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组件、盖体、锅体以及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9245阅读:2061来源:国知局
装配组件、盖体、锅体以及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组件、盖体、锅体以及电饭锅。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电饭煲、压力煲等家电产品装配时,经常有一个零件要装入到另外一个零件中形成装配组件。上述装配组件面临如下问题:为了容易装配,两零件的配合间隙必须要放大;而间隙放大后,产品外观不好看,降低产品品质。而结构设计师在设计时难以找到既便于组件装配又使组件连接稳定的配合间隙,容易造成装配组件不便安装或连接不可
A+-.与巨O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装配,而且连接紧固的装配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盖体、锅体组件以及电饭锅。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装配组件包括:第一件,所述第一件的上部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件的下部向外凹陷形成凹陷部;第二件,所述第二件的上部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下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配合,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凹陷部内且与所述凹陷部配合,所述凸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凹陷部设置的楔形倒角。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组件不仅便于装配,而且连接紧固。
[0007]优选地,所述楔形倒角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外侧的上端,所述楔形倒角自下向上呈向内倾斜状。
[0008]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上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面为配合面,所述楔形倒角与所述配合面的夹角为145-160度。
[0009]优选地,所述楔形倒角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全部落入所述凹陷部内。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盖体包括:面盖以及内盖,所述面盖为所述的第一件,所述内盖所述的第二件。
[0011]优选地,所述凹陷部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件的底端,所述凹陷部的上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交;所述凸出部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件的底端,所述凸出部的上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交。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锅体包括:外壳罩,所述外壳罩的上部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外壳罩的中部或中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铰链盖,所述铰链盖的上部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铰链盖的下部向内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配合,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凹陷部内且与所述凹陷部配合,所述凸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凹陷部设置的楔形倒角。
[0013]优选地,所述铰链盖的下部具有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所述弧形段的第二端形成为所述凸出部,所述楔形倒角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下端。
[0014]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上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面为配合面,所述楔形倒角与所述配合面连接且夹角为钝角。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饭锅,包括所述的盖体。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实施例的电饭锅,包括所述的锅体。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体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体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4是图3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体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6是图5的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8是图7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9是图7的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盖体100,锅体200,面盖10,内盖20,外壳罩30,铰链盖40,
[0028]第一安装面1,凹陷部2,第二安装面3,凸出部4,配合面4a,楔形倒角5,弧形段6,
ΛΑ-丄 jJU /->ΛΑ- _-丄 jJU /-> I
弟一m 6a,弟一栖6b。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下面参照图1-9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组件。
[0031]装配组件为将一个零件装入或部分装入另一零件的配合结构,装配组件可以是面盖与内盖组成的组件,也可以是装饰片与面盖组成的组件,或注塑面板与外壳罩等组件。
[0032]下面以盖体100为例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装配组件,其中面盖10为第一件,内盖20为第二件。参照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装配组件包括:第一件和第二件。如图2所示,第一件的上部具有第一安装面1,第一件的下部向外凹陷形成凹陷部2 ;,第二件的上部具有第二安装面3,第二安装面3的下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4,第一安装面I与第二安装面3配合,凸出部4伸入凹陷部2内且与凹陷部2配合,凸出部4具有朝向凹陷部2设置的楔形倒角5。
[003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组件通过第一安装面I与第二安装面3配合将第一件和第二件组装在一起,同时第二件的凸出部4伸入第一件的凹陷部2内以实现第一件和第二件的装入方向的安装定位,而且在装配过程中设置在凸出部4上的楔形倒角5与凹陷部2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这样楔形倒角5不仅能为装配提供导向,便于装配;而且楔形倒角5的设置为装配提供了足够的活动余量,使第一安装面I和第二安装面3之间可以设置较小的配合间隙,由此增强了第一件和第二件连接的紧固性。
[0034]优选地,如图2所示,楔形倒角5形成在凸出部4的外侧的上端,楔形倒角5自下向上呈向内倾斜状。具体地,凹陷部2形成在第一件的端部,凹陷部2具有与凸出部4上端相对的第一定位面以及与凸出部4的配合面4a对应的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与楔形斜面之间限定出装配活动区。由此,楔形倒角5与凹陷部2之间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便于装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楔形倒角5可以是一个平面或多个连续的平面组成,也可以是圆角等等。
[0035]如图2、4所示,凸出部4上与凹陷部2配合的面为配合面4a,楔形倒角5与配合面4a的夹角为145-160度。这样,使装配时凸出部4不会部分向上伸出凹陷部2,从而使凸出部4始终位于凹陷部2内以进行合理导向,提高了装配效率。
[0036]有利地,如图2所示,楔形倒角5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全部落入凹陷部2内。这样,使凸出部4的上端面能够与凹陷部2充分接触以使第一件与第二件之间的定位更加可靠。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盖体100包括:面盖10以及内盖20,面盖10为的第一件,内盖20的第二件。关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均适用于第二方面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003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盖体100通过第一安装面I与第二安装面3配合将面盖10和内盖20组装在一起,同时内盖20的凸出部4伸入面盖10的凹陷部2内以实现面盖10和内盖20的装入方向的安装定位,而且在装配过程中设置在凸出部4上的楔形倒角5与凹陷部2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这样楔形倒角5不仅能为装配提供导向,便于装配;而且楔形倒角5的设置为装配提供了足够的活动余量,使第一安装面I和第二安装面3之间可以设置较小的配合间隙,由此增强了面盖10和内盖20连接的紧固性。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方向内是指邻近盖体100中心的一侧,方向外是指相对远离盖体100中心的一侧。第一安装面I为面盖10的装入孔,第二安装面3为内盖20的外侧面,内盖20套入面盖10的安装孔内以实现盖体100的组装。
[004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凹陷部2的下端延伸至第一件的底端,凹陷部2的上端延伸至与第一安装面I相交。结合图4看,凸出部4的上端延伸至与第二安装面3相交。具体而言,凸出部4的下端邻近内盖20的下端,凸出部4的下端具有与配合面4a连接的斜面,该斜面与面盖10上相应的安装面配合。
[0041]其中,楔形倒角5可以沿内盖20的周向延伸,楔形倒角5可以呈环形,也可以是弧形曲面,亦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