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87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婴儿床。
现今所常见的婴儿床结构,多半是以易于折叠收合来达到节省置放空间为设计要点,而在此一创作领域当中,也渐能获得日趋完备的设计型态,用以实惠大人们,使其在妥适的照顾婴儿中,亦能考量到室内置放婴儿床对于空间的占用,因此,可折叠收合的婴儿床结构,已逐渐的取代常规型态的固定型木板式婴儿床结构。又,哺育婴儿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了能顺利的哄睡婴儿,大人们都会将其抱在怀裹顺适摇摆,或唱支儿歌使其入眠,然而,随着婴儿逐渐成长而使体重逐渐增加,遂使大人们感到相当的负担,而有抱一会儿后,即有肩膀手臂疲劳酸痛的不适感觉生成,并且,当婴儿在怀裹睡着,欲将其置放于婴儿床的移动过程中,亦常造成入睡后的婴儿转醒,而必须再将婴儿抱起,再次循环哄睡阶段,如此,所折刹的时间及精力常让大人们疲惫不已,为此,有些人会特地的为婴儿准备一张摇床,使其睡卧其中,并且,用手推动摇床加以摆动,达到哄睡婴儿的目的。然而摇床本身即占用一空间,加上婴儿床的置放则室内空间更显局促而狭隘,再者,摇床的添购须额外的花费一笔金钱,且摇床的使用因其是以摇摆为主要的重点,而与婴儿床不同,亦不可能因此而取代婴儿床的置放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大人们在哄婴儿入睡时可让婴儿在摇摆中舒适的入眠,并且又能回复成一般的婴儿床型态,即按需要可加以变换形成摇床使用的改良型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床上端各角落设置角座,数根上支架及纵支架分别接设于角座两侧及下端,各纵支架底端可设置有脚座,下支架接设于脚座侧端,且上支架、纵支架及下支架间可设置帆布,而于脚座及下支架所框设的区域中可将板体设置其中,一体成型的脚座中形成定位管,定位管与脚座内侧间形成肋板,纵支架可插设固结于定位管中,定位管中形成承接盘,脚座的定位管上设置转接头,转接头的下接管中设置结合套,结合套的本体中形成穿孔,各脚座相对应的结合套的穿孔中设置可旋转及定位的弧管。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是由上接管及连接的下接管所构成,上接管可套设固结于脚座的定位管上。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上接管底板上延伸出内含穿孔的凸柱,上接管周面设有缺槽与脚座定位管的肋板互为对应,上接管的周面开口端则设有缺口,转接头的上接管套设于脚座的定位管,肋板可插入上接管的缺槽中。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结合套的本体上侧形成管体,管体可套设固结于转接头的下接管中,结合套的穿孔一侧端形成弧槽,另侧端形成卡槽,而与卡槽相距一弧缘段落则设置另一卡槽,弧管两侧形成水平段,水平段上设有弹性扣钮、凸点,水平段可插设于结合套的本体的孔中,其弹性扣钮卡掣于结合套的卡槽中,凸点位于结合套的弧槽中。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下接管周面上设一凹面,凹面中开设一长孔,又,下接管内侧周面由顶板处向下延伸出凸肋。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结合套的管体外侧周面设有纵长槽,又,管体周面上设有两侧为切槽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并形成一凸起的按压部。
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弧管的水平段中可设置ㄑ型的弹片,而于弹片上所设置的弹性扣钮,则可由水平段的孔中凸设而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即主要是在婴儿床底端的脚座中设置转接头、结合套,并于两结合套间设置可转动及定位的弧管,而可将弧管向下转动,使其抵靠于地面形成摇床的型态加以使用,而让大人们可以推动摇摆婴儿床,使得置放其中的婴儿可以更为舒适的入眠,并且,其可轻易的用手转动弧管恢复原状,而能达到一床两用的实用功效。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脚座、转接头、结合套及弧管组合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脚座、转接头、结合套及弧管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脚座、转接头、结合套及弧管组合的状态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的弧管向下弯折后,可让婴儿床形成左右摇摆的状态图。
由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1组合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其中,该婴儿床1上端各角落设置角座10,数根上支架11及纵支架12分别接设于角座10两侧及下端,而纵支架12底端可设置于脚座20中,又,下支架13接设于脚座20侧端,且上支架11、纵支架12及下支架13间可设置帆布,而于脚座20及下支架13所框设的区域中则可将板体设置其中,使得婴儿可置放其中加以照顾。
配合参看图2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可将婴儿床1转变成摇床的型态,其是在脚座20中设置转接头30、转接头30的下接管36中设置结合套40,而于各脚座20中所设置相对应的结合套40中设置弧管50所构成,其中,一体成型的脚座20中形成定位管21,定位管21与脚座20内侧间形成肋板23,定位管21中形成承接盘22,承接盘22中设有螺孔221,纵支架12可插设固结于定位管21中。
转接头30是包含上接管31及连接的下接管36所构成,该中空上接管31的底板32上延伸出内含穿孔的凸柱33,上接管31周面设有纵向的缺槽34,且于上接管31开口周缘设置缺口35;中空的下接管36周面设一凹面37,凹面37中开设一长孔38,又,下接管36内侧周面由顶板处向下延伸出凸肋39,转接头30的缺槽34对应于定位管21周缘的肋板23,转接头30的上接管31套设于脚座20的定位管21时,该肋板23可插入上接管31的缺槽34中,而当上接管31中的凸柱33抵掣于定位管21的承接盘22底端时,可以螺栓301由凸柱33底端穿入,且锁固于承接盘22的螺孔221中,而将转接头30固结于脚座20的定位管21上。
结合套40的本体41中设置一横向的穿孔42,穿孔42一侧周缘形成弧槽43,另侧周缘设有卡槽44,而与卡槽相距一弧缘段落则设置另一卡槽441,结合套40的本体41上设置管体45,管体45外侧周面设有纵长槽46,又,管体45周面上设有两侧为切槽471的延伸板47,该延伸板47上并形成一凸起的按压部48。
结合套40的管体45可由转接头30的下接管36中插入,并且,纵长槽46对应套设于骨肋39,且具有弹性的延伸板47,其按压部48可扣入凹面37的长孔38当中,而将结合套40固设于下接管36,又,弧管50两端形成水平段51,水平段51上可由螺丝锁固形成凸点52,配合参看图3所示,该弧管50的水平段51中设置
型的弹片53,而于弹片53上所设置的弹性扣钮531,则可由水平段51的孔54中凸设而出。
弧管50的水平段51可由结合套40的穿孔42中插入,而由于弹性扣钮531是设置于弹片53上,具有受力下沉的特性,因此,水平段51可直接由穿孔42中插入,而由穿孔42内壁向下抵压弹性扣钮531,直到弹性扣钮531位于卡槽441时,穿孔42内壁对于弹性扣钮53l的抵压力量消失,该弹性扣钮531即可因为弹片53受压缩的回复力作用而向上顶起,并卡掣于卡槽441当中,此时,弹性扣钮531位于卡槽441中,且凸点52位于穿孔42一侧开口周缘的弧槽43中,而形成图3所示的组合型态,此即为弧管50向上弯折而形成一般婴儿床的基本型态。
而于实际使用上,可配合参看图4及图5所示,其中,婴儿床1在一般的用途中,可将婴儿置放其中以便于看管及照顾,而若欲将其形成可摇摆的组合结构时,则可用手握住弧管50加以旋转,使得弹性扣钮531可转动一角度而卡掣于另一卡槽44中,此时,弧形弯曲的弧管50即可以抵靠于地面,而可以形成摇床的型态加以摇晃摆动,形成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状态,又,本实用新型改良型婴儿床1结构,在弧管50转动弯曲形成摇床型态时,弧管50两侧所接设的脚座20,可形成一种安全的限位作用,以避免婴儿床1在形成摇床及摇摆使用上造成倾倒的意外现象,再者,若欲变换成原来的婴儿床1型态,则只要再用手旋转弧管50,将弧管50的弹性扣钮531转回卡掣于卡槽441当中,即可以回复原状,而形成一般的婴儿床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床上端各角落设置角座,数根上支架及纵支架分别接设于角座两侧及下端,各纵支架底端可设置有脚座,下支架接设于脚座侧端,且上支架、纵支架及下支架间可设置帆布,而于脚座及下支架所框设的区域中可将板体设置其中,一体成型的脚座中形成定位管,定位管与脚座内侧间形成肋板,纵支架可插设固结于定位管中,定位管中形成承接盘,脚座的定位管上设置转接头,转接头的下接管中设置结合套,结合套的本体中形成穿孔,各脚座相对应的结合套的穿孔中设置可旋转及定位的弧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是由上接管及连接的下接管所构成,上接管可套设固结于脚座的定位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上接管底板上延伸出内含穿孔的凸柱,上接管周面设有缺槽与脚座定位管的肋板互为对应,上接管的周面开口端则设有缺口,转接头的上接管套设于脚座的定位管,肋板可插入上接管的缺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结合套的本体上侧形成管体,管体可套设固结于转接头的下接管中,结合套的穿孔一侧端形成弧槽,另侧端形成卡槽,而与卡槽相距一弧缘段落则设置另一卡槽,弧管两侧形成水平段,水平段上设有弹性扣钮、凸点,水平段可插设于结合套的本体的孔中,其弹性扣钮卡掣于结合套的卡槽中,凸点位于结合套的弧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的下接管周面上设一凹面,凹面中开设一长孔,又,下接管内侧周面由顶板处向下延伸出凸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结合套的管体外侧周面设有纵长槽,又,管体周面上设有两侧为切槽的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并形成一凸起的按压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改良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弧管的水平段中可设置ㄑ型的弹片,而于弹片上所设置的弹性扣钮,则可由水平段的孔中凸设而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婴儿床,其是在婴儿床的脚座中设置转接头、结合套,且于两侧脚座的结合套间设置弧管,由此,而可以转动弧管,使得弧管可抵靠于地面,而形成摇床的型态加以使用,而使大人可以推动摇摆婴儿床,使得置放其中的婴儿可更为舒适的入眠,并且,其可以轻易的用手转动弧管恢复原状形成一般的婴儿床,而能达到一床两用的实用功效。
文档编号A47D13/00GK2314668SQ9722029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5日
发明者黄陈丽琚 申请人:迪士卡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