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附框及应用该门窗附框的安装门框或窗框的方法

文档序号:936944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门窗附框及应用该门窗附框的安装门框或窗框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窗附框及应用该门窗附框的安装门框或窗框的方法,适用于门框或窗框的快速安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门窗安装过程,一般是在门洞或窗洞内预先埋设有门窗附框,等房屋施工完毕后再统一安装窗框,既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减少了安装误差,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安装窗框对窗框造成二次损伤;如图1所示,现有的门窗附框2 —般由木塑板制成,其通过一对螺栓3安装于墙体5的找平层6之上且门窗附框2的左半部分设于外侧窗台I之下,当施工完毕后需要安装窗框时,窗框8通过其底部相连的弹性体7、自攻螺钉4与下方的门窗附框2连接,在所述门窗附框2与外侧窗台I之间安装有紧靠外侧窗台的挡水条10,该挡水条10与门窗附框2之间的间隙内注入密封胶9,窗框8的底部与门窗附框2之间充入发泡胶
Ilo
[0003]然而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挡水条安装于门窗附框上,由于安装误差会引起挡水条与门窗附框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从而影响以后窗框与门窗附框之间的安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窗附框及应用该门窗附框的安装门框或窗框的方法,其提高了安装效率、节约了安装成本且防水效果更好。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门窗附框,其包括:板体及一体成型设于板体前侧顶端边缘的挡水条。
[0006]所述板体的上侧面设有一长条形定位槽,板体通过定位槽及多个并行、配合于定位槽内的弹簧钢片与窗框弹性连接。
[0007]所述弹簧钢片的中央向下延伸有与上述定位槽进行定位配合的凸起。
[0008]所述弹簧钢片的两端滑动定位于窗框底部的型材槽内。
[0009]所述挡水条的前端突出部贴合并覆盖于外侧窗台的后端之上;窗框前侧设有伸出臂,该伸出臂适于覆盖住相邻的挡水条的顶部。
[0010]应用上述门窗附框的安装门框或窗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门窗附框设于门洞口或窗洞口底部的找平层上,将多个弹簧钢片的两端滑动配合于门框或窗框底部的型材槽内;
(2)将所述门框或窗框设于所述门窗附框的板体上,并将各弹簧钢片下端的凸起配合于所述板体上的长条形定位槽中;
(3)板体前侧顶端边缘的挡水条与其后侧相邻的门框或窗框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密封胶,门框或窗框后端面与所述板体之间设置密封胶;
(4)门框或窗框与所述弹簧钢片、板体之间的空隙内注入发泡胶,从而使门框或窗框固定于门窗附框上。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的门窗附框中,挡水条与门窗附框制作成一体,其安装过程得到简化,减少了安装误差,提高了门框或窗框与门窗附框之间密封性及防水效果,节约了安装成本;
(2)当窗框从里向外推入门窗附框时,多个弹簧钢片处于受压状态,凸起移动至定位槽时落入定位槽内,弹簧钢片的弹力将窗框与门窗附框锁定,不能前后移动,安装定位过程方便可靠;采用多个弹簧钢片来连接窗框与门窗附框,能够根据不同的尺寸,调节弹簧钢片的数量,提高安装的可靠性与适应性;
(3)所述门窗附框上的定位槽与弧形弹簧钢片底部的凸起相配合、能在安装窗框或门框、向前推移过程中进行快速定位并自动锁定,相比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方式、提高了安装效率;
(4)弹簧钢片的两端滑动定位配合于型材槽内,便于窗框与门窗附框的安装;
(5)挡水条的前端突出部贴合并覆盖于外侧窗台的后端之上,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外侧窗台与门窗附框之间的缝隙,从而无需使用密封胶;伸出臂适于覆盖住相邻的挡水条的顶部,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挡水条与窗框之间的缝隙,从而无需使用密封胶;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避免因采用密封胶老化而产生裂缝引起的渗水问题,其防雨水效果优于填充密封胶。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门窗附框与窗框的安装位置关系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门窗附框一与窗框的安装位置关系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门窗附框一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弹簧钢片一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窗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的门窗附框二与窗框一的安装位置关系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门窗附框二的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的弹簧钢片二的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的门窗附框二与窗框一的安装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发明的门窗附框包含两种实施方式,分别为实施例1与实施例2。
[0014]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由木塑材料或高强度玻璃钢制成的门窗附框一 20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门窗附框一 20包括板体200及与板体200 —体成型并设于板体前侧顶端边缘的挡水条一201,所述门窗附框一 20呈L形。
[0015]如图2所示,挡水条一 201设于外侧窗台I的后侧且挡水条一 201的前侧面与外侧窗台I的后端面紧密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板体200的上侧面设有一平行于挡水条一 201的长条形定位槽一 202,如图4所示,门框或窗框8底部的型材槽80内配合设有弧形的弹簧钢片一 70并通过该弹簧钢片一 70底部的凸起一 701配合于所述长条形定位槽一 202内,所述型材槽80与弹簧钢片一 70的两端面702滑动配合。
[0016]采用上述门窗附框一 20的安装门框或窗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I)将所述门窗附框一 20设于门洞口或窗洞口底部的找平层6上,将多个并行的弹簧钢片一 70的两端面702滑动配合于门框或窗框8底部的型材槽80内,以实现一定的锁定功能。
[0017](2)将所述门框或窗框8设于门窗附框一 20的板体200上,并将各弹簧钢片一 70下端的凸起一 701配合于所述板体200上的长条形定位槽一 202中。
[0018](3)挡水条一 201与其后侧相邻的门框或窗框8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密封胶9,门框或窗框8后端面与板体200之间设有密封胶9。
[0019](4)门框或窗框8与弹簧钢片一 70、板体200之间的空隙内注入发泡胶11,从而使门框或窗框8固定于门窗附框一 20上。
[0020]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所述门窗附框二 21包括板体一 210及与其一体成型的挡水条二 211,板体一 210的左半部分设于外侧窗台I的下方且上侧斜面与外侧窗台I的下侧斜面相配合,如图7所示,所述挡水条二 211固定于板体一 210的中部上侧面,如图9所示,该挡水条二 211的前侧垂面与外侧窗台I的后侧面相配合,挡水条二 211的前端突出部213贴合并覆盖于外侧窗台I的后端之上;所述板体一 210通过一对螺栓3与墙体5固定连接,位于挡水条二 211右侧的板体一 210的上表面设有一长条形的定位槽二 212,如图8所示,窗框一 81底部通过一对滑轨812与弹簧钢片二 71两端的滑槽711滑动连接并锁定,该弹簧钢片二 71呈弧形,弹簧钢片二 71的中央底部设有与定位槽二 212配合的凸起二 712,所述窗框一 81通过多个并行的弹簧钢片二 71与门窗附框二 21定位配合,所述窗框一 81的左侧中部设有伸出臂811,所述窗框一 81的前侧面与挡水条二 211的后侧面相配合且伸出臂811适于覆盖住挡水条二 211的顶部;所述窗框一 81与弹簧钢片二 71、板体一 210之间的空隙内注入发泡胶11,从而使窗框一 81固定于门窗附框二 21上,所述窗框一 81的后端与板体一 210之间设有密封胶9,防止水份进入窗框一 81与门窗附框二 21内。
[002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门窗附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及一体成型设于板体前侧顶端边缘的挡水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上侧面设有一长条形定位槽,板体通过定位槽及多个并行、配合于定位槽内的弹簧钢片与窗框(8)弹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片的底部中央向下延伸有与上述定位槽进行定位配合的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片的两端滑动定位于窗框(8)底部的型材槽(80)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的前端突出部(213)贴合并覆盖于外侧窗台(I)的后端之上。6.一种应用门窗附框的安装门框或窗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门窗附框设于门洞口或窗洞口底部的找平层上,将多个弹簧钢片的两端滑动配合于门框或窗框底部的型材槽内; (2)将所述门框或窗框设于所述门窗附框的板体上,并将各弹簧钢片下端的凸起配合于所述板体上的长条形定位槽中; (3)板体前侧顶端边缘的挡水条与其后侧相邻的门框或窗框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密封胶,门框或窗框后端面与所述板体之间设置密封胶; (4)门框或窗框与所述弹簧钢片、板体之间的空隙内注入发泡胶,从而使门框或窗框固定于门窗附框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窗附框,所述门窗附框包括:板体及一体成型设于板体前侧顶端边缘的挡水条,所述板体的上侧面设有一长条形定位槽,板体通过定位槽及多个并行、配合于定位槽内的弹簧钢片与窗框弹性连接,挡水条与门窗附框制作成一体,其安装过程得到简化,减少了安装误差,提高了门框或窗框与门窗附框之间密封性,节约了安装成本。
【IPC分类】E06B1/02, E06B1/58, E06B7/14, E06B1/60
【公开号】CN105089425
【申请号】CN201410189706
【发明人】姚卫国
【申请人】姚卫国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5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