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32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力锁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尤其是指一种与弹性元件一体成型的锁扣。
现有扭力锁扣如

图1、2所示有钩形铁片11、弹性片12、插销13、压缩弹簧14等,弹性片12由压缩弹簧14套入插销13内并与钩形铁片11枢结定位,嵌入框材1内,藉螺栓2锁螺固定,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一)另件繁杂,制造困难,增加成本;(二)由于螺栓螺紧与放松,必须旋转数圈,因此拆装费时;(三)螺栓头突出于框材,不协调,不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扣合迅速的扭力锁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扭力锁扣,它包括方形本体、弹性元件及凸轮定位块,其特征是方形本体呈前后贯穿状并前后端枢设供嵌框材槽沟内结合定位的二凸片,凸轮定位块设有凹槽,方形本体前内侧设有一凸体,后下侧设有一贯穿孔,贯穿孔后侧设一凸块,凸块嵌入凸轮位块凹槽,弹性元件穿设于方形本体内,其内端有一锯齿状钩头突出方形本体外,后侧呈具有一贯孔,贯孔的前、后侧分别延伸具有一前片及一挡体,且中央处设一剖洞,剖洞前端向后设一弹性片,弹性片适抵掣于方形本体内侧壁;凸轮定位块内侧呈六角螺头槽口,并连伸一凸轮,下端挖设一凹槽,方形本体的凸体卡结在凹槽而定位。
上述设计,当旋钮凸轮定位块的六角螺头槽口至一角度时,则凸轮会推动弹性元件后侧的挡体做一向后移位动作,使弹性元件得以整体向后位移,致使弹性元件前端的锯齿状钩头随凸体斜面向下移动,并藉着弹性片抵住方形本体底端,以固定弹性元件,带动锯齿状钩头作一向后向下拉力动作,且因锯齿状钩头具有强咬合力,故当与物件扣勾时,其啮合紧密,达到牢固锁扣的效果,特别是结构简捷、扣合迅速。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扭力锁扣组合断面图;图2为现有扭力锁扣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断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断面图。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方形本体3、弹性元件4及凸轮定位块5,其特征是方形本体3呈前后贯穿状并前后端枢设供嵌框材槽沟内结合定位的二凸片31,凸轮定位位块5设有凹槽51,方形本体3前内侧设有一凸体32,后下侧设有一贯穿孔33,贯穿孔33后侧设一凸块34,凸块34嵌入凸轮定位块5凹槽51,弹性元件4穿设于方形本体3内,其内端有一锯齿状钩头42突出方形本体3外,后侧呈具有一贯孔,贯孔的前、后侧分别延伸具有一前片及一挡体41,且中央处设一剖洞,剖洞前端向后设一弹性片43,弹性片43适抵掣于方形本体3内侧壁;凸轮定位块5内侧呈六角螺头槽口,并连伸一凸轮52,下端挖设一凹槽51,方形本体3的凸体32卡结在凹槽51而定位。方形本体3为中空形状,采用凸轮定位原理,整体锁扣动作仅在180度内即可完成,即凸轮定位块5只须做小于半圆的旋转,就可完全锁紧定位,且与弹性元件一体成型,便于组装,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扭力锁扣,它包括方形本体、弹性元件及凸轮定位块,其特征是方形本体呈前后贯穿状并前后端枢设供嵌框材槽沟内结合定位的二凸片,凸轮定位块设有凹槽,方形本体前内侧设有一凸体,后下侧设有一贯穿孔,贯穿孔后侧设一凸块,凸块嵌入凸轮定位块凹槽,弹性元件穿设于方形本体内,其内端有一锯齿状钩头突出方形本体外,后侧呈具有一贯孔,贯孔的前、后侧分别延伸具有一前片及一挡体,且中央处设一剖洞,剖洞前端向后设一弹性片,弹性片适抵掣于方形本体内侧壁;凸轮定位块内侧呈六角螺头槽口,并连伸一凸轮,下端挖设一凹槽,方形本体的凸体卡结在凹槽而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解决便捷问题。扭力锁扣,方形本体呈前后贯穿状并前后端枢设供嵌框材槽沟内结合定位的二凸片,凸轮定位块设有凹槽,方形本体前内侧设有一凸体,后下侧设有一贯穿孔,贯穿孔后侧设与一凸块,凸块嵌入定位块凹槽,弹性元件穿设于方形本体内,凸轮定位块内侧呈六角螺头槽口,并连伸一凸轮,下端挖设一凹槽,方形本体的凸体卡结在凹槽而定位。用于扣紧物件。
文档编号E05B15/12GK2319500SQ9724956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4日
发明者陈姿憓 申请人:陈姿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