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按式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59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按式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触按式密码锁主要用于保险柜,防盗门,汽车等的防盗锁,它是用机械式的触按方式代替电子式的密码锁。
已知的锁在适用范围及使用上存在一些不足1、锁的密容量不大,锁易互开;2、电子密码锁成本贵,使用受电的限止,且稳定性不高,怕水、怕火;3、用钥匙开启弹子锁,钥匙需随身携带,不方便、易丢失、易复制、安全性不高;4、防盗门上安一个锁、安全又不放心,安装两个锁成本贵,使用又不方便。基于上述原理,结合电子锁的开锁方式的优点,弹子锁的结构简单、牢固,经多年努力,研制出了机械方式的触按式密码锁,它的主要优点1、开锁号码不重复,锁容量大;2、开锁号码的输入用手触按手柄上的数码按钮或转动手柄,选号码后再触按按钮,操作简单方便;3、正确密码输入完成后转动手柄即可开锁;4、弹子钥匙和密码组合为一把锁,使锁成本降低,操作简便,且安全性成倍提高;5、此种密码锁是在普通的弹子锁上的技术突破,即可充分利用现有制锁厂的设备、工艺、生产触按式密码防盗锁;又可使锁的原理得到发展,促进锁性能的大大提高。5、该锁不用电、适用范围大。触按式密码防盗锁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利用触按柄上的数码按钮,使数码按钮的移动,而将移动的距离多少与手柄上各数码按钮的号码编号相系起来,如果该锁是7位数,则从1~7个数码号分别标在手柄上的7个按钮上,触按每个数码按钮在手柄孔中的行程一样,而将与各数码按钮相连的触杆或触杆上凸盘到触杆头的距离长短是不一样的,既任意确定一个基准距离,如1号数码按钮的触杆长10m/m,则2号数码按钮的触杆长12mm,3号数码按钮触杆长为14mm,以此类推,7号数码按钮的触杆长为22mm,而锁芯上的数码盘,分配盘的位置是一定的,因此,如果触按各数码按钮都是移动10mm,则1号数码按钮可使数码盘移动10mm,2号数码按钮可使数码盘移动12mm,既多2mm,3号数码按钮可使数码盘移动14mm,7号数码按钮使数码盘移动22mm,这样各数码按钮就将码号变为了移动的距离,而分配盘数码盘又将输入的号码分别对应,自动去依次触动相应号码的号码杆,按该数码按钮规定的距离移动,各数码杆结构长度一样,而各数码杆移动距离的差别就传给数码弹子,使数码弹子移动的距离不一样,使与之接触的内弹子移动,而解除锁芯与锁头的自锁实现开锁;数码弹子移动距离的不同,使得任意输错一个密码号,该内弹子就错误的移动距离而使锁打不开。通过上述原理,实现了密码锁机械原理,完成了本发明的目的。
下面就触按式密码锁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是转动手柄使手柄上显示的输入号码标记与锁头上的基准标记对准后,手触按按钮输入开锁密码的结构图。
图2是既要触按手柄上的一组开锁密码号又要将开启弹子锁的钥匙插入锁内才能把密码锁打开双锁功能结构图。
图3是直接将开锁密码号经触按手柄上的数码按钮而将密码锁打开的结构图。
图4的A-A图和B-B图是图2上的A-A和B-B的剖视图。
图5是两种数码按钮的形状图。
图6是两种数码杆的形状图。
图7是按钮的形状图。
图8是两种分配盘的形状图。
图9是两种数码盘的形状图。
图10是两种定位盘的形状图。
在图1中的1、35内弹子,2、4、10、17、20、24、25、30、33、34、43、弹簧,3、斜面,5、32数码杆,6、39限位弹子,7、定位弹子,8、定位孔,9、斜口,Ⅴ、复位环,11、传动杆,12、数码盘上凸条,13、传导杆,15、手柄上的丝牙,16、锁芯上的丝牙,18、触环,19、按钮,21、触杆,22、手柄,23、支架,26、分配盘,27、分配齿,28、复位杆,29、数码盘,31、定位盘,36、45密码弹子,37、锁头,38、44、孔,40、锁芯,41、接锁盒,42、锁芯轴,46、定位杆,47、数码号,48、数码标记,49、分配盘上分配杆,50、触杆上的斜凸台,51、复位环支架,52、与定位盘相连的螺钉,53、孔,55、锁头上基准线标记。
在图2中的1、孔,2、密码弹子,3、44、内弹子,4、斜面,5、数码杆,6、8、11、19、29、32、35、43、49、弹簧,7、斜凸盘,9、定位弹子,10、定位孔,12、定位盘,13、方向钉,14、数码盘,15、分配杆,16、触头,17、斜凸台,18、凸盘,20、数码按钮,21、限位凸台,22、触杆、23、导向钉,24、导向槽,25、复位按钮,26、钥匙,27、复位杆,28、手柄,30、分配盘,31、传动杆,33、分配齿,34、定位齿,36、定位杆,37、斜缺口,38、圆锥柱钉,39、锁头上的斜凸条,40、复位钉,41、开口斜叉,42、斜口钉,45、外弹子,46、钥匙齿,47、锁芯,48、与锁舌的接触片,50、锁头,51、锁芯套管。
在图3中的1、凸盘,2、45、数码按钮,3、6、13、17、27、31、34、37、39、41、49、弹簧,4、5限位凸台,7、触杆,8、扛杆、9、复位杆,10、23、凸盘,11、传动杆,12、分配盘,14、分配齿,15、数码盘,16、定位齿,18、凸条,19、定位盘,20、定位杆,21、凸条,22、斜凸条,24、卡环,25、锁芯,26、锁头,28、孔,29、密码弹子,30、内弹子,32、斜面,33、数码杆,35、斜凸盘,36、定位弹子,38、斜口,40、复位环,41、触头,42、分配杆,43、触头,44、斜凸台,45、数码按钮,46、触杆,47、手柄、48、锁芯轴,50、数码号的标记。
在图4中A-A图的1、触杆上的凸盘,2、数码触杆,3、分配盘、4、数码杆上凸盘,5、数码杆,6、定位弹子,7、分配杆,8、导向钉,9、导向槽,10、复位钉,11、斜凸条,12、钥匙,13、外弹子、14、内弹弹,15、弹簧,16、手柄,17、弹簧固定孔,18、转动弹簧,19、复位杆,20、锁芯套管,21、卡环,22、锁芯,23、止动杆,24、数码盘,25、数码盘上的凸条,26、传导杆。
在图4中B-B图的1、手柄,2、数码按钮,3、数码号,4、复位按钮,5、限位凸台,6、钥匙入口。
在图5中的1、13、斜而,2、11触头,3、12、触杆,4、14凸台,5、16、凸盘,6、导向槽,7、15、数码按钮。
在图6中的1、斜面,2、数码杆,3、限位凸台,4、定位孔,5、定位孔的直角边,6、定位孔的弯曲口,7、数码杆头。
在图7中的1、触杆,2、触环,3、导向钉孔,4、孔,5、限位凸台,6、手触按按钮处,7、触杆的触头,8、触杆的斜面,9、触杆的凸台,10、复位触头。
在图8中的1、分配杆,2、4分配盘,3、固定弹簧的孔,5、7、分配齿,6、孔,11、导向钉孔,12、分配杆,13、固定弹簧孔,14、孔,15、分配盘,16、传动杆孔。
在图9中的1、传导杆孔,2、传动杆孔,3、孔,4、数码盘,5、固定弹簧孔,6、定位齿,7、凸条;11、触头,12、固定弹簧孔,13、方向钉,14、孔,15、分配齿,16、数码盘,17、定位齿。
在图10中的1、定位盘,2、导向钉孔,3、孔,4、定位杆孔,5、斜口,6、圆锥柱钉的进出孔。
见图2、手触按(25)复位按钮,详见[图4中B-B图的(8)],(49)弹簧压缩,(27)复位杆移动,复位杆上的斜凸台挤动(38)圆锥柱钉移动,圆锥钉上的斜面与(12)定位盘上的(37)斜面接触(详见图10中的5),使定位盘移动,使定位盘上的(36)定位杆与(14)数码盘上的(34)定位齿分离(详见图9中的17),定位盘继续移动与(14)数码盘上的方向钉接触(祥见图9中的13)带动数码盘移动,使数码盘上的(33)分配齿(详见图9中的15)与(30)分配盘上的(31)传动杆分离,(29)弹簧使(14)数码盘复位;在(27)复位杆移动的同时,复位杆的(41)开口斜叉与(9)定位弹子上的(7)斜凸盘接触,使定位弹子移动,定位弹子与(10)定位孔分离,使(5)数码杆在(6)弹簧力下复位,即储存在数码杆移动距离的数码号自动消失,数码杆的移动,使(2)密码弹子与数码杆上的(4)斜面分离,密码弹子复位,(3)内弹子受弹簧作用复位,内弹子重新将锁芯与锁头自锁。作这步工作的目的是防止它人乱输入了开锁号码,而造成正确号码输入时,锁开不了。
下而我们就开始按开锁的密码号依次触按手柄上的相应密码号。在手柄上找到显示第一个密码号的数码按钮,即[见图4中的B-B上(3)号码标记,然后手触按该号码上的数码按钮(2)]。手触按该数码按钮后,(22)触杆移动,触杆上的(17)斜凸台与(30)分配盘上的(15)分配杆接触,详见[图8中的(12)],使(15)分配杆转动而带动(30)分配盘转动,分配盘上的(31)传动杆与数码盘上的(33)分配齿一起转动,使数码盘定量转动,数码盘上的(11)触头(见图9中的11)移动到第一位数码杆位置上,手继续触按数码按钮,触杆上的(18)凸盘[见图5中的(5)]与(30)分配盘接触,使分配盘移动,并带动(14)数码盘移动,使数码盘上的触头或凸条(见图8中的1)与(5)数码杆的端头(见图6中的7)接触,使定位弹子上的弹簧被压缩,使数码杆移动,数码杆上的(5)斜面与(2)密码弹子接触使(3)内弹子移动,(9)定位弹子在(8)弹簧力下复位,进入数码杆的另一个孔上而限位,从而解除该内弹子对锁芯与锁头的自销,就在数码盘转动停止时,(12)定位盘上的(36)定位杆在(35)弹簧力下进入(34)定位齿的下一个齿间,而限止数码盘复位。在第一个数码输入完后,该数码按钮在(19)弹簧力下复位,触杆也复位,使分配盘在(29)弹簧力下复位,定位盘,数码盘和分配盘受(11)弹簧力而移动复位,在(51)锁芯套管上开有(24)导向槽,(12)定向盘(30)分配盘在导向钉的作用下只作移动而不能转动,以保证定位齿,分配齿与定位杆、传动杆的可靠同步。第一个密码号输入完毕后,接着选定与开锁密码相同的第二个号码钮触按,该数码按钮移动,以后的工作过程与输八第一个密码号同上述原理一样,故不再述,就这样将一组正确的开锁密码输入完毕后,一组密码弹子都解除对锁芯与锁头的自销,但锁仍开不了,需将(26)钥匙插入锁内,使(46)钥匙齿与(45)外弹子接触而推动外,内弹子移动,使(44)内弹子解除对锁芯与锁头的自锁。这样转动手柄,(47)锁芯转动,锁被打开,在锁芯转动时,(51)锁芯导管上的(40)复位钉与固定在(50)锁头上的(39)斜凸条接触而使复位钉移动,复位钉的移动,触动(27)复位杆上的(42)斜口钉的斜口面,带动复位杆移动,复位杆的移动和前面讲的手触动复位钮的原理、作用一样,将输入锁内的密码号自动消除,为下一次开锁做好准备。实现了一锁当两把反锁的功能。
见图3,它的工作原理大体与图2一样,故不重述,不同的是1、此触按式密码锁投有配钥匙,故投有相应的内、外弹子;2、此数码按钮上的(7)触杆不是直接与(12)分配盘接触,而是与(8)扛杆接触,扛杆一头定位在手柄上,扛杆的另一头与(46)触杆或(9)复位杆上的凸盘接触推动触杆,复位杆移动,其目的是将触按数码按钮的行程缩短,而放大触杆和复位杆的行程,就如按电话机的号码一样轻松了,3、复位杆用一个代表复位的数码按钮直接触按完成,该数码按钮带动的(9)复位杆上有(10)、(23)凸盘、(18)、(21)凸条,复位杆在移动时,(10)凸盘经(12)分配盘上的扛杆而将(11)传动杆拉起,使传功杆与(15)数码盘上的分配齿分离,凸条(18)将(19)定位盘上的(20)定位杆拉下,使定位杆与数码盘的(16)定位齿分离,(15)数码盘在(27)弹簧力下复位;(21)凸条与(40)复位环接触,使复位环移动,复位环上的(38)斜口与(36)定位弹子的(35)斜凸盘接触,使定位弹子移动,定位弹子与(33)数码杆上的定位孔分离(详见图6中定位孔4),(34)弹簧使数码杆复位在(4)、(6)弹簧下,复位的数码按钮复位,复位杆自动复位。4、开锁时(47)手柄转动,(48)锁芯轴转动过程中,使(9)复位杆上的(23)凸盘与(26)锁头上的(22)斜凸条接触,使复位杆移动,而带动复位杆上的其它凸盘,凸条移动,其作用与上而讲的手动复位的数码按钮一样;5、(15)数码盘的移动是(46)触杆上的(43)触头与数码盘的接触实现的,各数码按钮的数码号不同,其相连的触杆长短不一样,因此(43)触头到触杆凸盘上的长短不一样,这样就决定相应的数码杆移动的距离不同,使(29)密码弹子移动距离也不一样,这就是此触按式密码锁的关键原理,在图2中各数码按钮的触杆上的凸盘到分配盘的距离也不一样,与各数码按钮号码有关。图3中只有数码盘和定位盘上、下移动,而分配盘不移动。6、图2和图3中的数码按钮在手柄孔中移动都有限位的(5)、(4)限位凸台,以保证手触按时使数码按钮的行程始终一样。
见图1此种触按式密码锁与图2和图3的工作原理一样,故不叙述,不同的是1、开锁数码号的输入是通过转动(22)手柄,使要输入的密码号即手柄上的(47)数码号(48)标记与(37)锁头上的(55)基准标记对准,然后触按(19)按钮,(19)按钮移动,按钮上的(21)触杆及触杆上斜凸台先与(26)分配盘上的分配杆(详见图8中的1)接触,使(26)分配盘转动,在(29)数码盘孔中的(11)传动杆与(26)分配盘上的(27)分配齿间接触而使数码盘转动,数码盘上的(13)传导杆移动到锁内的核定的第一个(5)数码杆的位置上,(19)按钮继续移动,使按钮上的(18)触环(详见图7中的2)与数码盘上的(13)传导杆接触,使传导杆移动与(5)数码杆的端头(见图6中7)接触,使数码杆移动,移动的距离与各数码号有关。2、(22)手柄在(40)锁芯上转动,是通过手柄上(15)丝牙和锁芯上(16)丝牙配合完成,丝牙的牙距宽,牙间距离大,那手柄上的数码号相距较近,这样有利于快速开锁;3、(28)复位杆在(22)手柄的(23)支架孔中移动,转动手柄将该密码锁内设的代表复位的数码号标记对准锁头上的基准线后,使手柄上的(23)支架将(28)复位杆转到(19)按钮上有的复位触头下[见图7中的10],图(19)按钮上有导向螺钉孔(见图7中的3),使导向钉在(42)锁芯轴上定向移动,而不能转动,这样,触按按钮后,按钮上的复位触头与(28)复位杆接触,使复位杆移动,使(Ⅴ)复位环移动,而复位环上的(52)螺杆与(31)定位盘相连,定位盘移动时又使46定位杆与数码盘上定位齿见图9中的6分离,同时定位盘又与(11)传动杆上的凸盘接触,使传动杆与(26)分配盘上的(27)分配齿(详见图8中的7)分离,使(29)数码盘在(30)弹簧下自动复位,与图2和图3一样,复位环斜面使(7)定位弹子移动,定位弹子与数码杆上的(8)定位孔分离,数码杆复位,由此,实现密码锁的清零、复位工作。
通过以上几种实施方案,实现了触按式密码锁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保险柜、防盗门、汽车的触按式密码锁,它主要由手柄、数码按钮、分配盘,数码盘、数码杆、数码弹子、锁芯、锁头等组成,其特征是手触按手柄上复位的数码按钮或转动手柄使手柄上代表复位的数码号标记对准锁头上的基准线后再触按手柄上的按钮,数码按钮、按钮的移动,使杆移动,复位杆上的凸盘、凸条与复位环、定位杆、传动杆接触使数码杆上定位孔与定位弹子、定位杆与数码盘的定位齿、传动杆与分配齿分离之后,弹簧使数码杆、数码盘复位,锁内储存的一切号码消失;然后按照开锁的正确密码号依次向锁内输入,触按与第一个号码相同的数码按钮,数码按钮上触杆移动与分配盘上分配杆接触,先使分配盘转动,带动数码盘定量转动后,触杆移动中使数码盘移动,移动的距离与该数码按钮的号码,即触杆长短有关,数码盘上的触头按输入开锁密码号的次序去先触动1号数码杆定量移动,或者是转动手柄,使手柄上显示的号码与输入数码号相同的号码标记对准锁头上的基准线后,触按手柄上按钮,按钮上的触杆先与分配盘上的分配杆接触,使分配盘转动,带动数码盘定量转动后,按钮上的触环再使数码盘或盘上的触杆定量移动,推动1号数码杆定量移动;1号数码杆的移动使定位弹子头从数码杆的嗽叭口滑出,推动对应的1号密码弹子移动,导致锁头里的内弹子移动而解除该弹子对锁芯与锁头的自锁,第一个密码号输入完毕,弹簧使该数码按钮及分配盘复位;以后按上面的方法输入第二个密码号,即转动手柄,使手柄上的数码号标记即第二个密码号对准锁头上的基准线标记后,触按手柄上按钮,或者直接触按与输入第二个密码号相同的数码按钮,数码按钮、按钮移动,其锁内的工作原理与输入第一密码号一样,使数码盘再定量转动一次,锁内的2号数码杆、密码弹子移动,解除该弹子对锁芯与锁头的自锁,第二个密码号既输入完成,依次类推,将一组开锁密码号输入完后,转动手柄,锁芯转动,密码锁被打开;在锁芯转动过程中,复位杆与锁头上凸条接触,带动复位杆移动,而使数码盘、数码杆自动复位,使输入锁内的开锁号码消除,锁打开后弹簧使锁芯复位,再次开锁需重新输入正确密码号后才能开门,在触按式密码锁上同时装有用钥匙开启锁内弹子的复合锁,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号后,还需将钥匙插入锁内,密码锁的锁芯才能转动而实现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数码弹子,数码杆在锁芯孔中移动;数码弹子一头与锁头的内弹子接触,数码弹子另一头是圆锥形,它与一端是圆锥形或斜突面的数码杆接触,数码杆另一头与数码盘上的触头或传导杆接触,数码杆上有按数码号多少而设定的数个定位孔,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定位孔入口处的一边是嗽叭口斜面,数码杆、数码弹子装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数码盘在与锁芯轴相连的轴或套管上转动、移动,数码盘上的一个孔与转动弹簧一头相连,数码盘的两个面上有按一定距离设置的定位齿、分配齿,定位齿与定位盘上的定位杆接触、分配齿与分配盘上的传动杆接触;数码盘上有凸条、触头,传导杆在凸条上的孔中移动;传导杆、传动杆、定位杆上装有弹簧,传导杆或触头与数码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分配盘在与锁芯相连的轴、套管上转动、移动,分配盘上的一个孔与弹簧相连;分配盘上有分配杆,分配盘上装有数个分配杆的,各杆之间的距离、位置与手柄上的数码按钮或触杆的距离,位置相对应,分配杆与数码按钮的触杆及斜凸台接触,使数码盘定量转动,经传动杆、分离配使数码盘转动;数码按钮或触杆上的触头与数码盘接触,使数码盘定量移动,数码按钮或触杆上的凸盘与分配盘接触,推动分配盘和数码定量移动,传动杆在分配盘的孔中移动,传动杆一端有凸盘与扛杆接触,扛杆另一端再与复位杆接触;分配盘上有分配齿时,传动杆在数码盘孔中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定位杆在定位盘的孔中移动,定位弹子在锁芯的孔中,定位杆一端是凸盘,它与复位杆上凸条接触,定位弹子一头与数码杆的孔接触,定位弹子上有斜凸盘,斜凸盘的斜面与复位环上的斜面接触使定位弹子移动,定位杆、定位弹子与弹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设有复位功能的数码按钮和一组有号码的数码按钮的手柄与锁芯套管连接,开锁号码是触按一组数码按钮完成;只有一个按钮的手柄,手柄上有数码号及标记线,该手柄的转动通过手柄上的丝牙与锁芯套管上的丝牙配合完成,转动手柄将手柄上显示的开锁密码号标记对准锁头上的基准线,再触按按钮完成,手柄上的限位孔与锁芯套管上的限位弹子接触;数码按钮,按钮在手柄的数码孔中移动,数码按钮的孔中有限位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数码按钮与触杆连接,触杆有两种,一种触杆上有斜凸台,斜凸台的斜面与分配盘上的分配杆接触推动分配盘定量转动,然后该触杆的触头与数码盘接触,使数码盘移动,移动距离由触杆的长短决定;另一种触杆上既有斜凸台,又有凸盘,斜凸台先与分配杆接触,使分配盘、数码盘传动后凸盘再与分配盘及分配杆接触推动分配盘、数码盘定量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凸盘与分配盘之间的距离决定;一头固定在手柄上的扛杆与数码按钮上的触杆接触,扛杆另一头与手柄孔中触杆上的凸盘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特征是消除锁内储存的密码号有手动和自动,手动消除即触按代表复位数码的按钮与复位杆连接,复位杆上有两个凸盘、两个凸条、一个凸盘与分配盘上的杠杆接触,经扛杆与传动杆的凸盘接触,使传动杆与分配齿分离,另一个凸盘与定位杆上的凸盘接触,使定位杆与定位齿分离,复位杆的端头与复位环接触,复位环上的斜面使定位弹子与定位孔分离;另一种是手柄支架孔中的复位杆与复位环接触,使数码杆上孔与定位弹子、定位杆与定位齿,传动杆与分配齿分离;自动消除锁内的密码号是开锁过程,锁芯转动使复位杆上的凸盘与固定在锁头上的斜凸台或斜凸条接触而将复位杆移动,复位杆与弹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复合锁是触按式密码锁的锁内有一组密码弹子、内弹子和一组内弹子、外弹子;外弹子与插入钥匙孔的钥匙齿接触,在输入一组正确的开锁密码号后,密码弹子、外弹子分别使内弹子移动,解除内弹子对锁芯与锁头的自销,该触按式密码锁才能开启,该锁的手柄上有钥匙的入口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手柄上的按钮在手柄孔中移动,按钮上连接着触杆、触条和触环,触杆头是圆锥形的,触杆上有斜凸台,触环是一个圆环,触杆突出触环平面,手触动按钮后,触杆先接触分配盘上的分配杆,触杆上的斜面或斜凸面使分配盘转动,带动数码盘定量转动后,触环才与数码盘上的传导杆接触,推动数码杆移动,触环上连接的触条与手柄支架孔中的复位杆接触,该复位杆与复位环接触。
全文摘要
触按式密码锁是在手柄上触按号码而将开锁的密码输入锁内的一种机械式密码锁,它具有锁的密码容量大、锁之间号码不重复;安全、强度高、可防火、防水、防钻,不用电;操作极方便,开门与按电话机上的号码一样;该锁适合保险柜、仓库、各种防盗门及汽车门、发动机开关上的高级防盗锁。触按式密码锁生产工艺简单,适宜批量生产、成本较低,而销售价可在百元以上,是制锁厂、防盗门、保险柜门等企业的最新,市场容量大、效益好的换代产品。
文档编号E05B37/20GK1221845SQ9811180
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日
发明者余义伦 申请人:余义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