的位置设有结合孔25,而可在各构件组装完成后,让结合柱15的自由端由结合孔25处穿出后壳20,并由外侧将结合柱15铆合,即可将前、后壳10、20结合成一体;开口杆30是用以与挂钩11相配合来进行锁合,其转轴31容纳于锁体中,在转轴31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开设的控制槽32,又在转轴31的中段径向延伸出一压板33;号码转轮40是与控制转轮41及小弹簧43相配合,并同时串设组装于前壳10的转轮轴14处,并可让号码转轮40的边缘外露于转轮槽13处以便旋转操作,在该控制转轮41一侧设有控制缺口42,在号码转轮40与控制转轮41间设有凹穴与凸粒相配合,而可供使用者变换设定号码,此一部份的结构是属于现有的设计,故不多加赘述;控制板50贴设于号码转轮40侧,在该控制板50上设有一容置控制转轮41的椭圆孔51及一弧形凹口52,在椭圆孔51及一弧形凹口52中分别设有一控制凸块53,该控制凸块53可与控制转轮41的控制缺口42相配合,以控制本实用新型挂锁的开启与否;另在后壳20上缘的夹片24与侧壁间组装有一弹簧杆60,该弹簧杆60的两端分别推顶在两控制板50的上缘,而提供控制板50一份向下位移的力量;在前壳10内侧按钮孔12处组装有一按钮70,在该按钮70下端处设置有一体的枢轴71,而可用以架设在后壳20的轴座23中,又在按钮70周围设有凸出的挡缘72,其可定位在前壳10的按钮孔12内侧,令按钮70在使用时不致脱出,配合图6的剖面图来看,在该按钮70上端内侧设有圆弧形的按压块73,又在后壳20弹片槽21中组装有一侧视呈<型的弹簧片61,并在该弹簧片61上设有一与后壳20弹片钮22相配合的定位孔62。
由图3的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时的内部结构平面配置示意图来看,其是将后壳20取下时的后侧视图,其内部的结构配置为一左右对称式的设计,其中控制转轮41叠合在号码转轮40上方,控制板50再贴合于号码转轮40上,并让控制转轮41容置于控制板50的椭圆孔51及弧形凹口52中,控制凸块53贴合在控制转轮41的边缘处,弹簧杆60夹设在夹片24侧,且该弹簧杆60的两端分别推抵在两控制板50的上缘,配合图5的剖视图来看,在此状况下控制板50的上缘是卡合在开口杆30转轴31的控制槽32中,亦即在此状况下开口杆30无法进行枢转而开启,该开口杆30只有在控制板50的上缘脱离其转轴31控制槽32后才有可能进行枢转。
再由图4的本实用新型号码转轮40旋转至设定号码时,控制板50发生移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来看,当使用者旋转号码转轮40时,即会带动控制转轮41作同步转动,而当各号码转轮40旋转至设定号码时,其控制转轮41的控制缺口42即对正控制板50上的控制凸块53,此时控制凸块53即不再受到控制转轮41的阻挡,该控制板50即会受弹簧杆60的作用由图3中所示位置移动至图4中所示位置,且令控制板50的上缘脱离开口杆30转轴31的控制槽32,此时开口杆30即可进行枢转而开启本实用新型挂锁。
再由图6的剖面示意图来看,其为图4中的Ⅵ-Ⅵ剖面示意图,由此图中可以见到按钮70的按压块73推抵在开口杆30的压板33一侧,组装在后壳20弹片槽21中的弹簧片61一端则推抵在开口杆30的压板33另侧,当使用者将号码转轮40旋转至设定开锁号码时,控制板50即会移动至图4中所示位置,而开口杆的转轴31即不再受到控制板50的管制,此时使用者即可将前壳10表面中央的按钮70下压(如图7中所示),此时按钮70会依枢轴71作枢转,而其按压块73即可将开口杆30的压板33推移,使开口杆30发生枢转而与挂钩11错开,如此即可达到开锁或锁合的功效,另在开口杆30发生枢转动作时,压板会将一侧的弹簧片61压向后壳20。
又当使用者在图7中所示位置将手放开时,弹簧片61即会将压板33推回图6中所示的位置,让开口杆30再度与挂钩11对接闭合,同时利用压板33的推抵,而使得按钮70亦回复至图6中所示的原位,此时使用者即可拨转号码转轮40,由于控制转轮41的控制缺口42与控制板50的控制凸块53是呈斜面接触,故而在控制转轮41被号码转轮40带动转动时,控制凸块53会被推出控制转轮41的控制缺口42,而使得控制板50由图4中的位置将弹簧杆60压缩而回复至图3中所示的位置,亦即在使用者转动号码转轮40的同时,会使得控制板5 0的上缘再次卡合入开口杆30转轴31的控制槽32中,而达到锁合本实用新型挂锁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按压式号码挂锁,该锁体由前壳与后壳结合而成,在锁体边缘设有号码转轮,同时在锁体一端设有挂钩,挂钩侧设有一开口杆,其特征在于在锁体表面上设有一在号码转轮旋转至设定开启号码的状态下可使锁钩侧的开口杆产生枢转而向锁体表面方向枢转开启的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在前壳设有结合柱,另在后壳上相对于前壳结合柱的位置设有结合孔;结合柱的自由端由结合孔处穿出后壳,将前、后壳由外侧将结合柱铆合地结合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前壳与挂钩呈一体,在前壳中央设有一供按钮露出的按钮孔,在前壳两侧缘则设有供号码转轮外露的转轮槽,同时在前壳内侧设有供号码转轮组装的转轮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开口杆的转轴容纳于锁体之中,在转轴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开设的控制槽,在转轴的中段径向延伸出一供按钮作用的压板;号码转轮与控制转轮及小弹簧相配合串设组装于锁体中,号码转轮的边缘外露于前壳转轮槽处,在该控制转轮一侧设有控制缺口;一控制板贴设于号码转轮侧,在该控制板上设有一容置控制转轮的椭圆孔及一弧形凹口,在椭圆孔及一弧形凹口中分别设有一控制转轮的控制缺口相配合的控制凸块,控制板的上缘卡合于开口杆转轴的控制槽中;在锁体中组装有一弹簧杆,该弹簧杆的两端分别推顶在两控制板的上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前壳内侧按钮孔处组装有一按钮,在该按钮下端处设置有一体的枢轴,该枢轴架设在设置于后壳中的轴座处,在按钮周围设有凸出的挡缘,在该按钮上端内侧设有圆弧形的用以推压开口杆的压板的按压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号码挂锁,其特征在于后壳中央设有一纵向的弹片槽,在弹片槽中设有一弹片钮,又在后壳弹片槽中组装有一侧视呈<型的弹簧片,并在该弹簧片上设有一与后壳弹片钮相配合的定位孔。
专利摘要一种按压式号码挂锁,其主要是一种以号码控制开启及锁合的挂锁,其是于锁体边缘设有号码转轮同时在锁体一端设有挂钩,挂钩侧设有一开口杆,另在锁体表面上设有一按钮,其特色是在于旋转至设定号码时,可按压设置在锁体表面上的一按钮,而可使锁钩侧的开口杆产生枢转而向锁体表面方向开启,而让使用者在运用时更为得心应手。
文档编号E05B37/00GK2327759SQ97204299
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30日
发明者杨国宗 申请人:杨国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