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649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服用液体药液时,通常是通过吸管从密封药瓶内吸食,在吸食过程中,由于密封药瓶内产生负压,病人需要使用相对较大的力气才能将药液吸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能够在吸食药液时避免密封药瓶内产生负压,将药液轻松地从密封药瓶内吸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包括吸管主体,吸管主体的前端呈斜尖形,吸管主体的后端平齐,所述吸管主体包括相互并列设置的导液管和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上设置有通气装置。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装置为设置在气压平衡管侧壁上的气孔,气压平衡管的后端封闭。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孔设置在所述气压平衡管后端1/5?1/6 处。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装置为连通至所述气压平衡管后端的支气管,支气管末端向斜向下方向进行延伸。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的后端高于所述气压平衡管的后端。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管的内径与所述气压平衡管的内径相等。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平衡管和通气装置,能够在吸食药液时避免密封药瓶内产生负压,将药液轻松地从密封药瓶内吸出。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4]图中:1、导液管2、气压平衡管3、气孔4、支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看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吸管主体,吸管主体的前端呈斜尖形,吸管主体的后端平齐,所述吸管主体包括相互并列设置的导液管I和气压平衡管2,所述气压平衡管2上设置有通气装置,所述导液管I的内径与所述气压平衡管2的内径相等。。
[0016]单独参看图1所述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气装置为设置在气压平衡管2侧壁上的气孔3,气压平衡管2的后端封闭,所述气孔3设置在所述气压平衡管2后端1/6处。
[0017]单独参看图2所述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气装置为连通至所述气压平衡管2后端的支气管4,支气管4末端向斜向下方向进行延伸,所述导液管I的后端高于所述气压平衡管2的后端。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吸管主体穿过密封药瓶的瓶塞并插到密封药瓶的瓶底,吸食药液时,密封药瓶内压强变低,气压平衡管2通过通气装置将密封药瓶内部和外界环境相连通,用来平衡密封药瓶内的气压,使吸食药液更为轻松。
[0019]其中,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为气孔3,整体结构较为简洁,但是使用者需要注意不要将气孔3含入口腔。
[0020]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为支气管4,结构略显复杂,但是能够避免使用者口腔影响支气管4的通气效果。
[0021]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包括吸管主体,吸管主体的前端呈斜尖形,吸管主体的后端平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主体包括相互并列设置的导液管和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上设置有通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为设置在气压平衡管侧壁上的气孔,气压平衡管的后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设置在所述气压平衡管后端1/5~1/6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为连通至所述气压平衡管后端的支气管,支气管末端向斜向下方向进行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的后端高于所述气压平衡管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的内径与所述气压平衡管的内径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密封药瓶的轻松吸管,包括吸管主体,吸管主体的前端呈斜尖形,吸管主体的后端平齐,所述吸管主体包括相互并列设置的导液管和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上设置有通气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吸食药液时避免密封药瓶内产生负压,将药液轻松地从密封药瓶内吸出。
【IPC分类】A47G21-18
【公开号】CN204274043
【申请号】CN201420810416
【发明人】郭艺璇, 唐玉儒, 王慧, 余国, 张志飞, 周鹏艳, 罗坤, 王晓静, 林琳, 周学锋
【申请人】郭艺璇, 唐玉儒, 王慧, 余国, 张志飞, 周鹏艳, 罗坤, 王晓静, 林琳, 周学锋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