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单孔护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52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单孔护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单孔护锁器,属五金锁具类产品。
随着防盗门的普遍应用,护锁器也被广泛应用。目前市场出售的单孔护锁器均采用横向安装,由于门边和门芯板不处在一个平面上,护锁器的外壳结构也要与其相吻合,使护锁器的制造难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立式单孔护锁器,护锁器全部位于门边的同一平面上,减少了加工难度,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对护锁器的选择性。
该护锁器由壳体、旋钮、铆钉、底板、下密码盘、碟簧、弹簧、拉板、上密码盘、定位钢球、弹簧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上、下密码盘分别安装在旋钮轴和底板中心套上、在上、下密码盘上都有一个通槽及环形凸起,当拉板将锁孔锁闭时,拉板上的碰块位于上、下密码盘的无槽外缘部份,无法拉动拉板,保护了锁孔。要开启锁孔,应顺时针转动旋钮,带动上密码盘转动,上密码盘的环形凸起碰到下密码盘的环形凸起,下密码盘也一起转动。下密码盘通槽的位置与拉板碰块位置相对应时。停止转动旋钮、此时下密码盘在碟簧的作用下,会停留在这个位置。逆时针转动旋钮,使上密码盘通槽的位置也与拉板碰块的位置相对应,停止转动旋钮,向下拉动拉板拉手,拉板碰块进入上、下密码盘的通槽,锁孔被打开。需要关闭锁孔时、将拉板拉手向上推,将锁孔关闭,再随意转动旋钮,使上、下密码盘的通槽离开原来的位置、使拉板无法拉开。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拉板将锁孔锁闭的主视图图2拉板将锁孔锁闭的侧视(剖视)图图3A-A剖视图4上密码盘的主视
图1壳体、2旋钮、3铆钉、4底板、5下密码盘、6碟簧、7弹簧、8拉板、8-1拉手、8-2碰块、9上密码盘、9-1环形凸起、10定位钢球、11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之。
旋钮2的端面上有两个安装弹簧11、定位钢球10的孔、两孔处在同一直径的两端,旋钮2的一端为旋钮轴,轴上有两个卡环槽,一个卡环将旋钮2固定在壳体1上、另一个卡环将上密码盘9固定在旋钮轴上。旋钮轴的头部为削边圆柱形、与上密码盘9的中心孔相配合。
壳体1有锁孔、旋钮轴孔、安装孔、铆钉孔,在旋钮轴孔的四周有均布的12个球坑,球坑所在的圆周与旋钮2上定位钢球10所在的圆周相一致,侧面有拉板拉手8-1通过的长孔和底板4凸块的插入孔。
拉板8上有碰块8-2、拉手8-1,以及铆钉3、旋钮轴通过的长孔。
上密码盘9有环形凸起9-1及通槽,中心孔为削边圆孔。
下密码盘5也有环形凸起及通槽,中心孔为圆孔。
底板4的一端有凸块可插入壳体1相应的孔,另一端有安装孔,其中两个带锥面的孔用镙钉将底板5固定在铆钉3上,另外两个孔用于将护锁器固定在防盗门上,底板4的中心套用于安装碟簧6及下密码盘5,然后将上口扩大使碟簧6及下密码盘5固定。
铆钉3铆接在壳体1上并装有弹簧7,分别与拉板8和底板4相接触。
改变上密码盘9、下密码盘5上通槽与环型凸起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开启密码,位置的变化应与定位球坑的位置相一致,密码数量随定位球坑的增加而增加。
实施结果表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单孔护锁器,由壳体(1)、旋钮(2)、铆钉(3)底板(4)、下密码盘(5)、碟簧(6)、弹簧(7)、拉板(8)、上密码盘(9)、定位钢球(10)、弹簧(11)组成,其特征是上密码盘(9)安装在旋钮(2)的旋钮轴上,下密码盘(5)安装在底板(4)上,上密码盘(9)和下密码盘(5)上都有通槽及环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锁器,其特征是铆钉(3)上装有弹簧(7),分别与拉板(8)和底板(4)相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立式单孔护锁器由壳体、旋钮、铆钉、底板、下密码盘、碟簧、弹簧、拉板、上密码盘、定位钢球、弹簧组成。上、下密码盘分别装在旋钮轴和底板上,上、下密码盘都有一个通槽和环形凸起。锁孔锁闭时拉板上的碰块位于上、下密码盘的无槽外缘部分,无法拉动拉板。
文档编号E05B17/00GK2376515SQ99223430
公开日2000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3日
发明者徐晓光, 陶成久 申请人:徐晓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