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58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充气床垫。
现有的充气床垫为上下面粘合结构,上下不相通透气性很,人躺下之后,排汗性不好,不能满足人们夏季躺睡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透气,通风性好的充气床垫。
本充气床垫包括床体和充气嘴,充气嘴与床体相通,其特征是床体由若干空心软管相互交叉联接成网状床体,空心软管之间相互联通。
上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是在所说的网状床体的一侧分布着气囊,气囊与网状床体相通。
上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是所说的网状床体上下为两层,网状床体的两层之间分布着空心软支管,空心软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网状床体的两层相联通。
本实用新型采取空心软管网状结构,不仅携带方便,由于床体上下相通透气性好,人躺在充气床垫,便于排汗,体感舒适。可作为临时活动床使用,特别适用于旅游中休息,如在海滩躺坐,小块的也可垫在下肢滩痪病人体下防止或减轻褥疮。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沿
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5中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D——D线的剖视图。
上述图中1、网孔2、单层网状床体3、纵向空心软管4、横向空心软管5、空腔6、空腔7、气囊8、空腔9、单层网状床体10、横向空心软管11、空心软支管12、空腔13、纵向空心软管14、充气嘴上述
图1、图3、图5为俯视方向,上述各图为充气状态图。
图2、图4、图6、图7相对图放大。
本充气床垫实施例一见
图1、图2,它包括床体和充气嘴,充气嘴与床体相通,其特征是床体由10根纵向空心软管3和14根横向空心软管4相互交叉联接成单层网状床体2,纵向空心软管3与横向空心软管4交叉成117个网孔1,纵向空心软管3与横向空心软管4相互联通。
本充气床垫实施例二见图3、图4,它是在充气床垫实施例一的网状床体2的一侧分布着140个气囊7,气囊7与网状床体2相通。
本充气床垫实施例三见图5、图6、图7,其特征是所说的网状床体上下为两层即为两个单层网状床体,在两个单层网状床体2与单层网状床体9之间分布着140个空心软支管11,空心软支管11的两端分别与单层网状床体2和单层网状床体9相联通。使用时,人躺在上层的单层网状床体上,下层的单层网状床体垫在地,之间由空心软支管支住,通风最好。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床垫,它包括床体和充气嘴,充气嘴与床体相通,其特征是床体由若干空心软管相互交叉联接成网状,空心软管之间相互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是在所说的网状床体的一侧分布着气囊,气囊与网状床体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是所说的网状床体上下为两层,网状床体的两层之间分布着空心软支管,空心软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网状床体的两层相联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充气床垫,它包括床体和充气嘴,充气嘴与床体相通,其特征是:床体由若干空心软管相互交叉联接成网状,空心软管之间相互联通。可在网状床体的一侧分布气囊,气囊与网状床体相通,或用双层网状床体,两层之间用空心软支管联通。本充气床垫通风好,便于透汗透气。
文档编号A47C27/00GK2406561SQ9925475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日
发明者王广辉 申请人:王广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