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式移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35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床式移动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人床、童床与移动箱相互换的装置,可作普通单人钢丝床、多功能童床、移动箱使用,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外出打工、赶庙会摆摊一类的床式移动箱。
目前,公知的单人钢丝床,是由铁管制成可折叠的二块,中间有一用于联接可折叠二块铺面的支脚,两头有二块支脚面可以折叠,各联接处采用销联接,放下作单人床使用,收起来成厚块状携带,重量为11kg;公知的多功能童床,放下来可作单人床,铺面设置成三块,联接处采用销联接,竖起两床横头块可作为童床使用,如翻下床脚下二根拱形管或装上吊床装置,可成为摇床,收起来仍折叠成块状携带。但是,在许多场合,须要一种灵巧、牢固的床,能收起当作箱子使用,并能推拉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式移动箱,它结构灵巧、牢固,不仅放下来可作单人床、多功能童床使用,而且收起来可形成一推拉式的箱子使用,除去为作童床使用所增加的童床附件外,其重量不超过5kg。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床的铺面骨架用铁管焊接成邻近可相互转动的五块(或四块),设置顺序为箱盖块、第一侧面块、中间块、第二侧面块、增长块(设置为四块时,此块不存在)。放为单人床时,铺面总长与普通单人床同,增长块与第二侧面块联接处采用铰链外,其余铺面的块与块之间的转动联接采用套管式,焊接处采用满焊,以增加耐力性。中间块底部装备四个轮子(两个为转向轮,两个为固定轮)以利于行走,在中间块的两侧边圆管上仍采用套管式焊接有两副活动侧支脚,放为床时,可用于支承中间块,收为箱时两副侧支脚用于联接两个侧面块,并固定箱体;第一,第二面块在放为床时,用以形成铺面,收为箱时,即为两个面积最大的箱的侧面;箱盖块在放为床时,用以增加床铺面的长度,收为箱时,与床顶头的支脚一起形成箱盖;增长块,主要用于床铺面为五块时,增加床的长度,降低第一、第二侧面块的长度,从而降低了箱体的高度,使箱体的净高度尺寸(不包括轮子高度)为500mm。床两头在第一侧面块与箱盖块交接处的圆管内用内套管式焊装一箱盖支脚,在第二侧面块未端圆管内(床铺面设置成四块)或在第二侧面块与增长块交接处的圆管内(床铺而设置成五块),采用内套管式焊装一箱顶支脚。放为床时,在箱盖支脚与第一侧面块的直角区内有一个用套管式焊在箱顶支脚圆管上的活动扶手和一个直接焊在箱顶支脚的固定扶手,用以支承第一侧面块,收为箱体时,箱盖支脚上的两扶手即成为移动扶手,箱顶支脚则用长勾固定形成箱顶。床的铺面骨架上铺以轻质钢丝网,正反面铺以尼龙布套,收为箱后将布套拉链拉上,以达到箱的效用。以上叙述的是普通单人床与移动箱互换的结构方案,要作童床使用时,在放为单人床的基础上,铺面五块的,只将床两头的箱盖块与增长块竖起,用童床防护栏(二块)联接即成童床,防护栏为可折叠式;铺面四块的,可折叠的防护栏与插栏可形成三个面,配合竖起箱盖块即成童床。如须摇床,则装上吊床装置即可。在外出打工、赶庙会摆摊一类特殊场合使用时,应考虑除去为作童床使用所配备的防护栏及吊床装置,则其重不超过5kg,放下来可作单人床使用,收起来为移动箱。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普通单人床、童床、移动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物多用,体现了在特殊场合使用的实用性,在相互转换中较为方便。其结构的合理性、耐力性,使用的经济性、实用性也远超过了现有的多功能童床与单人钢丝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铺面分成五块)的展平构造图(未装钢丝网及尼龙布套)图2、图3、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转换简图。
图5是第二个实施例(铺面分成四块)的展平构造图(未装钢丝网及尼龙布套)图6、图7、图8是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转换简图。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分别为零部件图。
图13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童床装配立体图。
图14是第二个实施例的多功能童床装配立体图。
图中“x”表示销钉;“xk”表示伸缩移动销孔;1.箱盖块2第一侧而块3.中间块4.第二侧面块5.增长块6.侧支脚7.箱盖支脚8.箱顶支脚9.侧支脚10.活动扶手11.固定扶手12.弹簧拉销Ⅰ 13.弹簧拉销Ⅱ14.弹簧拉销Ⅲ 15.伸缩移动销 16.活动勾 17.固定勾18转动勾 19.三角联接板 20.限位块 21薄板(固定轮) 22.薄板(活动轮)23.三角支承块 24.铰链 25.拉销孔 26.塑料套 27.塑料套 28.吊床29.吊杆 30.护栏 31.拉勾 32.拉勾 33.插栏在
图1中,箱盖支脚(7)、第一侧面块(2)、中间块(3)、第二侧面块(4)与箱顶支脚(8)依次采用套管式焊接串联,相交接处为内外两根圆管;箱盖块(1)采用二个短套管套在箱盖支脚(7)与第一侧面块(2)相交接的外圆管上焊接相连,并用限位块(20)定位限制移动;第一侧面块(2)与中间块(3)以及中间块(3)与第二侧面块(4)之间同样采用了短套管并定位的方法加强中间块(3)与第一侧面块(2)、第二侧面块(4)之间的联接强度;增长块(5)用铰链焊接在第二侧面块(4)与箱顶支脚(8)交接的外圆管上;侧支脚(6)、(9)和扶手(10)分别采用套管式焊接在中间块(3)两侧边圆管上和箱盖支脚(7)的两侧圆管上,并焊上限位块(20),扶手(11)直接焊在箱顶支脚(8)圆管上。中间块(3)四角上有四块薄板(21)、(22)起焊接相联圆管作用,并装备固定轮(21)活动轮(22);增长块(5)上用螺钉装备二个向外张开的三角支承块(23);箱盖块(1)与箱盖支脚(7),通过二个弹簧拉销Ⅱ(13)联接成一体;弹簧拉销Ⅰ、Ⅱ、Ⅲ结构样图可参见
图13。第一侧面块(2)与第二侧面块(4)两侧开有伸缩移动动销孔(″XK″)的4根铁管,最好采用带侧边条的方管制作;侧支脚(6)、(9)上装备伸缩移动销的铁管也采用方管制作。塑料套(26)为扶手的手把套,塑料套(27)是床脚与地面的垫层,图中A向视图显示了扶手(11)与箱盖支脚(7)联接,销钉(X1)为虚线绘制;图中B向视图显示了伸缩移动销(15)可在侧支脚(6)的方管上的大孔中伸缩、小孔中移动。为达到质轻目的,基于结构受力设计的可靠,所采用的方、圆管壁厚为1mm,外径尺寸可以考虑选择10mm、13mm、16mm相配使用。关于装备钢丝网,五块铺面可以分别安装;亦可以考虑增长块(5)单独安装外,其余四块铺面整体安装;装备钢丝网的侧边条,没有设置套管的铁管上可以直接选择带侧边条铁管,在设置套管的部分铁管可选择套管安装后再焊接侧边条。另外,在仅考虑用于摆摊的情况下,亦可以轻质塑料结构面板代替钢丝网,与此相应的,在第一侧面块(2)、第二侧面块(3)上焊接加强筋。
结合
图1,在图2中,是放为单人床的立体简图,[图中的弹簧拉销Ⅱ(13)已经拉开,箱盖块(1)与箱盖支脚(7)已经分离],扶手(10)、(11)上的弹簧拉销Ⅰ(12)与第一侧面块(2)上的4个拉销孔(25)相联,箱盖块(1)上的伸缩移动销孔(XK1)、(XK2)分别与扶手(10)、(11)上的销钉(X1)、(X2)通过活动勾(16)(如
图10所示)联接图定;侧支脚(6)、(9)通过四个可活动的转动勾(18)扣住中间块(3)底部的四个孔套(图中未显示);第二侧面块(2)上的销钉(X3)、(X6)联接的固定勾(17)(如图9所示)与箱顶支脚(8)上的销钉(X4)、(X7)相联接固定;增长块(5)通过二个向外张开的三角支承块(23)依附在箱顶支脚(8)上。图中侧支脚(6)、(9),箱盖支脚(7),箱顶支脚(8)高度尺寸为310mm,此尺寸小于中间块330mm,以防收为箱体时,箱顶支脚(8)与第一侧面块碰撞。
结合
图1在图3中,[图2中的活动勾(16)已经拆除,弹簧拉销Ⅰ(12)、固定勾(17)、转动勾(18)空置,箱盖块(1)与箱盖支脚(7),通过两个弹簧拉销Ⅱ(13)联成一体。增长块(5),通过铰链(24)翻转与第二侧面块(4)吻合。
结合1,在图4中,四个伸缩移动销(15),分别与第一侧面块(2)上的伸缩移动销孔(XK5)、(XK6)、(XK7)、(XK8)以及第二侧面块(4)上的伸缩移动销孔(XK9)、(XK10)、(XK11)、(XK12)联接,并通过四个转动匀(18)分别扣住四个伸缩移动销(15),得以固定。第一侧面块(2)上的伸缩移动销孔(XK3)、(XK4)与箱顶支脚(8)上的销钉(X8)、(X5)通过二个活动勾(16)联接固定;第二侧面块(4)上的销钉(X3)、(X6)联接的两个固定勾(17)与箱顶支脚(8)上的销钉(X4)、(X7)联接固定,箱盖支脚与箱顶支脚(8)通过二个弹簧拉销Ⅲ(14)联接固定。
图5、图6、图7、图8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相比较,是延长了第一、第二侧面块(2)、(4)的长度,因而不再设置增长块(5),结构上除箱顶支脚(8)的转动处联接稍有不同外,其余同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9是固定勾(17)的零件图,固定勾(17)一端的小孔通过铆钉固定在第二侧面块(4)上,见
图1所示,固定勾(17)联接第二侧面块(4)与箱顶支脚(8)时,第二侧面块(4)与箱顶支脚(8)所形成的夹角应略大于90度,以保证联接牢固。
图10是活动勾(16)的零件图,其长度选择,仍以保证第一侧面块(2)与箱盖支脚形成的夹角略大子90度为依据。
图11是床的上铺面尼龙布(即箱体的内铺面),
图12是床的下铺面尼龙布(即箱体的外铺面),图中标示的″2″、″3″、″4″即是表示分别与第一侧面块(2)、中间块(3)、第二侧面块(4)相依贴,联接方式可采用短绳相扣,虚线处即为折痕,波浪线处即为拉链。另箱盖块(1)与增长块(5)可以与其分开设置尼龙布亦可与其整体设置。
图13,是弹簧拉销Ⅰ、Ⅱ、Ⅲ[(12)、(13)、(14)]的结构样图。
结合
图1,
图14中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童床装配图,[拆去图2中的活动勾(16)拆去增长块(5)背后的两个三角支撑块(23)],将可折叠式护栏(30)的底脚插入第二侧面块(2)和第二侧面块(4)的伸缩移动销孔(XK5-8)、(XK9-12)的大孔之中,竖起床两头的箱盖块(1)和增长块(5),通过护栏(30)上的拉勾(31)、(32)联接固定。吊床(28)通过四根吊杆(29)联接悬置。
结合图2,
图15中是第二个实施例的多功能童床装配图,[拆去图2中的活动勾(16)],将插拦(33)插入箱顶支脚(8)中,将护栏(30)的底脚插入第一侧面块(2)和第二侧面块(4)的伸缩移动销孔(XK5-7)(XK9-12)的大孔之中,竖起箱盖块(5),通过护栏(30)上的拉勾(31)、(32)联接固定,吊床(28)通过四根吊杆(29)联接悬置。

图1图2中未显示与吊杆(29)联接的圆孔以及与拉勾(31)(32)的移动销孔,以免
图1、图2在前面使用时混乱。
权利要求1.一种床式移动箱,它改变现有单人钢丝床铺面为二块或多功能童床铺面为三块的设置以及联接处为销联接,其特征是将铺面设置成铺面为邻近可互相转动的四块或五块,除增长块采用铰链联接外,其余联接处均采用套管转动式联接,床两头支脚、床中间两侧的侧支脚以及活动扶手亦采用套管转动式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式移动箱,其特征是套管转动式联接是由内外两根空心圆管相套,并对其中一根空心管相对另一根空心管限位。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放为摆摊、打工等用单人床、多功能童床,收为可推拉箱的床式移动箱,它是改变现有单人钢丝床铺面为二块或多功能童床铺面为三块的设置,将铺面设置成铺面为邻近可相互转动的四块或五块,设置的两副侧支脚、床两头箱盖、箱顶支脚以及活动扶手均采用套管转动式联接。固定轮、活动轮以及固定扶手用于收为移动箱时行走。在放为单人床的基础上,配备童床附件:吊床、护栏、吊杆、拉钩,即可装成多功能童床,达到单人床、移动箱、多功能童床相互转换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C17/00GK2349893SQ9824579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日
发明者郑红军 申请人:郑红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